希望好人有好报
好吧,两年前的今天,我登陆整5年,不过我忘记了写一篇小文章纪念一下。说实话 这个经历似曾相识 我好像很久以前读到过 不会是老帖重发吧
昨天是移民整七年,七年之痒,从极不喜欢到慢慢适应,不管是语言还是生活方式,一路走来相当不易。
40岁移民,语言完全不通连超市都不敢进(技术移民副申,大学毕业20年完全没用英语),经过10个月语言学校,大概是2013年8月开始边学习边找工作。
第一份简历投给国人的装修公司,答复说你英语不行粤语不会,对不起了。第二份简历是家西人的设备安装公司(透露一下来自kijiji.ca),这正对我专业,虽然他招的岗位是入门labour工,但毕竟是自己的专业,试一试吧,感谢第一个老板,给我的机会带着老婆翻译参加面试,除了技术方面其他都由老婆主答,感谢他给了我每天抬七八十磅重物,每天下班酸爽酸爽的机会,试工一周后加薪12%,满一年后加20%。
之后公司被收购,业务及人员也都带到新公司,新公司满一年后加薪15%。基本和当地白人技术人员同工同酬,虽然还是个聋哑英语盲,好在我们技术强,在国内十年省级范围技术支持的底子。
再接着有几个同事跳槽去工会了,突然有一天接到电话,是工会打来的,说有工作机会,工资和当时自己的差不多,但是福利好一些,语言不好,害怕换单位,果断拒绝了,没想到运气来了挡不住,两个月后,又来了电话,更高一级技术人员,工资加25%。
当时还没有license,这工资和当地有licence 的同酬,有点小惊喜有点大担心,英文当时是linc4 的水平,属于听说残疾人士。和老婆商量好几天,决定了既然移民了,还是要多挑战一下自己,硬着头皮上,好吧去新公司上班了,这家新公司是全世界本行业的龙头,还记得当时给我上安全课的Superviser 给我讲化学品在工地的注意事项时,中毒的单词听不懂,他就在椅子上一翻白眼两腿一蹬,还真是难为他了。
公司的规矩很多,好在1996-2000年我在他们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工作过4年,环境慢慢适应,当务之急是考证,到当地学徒办公室了解情况,不过凭我的英语,就是猜吧,还好政府网站有详细说明,按照他的要求来,从国内开了个10000个小时的经验证明,再经过他们调查确认真实有效,就安排了challenge test.70%正确就合格了。
两次机会还不通过,国内工作经验就不认可了。没有任何学习的材料,一本code,700多页,啃吧。最大困难还是英语,怎么办,到现在我好像还没发现办法,感觉凭天吃饭,硬着头皮看。几个月时间除了工作吃饭就是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性通过了。感谢加拿大的licence考试只有选择题,感谢自己的努力。
接下来的过程就是风轻云淡,波澜不惊了,虽然有了政府的licence,还得经过工会的教育流程,四年中每周一次课程,课后复习,下节课考试加讲解新内容,课程内容没问题,问题还是英语,再次感谢所有课程考试都说选择题,年复一年,于半年前全部完成,
手持双证(政府licence和工会licence)好像职业生涯可以看到尽头了,为了退休的pension没有改行的想法,42岁入工会,62岁退休,有一份还算优厚的退休工资。这种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幸哉不幸哉?
大楼里的机电设备啦暖通电梯供配电之类啦,专业范围很小,本省行业内能说中文的第一代移民中国人,一个手就可以数出来 ,所以我就不具体化了。
也不是说这个行业多好找工作,也有10%左右的人lay-off 在waiting list 等工作机会,而且工会的通常都比较排外,这就是我为什么先从nonunion 开始,而且机会不是凭空来的,工会打电话给工作机会,不仅仅是需要人,还有一个意思,他挖了你,对那家nonunion 公司是个打击,这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只是捡了个机会,前提是你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我想说的是,我们第一代移民,如果你有一项技能或专业,真的别轻易放弃,国内十几年的经验,还是我们安家立命的利器,英语不好是难,但是如果技能好,也还有机会,如果换专业,英语又不好,机会就会少很多。
人生有很多事都是定数。2011年我在多伦多拿到护理证书,找到护工工作。但是,我前妻那时非让我回到哈法,因为我女儿马上要读大学了,她需要我帮她。结果我回到哈法一直在没干上护理工作。我原来在多伦多的同事现在已经拿到24加币/小时。我假如不回哈法,我现在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工资。回到哈法,我帮我前妻买了房子,搞了生意,结果就离婚了。感觉我前世欠她的,今世就是来还她的。现在我们已经成为陌路人。然后,我一直就再也没有找到护工工作,好歹找了一份,工资也是17加元/小时,结果我自己搞砸。现在只能在Superstore工作。说英语不好,那是以前,现在英语没问题了,还是找不到好的工作。主要原因就是没技术。算了,我现在已经认命了,准备60岁提前退休了!
