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别处的人生(电影 The hours 影评,有剧透)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这个也值得多看几遍:

我很喜欢mel gibson,他的电影很多我都喜欢,比如lethal weapon 4部,maverick,payback,mad max那些。他有段时间太红了,红到好莱坞有人拍电影讽刺他一个澳大利亚人为何跑到美国拍美式主旋律电影,比如we were soldiers
 
很羡慕影评写的好的人,我已经对你膜拜了,能读懂电影的,特别是文艺类影片的,在我看来,需要有很强的洞察力,超强的理解力,这也是我不爱文艺片的原因,其实是先天的性格,导致无法静心体会影片所要传递的信息,有时候,看到好的影评,甚至会失去观看影片的欲望,这部就是。
你不应该先看影评。我是从来不看影评的,会影响你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我是看小芳在第一帖里写的电影名之后,先去看电影,然后再看小芳的影评,进一步加深和了解这部电影的内涵。
 
突然有冲动写另一个真实版本死掉的劳拉的故事,我不认识这个人,但这个故事給我一种震撼。

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曾经在南岸带过一个小孩子,这个故事就是小孩子的妈妈和我说的。

一个早年广东来的家庭,在这里开了一个餐馆,生意还好,老板有十个孩子,她是餐馆老板的女儿,排老二。老板家庭非常重男轻女,她又是最大的女孩子,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角色。人很安静和善,不爱说话,学习一般,高中毕业就在父亲的餐馆工作,帮助打理,餐馆很忙,她们住在蒙特利尔,得去南岸餐馆,每天7点出门,得晚上9才到家,没有朋友,没有周末,这样一搞就搞到30多岁。父母看她都成老姑娘了,做主給她从广东农村找了个老公,通了一年信,结婚前从来没见过面,就结婚了。老公来了以后,父母给在家附近买了个汤耗子,一开始两人感情还好,一起在餐馆打工,后来很快她怀孕了,生了一个,两年后生了第二个孩子,她就全职在家带孩子了。老公还是一样在餐馆工作,还是每天7点出门,得晚上9才到家,周二的时候休息一天,据说老公也不陪她,喜欢去唐人街消磨一天。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很快,孩子小的8岁,大的10岁了。。

那一天一开始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她送小孩去搭校车,然后去父亲家,开车送父亲去地铁站,因为父亲退休了,每天要去唐人街打麻将,父亲下车的时候,她用英文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 。她爸觉得有点怪,看了她一眼,没留意,就下车了。

此后几个小时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家里什么时候打扫的,条子什么时候留的,没人知道,她最后搭乘地铁,从cote vertu一路十几个站,然后在berri uqam,也有可能在lionel groulx,换了绿线往东,一直到某个地铁站,下了火车,走到站台另一侧,当火车呼啸开来的时候,她跳下了站台。

那时候,我在幼儿园上班,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我听同事很生气的说,谁谁的爸爸很晚都没来接孩子,她下班被耽误了,说罚钱,那个家长也很气愤,说,不是他的错,是有人跳地铁自杀了,我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不过是一个新闻而已,继续做自己的事。。

周末去南岸那家带孩子,听女主人说到,她老公的亲人自杀了,在某某地铁站,才突然想起,原来一个我不经意听到的,以为和我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有可能和我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悲哀的是,没人人知道她为什么会自杀,她是不是有抑郁症?她是不是不开心,她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她有没有朋友,她为什么要去那个地铁站自杀,那个地铁站对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没有人知道。

关于她的一切,她老公不知道,女儿不知道,亲人,也不知道。。她有房子,有老公孩子,身体健康,并不缺钱,这就是他们知道的,关于她的一切。

感觉她的一生,做女儿,做姐姐,做员工,做老婆,做妈妈,都是只作为群体的一个部件存在的,从来没有自己作为独立个体活过,就好像一棵树的树叶,人们总是看到一棵树,而不是看到单独一张树叶一样。

我当时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有点惨然,觉得人生,有时候真和蝼蚁一样。。。
我不太会点评,但这个真实故事也震憾到我.
从小缺乏爱,对人生对自己没任何憧憬,对世界没任何欲望,即使不是抑郁症,行尸走肉,所有物质的东西都填补不了她空虚的精神世界.
有些人有孩子后可能会感受到被需要与爱,但有些人童年太惨戚以致于感受器官都麻木了.
太难评价,每个人生活都是许许多多的事情堆积的.无论是什么方式,活着不易.
 

