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别处的人生(电影 The hours 影评,有剧透)

看到这帖的最后终于明白为何我对这种电影毫无兴趣,也无法明白电影里的人物,因为我无论担任什么角色都是做我自己,这是唯一的不同?
说明你是幸福的,幸运的人。。

假设永远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是A,身不由己的是B,一般人,基本上就是AB,总会有点A,有点B,AB含量不同而已,所以才会看了这个电影,有点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但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极端到劳拉那个地步。。
 

bbjj

无官一身轻
说明你是幸福的,幸运的人。。

假设永远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是A,身不由己的是B,一般人,基本上就是AB,总会有点A,有点B,AB含量不同而已,所以才会看了这个电影,有点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但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极端到劳拉那个地步。。
身不由己的事很多吧,比如明明早上睡得正香,被闹钟吵醒不得不起床去挣五斗米
 
爱尔兰共和军怎么来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爱尔兰大饥荒导致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
这可能是个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宗教的原因。有本英文小说描述了北爱尔兰共和军,小说描述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巨大冲突,这种冲突甚至发生在家庭里:爷爷是新教(Protestant), 但他的女儿不敢跟她爸爸说她嫁给了天主教徒,她的儿子偷偷洗礼成为天主教徒,后来孙子跟他爷爷说他是天主教徒,把他爷爷气死!他本人也参加北爱尔兰共和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北爱尔兰共和军都是天主教徒。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这可能是个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宗教的原因。有本英文小说描述了北爱尔兰共和军,小说描述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巨大冲突,这种冲突甚至发生在家庭里:爷爷是新教(Protestant), 但他的女儿不敢跟她爸爸说她嫁给了天主教徒,她的儿子偷偷洗礼成为天主教徒,后来孙子跟他爷爷说他是天主教徒,把他爷爷气死!他本人也参加北爱尔兰共和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北爱尔兰共和军都是天主教徒。
前面的帖子我说过,爱尔兰大饥荒的原因就是英国人要对付说凯尔特语的天主教徒爱尔兰人
 
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每个人都会多少在心底隐藏真实的自己,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人类的特征是非常具有社会性的,基于世俗,文化,亲情,友情等外部因素,迫使自己要压抑部分真实的个性和想法,形成沟通方面的压力,不善于排解这种压力的性格,容易导致感情淤堵,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厌世的情绪,进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幸运的,遇到能够读懂自己的人,便会解开心结,大部分人还是会以悲剧而告终,还有相反的一类,就是性格中善于自我排解,通过自我的对话达到救赎的目的,往往会活得更洒脱一些,中间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始终处于不断肯定与自我否定的纠结之中,这就是现实。

考拉这么年轻,能有这样的感悟,水平,的确是厉害啊。。
 
我不太会点评,但这个真实故事也震憾到我.
从小缺乏爱,对人生对自己没任何憧憬,对世界没任何欲望,即使不是抑郁症,行尸走肉,所有物质的东西都填补不了她空虚的精神世界.
有些人有孩子后可能会感受到被需要与爱,但有些人童年太惨戚以致于感受器官都麻木了.
太难评价,每个人生活都是许许多多的事情堆积的.无论是什么方式,活着不易.
我被震撼也是这个,她的一生,好像来过和没来过没有区别一样。。
 
我也是不爱看了,觉得自己黄土到胸,人生的道理,真谛,啥啥,该知道的,已经知道,没知道的,到这个年纪了,要不就是没必要知道,要不就是我已经是茅坑里的石头,知道了也没用。。
我也是不爱看了,觉得自己黄土到胸,人生的道理,真谛,啥啥,该知道的,已经知道,没知道的,到这个年纪了,要不就是没必要知道,要不就是我已经是茅坑里的石头,知道了也没用。。
我不爱跟网友交流的原因就是道理都知道。
不过道理拿来用的话,还是有用的
 
说明你是幸福的,幸运的人。。

假设永远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是A,身不由己的是B,一般人,基本上就是AB,总会有点A,有点B,AB含量不同而已,所以才会看了这个电影,有点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但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极端到劳拉那个地步。。
很多人其实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人生,想要的人生,需要尝试后才会浮现并清晰。而机遇或各种因素甚至借口,会阻碍我们认识的脚步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