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同时出俩菜,利用余热巧煮鲜嫩鱼排。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 多谢妹子开导
开导也没有用的 。你看你接连不断的回帖,话里话外地挑衅,心理严重失衡。
而且还换回自己的半男不女头像,就是那种“你们说我屁股上的疮恶心,我就露出来给你们看,恶心死你们”的心态。
你因为缺乏知识,自己不明白,你是在和自己的心理吵架,不是和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马鲛鱼是还可以,皮下有一层油,新鲜的鱼蒸着吃很好。
对,马交鱼油多,如果腌制的化,必须快吃,否则法油。而且,交类的鱼对有些人容易引起过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开导也没有用的 。你看你接连不断的回帖,话里话外地挑衅,心理严重失衡。
而且还换回自己的半男不女头像,就是那种“你们说我屁股上的疮恶心,我就露出来给你们看,恶心死你们”的心态。
你因为缺乏知识,自己不明白,你是在和自己的心理吵架,不是和我。
赞卡兄精辟点评“你们说我屁股上的疮恶心,我就露出来给你们看,恶心死你们的心态”。

和这种不知羞耻的屁精纠缠,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最后编辑: 2020-05-0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以前偶尔还有青占鱼,更好吃一些。不过那时候上海菜场海鱼都不新鲜,而且只有少数几种,吃腻了。
对轻占鱼过敏的人比例更高
 

小暑

火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三文鱼生吃还不错,烧熟了太干。鳕鱼好吃,蒸一下,嫩嫩的。
有一种扁鳕鱼,俗称鸦片鱼,新鲜的时候肉有股清香。


三文鱼煎着吃不错
这是唯一我认可的吃法(家里)
饭店里可以吃生的
离开了家乡就得努力适应没有家乡的鱼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忆1980年代上海菜场风情 营业员似邻家女孩

02570316.jpg

1984年3月8日晨,巨鹿路菜场“新风摊”的卖肉姑娘微笑迎客。“不短斤缺两,贴心待客”,是新风摊的服务特色。

02570318.jpg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建立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枢纽,地方批发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的产地批发市场为依托的批发市场网络。图为1990年开设在中山西路上的上海华亭副食品交易市场一景。

1985年4月22日,黄浦区宁海东路菜场的营业员在卖菜之余,还办起了“春季时令菜肴烧法吃法介绍会”,当年,该菜场的配菜供应(盆装菜),曾风靡申城。

1984年3月8日,巨鹿路菜场“顾客评议台”前,一位顾客正在填写“服务意见表”,由于表述意见中肯、点评到位,意外获得了菜场方奖励给她的一只活鸡。

拍摄者说
五六岁的时光,我几乎每天都随奶奶去菜场买菜。那时没人家里有冰箱,买菜是每日的必修课。大约五点多的样子,奶奶窸窸窣窣起床,朦胧中我一个激灵醒过来。必须去,菜场有我迷恋的奇景。

走进菜场,光线依旧昏暗,人们低声交谈,营业员在砧板上乒乒乓乓挥舞着寒气四射的刀具,恍若一场恐怖的梦境。每个摊位前边,稀稀拉拉排着队伍,在队伍的中间,排列着一长串稀奇古怪的物件——倒扣的箩筐、一团旧报纸、一段草绳、一只残破不堪的搪瓷碗,甚至是一小块竹板。这就是我所说的奇景,上海上世纪80年代菜场里的“影子部队”。

在取号机被发明并付诸实际生活之前,上海人民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结绳记事”般的菜场排队模块。放心,你的“影子队员”会受到公平对待,队伍挪动时,活人会帮你朝前顺位。

这个模块被所有人严格恪守。那么些年里,我很少看见排队的物件被人丢弃,或者两个人为一团揉皱的报纸或者一只搪瓷破碗的归属发生争执。其实你打算冒认也不会得逞,排队的人群里,总有个把神奇无比的人,有着抓摄网页快照般的神秘能力,能够准确无误地检索出。

30多年前,在五角场昏暗的室内菜场里,我游走在这对稀奇古怪的物件之间,若有所思,拍案惊奇,第一次感受到契约的力量。犀利的契约无需勒石以记,它刻在我们的心里。

如今的菜场宽敞明亮,找不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大部分露天菜场的影子。品种繁多的菜摊前,操着五湖四海口音的营业员在吆喝着顾客卖菜,竖耳静听,怎么也闻不到昔日菜场营业员那熟悉的乡音。

翻开我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上海菜场照片,思绪又一次回到从前:清晨,顾客们去菜场摆篮头(排队);凌晨三四点,近郊农民踩着发出吱吱嘎嘎声响的载重黄鱼拖车,大汗淋漓地送菜进城。其中,最难忘的那一幕幕,便是我曾经采访、拍摄过的那些菜场营业员。

