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加拿大的退休金够不够生存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21379/

iou2007 : 2021-01-31#1
加拿大人在65岁退休的时候,人均大概可以拿到1200-1300左右的退休金。我们俩到退休年龄的时候,OAS可以拿到满额,大约700/人,计划提前到55退休,所以CPP拿不满,满额为1154/人,我估计可以拿到6-700.

所以我估计65岁领退休金的时候,两人退休金大约2500/月。(按照当前的发放额度)那么这些钱够不够?

下面是我们在卡尔加里的开销:两人两车一独立房屋

地税330
车险184
房险79
安保33(不是必须,但是购买安保监控可以降低房险)
手机两部,10G数据,加拿大任打,79
150兆高速网不限流量 75
水电暖,冬天330,夏天270,平均300
车辆注册一年180,15每月

以上所有为不可节约之固定开销,一共1100

接下来是浮动开销,食物汽油日用品1000

这样每月还剩400,可以应付一些如汽车房屋的维修,那么2500应该全部花光。

由上面计算可见,如果65后只是宅家看电视,跳广场舞,打打牌,下下棋,那么加拿大给发的退休金可以基本够用,

加拿大开销比国内略高,比如我的父母国内宅家,打打太极,看看电视,月花销不超过5000,当然他们不养车;

那么如果需要添置大件,出国旅游,装修房屋,或者看病吃药,加拿大退休金是不够的,需要额外的资金补足,我们可以做一些预估:

每年旅游探亲开支10000共20年,需要20万
每年添置衣物,家电,家具5000共20年,需要10万
20年内换车两部,预算10万
房屋大装修一次加日常维护,需要20万

以上开销一共60万;

那么资金来源可以是退休前储蓄的钱,退休后慢慢花

另外就是房屋降级,比如大温独立屋降级到公寓,可以套现80-90万,且无需缴税,足够应付后半生的生活。

iou2007 : 2021-01-31#2
上面旅游和买东西的预算是按爱旅游的人士来估计,

如果爱宅的,不妨旅游少花点,买东西多花点,总额不变

如果又爱玩又爱买,那么的多准备点钱,否则不够花。

jamy : 2021-01-31#3
退休后头10年,半年加拿大,半年国内生活应该很滋润😎

reed : 2021-01-31#4
楼主拿满OAS,在加拿大工作也满40年吗?这样工作一辈子,CPP也不多啊? :unsure:

iou2007 : 2021-01-31#5
楼主拿满OAS,在加拿大工作也满40年吗?这样工作一辈子,CPP也不多啊? :unsure:

拿满OAS需要在加拿大居住40年,这个我们可以达到。

但是我计划提前退休,所以CPP拿不满。如果我一直工作到65而且一直中高薪,(年薪高于58700)拿满CPP可以有1154,加OAS可以一个月有1850左右,

那样,两人退休金就有3600每月了。如果OAS+CPP全拿满,基本不需要外部资金,也能过得不错了。

Tianhai : 2021-01-31#6
那很简单,65岁存足60万加币备用金即可。而且真到80岁以上,还每年出国旅游,每年房屋装修?我不太相信。活动和开销都会减少。汽车也只需要一部。楼主过虑了

reed : 2021-01-31#7
拿满OAS需要在加拿大居住40年,这个我们可以达到。

但是我计划提前退休,所以CPP拿不满。如果我一直工作到65而且一直中高薪,(年薪高于58700)拿满CPP可以有1154,加OAS可以一个月有1850左右,

那样,两人退休金就有3600每月了。如果OAS+CPP全拿满,基本不需要外部资金,也能过得不错了。
再加上RRSP,生活无忧

n_delta : 2021-01-31#8
楼主拿满OAS,在加拿大工作也满40年吗?这样工作一辈子,CPP也不多啊? :unsure:
同问。除非18岁开始在加拿大住满40年,大陆移民鲜少拿满OAS的。

iou2007 : 2021-01-31#9
同问。除非18岁开始在加拿大住满40年,大陆移民鲜少拿满OAS的。

我是26岁来的,到65岁在加拿大居住39年,

我夫人比我年轻,到65的时候,她的居住年龄会超过40年。

一般稍微年轻一点的移民或者留学转移民都是可以的。

Rita11 : 2021-01-31#10
我在多伦多边上Oakville的开销:

地税500
车险130
房险70
安保0(穷人,不需要安保)
手机两部,public mobile, 30
60兆高速网不限流量 65
水电暖,平均350
车辆注册一年120,10每月

以上所有为不可节约之固定开销,一共1155

接下来是浮动开销,食物汽油日用品1000

酒,饭店吃饭,等等

那么3000应该全部花光。

每年旅游探亲开支25000共15年,需要38万 (因为疫情, 去年和今年都省了不少)
每年添置衣物,家电,家具500共20年,需要1万
20年内换车两部,预算10万
房屋大装修一次加日常维护,需要2万

以上开销共51万。

资金来源是我工作时的储蓄的钱,退休后慢慢花。我的钱是存在TD bank 的 e-series funds. 正好有大概50万。

lovemapleleaf : 2021-01-31#11
拿满OAS需要在加拿大居住40年,这个我们可以达到。

但是我计划提前退休,所以CPP拿不满。如果我一直工作到65而且一直中高薪,(年薪高于58700)拿满CPP可以有1154,加OAS可以一个月有1850左右,

那样,两人退休金就有3600每月了。如果OAS+CPP全拿满,基本不需要外部资金,也能过得不错了。
OAS也不容易满足, 我最多能拿3/4

n_delta : 2021-01-31#12
我是26岁来的,到65岁在加拿大居住39年,

我夫人比我年轻,到65的时候,她的居住年龄会超过40年。

一般稍微年轻一点的移民或者留学转移民都是可以的。
这不错!

~snowwolf~ : 2021-01-31#13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也要活下去 :unsure:

iou2007 : 2021-01-31#14
刚查了一下,今年CPP满额涨到1200了。这样加拿大退休金满额可以达到1900每月,

只是,要中高年薪工作到65对一代移民不是很容易,一般50几以后被雷就不太好找工作或者不想工作了。

所以那些能稳定舒服工作到65的人,退休金还是很不错的。

Ab412 : 2021-01-31#15
楼主稳

Ab412 : 2021-01-31#16
平平淡淡 平安着陆就是幸福

Tianhai : 2021-01-31#17
还有一点,我的旅游观是,我想去旅游的国家,一定是在65岁之前玩过了,不会等到65岁之后。
目前都已经实现。

iou2007 : 2021-01-31#18
另外说一下低保GIS,

按照加拿大国税局网站的说明,如果自己和配偶都拿OAS,而且与配偶合并年收入低于24000才有资格拿低保,
按照这个说明和我上面的计算,我的理解,在加拿大正常工作过的人,如果夫妇同时有OAS+CPP,低保就没戏了,更别说还有RRSP之类的收入了。

SLS : 2021-01-31#19
计算有很大问题,如果提前退休,没计算55到65之间的花费,那时候没退休金,只能靠存款。一年4万就是40万块。少算了一大块。

Tianhai : 2021-01-31#20
计算有很大问题,如果提前退休,没计算55到65之间的花费,那时候没退休金,只能靠存款。一年4万就是40万块。少算了一大块。
这点据说中国好,一般55岁就可以拿退休金,甚至不用到55岁,只要交满15年的三金就可以拿退休金了

iou2007 : 2021-01-31#21
计算有很大问题,如果提前退休,没计算55到65之间的花费,那时候没退休金,只能靠存款。一年4万就是40万块。少算了一大块。

这一段时间的计算相对麻烦,由于没有退休金之类的固定收入支撑开销,所以必须仔细计算

目前的打算是,这段时间,把RRSP逐年提取出来,然后利用RRSP投资的收益和本金度过10年。

由于只要是投资本金和收益都是无法准确预计的,这段就不算了,无法算清楚,所以55退休只是初步估计,搞不好钱不够花了,还的找点事干。

茹妹 : 2021-01-31#22
生存够了,生活不够

iou2007 : 2021-01-31#23
这点据说中国好,一般55岁就可以拿退休金,甚至不用到55岁,只要交满15年的三金就可以拿退休金了


这个是过去式了,70后,80后都的到60以上,80后全部要65以后,

而且由于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太快,2020的人口出生率将首次跌破1%,5年内,就会跌到日本韩国水平,年出生人口只有7-800万,年退休2500万人以上,所以,以后养老政策还会变,甚至可能会改变移民政策,吸引新韭菜来填坑。