考拉不是熊

小猫是我大哥
突然有冲动写另一个真实版本死掉的劳拉的故事,我不认识这个人,但这个故事給我一种震撼。

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曾经在南岸带过一个小孩子,这个故事就是小孩子的妈妈和我说的。

一个早年广东来的家庭,在这里开了一个餐馆,生意还好,老板有十个孩子,她是餐馆老板的女儿,排老二。老板家庭非常重男轻女,她又是最大的女孩子,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角色。人很安静和善,不爱说话,学习一般,高中毕业就在父亲的餐馆工作,帮助打理,餐馆很忙,她们住在蒙特利尔,得去南岸餐馆,每天7点出门,得晚上9才到家,没有朋友,没有周末,这样一搞就搞到30多岁。父母看她都成老姑娘了,做主給她从广东农村找了个老公,通了一年信,结婚前从来没见过面,就结婚了。老公来了以后,父母给在家附近买了个汤耗子,一开始两人感情还好,一起在餐馆打工,后来很快她怀孕了,生了一个,两年后生了第二个孩子,她就全职在家带孩子了。老公还是一样在餐馆工作,还是每天7点出门,得晚上9才到家,周二的时候休息一天,据说老公也不陪她,喜欢去唐人街消磨一天。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很快,孩子小的8岁,大的10岁了。。

那一天一开始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她送小孩去搭校车,然后去父亲家,开车送父亲去地铁站,因为父亲退休了,每天要去唐人街打麻将,父亲下车的时候,她用英文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 。她爸觉得有点怪,看了她一眼,没留意,就下车了。

此后几个小时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家里什么时候打扫的,条子什么时候留的,没人知道,她最后搭乘地铁,从cote vertu一路十几个站,然后在berri uqam,也有可能在lionel groulx,换了绿线往东,一直到某个地铁站,下了火车,走到站台另一侧,当火车呼啸开来的时候,她跳下了站台。

那时候,我在幼儿园上班,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我听同事很生气的说,谁谁的爸爸很晚都没来接孩子,她下班被耽误了,说罚钱,那个家长也很气愤,说,不是他的错,是有人跳地铁自杀了,我当时没有任何感觉,不过是一个新闻而已,继续做自己的事。。

周末去南岸那家带孩子,听女主人说到,她老公的亲人自杀了,在某某地铁站,才突然想起,原来一个我不经意听到的,以为和我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有可能和我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悲哀的是,没人人知道她为什么会自杀,她是不是有抑郁症?她是不是不开心,她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她有没有朋友,她为什么要去那个地铁站自杀,那个地铁站对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没有人知道。

关于她的一切,她老公不知道,女儿不知道,亲人,也不知道。。她有房子,有老公孩子,身体健康,并不缺钱,这就是他们知道的,关于她的一切。

感觉她的一生,做女儿,做姐姐,做员工,做老婆,做妈妈,都是只作为群体的一个部件存在的,从来没有自己作为独立个体活过,就好像一棵树的树叶,人们总是看到一棵树,而不是看到单独一张树叶一样。

我当时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有点惨然,觉得人生,有时候真和蝼蚁一样。。。
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每个人都会多少在心底隐藏真实的自己,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人类的特征是非常具有社会性的,基于世俗,文化,亲情,友情等外部因素,迫使自己要压抑部分真实的个性和想法,形成沟通方面的压力,不善于排解这种压力的性格,容易导致感情淤堵,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厌世的情绪,进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幸运的,遇到能够读懂自己的人,便会解开心结,大部分人还是会以悲剧而告终,还有相反的一类,就是性格中善于自我排解,通过自我的对话达到救赎的目的,往往会活得更洒脱一些,中间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始终处于不断肯定与自我否定的纠结之中,这就是现实。
 
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每个人都会多少在心底隐藏真实的自己,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人类的特征是非常具有社会性的,基于世俗,文化,亲情,友情等外部因素,迫使自己要压抑部分真实的个性和想法,形成沟通方面的压力,不善于排解这种压力的性格,容易导致感情淤堵,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厌世的情绪,进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幸运的,遇到能够读懂自己的人,便会解开心结,大部分人还是会以悲剧而告终,还有相反的一类,就是性格中善于自我排解,通过自我的对话达到救赎的目的,往往会活得更洒脱一些,中间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始终处于不断肯定与自我否定的纠结之中,这就是现实。
:wdb37: :wdb45:
 
有些人活在别人眼里,有些人活在某个已经发生过的瞬间。还有些人也许没有活过,所以他们拼死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瞬间。
这句话打动了我,突然想起那个梦想着开飞机,却在机场做搬运工,有一天突然偷了飞机上天,最后坠机那个人。。

