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文化,社会,历史,个人努力的因素?就由我来为大家一一分析。
以下内容均来自本人的田野调查。为保护必要的隐私,姓名均为化名。
(一)登陆加拿大
小C出生在中国南方的一座沿海城市,家境一般,也许你们都能猜到,加拿大聚集了很多这个地方的人。他14岁时,也就是2006年,由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少人想寻找新的出路,出国热也还在当地弥漫着,去加拿大开创一番新天地似乎是他家庭的不二选择。
落地后选择的居住地自然是华人比较密集的区域,上了一所本地的公立学校,其中有学前班到8年级。华人多的地方,学校里自然就会有不少华裔和新移民孩子,这也帮助了他减轻了不少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他的班级里大概有一半的亚洲人,包括越南裔,菲律宾裔,华裔占了一半。大部分的新移民孩子(11岁以上)会被分到LEAP的教室里来提高英语和数学水平。一些来了好几年的的则会被安排到ESL。
也许是因为成绩还行的关系,小C被分到了一个有很多本地孩子的大班里,虽然他在国内上的是比较差的中学。第一天入学,就很快地融入了由本地和中国移民后代组成的集体中的新移民群体。大部分新移民孩子的背景都差不多,父母普遍是服务业的打工一族,他的母亲自然也不例外。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刚起步,平时大家讨论的话题自然和它分不开。不管男生女生都会通过使用网络来社交和游戏。
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在从以父母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向以同类群体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转型的初期。接下来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升学的压力,成人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复杂的社会,更多的社交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是本能的。
虽然他们都是工薪阶层的后代,但是在家教方面还是有区别的。一些孩子放学后会选择其他的社交活动,比如去社区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公园里联谊。另一些孩子则可能选择去网吧,基本上每个男生都会去的地方,其中不少会牺牲自己的零花钱来满足自己的上网需求。在那个年代,电脑还是挺贵的。剩下一些则会选择待家里。上补习班和打黑工的都是凤毛麟角。小C从小就喜欢打游戏看动漫,个子挺高却不是很外向,去网吧打游戏和在家看动漫成了他的不二之选,但这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
以下内容均来自本人的田野调查。为保护必要的隐私,姓名均为化名。
(一)登陆加拿大
小C出生在中国南方的一座沿海城市,家境一般,也许你们都能猜到,加拿大聚集了很多这个地方的人。他14岁时,也就是2006年,由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少人想寻找新的出路,出国热也还在当地弥漫着,去加拿大开创一番新天地似乎是他家庭的不二选择。
落地后选择的居住地自然是华人比较密集的区域,上了一所本地的公立学校,其中有学前班到8年级。华人多的地方,学校里自然就会有不少华裔和新移民孩子,这也帮助了他减轻了不少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他的班级里大概有一半的亚洲人,包括越南裔,菲律宾裔,华裔占了一半。大部分的新移民孩子(11岁以上)会被分到LEAP的教室里来提高英语和数学水平。一些来了好几年的的则会被安排到ESL。
也许是因为成绩还行的关系,小C被分到了一个有很多本地孩子的大班里,虽然他在国内上的是比较差的中学。第一天入学,就很快地融入了由本地和中国移民后代组成的集体中的新移民群体。大部分新移民孩子的背景都差不多,父母普遍是服务业的打工一族,他的母亲自然也不例外。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刚起步,平时大家讨论的话题自然和它分不开。不管男生女生都会通过使用网络来社交和游戏。
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在从以父母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向以同类群体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转型的初期。接下来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升学的压力,成人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复杂的社会,更多的社交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是本能的。
虽然他们都是工薪阶层的后代,但是在家教方面还是有区别的。一些孩子放学后会选择其他的社交活动,比如去社区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公园里联谊。另一些孩子则可能选择去网吧,基本上每个男生都会去的地方,其中不少会牺牲自己的零花钱来满足自己的上网需求。在那个年代,电脑还是挺贵的。剩下一些则会选择待家里。上补习班和打黑工的都是凤毛麟角。小C从小就喜欢打游戏看动漫,个子挺高却不是很外向,去网吧打游戏和在家看动漫成了他的不二之选,但这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
最后编辑: 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