森林之歌 : 2021-01-31#24
另外说一下低保GIS,

按照加拿大国税局网站的说明,如果自己和配偶都拿OAS,而且与配偶合并年收入低于24000才有资格拿低保,
按照这个说明和我上面的计算,我的理解,在加拿大正常工作过的人,如果夫妇同时有OAS+CPP,低保就没戏了,更别说还有RRSP之类的收入了。
与配偶合并年收入是不包含OAS,低于24,624以下
Combined Yearly Income of couple (excluding OAS Pension and GIS)
尊夫人年轻,可以入座第四桌
Table 4 :60岁至64岁配偶津贴
Amounts for individuals receiving a full Old Age Security pension and their spouse or common-law partner aged 60 to 64
不包含OAS,合併年收入不超过$34,512,则符合资格领取GIS 配偶津贴

关于补助金(GIS)老人金(OAS)退休金(CPP)


Rita11 : 2021-01-31#25
生存够了,生活不够

是呀!但是,如果每天去上班赚钱,这到底算是在生活吗?

iou2007 : 2021-01-31#26
与配偶合并年收入是不包含OAS,低于24,624以下
Combined Yearly Income of couple (excluding OAS Pension and GIS)
尊夫人年轻,可以入座第四桌
Table 4 :60岁至64岁配偶津贴
Amounts for individuals receiving a full Old Age Security pension and their spouse or common-law partner aged 60 to 64
不包含OAS,合併年收入不超过$34,512,则符合资格领取GIS 配偶津贴

关于补助金(GIS)老人金(OAS)退休金(CPP)



申请GIS计算年收入不包括OAS吗?但是OAS不也是taxable INCOME 吗?

Tianhai : 2021-01-31#27
是呀!但是,如果每天去上班赚钱,这到底算是在生活吗?
真到了退休,长期在家,说不定还想念工作的时光。。。

lovemapleleaf : 2021-01-31#28
这一段时间的计算相对麻烦,由于没有退休金之类的固定收入支撑开销,所以必须仔细计算

目前的打算是,这段时间,把RRSP逐年提取出来,然后利用RRSP投资的收益和本金度过10年。

由于只要是投资本金和收益都是无法准确预计的,这段就不算了,无法算清楚,所以55退休只是初步估计,搞不好钱不够花了,还的找点事干。

60岁就可以提前拿CPP了,不用等到65岁

茹妹 : 2021-01-31#29
是呀!但是,如果每天去上班赚钱,这到底算是在生活吗?
我喜欢找个爱枫叶的工作,然后做到65
每天去喝喝茶,聊聊天,解解闷,挺好的呀

森林之歌 : 2021-01-31#30
申请GIS计算年收入不包括OAS吗?但是OAS不也是taxable INCOME 吗?
GIS计算年收入不包括OAS,详情请參阅拙帖

为什么低收入要在60岁领CPP?
Why should a low-income person take early CPP Retirement?
1/ 您可能会在65岁时获得补助金(GIS),对於除了老人金(OAS)以外,没有或仅有少许收入的老年人,会很有帮助。
2/ 届时每10元CPP收入,会减少5元补助金(GIS)。而60岁开始领的CPP金额少,日后的GIS扣除也少。

为什么低收入要在64岁前清空RRSP?
Why would an RRSP hurt me later?
因为64岁那年的收入,会影响65岁的GIS补助
以后,更加不用服食’我怎么会知道’牌子的后悔药了!

iou2007 : 2021-01-31#31
GIS计算年收入不包括OAS,详情请參阅拙帖

为什么低收入要在60岁领CPP?
Why should a low-income person take early CPP Retirement?
1/ 您可能会在65岁时获得补助金(GIS),对於除了老人金(OAS)以外,没有或仅有少许收入的老年人,会很有帮助。
2/ 届时每10元CPP收入,会减少5元补助金(GIS)。而60岁开始领的CPP金额少,日后的GIS扣除也少。

为什么低收入要在64岁前清空RRSP?
Why would an RRSP hurt me later?
因为64岁那年的收入,会影响65岁的GIS补助
以后,更加不用服食’我怎么会知道’牌子的后悔药了!


多谢解盲。我们两人除了RRSP之外,还有一部分LIRA,

这个钱用什么方法在65岁前清空?

宇航员 : 2021-01-31#32
真到了退休,长期在家,说不定还想念工作的时光。。。
1 长期无所事事会生病甚至死亡
2 我同事75啦 还在工作 每周4天 每天6小时 每年赚工资接近30万 小城市 远比退休金多 还不寂寞

森林之歌 : 2021-01-31#33
多谢解盲。我们两人除了RRSP之外,还有一部分LIRA,

这个钱用什么方法在65岁前清空?
55岁告老返乡开始领
UnLock部分可以一次取光
Locked-in 部分每年取出最高额

When can I withdraw from a LIRA account?
You cannot withdraw funds from a LIRA until after age 55.
If you are past that age, you can withdraw by converting the account to a LRIF (Locked in Retirement Income fund).

lovemapleleaf : 2021-01-31#34
我算了一下,我来得比较晚,如果过几年就下岗提前退休,将来65岁退休后OAS只能拿500,大概是满额的3/4,60岁开始拿CPP,因为只有10几年的工作,估计也是只能拿500,这两项每个月加起来只有1000刀,我家两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合起来每月只有2000刀,剩下要靠RRSP,DCPP,存款,以及投资收益来弥补。GIS也拿不上,要拿的话只能在65岁前把RRSP和存款都花光,或是提前转给子女,这个我又不愿意去做,因为家庭收入已经有2000刀了,就算这样去做也只能拿到几百刀GIS,钱还是不够用,意义不大,不如在退休前多储备一些本钱,将来靠投资收益来贴补,可以去投资出租房,或是reits, 或是炒股,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Tianhai : 2021-01-31#35
我算了一下,我来得比较晚,如果过几年就下岗提前退休,将来65岁退休后OAS只能拿500,大概是满额的3/4,60岁开始拿CPP,因为只有10几年的工作,估计也是只能拿500,这两项每个月加起来只有1000刀,我家两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合起来每月只有2000刀,剩下要靠RRSP,DCPP,存款,以及投资收益来弥补。GIS也拿不上,要拿的话只能在65岁前把RRSP和存款都花光,或是提前转给子女,这个我又不愿意去做,因为家庭收入已经有2000刀了,就算这样去做也只能拿到几百刀GIS,钱还是不够用,意义不大
除了工作,我打算继续在股市搞搞,看看能不能搞出一点小钱也好。

Jody88 : 2021-01-31#36
人算不如天算:眼花,反应迟钝,承受不了以往的体力及脑力的压力是被退出人力市场的主要原因,否则就没有退休这回事了。手里总是有多余的人比月光族短命,超负荷地进食,当心被偷,被抢,被害等,睡不着,神经兮兮的。退休后才有钱旅游的,小心国外医疗费用贼贵。我岳母从没工作过,靠OAS过活,每月880美元,医疗100%免费。她给小孩,给餐馆服务生的小费最慷慨。一直活到92岁。

iou2007 : 2021-01-31#37
房屋降级可以作为晚年一旦所有的钱都花完了还不够花的一种选择。但是不同城市套现的数额不一样

比如卡城,独立屋60万,公寓30万,可套现30万

大温,独立屋150万,公寓60万,可以套现90万

当然,由于卡城房子便宜,所以卡城有两三套独立屋的人很多;

大温房子太贵了,有两套以上独立屋的人我没听过几个,除了那些很有钱的投移。

Tianhai : 2021-01-31#38
人算不如天算:眼花,反应迟钝,承受不了以往的体力及脑力的压力是被退出人力市场的主要原因,否则就没有退休这回事了。手里总是有多余的人比月光族短命,超负荷地进食,当心被偷,被抢,被害等,睡不着,神经兮兮的。退休后才有钱旅游的,小心国外医疗费用贼贵。我岳母从没工作过,靠OAS过活,每月880美元,医疗100%免费。她给小孩,给餐馆服务生的小费最慷慨。一直活到92岁。
像您岳母那样,不开车,不养房,这点退休金也够用了,还能去饭店吃。

iou2007 : 2021-01-31#39
人算不如天算:眼花,反应迟钝,承受不了以往的体力及脑力的压力是被退出人力市场的主要原因,否则就没有退休这回事了。手里总是有多余的人比月光族短命,超负荷地进食,当心被偷,被抢,被害等,睡不着,神经兮兮的。退休后才有钱旅游的,小心国外医疗费用贼贵。我岳母从没工作过,靠OAS过活,每月880美元,医疗100%免费。她给小孩,给餐馆服务生的小费最慷慨。一直活到92岁。

那是不一样的。您岳母因为没有工作过,所以没有培养起过多的花钱的习惯

很多人上班的时候旅游度假,买车买衣服买包,三天两头下馆子习惯了。要改变这些习惯当然也可以,但是必须要心理上有相当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很难受的。

茹妹 : 2021-01-31#40
我记得sls对这个话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lovemapleleaf : 2021-01-31#41
除了工作,我打算继续在股市搞搞,看看能不能搞出一点小钱也好。