菜场营业员,那时,作为菜场的灵魂人物,真的让我深感可爱又可敬。老实说,那阵子,我喜欢逛菜市场——那时的菜场营业员多年轻女性,她们不矫揉造作,朴素的服装、不施胭粉的装扮,活脱脱一副邻家女孩的模样,买菜时,温馨、亲切的语言,让人不想买她的菜也难。

80年代的菜场营业员是难忘的,80年代的“菜蓝子”工程也是可圈可点。那年代,白菜、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毛豆等时令蔬菜,大都来自本地种植,市郊农民种蔬菜很少用化肥、完全不施农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大上海”里的“小菜场”

上海的家庭主妇们早晨初次见面,经常会有这样的问候:“今朝侬小菜场跑过 ?”上海人把青菜萝卜、鸡鸭鱼肉等荤素菜统统称为“小菜”,把到菜场去买菜称为“跑小菜场”。

那么,上海的小菜场究竟诞生于何时?小菜场和大上海之间又有怎样的密切关系?小小的菜篮又如何折射出社会变迁?

沪上小菜场的“前世今生”

在小菜场“出世”以前,上海人去哪里买小菜呢?翻开上海地图,上海的一些老路名告诉了我们一段沪人买菜的历史。

原南市区老城厢一带的很多路名都是各种小菜的名称,如外咸瓜街、面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笔者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上海史专家仲富兰老师,问起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们:

上海在1843年开埠以前,只是江苏松江府下属的一个海滨小县城,老城厢的区域面积才3平方公里。城外的农民和菜贩们每日挑菜进城,走街叫卖,后来也有一些菜贩开始选择街道的门面房卖菜、卖瓜、卖肉、卖禽蛋,随后又出现了前店后工场的小作坊等。于是卖面筋集中的地方就叫作面筋弄,大豆市场一条街就叫作豆市街。这大概可以说是当时菜场的雏形。

1843年以后,上海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到了19世纪末期,上海已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城市是人口的集结之地,食品卫生对城市尤为重要,开办小菜场,把各种摊贩集中一处,便于城市化的管理和卫生监督。于是,租界里就率先出现了小菜场。对它们的设立和管理,体现了规范、秩序、整洁、卫生、契约等城市文明意识。

上了年纪的上海人说起小菜场,都会想到虹口的三角地小菜场,这可是上海最早的小菜场,有100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三角地菜场是单层的木结构室内菜场,经过改造后,这里成了一座三层楼的建筑。底层主要是卖蔬菜,二层以卖各种鱼肉类的荤菜和南北干货,而三层楼则开了很多小吃店、小饭店。上海人把西餐称为大菜,在这里能吃到大菜。当年有文人在《沪江商业市景词》里这样描述三角地菜场:“造成西式大楼房,聚作洋场作卖场。蔬果荤腥分位置,双梯上下万人忙。”

上海版《清明上河图》

在三角地小菜场建成营业的1900年前后,上海的人口达到了100万,已经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而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上海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小菜场的生意也日益红火,据统计,到1930年,上海全市已有成规模的菜场49处。每天早晨到小菜场里去买菜成了时髦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上海著名女作家程乃珊在陕西路一带居住了60年,她对位于陕西路的西摩路小菜场颇有感情: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记得这家小菜场二楼是专门卖侨汇(商品)的店,专门外交供应,定点供应的。因为上海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或者外国专家。小菜场里也卖南京西路上没有的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也有皮鞋摊,修皮鞋,还修阳伞,甚至还有一个花摊。”

当年的租界有西式菜场,而在南市老城厢一带,则出现了老西门外的唐家湾菜场、大东门外的紫霞路菜场等马路菜场。其中紫霞路菜场是上海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马路菜场。笔者幼时就生活在老城厢的大东门附近。上世纪60年代末,每天清晨,居民们起床开门后,第一件事就是买菜。洗刷完毕拎着菜篮就跑向马路菜场。鹅卵石铺就的弹硌路街面旁,楼下的排门板打开就是铺面,小老板们做着小生意,与路边的小菜摊互不相干。

摊贩的吆喝声也非常有特点:“来,来,来,豆腐嫩的来,一角洋钿买两块来。”“今朝的独脚蟹(发芽豆)只只大。”河蟹的叫法,快要死的蟹叫“撑脚蟹”,小蟹叫“铜钿蟹”,崇明蟹叫“乌小蟹”,正宗的好蟹,才叫清水大闸蟹。

有些小贩也很懂食疗和养生之道,边卖菜边吆喝:“清明螺蛳抵只鹅,小暑黄鳝赛人参,菜花黄时吃甲鱼,大伏天里吃羊肉。”当年的紫霞路菜场的市井,真有点像上海版的《清明上河图》。

