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各大学的生物,life science, medical science算半个天坑专业

我是陈述我知道的情况。去偏远地方肯定有不方便和辛苦的地方,人生常常没有完美。我还有个搞采矿的盆友也有类似情况,读大学时就常去北部矿区 coop, 收入很高, 毕业后有了全职工作, 带着老婆落户在北部小镇上。
我也就是就着和您的对话
和大家分享一些宝贵的知识
谢谢您
说白了学医就像发配
比如说你在北京
你学了一个东西
但是这个东西可以变成一个偏远小镇的富翁
你真的愿意做吗?我们那些拼了命也要留北京的人
谁的家庭不是镇上的富翁呢?
谁愿意逆向流动呢?
而你费劲学了医
其实就是在做逆向流动 真的值得吗?
在小镇上的富翁
也许会自豪地说:
我每年都可以去北京上海旅游去九寨沟去泰国等等
有意思吗?
你还是小镇居民啊😄
 
如果医学院招生没有内定的族裔quota放开来招,那么今天的医生基本上就是两种肤色的人:黄皮肤的亚裔(以华人占绝大多数),和棕色的南亚裔;足可见亚裔,或者说亚裔的父母对子女当医生是多么热切。这不是种族歧视,必须有按人口的族裔比例的quota。几轮interview下来就刷下不少只是成绩好,不会说话的乖乖亚裔孩子--- 知道一个华人青年,四次申请医学院入围,都在interview后被刷下;最后只好去读牙医。
 
如果医学院招生没有内定的族裔quota放开来招,那么今天的医生基本上就是两种肤色的人:黄皮肤的亚裔(以华人占绝大多数),和棕色的南亚裔;足可见亚裔,或者说亚裔的父母对子女当医生是多么热切。这不是种族歧视,必须有按人口的族裔比例的quota。几轮interview下来就刷下不少只是成绩好,不会说话的乖乖亚裔孩子--- 知道一个华人青年,四次申请医学院入围,都在interview后被刷下;最后只好去读牙医。
加拿大的高校存不存在和美国类似的种族Quota? 我认为肯定存在,但是情况好一些。
如果美加的医学院实实在在得按硬指标招生,那么确实,美国一大半的医生都会是亚裔和南亚裔,加拿大的医生几乎全部都会是亚裔和南亚裔。
那可能吗,这会立刻造成来自主流族裔的严重社会反弹。
所以只能是搞一些Soft skill有的没的,很难衡量的东西刷人。什么leadership, organization skills, 你给我讲讲怎么量化这些?
但是这些不重要,目的就是如你所讲,刷掉一些特定背景的人。
其实各行各业都是,不然好好得在北美有饭吃,不会有那么多华裔人才投共的。
 
加拿大的高校存不存在和美国类似的种族Quota? 我认为肯定存在,但是情况好一些。
如果美加的医学院实实在在得按硬指标招生,那么确实,美国一大半的医生都会是亚裔和南亚裔,加拿大的医生几乎全部都会是亚裔和南亚裔。
那可能吗,这会立刻造成来自主流族裔的严重社会反弹。
所以只能是搞一些Soft skill有的没的,很难衡量的东西刷人。什么leadership, organization skills, 你给我讲讲怎么量化这些?
但是这些不重要,目的就是如你所讲,刷掉一些特定背景的人。
其实各行各业都是,不然好好得在北美有饭吃,不会有那么多华裔人才投共的。
我倾向于没有种族 quota. 除了白人外, 医学院少数种族只有东亚, 印度和阿拉伯, 黑人, 南美非常少。 目测华裔在医学院的比例远高于人口比例。医生选拔上考察一些成绩之外的东西是合理的, 有比较客观的标准, 只不过外人觉得不好把握罢了。
 
我说的种族quota就是白人申请人有优先;加拿大的医学院也也一样。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尤其是今天的环境下。这就跟美国藤校招生的内部quota一样,不会写在纸上,但招生的人都知道。无论如何,华裔在医学院和美国藤校的比例远高于人口比例,这本身就是进步了。当然孩子挤不进去的父母就会不高兴了,会砖头扔俺身上,so be it。
 