美国股市是最好的市场,总体向上,牛长熊短,只要能稳得住,以指数ETF或是大盘蓝筹股为主,不乱来,搞出一点小钱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dave : 2021-01-31#42
我准备60岁提前退休,我只能拿CPP, 已经问过700多加币,这点钱在加拿大不再补差很难生存,所以,准备回国生活,在65岁之前,中国加拿大两边住,因为国内有房子,不需要还贷,这边加拿大有房子但要还贷, 拿着CPP回国住半年,然后,再回加拿大找个现金工做做。 就这样到65岁再说吧。 想不了太长远,目前要做的就是莫谈国事。

秘密马 : 2021-01-31#43
大家忽视了一点就是要平安健康才能安享退休生活,注定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65岁患上癌症、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75岁以后大多数人的健康开始直线下降。所以只能自求多福

茹妹 : 2021-01-31#44
我准备60岁提前退休,我只能拿CPP, 已经问过700多加币,这点钱在加拿大不再补差很难生存,所以,准备回国生活,在65岁之前,中国加拿大两边住,因为国内有房子,不需要还贷,这边加拿大有房子但要还贷, 拿着CPP回国住半年,然后,再回加拿大找个现金工做做。 就这样到65岁再说吧。 想不了太长远,目前要做的就是莫谈国事。
太低了,700多还是国内养老吧
上海中等的养老院也要一个月一万多了,内地估计好点儿

iou2007 : 2021-01-31#45
60退休能拿700刀CPP?是不是估计的太高?

lovemapleleaf : 2021-01-31#46
正常情况下加拿大人是无需为退休金发愁的,政府和一些公司有固定退休收入的就不说了,其他人只要每月投一些钱到退休账户,公司匹配一部分,每年报税时再投一些到RRSP,享受延税的待遇,慢慢积累下来,到临近退休的时候会有一大笔钱,也基本够用了,穷人有低保,65岁后也是能维持基本生活。

以我家为例,现在两个人的RRSP+DCPP加起来有50多万,目前有工作的情况下每月从工资扣钱,还在积累中,这笔钱全部都是投资美国股指基金TD us market index fund和其他ETF,一直都是只买不卖,按平均8-10%的年回报增长下去,将来退休前应该能到60-70万,到65岁时应该还能有所增长,以后每月取几千出来用是没问题的

但是如果像楼主一样考虑55岁提前退休,或是被迫提前退休,那就会有一些问题,60岁才能拿CPP,55-60这一段如何过?我觉得有钱的话可以先用储蓄或其他投资来支撑,钱不够的话可以考虑回中国玩几年,中国的一些中小城市还是挺不错的,生活费用也低。随着退休账户资金的增长,65岁后家庭退休账户过百万,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Azchen : 2021-01-31#47
我准备60岁提前退休,我只能拿CPP, 已经问过700多加币,这点钱在加拿大不再补差很难生存,所以,准备回国生活,在65岁之前,中国加拿大两边住,因为国内有房子,不需要还贷,这边加拿大有房子但要还贷, 拿着CPP回国住半年,然后,再回加拿大找个现金工做做。 就这样到65岁再说吧。 想不了太长远,目前要做的就是莫谈国事。
700加币在中国目前还是可以生活得不错。但过几年不好说,物价涨的挺快的。

茹妹 : 2021-01-31#48
700加币在中国目前还是可以生活得不错。但过几年不好说,物价涨的挺快的。
足够了,鹤岗有一块钱一碗的素面
租房子免费,你只要交暖气费就行了

Azchen : 2021-01-31#49
足够了,鹤岗有一块钱一碗的素面
租房子免费,你只要交暖气费就行了
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茹妹 : 2021-01-31#50
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此话怎讲
鹤岗也有一百多万华人
华人美食估计仅次于多温
气候比卡在家里冷点,比里贾钠暖和点
捏脚桑拿卡拉OK也不会输给加拿大任何城市

fmvictory : 2021-01-31#51
学习

iou2007 : 2021-01-31#52
此话怎讲
鹤岗也有一百多万华人
华人美食估计仅次于多温
气候比卡在家里冷点,比里贾钠暖和点
捏脚桑拿卡拉OK也不会输给加拿大任何城市

不需要去鹤岗了。烟台银滩很多度假海景房年租金3500。

西双版纳气候足够好,现在有包吃住老年公寓5000一个月。正餐10个菜。

现在的社会,物质方面是高度发达的。生存很容易,但是生活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花钱玩意儿在里头。

茹妹 : 2021-01-31#53
不需要去鹤岗了。烟台银滩很多度假海景房年租金3500。

西双版纳气候足够好,现在有包吃住老年公寓5000一个月。正餐10个菜。

现在的社会,物质方面是高度发达的。生存很容易,但是生活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花钱玩意儿在里头。
我听说泰国也不错
有一年一次的养老签证
有私立医院,医疗完爆加拿大

iou2007 : 2021-01-31#54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要填满肚子,大统华的熟菜部就可以,但是大统华的熟菜比我自己做的菜要差好几个档次,只能偶尔没选择的时候去将就一下


而自己平时下厨次数多了,就想变变口味,而自己的厨艺到了一定层次之后,就不是什么馆子都能吃的下嘴,最后就的去一些比较费钱的地方才行

这个例子说明,需求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同样满足衣食住行休闲娱乐,花费可能会差别非常大。如果不想退休之后钱不够花,退休之前就的教育自己消费降档。

有些东西,我是不太愿意降档的,比如住和吃,所以可以在其他部分适当降档。

Rita11 : 2021-01-31#55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说在国内会花钱少?我每年回中国。 在中国也有房子。 但我在中国花的钱比在多伦多多的多。

国内旅游点门票就比加拿大贵多了。 国内吃的东西太多, 价格一点也没有便宜。

在加拿大, 我基本宅在家里。 在国内, 到处跑。 外国人的护照让我不能住便宜的酒店呢!

cg2006 : 2021-01-31#56
学习

lovemapleleaf : 2021-01-31#57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说在国内会花钱少?我每年回中国。 在中国也有房子。 但我在中国花的钱比在多伦多多的多。

国内旅游点门票就比加拿大贵多了。 国内吃的东西太多, 价格一点也没有便宜。

在加拿大, 我基本宅在家里。 在国内, 到处跑。 外国人的护照让我不能住便宜的酒店呢!
加拿大两口子每月怎么也要花3000加币左右,到国内一些中小城市每月估计5000人民币就够用了,就算花7500人民币,也是能省掉一半。

我指的是以居家过日子来对比,不能拿国内天天下馆子,到处玩的生活,和在加拿大的宅居生活做对比,那样也省不了钱,说不定还要多花钱

JeSon_Wang : 2021-01-31#58
不需要去鹤岗了。烟台银滩很多度假海景房年租金3500。

西双版纳气候足够好,现在有包吃住老年公寓5000一个月。正餐10个菜。

现在的社会,物质方面是高度发达的。生存很容易,但是生活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花钱玩意儿在里头。

Screenshot_20201220_090453_com.tencent.mm.jpg

Screenshot_20201220_090411_com.tencent.mm.jpg

茹妹 : 2021-02-01#59
加拿大两口子每月怎么也要花3000加币左右,到国内一些中小城市每月估计5000人民币就够用了,就算花7500人民币,也是能省掉一半。

我指的是以居家过日子来对比,不能拿国内天天下馆子,到处玩的生活,和在加拿大的宅居生活做对比,那样也省不了钱,说不定还要多花钱
我爸妈在上海一个月也用不掉五千
小笼包六块钱一笼,温哥华7.5刀加税加小费
盒饭十五到二十一份,这边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加小费
我经常看小叔的视频,国内很多城市住酒店150左右一天,这边也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
地税和水电气网手机费就不用提了
总的来说,除了少数东西比如肉奶车厘子等,一般都是加拿大开销直接乘以5

Rita11 : 2021-02-01#60
加拿大两口子每月怎么也要花3000加币左右,到国内一些中小城市每月估计5000人民币就够用了,就算花7500人民币,也是能省掉一半。

我指的是以居家过日子来对比,不能拿国内天天下馆子,到处玩的生活,和在加拿大的宅居生活做对比,那样也省不了钱,说不定还要多花钱

你是逻辑上对的,我同意。

问题是我在加拿大大部分时间可以宅住在家里,在中国就诱惑很多,宅不住。更何况在国内的兄弟姐妹,朋友,同学都会约着出去玩。国内太方便了,很难就呆在家里看电视和上网。

Rita11 : 2021-02-01#61
我爸妈在上海一个月也用不掉五千
小笼包六块钱一笼,温哥华7.5刀加税加小费
盒饭十五到二十一份,这边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加小费
我经常看小叔的视频,国内很多城市住酒店150左右一天,这边也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
地税和水电气网手机费就不用提了
总的来说,除了少数东西比如肉奶车厘子等,一般都是加拿大开销直接乘以5