想起一些哀伤而真实的对白,比如:“Just a broken guy, got a few screws loose, I guess. Never really knew it until now." 比如,“你认为他们会让我做飞行员吗?不会,因为我是白人”

我觉得几年以后,可以会有他这个故事的影片。


当然也有最求瞬间闯祸的,这个混混就被判了99 年。。

 
这句话打动了我,突然想起那个梦想着开飞机,却在机场做搬运工,有一天突然偷了飞机上天,最后坠机那个人。。

想起一些哀伤而真实的对白,比如:“Just a broken guy, got a few screws loose, I guess. Never really knew it until now." 比如,“你认为他们会让我做飞行员吗?不会,因为我是白人”

我觉得几年以后,可以会有他这个故事的影片。


当然也有最求瞬间闯祸的,这个混混就被判了99 年。。

追求归追求,还是不要影响别人的好。
 
这个故事好忧伤。。。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家庭工作都不错。但是她对我说她不开心,一个人的时候情绪低落。我劝她别太看重别人的看法,要真正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好好地关爱自己。。。但是,很难,尤其在国内
她知道找人倾述,其实还好,最危险的是那种从来不出声的。。
 
小芳实在了得,写得很透彻。

文艺片大多是人生无奈的调调。这类片子现在都不大敢看,因为能秒懂。

前些日子给娃借了弗兰肯斯坦,在通勤路上看了一半,后一半在图书馆还书机旁翻完。刚知道原来这个科学怪人的作者是个小女生Mary Shelley,其实是个女性视角下的角色。怪人独自品尝人间冷暖,比如看到火觉得很亮很暖,伸手却被灼伤,最后孤独而终。和娃聊起该书,我问她知不知道书名的意思,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造怪人的科学家,所以后来别人就把怪人称为这个名字了。娃说知道啊,其实我们都是弗兰肯斯坦,上帝造了我们呀。

我觉得有点道理。其实我们都是弗兰肯斯坦。
你女儿多大了?很灵啊,能说出这么深的话。。
 
哈哈,理解,有些男人目的性强,不喜欢这些弯弯转转温开水的文艺片。我队友就是,偏好恐怖片,和莫名其妙的垃圾片(也真是神奇,他挑的片子imdb和豆瓣都超不过5分,还看得津津有味……)我最近还惊奇的发现他竟然能和我老妈一起追马伊琍的电视剧欲罢不能。
最后一句很喜感。。电视剧都这样,不看没啥,有时候看了,就会不由自主的追。。

想起我妈来探亲的时候,她在电视里追一个港版的什么巾帼英雄啊,邓萃雯演的,我怕她一个人看寂寞,陪她看的,后来居然上瘾了,因为一天就两集,后来我忍不住想看下面的,不等她,自己在公司把后面的一两天看完了。。
 
mel gibson的外婆是爱尔兰人,爱尔兰人在19世纪因为天灾和英国人的不作为,饿死了100万-200万人,还有很多移民到美国,总人口从800万下降到400万。饿死的爱尔兰人大部分是说凯尔特语的天主教徒,而活下来的多是说英语的新教徒。因此爱尔兰人除了北爱的新教徒,对英国人相当仇恨。
可能mel gibson继承了外婆对英国人的仇视,因此他的电影对英国人很不友好,除了brave heart,还有Patriot也是类似的反抗英国人统治剧情 。
哈哈,有这说法?他电影那么多,巧合吧。。
 
算起来文艺片我一直看得少,不想被那种低落情绪沾染,我比如喜欢讲述信念勇气力量的。不过现在电影类都不怎么看了,也许是自己有了体验,就不再注意别人的人生了。
我也是不爱看了,觉得自己黄土到胸,人生的道理,真谛,啥啥,该知道的,已经知道,没知道的,到这个年纪了,要不就是没必要知道,要不就是我已经是茅坑里的石头,知道了也没用。。
 
刚看完,不过我不是用你说的这个网站,而是用另一个。我用的有个好处是有些电影已有英文字幕,还有个好处是如果英文字幕的速度对不上电影时,比如你介绍的“The Hours", 可以在网上下载英文字幕,然后在播放电影时Load UP 英文字幕。
相当不错的电影,几个大牌演员也演示的淋漓尽致。
你是哥哥还是妹妹,你说的那些操作我一看觉得很深奥的样子, :ROFLMAO:

三个女主演得都非常好,我个人最喜欢梅姐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