小菜场里的上海文化

和农村不一样,城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但是居民们每天都会聚拢到菜场里买菜,低头不见抬头见,东家长西家短的话也就在小菜场里交流和传播了。旧社会,很多有钱人家里都有用人,也叫娘姨。她们每天都要到小菜场买菜,也会找机会交头接耳。

当然,去小菜场买菜的不仅仅是娘姨,还有其他各色人等。笔者在广播电视台的片库里找到了一段精彩的老电影,影片记录了1936年2月,美国好莱坞著名华裔女明星黄柳霜来到上海访问,从下榻的南京路国际饭店出来后,到了附近的凤阳路小菜场,在小菜场买了一束鲜花后离开。

20世纪30年代,上海流行一本叫《红玫瑰》的杂志,在某一期的封面上,就画着一个去小菜场买菜的少奶奶。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包车拖到小菜场,奶奶架子搭松香(会摆谱、搭架子),若问今朝买点啥,三个铜板一条腌臭鲞。

上海人有句话“拿到篮子里就是菜”,这话就是嘲讽那些不会挑菜、不会讨价还价的“粗人”。都说上海人会过日子,而会过日子首先就要会买菜。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的小菜场里就发明了盆菜。盆菜,就是把顾客要烧的几种小菜都搭配好了,放在一个盆里,包括花式品种、包括量的多少,都为顾客考虑好了。比如一个盆子里有番茄有鸡蛋,顾客拿回家就可以做番茄炒蛋。

当时国家号召要解放妇女,家庭主妇们要参加扫盲,学习文化,要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发明盆菜可以节约她们买、汏、烧的时间。

从计划到放开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物价稳定。据我老母亲回忆,1951年3月,那时1万块钱能买28~30个鸡蛋,正好一篮子(注:旧币1万元相当于新面值人民币1元)。

一位原副食品行业的老同志写下了这样一段回忆:

1952年—1958年间,你走进菜场,鸡大概是7角8分一斤。鱼呢,黄鱼6角一斤。鲳鱼也是6角一斤。还有河鱼,只有3角4角一斤。肋条肉只有4角8分一斤。菜价是明码标价上台,当时是用毛竹片做的竹签,长大概是30厘米,宽是10厘米左右,牌价写在上面。一目了然。

还有一件事也很值得一提。上海社科院出版的《上海蔬菜商业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1960年,上海市蔬菜供应十分紧张,每人每天只能供应二两蔬菜。当年冬天,我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第一次启航,从天津、青岛等地抢运了几千吨大白菜,紧急供应上海菜场,以解全市老百姓没有菜吃的燃眉之急。

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人到小菜场不仅要带好钞票,还要带上票证。买菜要有肉票、鱼票、蛋票,豆制品票。过年了,新鲜鸡蛋很难买到,但是有冰蛋票。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小菜场真正做到了菜源丰富。国家领导人也常常从菜篮子里看民生。

1983年2月21日清晨,邓小平在上海视察了胶州路农贸市场。个体户姜安如的摊位就安在道路旁边。邓小平来到这里,伸出手跟姜安如握手,正在斩冬笋的他,就把手套拿掉,忙着喊邓伯伯、邓伯伯,和邓小平握手以后,就喊邓主席、邓主席。邓小平和他拉起了家常,问他,生意还可以吗?姜安如说生意还可以。邓小平问姜安如一天赚多少钱,回答说一天赚二三十元。那天,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在鳞次栉比的摊位间,邓小平还仔细地询问了多种菜价,关心着老百姓吃菜的情况。

1991年11月1日,这是个平常的日子,在人们的不经意中,上海豆制品供应废除了30余年来凭票销售的办法,而豆制品票是上海农副产品最后一张计划供应的票证。随着票证供应的取消,上海人走出了这个买菜凭票的年代。(摘自《档案春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卡大侠吵架功底深厚果然与菜场有关 :p

菜场就是战场:eek:

“买菜阿姨平时见了人非常客气,但凶起来很凶,这是居民们都知道的。谁敢跟她吵架?她的嗓音很大、很高,词汇量极其丰富,骂出来的话不堪入耳,上至祖宗十八代,下至还没有出生的小鬼头、小畜牲,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它们的用途,统统骂进去。几次骂下来,这里的居民见了买菜阿姨就服服帖帖,随而对她的篮子也敬而远之,不敢去惹她了。 ”

在粗鲁的人眼里呢,菜场是战场;
在优雅的上海人眼里呢,菜场是好好过日子的温馨的开始。
您看看,这就是您和阿拉上海人的本质区别。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