我也是上海人。 在多伦多,能买到的海鲜不多。 在上海,如果吃海鲜, 5千一个月是仅够吃,再加上别的开销和人情往来, 一个月两口子也是需要15000人民币才比较舒服。在加拿大,人情往来省下太多。

茹妹 : 2021-02-01#62
我也是上海人。 在多伦多,能买到的海鲜不多。 在上海,如果吃海鲜, 5千一个月是仅够吃,再加上别的开销和人情往来, 一个月两口子也是需要15000人民币才比较舒服。在加拿大,人情往来省下太多。
我不吃海鲜,也不人情往来
我父母在上海郊区生活,每天蔬菜为主,吃饭一个月一千多
水电气网手机费加起来一个月五六百
来来来,一个月三百刀,告诉我加拿大哪里养老比较好

Rita11 : 2021-02-01#63
如果在上海要花1万人民币,在多伦多还保留房子, 那就需要花钱找人割草,铲雪, 还要保留汽车,电话,网络等等, 开销就上去了。 除非就移民回中国了。

iou2007 : 2021-02-01#64
我爸妈在上海一个月也用不掉五千
小笼包六块钱一笼,温哥华7.5刀加税加小费
盒饭十五到二十一份,这边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加小费
我经常看小叔的视频,国内很多城市住酒店150左右一天,这边也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
地税和水电气网手机费就不用提了
总的来说,除了少数东西比如肉奶车厘子等,一般都是加拿大开销直接乘以5

不一样的,父母在国内不用养车,只有一部手机,除了吃几乎无任何其他花销。

如果把国内的生活复制到加拿大,住HOUSE改成公寓,不开车

那么在卡城,房屋开支可以从住HOUSE的850降到450(350管理费+100地税),包水电暖气,随便用,随便烧

保险开支为零

这样每月硬开支可以从1100降到600左右,也就相当于3000人民币

我父母国内公寓里有暖气,他们也不太舍得用,还是心疼钱,

从这点说,国内除了菜场买菜便宜,其他基本也省不了多少。

lovemapleleaf : 2021-02-01#65
我爸妈在上海一个月也用不掉五千
小笼包六块钱一笼,温哥华7.5刀加税加小费
盒饭十五到二十一份,这边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加小费
我经常看小叔的视频,国内很多城市住酒店150左右一天,这边也差不多只是换成加币
地税和水电气网手机费就不用提了
总的来说,除了少数东西比如肉奶车厘子等,一般都是加拿大开销直接乘以5
你说父母的情况可能是没有考虑房屋的花销,我是假设国内没房子,房租估计要1000-2000

如果将来提前退休,不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能走得开,我是打算每年回国内居住一段时间,把该走的地方走一走

茹妹 : 2021-02-01#66
不一样的,父母在国内不用养车,只有一部手机,除了吃几乎无任何其他花销。

如果把国内的生活复制到加拿大,住HOUSE改成公寓,不开车

那么在卡城,房屋开支可以从住HOUSE的850降到450,包水电暖气,随便用,随便烧

保险开支为零

这样每月硬开支可以从1100降到600左右,也就相当于3000人民币

我父母国内公寓里有暖气,他们也不太舍得用,还是心疼钱,

从这点说,国内除了菜场买菜便宜,其他基本也省不了多少。
450太夸张了吧,我觉得最多是house里面租一个房间,我父母住的两室一厅公寓
国内最便宜的两点我认为
1. 蔬菜
2. 人工
第二点非常香,带来的就是淘宝快递下馆子剃头修水管等,都非常便宜
当然我老了应该不会回去,上海的环境被大温完爆
父母来住了一年,回去开始嫌弃空气和水了
冬天晚上睡觉还冻醒好几次

茹妹 : 2021-02-01#67
你说父母的情况可能是没有考虑房屋的花销,我是假设国内没房子,房租估计要1000-2000

如果将来提前退休,不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能走得开,我是打算每年回国内居住一段时间,把该走的地方走一走
没错,国内房子贵,但是养房成本很低
这边的condo,一般都是地税几百,管理费几百,水电气网保险又是几百
舒服点的condo,这几项加起来很少不破千的,想想就气,哼

iou2007 : 2021-02-01#68
我疫情前经常回国旅游,有一点发言权。

基本上一线城市和旅游城市(比如丽江之类)

300一天一下的旅馆很难住,卫生条件实在太差,我们在丽江,淡季也需要500左右的旅馆或者民宿才可以。

广州深圳之类的城市,很多400的旅馆里面很多都是坑,很多的好评是旅馆找人写的。如果住个好点的五星就的上1000了

我住的比较便宜的城市是西宁,法资的索菲特淡季好像是600多一晚。万达也差不多价格;

即使贵阳这样的三线,你想住个万豪之类,那也不便宜;

总而言之,穷家富路,出门在外,还是尽量要提高一点居住的档次。

iou2007 : 2021-02-01#69
450太夸张了吧,我觉得最多是house里面租一个房间,我父母住的两室一厅公寓
国内最便宜的两点我认为
1. 蔬菜
2. 人工
第二点非常香,带来的就是淘宝快递下馆子剃头修水管等,都非常便宜
当然我老了应该不会回去,上海的环境被大温完爆
父母来住了一年,回去开始嫌弃空气和水了
冬天晚上睡觉还冻醒好几次


卡城的公寓,30多万的,地税一个月150,不在市中心的,管理费大概300多,包水电暖

30万在卡城算不错的公寓,还有20多万的

公寓基本不用买保险,所以没贷款的话,450-500一个月肯定够了

https://www.realtor.ca/real-estate/22728984/108-80-carrington-plaza-nw-calgary-carrington

木头的耳朵 : 2021-02-01#70
所有的前提是,必须健康,能自理。否则都是难过。人最后求的是好的结尾。

lovemapleleaf : 2021-02-01#71
卡城的公寓,30多万的,地税一个月150,不在市中心的,管理费大概300多,包水电暖

30万在卡城算不错的公寓,还有20多万的

公寓基本不用买保险,所以没贷款的话,450-500一个月肯定够了
身体好的状况下可以在卡城退休,当雪鸟,每年冬天去美国呆4个月,70多岁跑不动了再去大温呆着,相比直接去大温,这样退休成本会小一点

像你这样在大温提前买了贵房子,退休后不老实在家呆着就不划算

我有想法是退休以后把卡城的房子都卖掉,没有房子的牵挂,以后去加拿大其他城市租房,或是回国呆一段时间,等以后不想跑了再去大温

茹妹 : 2021-02-01#72
身体好的状况下可以在卡城退休,当雪鸟,每年冬天去美国呆4个月,70多岁跑不动了再去大温呆着,相比直接去大温,这样退休成本会小一点

像你这样在大温提前买了贵房子,退休后不老实在家呆着就不划算
不提候鸟也就算了
今年冬天多少加拿大人跑南边去了
唉,也算为群体免疫进了一份力

iou2007 : 2021-02-01#73
比如上海人的后花园,舟山,类似于板斧之于卡尔加里

去那里旅游一次其实也是挺贵的。具体可以看金宝宝的油管视频,他们一家6口开车去,汽油,过桥过路费就不说了

吃饭,梭子蟹280一斤,带鱼210一斤,

那一桌菜吃下来,小两千,估计

舟山我6年前去过,虽然那时候也不便宜,但是也没现在这么贵

iou2007 : 2021-02-01#74
身体好的状况下可以在卡城退休,当雪鸟,每年冬天去美国呆4个月,70多岁跑不动了再去大温呆着,相比直接去大温,这样退休成本会小一点

像你这样在大温提前买了贵房子,退休后不老实在家呆着就不划算

我有想法是退休以后把卡城的房子都卖掉,没有房子的牵挂,以后去加拿大其他城市租房,或是回国呆一段时间,等以后不想跑了再去大温


大温养房成本低,130万的房子地税和卡城60万的差不多

水电暖气开销还要低一点


大温房子贵和它全加拿大最低的持有成本也有关系,比卡城低,比安省更是不知道低到哪里去。

买大温的房子,等于定期存款,很划算

yamiyami : 2021-02-01#75
够不够都要活下去

lovemapleleaf : 2021-02-01#76
够不够都要活下去
穷人和富人都不用算计,只有中产阶级比较难办, 想要退休后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有一定难度,提前退休就更难了

