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1980年代上海菜场风情 营业员似邻家女孩
1984年3月8日晨,巨鹿路菜场“新风摊”的卖肉姑娘微笑迎客。“不短斤缺两,贴心待客”,是新风摊的服务特色。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建立了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枢纽,地方批发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的产地批发市场为依托的批发市场网络。图为1990年开设在中山西路上的上海华亭副食品交易市场一景。
1985年4月22日,黄浦区宁海东路菜场的营业员在卖菜之余,还办起了“春季时令菜肴烧法吃法介绍会”,当年,该菜场的配菜供应(盆装菜),曾风靡申城。
1984年3月8日,巨鹿路菜场“顾客评议台”前,一位顾客正在填写“服务意见表”,由于表述意见中肯、点评到位,意外获得了菜场方奖励给她的一只活鸡。
拍摄者说:
五六岁的时光,我几乎每天都随奶奶去菜场买菜。那时没人家里有冰箱,买菜是每日的必修课。大约五点多的样子,奶奶窸窸窣窣起床,朦胧中我一个激灵醒过来。必须去,菜场有我迷恋的奇景。
走进菜场,光线依旧昏暗,人们低声交谈,营业员在砧板上乒乒乓乓挥舞着寒气四射的刀具,恍若一场恐怖的梦境。每个摊位前边,稀稀拉拉排着队伍,在队伍的中间,排列着一长串稀奇古怪的物件——倒扣的箩筐、一团旧报纸、一段草绳、一只残破不堪的搪瓷碗,甚至是一小块竹板。这就是我所说的奇景,上海上世纪80年代菜场里的“影子部队”。
在取号机被发明并付诸实际生活之前,上海人民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结绳记事”般的菜场排队模块。放心,你的“影子队员”会受到公平对待,队伍挪动时,活人会帮你朝前顺位。
这个模块被所有人严格恪守。那么些年里,我很少看见排队的物件被人丢弃,或者两个人为一团揉皱的报纸或者一只搪瓷破碗的归属发生争执。其实你打算冒认也不会得逞,排队的人群里,总有个把神奇无比的人,有着抓摄网页快照般的神秘能力,能够准确无误地检索出。
30多年前,在五角场昏暗的室内菜场里,我游走在这对稀奇古怪的物件之间,若有所思,拍案惊奇,第一次感受到契约的力量。犀利的契约无需勒石以记,它刻在我们的心里。
如今的菜场宽敞明亮,找不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大部分露天菜场的影子。品种繁多的菜摊前,操着五湖四海口音的营业员在吆喝着顾客卖菜,竖耳静听,怎么也闻不到昔日菜场营业员那熟悉的乡音。
翻开我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上海菜场照片,思绪又一次回到从前:清晨,顾客们去菜场摆篮头(排队);凌晨三四点,近郊农民踩着发出吱吱嘎嘎声响的载重黄鱼拖车,大汗淋漓地送菜进城。其中,最难忘的那一幕幕,便是我曾经采访、拍摄过的那些菜场营业员。
菜场营业员,那时,作为菜场的灵魂人物,真的让我深感可爱又可敬。老实说,那阵子,我喜欢逛菜市场——那时的菜场营业员多年轻女性,她们不矫揉造作,朴素的服装、不施胭粉的装扮,活脱脱一副邻家女孩的模样,买菜时,温馨、亲切的语言,让人不想买她的菜也难。
80年代的菜场营业员是难忘的,80年代的“菜蓝子”工程也是可圈可点。那年代,白菜、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毛豆等时令蔬菜,大都来自本地种植,市郊农民种蔬菜很少用化肥、完全不施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