你罗列的这些, 说明了护士有许多进阶的发展空间,拿到 RN 只是起点。不过护士在 30 岁之前是比较辛苦的阶段,能熬过以后就好多了。
医学院学生 30岁,在做住院医。
如果天资不够,不能太吃苦,财务不富裕的孩子们,又想从事医学方面的职业。
高中毕业直接报护理药 剂师,理疗,验光专业 医技类专业更合适。 毕业后成绩好也可以申请医学院。
 
我说的种族quota就是白人申请人有优先;加拿大的医学院也也一样。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尤其是今天的环境下。这就跟美国藤校招生的内部quota一样,不会写在纸上,但招生的人都知道。无论如何,华裔在医学院和美国藤校的比例远高于人口比例,这本身就是进步了。当然孩子挤不进去的父母就会不高兴了,会砖头扔俺身上,so be it。
[/Quota]
白人申请人有优先, 这个论断我不敢认同。但是华人相对来说分数较高,但是软实力偏弱(这与华人过于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尔忽视软实力的培养有关)。一个例子: 某医学院去年入学的华人人数(比例)与前几年比提高了几乎一倍, 原因是去年由于疫情, 取消了面试。学习成绩占的分量大幅提高, 所以华人录取人数有了重要提升。
 
除了药剂师是associate degree 以外,其他专业应该是高中毕业就可以读吧?不需要生命科学本科毕业再读个本科,那之前的4年不就浪费了?
话说中学毕业进药剂师专业并不比大学毕业进医学院容易。
 
一直觉得药剂师还是不错的一个职业。不知道加拿大这边门槛是否很高。

澳洲药剂学专业据说没有postgraduated. 就是个本科专业。要求比较高,难进难出(记忆力得好,药学里全是拉丁文单词,动不动十几二十个字母长得一逼)。出来就人生赢家。我表妹夫(我们这一代没有什么sibling,表亲就很近了)马来西亚华人,留学澳洲读了这个(十来年前的事儿了)毕业就留在实习的相关公司,毕业1年,升主管,年薪接近10万澳刀;前几年自己离职开了自己的药房连锁,我那当年学商科的学渣表妹现在荣升老板娘,养娃+健身SPA+打理公司财务,过得挺潇洒的。
 
中学毕业应该上不了药剂师专业。 认识的几个药剂师,之前都是学生命科学的本科。大多数人都是本科毕业再申请的
以前魁北克是可以的,有朋友的孩子就是中学毕业(Cegep)学的药剂师。魁北克还出小医生,20出头羞羞涩涩的娃娃住院医。
 
魁省高中毕业后,学两年预科health science后可以学药剂。四年后毕业可以去街边药房工作。要去医院药房工作的话,还要多学一年。
药剂专业也是难进难出。现在入学要面试,以前好像没有。2019年蒙大药剂入学180人,一年后剩160人。跟不上转去其他专业的也不容易,因为在药剂专业得到的分数低。
 
看了indeed上的招聘信息,理疗师的工资很低,各个医院30刀起,还没有护士工资高呢。药剂师工资比较高点,但是工作机会较少。综上所看,还是护士的付出跟回报比率最高。
PT 本地毕业的在医院45-55,一般刚毕业7万5-8万5,三年以后一般都10万以上。别的国家转过来的35-40. 这个工资是要配PTA(physical therapist assistant)的. 一般诊所如果不配助理60-65,因为助理还得给人家20/h.
PT也是本科毕业才能报考,竞争也一样激烈的。PTA 就像牙医助理一样上个college就行。
 
最后编辑: 2021-04-25
医学院学生 30岁,在做住院医。
如果天资不够,不能太吃苦,财务不富裕的孩子们,又想从事医学方面的职业。
高中毕业直接报护理药 剂师,理疗,验光专业 医技类专业更合适。 毕业后成绩好也可以申请医学院。
物理治疗师,药剂师,验光师都是second entry, 本科毕业才能报考的,竞争和医学院一样激烈。医院里很多医生还羡慕PT,OT的工作呢, 因为轻松,压力小,挣钱也不少。有的医生还想当物理治疗师,但是考不上,才又报的医学院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