JeSon_Wang : 2021-02-01#77
比如上海人的后花园,舟山,类似于板斧之于卡尔加里

去那里旅游一次其实也是挺贵的。具体可以看金宝宝的油管视频,他们一家6口开车去,汽油,过桥过路费就不说了

吃饭,梭子蟹280一斤,带鱼210一斤,

那一桌菜吃下来,小两千,估计

舟山我6年前去过,虽然那时候也不便宜,但是也没现在这么贵

梭子蟹280带鱼210,这种价格一看就是斩外地人的,点评网上查了下找性价比高的店就是了。

iou2007 : 2021-02-01#78
梭子蟹280带鱼210,这种价格一看就是斩外地人的,点评网上查了下找性价比高的店就是了。

金宝宝一家所有人都是上海土著

周雅 : 2021-02-01#79
大温养房成本低,130万的房子地税和卡城60万的差不多

水电暖气开销还要低一点


大温房子贵和它全加拿大最低的持有成本也有关系,比卡城低,比安省更是不知道低到哪里去。

买大温的房子,等于定期存款,很划算
👍一个,楼主买房的时间点踩得很准,退休地点也有了,白石托瓦森一带适合养老(工作时有点不方便),很明智。

iou2007 : 2021-02-01#80
没错,国内房子贵,但是养房成本很低
这边的condo,一般都是地税几百,管理费几百,水电气网保险又是几百
舒服点的condo,这几项加起来很少不破千的,想想就气,哼

我查了一下,和列治文并列的万锦市地税税率0.69%,独立屋均价150万

这个税率堪比卡城了,但是卡城独立屋价格只有它的1/3

多轮多真的是好贵

更夸张的,万锦还是大多税率低的城市



https://info.iask.ca/838421.html

附件


Jody88 : 2021-02-01#81
加拿大地税法:
温哥华0.37%
130万(每月400元)
卡城0.75%
60万(每月375元)
多伦多0.69331%
160万(每月924元)
每年跟随市场房价调整?
请施教。
明白了,加拿大每年市政府有评定每个房子的价格。

iou2007 : 2021-02-01#82
加拿大地税法:
温哥华0.1125%
160万(每月150元)
卡城0.225%
160万(每月300元)
多伦多0.69331%
160万(每月924元)
每年跟随市场房价调整?
请施教。
大温大概0.37%,(我所在的三角洲市,茹妹高贵林不知道))卡城约0.75%,大多最低0.7%,高的超过1%

大温全加拿大最低

房地产是BC省的摇钱树

附件


ykh888 : 2021-02-01#83
为什么不投资赚钱钱呢?

这是我给我家小朋友零花钱开的账户, 演示给他们看, 一月份共做了20次交易后的成绩单。

附件


再说吧 : 2021-02-01#84
我决定退休之前提早拿完RRSP,买两个人寿保险,到时候应该就差不多够花了,退一万步说,还有CHIP做back up。我就是怕我退休以后闲不住,万一孩子思想前卫,不给我生孙子玩,我可能会无聊死。

鸿运连连 : 2021-02-01#85
拿满OAS需要在加拿大居住40年,这个我们可以达到。

但是我计划提前退休,所以CPP拿不满。如果我一直工作到65而且一直中高薪,(年薪高于58700)拿满CPP可以有1154,加OAS可以一个月有1850左右,

那样,两人退休金就有3600每月了。如果OAS+CPP全拿满,基本不需要外部资金,也能过得不错了。

_RyanGiggs_ : 2021-02-01#86
全球配资,我的目标是退休前在老家(某二线或新一线城市),香港/深圳以及温哥华各一套房产,退休以后收租,再加上一些分红险退休金什么的,应该够体面的生活了。

cryi7667 : 2021-02-01#87
我不吃海鲜,也不人情往来
我父母在上海郊区生活,每天蔬菜为主,吃饭一个月一千多
水电气网手机费加起来一个月五六百
来来来,一个月三百刀,告诉我加拿大哪里养老比较好
妹妹在和一群大叔大婶在讨论加拿大退休和物价。等你退休的时候真还不知道加拿大那时如何,这20年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太大,说不定20年后上海的GDP能超过整个加拿大也难讲,美元跌得很凶,一旦跌倒1比4,再加上上海继续高速发展,未来真的很难讲。就像今年广东和江苏的GDP都超越了澳洲,很厉害啊!而1990年整个中国才和澳洲GDP差不多,等妹妹退休至少还要30年。

imlynn1980 : 2021-02-01#88
加拿大人在65岁退休的时候,人均大概可以拿到1200-1300左右的退休金。我们俩到退休年龄的时候,OAS可以拿到满额,大约700/人,计划提前到55退休,所以CPP拿不满,满额为1154/人,我估计可以拿到6-700.

所以我估计65岁领退休金的时候,两人退休金大约2500/月。(按照当前的发放额度)那么这些钱够不够?

下面是我们在卡尔加里的开销:两人两车一独立房屋

地税330
车险184
房险79
安保33(不是必须,但是购买安保监控可以降低房险)
手机两部,10G数据,加拿大任打,79
150兆高速网不限流量 75
水电暖,冬天330,夏天270,平均300
车辆注册一年180,15每月

以上所有为不可节约之固定开销,一共1100

接下来是浮动开销,食物汽油日用品1000

这样每月还剩400,可以应付一些如汽车房屋的维修,那么2500应该全部花光。

由上面计算可见,如果65后只是宅家看电视,跳广场舞,打打牌,下下棋,那么加拿大给发的退休金可以基本够用,

加拿大开销比国内略高,比如我的父母国内宅家,打打太极,看看电视,月花销不超过5000,当然他们不养车;

那么如果需要添置大件,出国旅游,装修房屋,或者看病吃药,加拿大退休金是不够的,需要额外的资金补足,我们可以做一些预估:

每年旅游探亲开支10000共20年,需要20万
每年添置衣物,家电,家具5000共20年,需要10万
20年内换车两部,预算10万
房屋大装修一次加日常维护,需要20万

以上开销一共60万;

那么资金来源可以是退休前储蓄的钱,退休后慢慢花

另外就是房屋降级,比如大温独立屋降级到公寓,可以套现80-90万,且无需缴税,足够应付后半生的生活。
这个没有包括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假如楼主预计20年后退休的话,还要再加个每年3%复利的通货膨胀。现在的每月2500块的花销20年后就会变成4500块。但你领的退休金还是2500。

dave : 2021-02-01#89
60退休能拿700刀CPP?是不是估计的太高?
这是我问的service Canada,我如果到65退休能拿1000多点,差价接近300加币。所以,决定60退休。然后,回中国呆一段时间。所以,我现在不谈国事。毕竟像我这种情况回国住要合算一些。国内有房,不需要租房,也不需要还贷。不过,受疫情影响,是否能回去现在不敢说,加上已经入籍......

dave : 2021-02-01#90
加拿大两口子每月怎么也要花3000加币左右,到国内一些中小城市每月估计5000人民币就够用了,就算花7500人民币,也是能省掉一半。

我指的是以居家过日子来对比,不能拿国内天天下馆子,到处玩的生活,和在加拿大的宅居生活做对比,那样也省不了钱,说不定还要多花钱
大家全都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房子,假如我国内没房子,房子需要贷款,我肯定在加拿大呆着。现在是我回国没有房子压力。我国内的房子顶多就是中国出台房产税以后缴点房产税。但是,加拿大这里就不行了,我一套旧condo,二至一厅每个月贷款加物业加地产税,我的退休金刚够,我如果不再找份工作,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 选择回国,把现在的房子出租, 挣的租金,回头在加拿大呆1-2个月也足够了。 等到了65岁,能拿全额退休金再说。等全额退休金能拿,把国内房子卖掉,回加拿大等死吧。 这几年在65岁之前肯定是想在国内呆着。 人过60岁,不能再打体力工,所以,我必须提前退休。

Hexagon : 2021-02-01#91
加拿大人在65岁退休的时候,人均大概可以拿到1200-1300左右的退休金。我们俩到退休年龄的时候,OAS可以拿到满额,大约700/人,计划提前到55退休,所以CPP拿不满,满额为1154/人,我估计可以拿到6-700.

所以我估计65岁领退休金的时候,两人退休金大约2500/月。(按照当前的发放额度)那么这些钱够不够?