很多时候做好事未必有好报。我去年这个时间找了一份老人院的工作,本来实习期已经通过了,结果实习的最后一天我犯了一个错误,一个老人的家属要求我将老人从轮椅挪到床上。其实,我当时拒绝就没事了,结果我接受了老人家属的请求,最终我尽管通过了实习期,但还是没有让我干这个工作。其实,不是因为我操作不熟练,主要是我在操作之前应该先请示值班护士。我那天在店里碰到老人院的一个同事,她跟我说,所有招聘的人都通过了实习,拿到了工作,唯独我没有,他们说起来都说我心太好了,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原则性的错误就是不应该擅自接受老人家属的意见,尤其不应该擅自做事,因为,有值班护士,在做之前要请示值班护士,如果找不到值班护士,宁肯不做)其实,我对这件事很坦然:因为我知道很多事都是命定。因为,也就那一天老人的全体家属都来看老人。(这是我那个同事的原话)要説挣钱,我如果不回哈法,在多伦多有护理证,现在肯定挣很多钱了。(我在多伦多以前的同事告我她现在是24加币/小时!所以,回哈法也就等于失掉了多挣钱的机会。(当时回哈法是为了家庭)至于是否是活雷锋,我并不看重,只要她们过得好,我无所谓。我这一生一直是在帮助别人,当然,我自己也得到了回报。去年回国由五台山去西安的火车上,我把杯子落在了太原火车站,上车以后,我邻座的两位小姑娘,看到我口渴,她们合用一个杯子,把另一个杯子送给了我。要知道,我是半夜上车,车上已经停止卖水。没有杯子,坐6个小时的火车是很难受的。所以,经历那次事以后,我明白:人还是要多做善事,少想回报。就像这两位小姑娘,她们为我作了善事,我又能给她们什么回报呢?尤其我现在是修佛之人,更应多做善事。再说我帮我前妻和我女儿也是应该的!谈不上活雷锋!谢谢园友关注!
工程师挣得还真的没有工会电工多,那种纳年薪到没有加班费,工会电工资历高的,多拿点加班,工资肯定比工程师高的。而且工作保障,工程师没有工会保护。对,接着吹,十年前卡尔加里的华人贫困线是45万,15万那是严重低于温饱线的, 确实不难。
BTW,每年看安省的阳光list,全TMD是乞丐哪,TTC的director, Metrolinx的chief Engineer也就是能挣个13,14万一年的,二三十年经验的本地高级工程师们,真还不如个工会电工。英语是个P,本地大学学历是个P,也不用逼着孩子上大学了。
里面工资最高的就是电梯工了建筑物行业的蓝领,还是比较辛苦的,即要有体力,又要有技术,通常技术含量越高,或层次越高(象Forman,Supervisor 或Quality Control),付出体力越低,收入也相对越高。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认知,劳累程度度从高到低,简单排一下,不一定全面
1。大的建筑公司打杂的,基本上是Handy man, 什么都得会点,通常又苦又累。特别有时候需要在水泥墙上开洞,或修理不平的水泥地,连续打几个小时的Jack Hammer, 振动,噪音,粉尘,一般人受不了
2。给工地送货的,特别是给Highrise或Townhouse送电器,柜子,磁砖,Drywall和大理石台面的,劳动强度和难度非常大,身体一定要强壮
3。做屋顶屋架的,不仅忍受风吹日晒,而且还危险。认识好几个做屋顶摔断肋骨的
4。装Drywall >装柜子的>装门窗的
5。做木地板=做磁砖=做地毯的
6。油漆工劳动強度稍小一点,但油漆气味大,还可能致癌
7。水暖电工消耗体力没那么大,但在framing 完工Drywall之前的Rough in,冬天通常工地在这个节段没暖气,零下也要开工
8。电梯工在电梯安装节段比较辛苦,调试节段比较轻松
9。Alarm安装与调试的其本在工地上算最不累的工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