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庚子年的预言,关于推背图,从不信到不得不信。从CBC News频频听到武汉二字的一月初,到一月二十三号的武汉封城,一直以为冠状病毒的肆虐,只是武汉人的灾难,为武汉担忧。接下来的日子,不仅为武汉人担忧,也要为自己担忧。从此,病毒占领了世界,地球没有了净土,人类无处可逃。
我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中庸之道,只因为自己不强,没有远大志向,只求平安,只求在夹缝中也能生存下去。于是,远离了家乡,来到了好山好水的加拿大。我很知足,很感恩。看着英美等大国疫情日趋严重,至今也没有缓解之像,我明白,这个病毒所向披靡,不可战胜。能救我们的只有造物主了。美国在为世人祷告,也为他们自己祈祷,为人类祈祷。
我爱生我养我的中国,我爱与世无争的加拿大,也喜欢给我希望的美国。对于中美之争,看着美国现状,我更担心这个世界从此没有了美国。我不担心中国,因为具有5000年文明和历史的中国,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存在。可是美国,只有区区几百年的历史,却承载着世界人民的希望。不管何种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国梦。
我从不参与五毛与五分之争,但是在方方日记被自己的同胞们上纲上线,甚至有人提出要把方方像对待秦桧那样,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这个提议竟有几十万人点赞。我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对于方方日记,我没有读完。遇上了,读一篇,没有遇上,就算了。我也觉得没有必要读完,因为武汉的事,中国的事,我闭着眼睛,听听新闻就能知道一二,没有必要知道更多。知道太多,反而添堵。
在我读到的几篇方方日记里面,我觉得,一,方方以武汉市民(小市民)的角度,在自己的家里,把自己在封城后的日常生活和听到的消息,记录下来,并且注明,听说,据说,在微信群里得知。。。等等。二,日记不是科学论文,只是是记录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信息渠道有限,有真有假,即使是官方媒体,也不见得全都是真实消息,更何况一个闭门在家的个人得到的二手消息?三,方方 日记最初发表估计是微博,自媒体之一?(我没有去查证,懒得去查证;不求甚解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 四,我没有读全部的方方日记,就我已经读到的,感觉没有什么激进的内容,即使全世界出版,也不见得有《战狼1》和《战狼2》的影响力大,更不会为其他国家政要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对于我及我周围的朋友们来说,方方日记,只不过是茶余饭后,闲来无事之时,消遣的读物而已。而这种消遣的读物,易于翻译,易于出版,易于传播,且具有时效性。
很赞你温和的表达。下面这些评论并不是针对你而发,而是针对方方所引起的争论。
方方的日记本来试图客观的记录,但是不自觉的会有片面。而外媒如此热衷,会将日记解读得更歪曲。中国每年多少好书出版,为什么对这么一个没有文学价值的普通日记如此热捧,政治意义大于其他意义。现在国外疫情也严重了,她的书的价值也降低了很多,如果只有武汉发生疫情的话,料想才会真轰动。
不赞成方方国外出版书,因为她搅了政治这浑水,结果就不如她原先预料。当然我也不赞成上纲上线,耻辱柱之类的就过分了,但是得允许有人不赞成、批评,不能说批评的人就不可理喻。凡是涉及到社会政治话题,必然有不同观点和态度。
任何极端都不对。一个现象是,指责别人极端的时候很容易自己先极端。把凡是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都列为极端。
我个人欣赏方方写日记,是她对事实的尊重和她的勇气;但不赞成方方国外出版,是看到政治这趟混水她没必要趟。
把不赞成方方的所有人甚至一些温和观点,就看成文革型批斗残余,或者把赞成方方的,就视为卖国抹黑,都同样的不理智。两者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制止别人表达的自由。这种角色选择很容易随着利害关系和所处环境不同互换。
中国现在的气氛并不了解。我这里谈论的是,对于海外华人,或者中国国内普通人,作为个人观点,自媒体,完全可以做出赞成,不赞成的情绪表达,只要不是过激言辞涉及人格伤害。而无需上纲上线到敏感高度。
至于国家行为,我评价不了。不过从方方目前的情况看,初步判断国家行为目前对于方方总体还是正常的。
就如这个论坛一样,我们看到极端观点的文章帖子多,看到楼主这样温和观点的少,所以如从微信,特别是外媒读到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我第一感觉是,那是真的吗?温和理智的观点,无论在国内微信,还是在国外媒体,都是被转发的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