下面是我们在卡尔加里的开销:两人两车一独立房屋

地税330
车险184
房险79
安保33(不是必须,但是购买安保监控可以降低房险)
手机两部,10G数据,加拿大任打,79
150兆高速网不限流量 75
水电暖,冬天330,夏天270,平均300
车辆注册一年180,15每月

以上所有为不可节约之固定开销,一共1100

接下来是浮动开销,食物汽油日用品1000

这样每月还剩400,可以应付一些如汽车房屋的维修,那么2500应该全部花光。

由上面计算可见,如果65后只是宅家看电视,跳广场舞,打打牌,下下棋,那么加拿大给发的退休金可以基本够用,

加拿大开销比国内略高,比如我的父母国内宅家,打打太极,看看电视,月花销不超过5000,当然他们不养车;

那么如果需要添置大件,出国旅游,装修房屋,或者看病吃药,加拿大退休金是不够的,需要额外的资金补足,我们可以做一些预估:

每年旅游探亲开支10000共20年,需要20万
每年添置衣物,家电,家具5000共20年,需要10万
20年内换车两部,预算10万
房屋大装修一次加日常维护,需要20万

以上开销一共60万;

那么资金来源可以是退休前储蓄的钱,退休后慢慢花

另外就是房屋降级,比如大温独立屋降级到公寓,可以套现80-90万,且无需缴税,足够应付后半生的生活。
要买这么多衣服啊

lovemapleleaf : 2021-02-01#92
这个没有包括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假如楼主预计20年后退休的话,还要再加个每年3%复利的通货膨胀。现在的每月2500块的花销20年后就会变成4500块。但你领的退休金还是2500。
OAS 和CPP按政策是随着通胀指数而调整,前提是加拿大政府能兜得住

tototo : 2021-02-01#93
要买这么多衣服啊
是啊,退休了基本不用买衣服了,以前的够一辈子了,家具搬家的时候买好,以后基本不用再买了。

哈法 : 2021-02-01#94
这是我问的service Canada,我如果到65退休能拿1000多点,差价接近300加币。所以,决定60退休。然后,回中国呆一段时间。所以,我现在不谈国事。毕竟像我这种情况回国住要合算一些。国内有房,不需要租房,也不需要还贷。不过,受疫情影响,是否能回去现在不敢说,加上已经入籍......
Service Canada 说你60岁退休可以得到700元的CPP 是指加拿大人如果在65岁退休应得的平均CPP 金額,而不是你实际应得的。而且60岁取CPP 会比65岁才取时少了30%!

我建议你登录Service Canada My Account, 里面有个预测如果在65岁取CPP时的金额,这个金额相当准确,与实际退休时所取得的金额差不了几元钱!

SLS : 2021-02-01#95
这是我问的service Canada,我如果到65退休能拿1000多点,差价接近300加币。所以,决定60退休。然后,回中国呆一段时间。所以,我现在不谈国事。毕竟像我这种情况回国住要合算一些。国内有房,不需要租房,也不需要还贷。不过,受疫情影响,是否能回去现在不敢说,加上已经入籍......
我做工程师好像CPP也拿不到这么多,你确认CPP可以拿这么多?我到加拿大也快20年了。我的计划是60岁退休。65岁开始每月CPP,600, OAS 400。 太太也差不多。就是2000块一个月。加上GIS,应该能有2500每月。基本生活够了。旅行等额外开销用存款补补。

Dayday-up : 2021-02-01#96
我算了一下,我来得比较晚,如果过几年就下岗提前退休,将来65岁退休后OAS只能拿500,大概是满额的3/4,60岁开始拿CPP,因为只有10几年的工作,估计也是只能拿500,这两项每个月加起来只有1000刀,我家两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合起来每月只有2000刀,剩下要靠RRSP,DCPP,存款,以及投资收益来弥补。GIS也拿不上,要拿的话只能在65岁前把RRSP和存款都花光,或是提前转给子女,这个我又不愿意去做,因为家庭收入已经有2000刀了,就算这样去做也只能拿到几百刀GIS,钱还是不够用,意义不大,不如在退休前多储备一些本钱,将来靠投资收益来贴补,可以去投资出租房,或是reits, 或是炒股,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我也差不多,很多技术移民都是30多岁移民,在加拿大干上20年就到了退休年龄,OAS,CPP都拿不到满额,和一天都没工作的老年移民拿的GIS相当,只能维持一个最低生活,所谓RRSP就是把自己以前赚的银子攒下来到老了花,税基本没能逃掉,除非你是6位数的年收。

Dayday-up : 2021-02-01#97
刚查了一下,今年CPP满额涨到1200了。这样加拿大退休金满额可以达到1900每月,

只是,要中高年薪工作到65对一代移民不是很容易,一般50几以后被雷就不太好找工作或者不想工作了。

所以那些能稳定舒服工作到65的人,退休金还是很不错的。
不用干到65,我邻居,50来岁,工作了20年就想退休了,他是政府工,年收7万的样子,20年的pension就是2万8(按2%计算)。加上CPP,OAS一个月1千,一年12000,退休收入大概4万,他媳妇也是政府相关职业,估计差不多,两口子加起来稳定收入一年8万的样子。

iou2007 : 2021-02-01#98
这个没有包括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假如楼主预计20年后退休的话,还要再加个每年3%复利的通货膨胀。现在的每月2500块的花销20年后就会变成4500块。但你领的退休金还是2500。

加拿大发的退休金不大需要考虑通货膨胀。政府会每年根据通胀率调整。

而自己存的钱就的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

reed : 2021-02-01#99
不用干到65,我邻居,50来岁,工作了20年就想退休了,他是政府工,年收7万的样子,20年的pension就是2万8(按2%计算)。加上CPP,OAS一个月1千,一年12000,退休收入大概4万,他媳妇也是政府相关职业,估计差不多,两口子加起来稳定收入一年8万的样子。
政府工有自己的pension,两口子政府工退休比其他人好很多,但不是普例。

未尝不可 : 2021-02-01#100
加拿大人在65岁退休的时候,人均大概可以拿到1200-1300左右的退休金。我们俩到退休年龄的时候,OAS可以拿到满额,大约700/人,计划提前到55退休,所以CPP拿不满,满额为1154/人,我估计可以拿到6-700.

所以我估计65岁领退休金的时候,两人退休金大约2500/月。(按照当前的发放额度)那么这些钱够不够?

下面是我们在卡尔加里的开销:两人两车一独立房屋

地税330
车险184
房险79
安保33(不是必须,但是购买安保监控可以降低房险)
手机两部,10G数据,加拿大任打,79
150兆高速网不限流量 75
水电暖,冬天330,夏天270,平均300
车辆注册一年180,15每月

以上所有为不可节约之固定开销,一共1100

接下来是浮动开销,食物汽油日用品1000

这样每月还剩400,可以应付一些如汽车房屋的维修,那么2500应该全部花光。

由上面计算可见,如果65后只是宅家看电视,跳广场舞,打打牌,下下棋,那么加拿大给发的退休金可以基本够用,

加拿大开销比国内略高,比如我的父母国内宅家,打打太极,看看电视,月花销不超过5000,当然他们不养车;

那么如果需要添置大件,出国旅游,装修房屋,或者看病吃药,加拿大退休金是不够的,需要额外的资金补足,我们可以做一些预估:

每年旅游探亲开支10000共20年,需要20万
每年添置衣物,家电,家具5000共20年,需要10万
20年内换车两部,预算10万
房屋大装修一次加日常维护,需要20万

以上开销一共60万;

那么资金来源可以是退休前储蓄的钱,退休后慢慢花

另外就是房屋降级,比如大温独立屋降级到公寓,可以套现80-90万,且无需缴税,足够应付后半生的生活。
除了国家的1000多,
收入少算了公司退休金那一块,其实不少人都有,
房子降级套现是一个做法,
如果不打算给孩子留房子,把房抵押了从银行取钱,可以稍微放开了消费 :)

SLS : 2021-02-01#101
政府工有自己的pension,两口子政府工退休比其他人好很多,但不是普例。
现在绝大多数政府雇员都没有这么好的退休待遇了,也是靠自己存钱。只不过政府会帮你存一份而已。

john_smith7777 : 2021-02-01#102
把多温地区的房子套现,再去租房不就够了?

jassy2007 : 2021-02-01#103
GIS计算年收入不包括OAS,详情请參阅拙帖

为什么低收入要在60岁领CPP?
Why should a low-income person take early CPP Retirement?
1/ 您可能会在65岁时获得补助金(GIS),对於除了老人金(OAS)以外,没有或仅有少许收入的老年人,会很有帮助。
2/ 届时每10元CPP收入,会减少5元补助金(GIS)。而60岁开始领的CPP金额少,日后的GIS扣除也少。

为什么低收入要在64岁前清空RRSP?
Why would an RRSP hurt me later?
因为64岁那年的收入,会影响65岁的GIS补助
以后,更加不用服食’我怎么会知道’牌子的后悔药了!
我家先生退休后一年5万以上,我再提前花这些也没用吧。

iou2007 : 2021-02-01#104
除了国家的1000多,
收入少算了公司退休金那一块,其实不少人都有,
房子降级套现是一个做法,
如果不打算给孩子留房子,把房抵押了从银行取钱,可以稍微放开了消费 :)

其实那不交公司退休金,实际上是自己存一部分钱,公司MATCH一部分。公司对你没有责任,钱是你自己的钱。什么时候离职了,钱可以转出来,自己投资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公司退休金,是退休了,按一定比例发钱,这叫DB,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公司这么干了。

森林之歌 : 2021-02-01#105
我家先生退休后一年5万以上,我再提前花这些也没用吧。
是的!一年5万以上不用提前花
除非
Table 3 : 单方领取OAS,配偶未足60岁
不包含OAS,合併年收入不超过$44,688,则符合资格领取GIS

未尝不可 : 2021-02-01#106
其实那不交公司退休金,实际上是自己存一部分钱,公司MATCH一部分。公司对你没有责任,钱是你自己的钱。什么时候离职了,钱可以转出来,自己投资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公司退休金,是退休了,按一定比例发钱,这叫DB,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公司这么干了。
DB比DC好一些,
2018年统计,有企业退休金的占近40%,其中25.2%是DB

Statistics Canada data from 2018 showed 37.5 per cent of Canadian workers have some type of pension or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through their workplace, and 25.2 per cent have a DB plan. Far more (88 per cent) employees in the public sector participate in some form of retirement savings plan compared to the private sector (23 per cent). Also, 80 per cent of Canadian public sector workers are still in DB plans, compared to 9.5 per cent of private sector workers in a DB plan.

茹妹 : 2021-02-01#107
妹妹在和一群大叔大婶在讨论加拿大退休和物价。等你退休的时候真还不知道加拿大那时如何,这20年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太大,说不定20年后上海的GDP能超过整个加拿大也难讲,美元跌得很凶,一旦跌倒1比4,再加上上海继续高速发展,未来真的很难讲。就像今年广东和江苏的GDP都超越了澳洲,很厉害啊!而1990年整个中国才和澳洲GDP差不多,等妹妹退休至少还要30年。
所以我们只换了一套上海房子到温哥华,大本营还是在上海
当时主要考虑财产应该全球配置,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现在看看换一套也亏大了,我妈昨天视频还说,我们亏了小几百万人民币

sabre : 2021-02-01#108
我进入晚年之后,无欲无求,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突然感觉解放和自由,

0706 : 2021-02-01#109
是呀!但是,如果每天去上班赚钱,这到底算是在生活吗?
做一个快乐的工作,每天工作更开心

iou2007 : 2021-02-01#110
一个国家退休人士的生活质量和GDP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抚养比。

目前来看,加拿大的出生率还能顶的住,近20年一直基本维持稳定

至于其他国家就不好说了,等到你退休的时候,社会40%人口是和你一样的退休老人,你有钱也没有P用,没有人伺候你,钱等于是废纸。


Azchen : 2021-02-01#111
比如上海人的后花园,舟山,类似于板斧之于卡尔加里

去那里旅游一次其实也是挺贵的。具体可以看金宝宝的油管视频,他们一家6口开车去,汽油,过桥过路费就不说了

吃饭,梭子蟹280一斤,带鱼210一斤,

那一桌菜吃下来,小两千,估计

舟山我6年前去过,虽然那时候也不便宜,但是也没现在这么贵
我是宁波人,舟山的海鲜一直比上海,宁波贵。好多人去那里是为了新鲜。其实上海的物价比宁波便宜。比舟山更便宜。

~snowwolf~ : 2021-02-01#112
我家先生退休后一年5万以上,我再提前花这些也没用吧。
"我家先生"是现在时,"退休后一年5万以上"是将来时 :unsure:

~snowwolf~ : 2021-02-01#113
我进入晚年之后,无欲无求,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突然感觉解放和自由,
雅蜜说过:“70岁以上也有欲望”

ykh888 : 2021-02-01#114
养老这件事吧, 还是得听从我党英明神武的建议。

B3B76EA7-9068-41E6-8D47-3F96A81180F3.jpeg

john_smith7777 : 2021-02-01#115
把多温地区的房子套现,再去租房不就够了?
没人赞同吗?

jassy2007 : 2021-02-01#116
"我家先生"是现在时,"退休后一年5万以上"是将来时 :unsure:
不明白你的意思。

molocha : 2021-02-01#117
是呀!但是,如果每天去上班赚钱,这到底算是在生活吗?
对于喜欢工作的我来说,没有工作就不算生活 ;)

sabre : 2021-02-01#118
雅蜜说过:“70岁以上也有欲望”
欲望还有,
对贵东西的欲望淡化了,
对得不到的东西,不在焦虑了,

ykh888 : 2021-02-01#119
没人赞同吗?
我来赞, 如果有能力做投资交易的话, 也可以不套现房子, 就用房子申请Line of credit, 套出一部分资金做投资, 现在LOC利率大约3%, 如果你能够稳定赚取20-40%/年, 大约10-20万资金就可以过得很舒服啦

zunhuhu : 2021-02-01#120
一个国家退休人士的生活质量和GDP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抚养比。

目前来看,加拿大的出生率还能顶的住,近20年一直基本维持稳定

至于其他国家就不好说了,等到你退休的时候,社会40%人口是和你一样的退休老人,你有钱也没有P用,没有人伺候你,钱等于是废纸。

加拿大的养老系统不是靠的出生率,而是靠的移民。有个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本地人就跟我说过,“我们需要你们这些人来接替工作”

zunhuhu : 2021-02-01#121
对于喜欢工作的我来说,没有工作就不算生活 ;)
能健康工作到70岁也是一种幸福

iou2007 : 2021-02-01#122
养老这件事吧, 还是得
加拿大的养老系统不是靠的出生率,而是靠的移民。有个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本地人就跟我说过,“我们需要你们这些人来接替工作”


两个都的要。因为本地出生率不给力。才需要引进移民。移民来了,对出生率也有贡献。

核心问题,还是需要足够年轻人口,才能养的起老化的人口。

jassy2007 : 2021-02-01#123
要买这么多衣服啊
其实老了,真没那么大的开销。主要是健康开销了。

zunhuhu : 2021-02-01#124
两个都的要。因为本地出生率不给力。才需要引进移民。移民来了,对出生率也有贡献。

核心问题,还是需要足够年轻人口,才能养的起老化的人口。
Meme Reaction GIF

jassy2007 : 2021-02-01#125
是的!一年5万以上不用提前花
除非
Table 3 : 单方领取OAS,配偶未足60岁
不包含OAS,合併年收入不超过$44,688,则符合资格领取GIS
只有多于5万的。我不用算,没福利可以拿,他一个人收入够了,加上满额CPP,更高了。

Ab412 : 2021-02-01#126
学习各位的故事了。感觉 在加拿大也不能一直打工

Ab412 : 2021-02-01#127
打工一时爽 一直打工一直爽到退休?

Azchen : 2021-02-01#128
学习各位的故事了。感觉 在加拿大也不能一直打工
除非你在政府机构。打工最吃亏,而且没自由。

Ab412 : 2021-02-01#129
除非你在政府机构。打工最吃亏,而且没自由。
city of calgary 长年招不少人

SLS : 2021-02-01#130
除非你在政府机构。打工最吃亏,而且没自由。
现在政府退休金跟其他企业没有区别,都是自己存的。

未尝不可 : 2021-02-01#131
现在政府退休金跟其他企业没有区别,都是自己存的。
非也
CPP,国家补助,全民都有
RPP,企业退休金,大约40%人有,
RPP又分DB,DC,
DB基本上知道自己最后拿多少
DB里又分自己交一点,最后拿工资的70%-80
和自己不用交,按工作年限*最后平均工资*一般2%
比如你工作30年,最后工资10万,那么企业退休金就是每年6万
而DC是自己交一点,公司补一些,做投资,最后拿多少根据投资结果

iou2007 : 2021-02-01#132
非也
CPP,国家补助,全民都有
RPP,企业退休金,大约40%人有,
RPP又分DB,DC,
DB基本上知道自己最后拿多少
DB里又分自己交一点,最后拿工资的70%-80
和自己不用交,按工作年限*最后平均工资*一般2%
比如你工作30年,最后工资10万,那么企业退休金就是每年6万
而DC是自己交一点,公司补一些,做投资,最后拿多少根据投资结果

DB也没有想象的好。我有朋友在卡城当老师。她说如果提前退休也就2000多

而且,DB工作时交很多,拿到手的少

总而言之,DB也不是加拿大财政出,而是教师退休基金。这个基金没钱了,一样拿不到

未尝不可 : 2021-02-01#133
DB也没有想象的好。我有朋友在卡城当老师。她说如果提前退休也就2000多

而且,DB工作时交很多,拿到手的少
与她退休时工资和工作年限有关,提前退休当然会更少

TJYUZHEN : 2021-02-01#134
通货膨胀猛如虎,十年后钱💰。。。。。

iou2007 : 2021-02-01#135
如果钱不多,去国内三线城市去耗个5,6年耗到退休也是一个选择。

在广东湛江,广西北海这些温暖的海滨城市,租个房子也就1500-2000人民币,周边可玩东西也不少,花不了太多钱。

比如湛江这个城市,PM 2.5是可以常年和温哥华相比的。虽然热的时间长,但是因为靠海,它晚上的气温要比广州,上海这些地方好太多了,晚上海风一吹,散个步非常舒服。

请输入验证码 ws:170.130.2.242

n_delta : 2021-02-01#136
DB也没有想象的好。我有朋友在卡城当老师。她说如果提前退休也就2000多

而且,DB工作时交很多,拿到手的少

总而言之,DB也不是加拿大财政出,而是教师退休基金。这个基金没钱了,一样拿不到
在BC政府和属下公立机构的退休计划现在还是DB的,5个DB plan统一由BC Pension Corp管理,过去几年投资表现都不错。其实DB到手与退休前的工资比例很tricky的,很难说是到手60%什么的,因为你拿的退休金可以有各种组合,如single或是joint life 10-year guarantee 还是5-year的等等,差别可以达到每月500多元。

但无论怎么说,有DB退休金是很爽,如果65岁退休,DB能拿到差不多5千,加上CPP+OAS,每个月总共可以到手6千多元,生活绝对无忧。

iou2007 : 2021-02-01#137
在BC政府和属下公立机构的退休计划现在还是DB的,5个DB plan统一由BC Pension Corp管理,过去几年投资表现都不错。其实DB到手与退休前的工资比例很tricky的,很难说是到手60%什么的,因为你拿的退休金可以有各种组合,如single或是joint life 10-year guarantee 还是5-year的等等,差别可以达到每月500多元。

但无论怎么说,有DB退休金是很爽,如果65岁退休,DB能拿到差不多5千,加上CPP+OAS,每个月总共可以到手6千多元,生活绝对无忧。

BC的财政比ALBERTA好很多。BC政府各种收税而且很多垄断企业

阿省财政离破产不远了,各种公立机构都裁员,冻薪,医生都不愿意干,要跑路

所以最舒服的还是公营或者垄断企业的管理者,铁饭碗,高薪,退休还是高薪

~snowwolf~ : 2021-02-01#138
怎么退休就是钱,房子,气候。
不要有家人与朋友? :unsure:

iou2007 : 2021-02-01#139
其实DB员工的退休收入也是自己的钱。

如果是非DB员工,我计算了一下,干到65退休,目前的RRSP保守估计还能再番一番,然后按65岁开始提取年金,可以拿到4400/月

所以,实际上各种退休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区别是你打算干多久,只要能干到65,就算超市打工,退休金也不会太差


iou2007 : 2021-02-01#140
怎么退休就是钱,房子,气候。
不要有家人与朋友? :unsure:

家人比较重要,朋友不太重要

我在国内,大温也都有不错的朋友圈子,所以到了哪里都不太可能缺人玩,国内的朋友圈子可能玩的更多

wodelaoba : 2021-02-01#141
加拿大人在65岁退休的时候,人均大概可以拿到1200-1300左右的退休金。我们俩到退休年龄的时候,OAS可以拿到满额,大约700/人,计划提前到55退休,所以CPP拿不满,满额为1154/人,我估计可以拿到6-700.

所以我估计65岁领退休金的时候,两人退休金大约2500/月。(按照当前的发放额度)那么这些钱够不够?

下面是我们在卡尔加里的开销:两人两车一独立房屋

地税330
车险184
房险79
安保33(不是必须,但是购买安保监控可以降低房险)
手机两部,10G数据,加拿大任打,79
150兆高速网不限流量 75
水电暖,冬天330,夏天270,平均300
车辆注册一年180,15每月

以上所有为不可节约之固定开销,一共1100

接下来是浮动开销,食物汽油日用品1000

这样每月还剩400,可以应付一些如汽车房屋的维修,那么2500应该全部花光。

由上面计算可见,如果65后只是宅家看电视,跳广场舞,打打牌,下下棋,那么加拿大给发的退休金可以基本够用,

加拿大开销比国内略高,比如我的父母国内宅家,打打太极,看看电视,月花销不超过5000,当然他们不养车;

那么如果需要添置大件,出国旅游,装修房屋,或者看病吃药,加拿大退休金是不够的,需要额外的资金补足,我们可以做一些预估:

每年旅游探亲开支10000共20年,需要20万
每年添置衣物,家电,家具5000共20年,需要10万
20年内换车两部,预算10万
房屋大装修一次加日常维护,需要20万

以上开销一共60万;

那么资金来源可以是退休前储蓄的钱,退休后慢慢花

另外就是房屋降级,比如大温独立屋降级到公寓,可以套现80-90万,且无需缴税,足够应付后半生的生活。

足够了

自住房抵押贷款拿出50万投资银行电信地产高分红股票,每年利差3.5个点,一个月就是1500刀的正现金流。

如果自住房可以拿出100万,一个月就是3000刀的正现金流。

银行股跌?电信股跌?如果皇家银行,贝尔网络能破产,那加拿大也就亡国了,只要加拿大不亡国,这个操作长期看零风险。

AZURR : 2021-02-01#142
大家忽视了一点就是要平安健康才能安享退休生活,注定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65岁患上癌症、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75岁以后大多数人的健康开始直线下降。所以只能自求多福
没有了健康,1后面多少个零都等于零。
我几乎没有看见亚裔在街头乞讨的,我想我大概也不会。而街头乞讨的,活得也很滋润,从不担忧明天,何况60岁之后。
不能吃肥肉了,不能喝白酒了,不能打野炮了,要钱做甚?

john_smith7777 : 2021-02-01#143
如果钱不多,去国内三线城市去耗个5,6年耗到退休也是一个选择。

在广东湛江,广西北海这些温暖的海滨城市,租个房子也就1500-2000人民币,周边可玩东西也不少,花不了太多钱。

比如湛江这个城市,PM 2.5是可以常年和温哥华相比的。虽然热的时间长,但是因为靠海,它晚上的气温要比广州,上海这些地方好太多了,晚上海风一吹,散个步非常舒服。

这样会减少居住加拿大的时间,对以后领取退休金
足够了

自住房抵押贷款拿出50万投资银行电信地产高分红股票,每年利差3.5个点,一个月就是1500刀的正现金流。

如果自住房可以拿出100万,一个月就是3000刀的正现金流。

银行股跌?电信股跌?如果皇家银行,贝尔网络能破产,那加拿大也就亡国了,只要加拿大不亡国,这个操作长期看零风险。
这些股破产倒不会,但要凡是炒股就有风险不能保证每年有那么多收益吧。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44
其实DB员工的退休收入也是自己的钱。

如果是非DB员工,我计算了一下,干到65退休,目前的RRSP保守估计还能再番一番,然后按65岁开始提取年金,可以拿到4400/月

所以,实际上各种退休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区别是你打算干多久,只要能干到65,就算超市打工,退休金也不会太差


各有各的好,DB是大锅饭,旱涝保收,非DB要靠自己,有些人不怎么去存退休金,或是投资不当,那想退休就比较困难,有些人管理得好,收益会强于DB,而且投资和取款比较自由

AZURR : 2021-02-01#145
我进入晚年之后,无欲无求,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突然感觉解放和自由,
破人也不看了?

john_smith7777 : 2021-02-01#146
多伦多的房价过几年还要翻番的话,从房子里能出来不少钱

n_delta : 2021-02-01#147
BC的财政比ALBERTA好很多。BC政府各种收税而且很多垄断企业

阿省财政离破产不远了,各种公立机构都裁员,冻薪,医生都不愿意干,要跑路

所以最舒服的还是公营或者垄断企业的管理者,铁饭碗,高薪,退休还是高薪
阿省今天的财政状况虽然是油价多年不振带来的结果,但该省保守党过去长年大撒币也应该有责任。历史上阿省保守党政府在经济大好的情形下给省民大派钱已经好几次了。阿省公立机构的薪酬高得令人羡慕。就以高教系统来说,SAIT院长的工资8年前就四十多万,BC省有几个College院长的工资今天能达到20多万的? 用句洋人常用的话来说,阿省今天的困境是They asked for it.

sabre : 2021-02-01#148
破人也不看了?
正在看一点文学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iou2007 : 2021-02-01#149
各有各的好,DB是大锅饭,旱涝保收,非DB要靠自己,有些人不怎么去存退休金,或是投资不当,那想退休就比较困难,有些人管理得好,收益会强于DB,而且投资和取款比较自由


关键是要提前退休,就的想想办法,55退休,相当于少挣10年的钱,还要多花10年的钱,一来一去差20年

目前我觉得55退休我撑得住,如果要更早,50退休就的回国找个便宜的地方混几年了,否则不太够

AZURR : 2021-02-01#150
正在看一点文学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中文的,提不起兴趣了。英文的,又嫌吃力。移民把人搞夹生了。

wodelaoba : 2021-02-01#151
这样会减少居住加拿大的时间,对以后领取退休金

这些股破产倒不会,但要凡是炒股就有风险不能保证每年有那么多收益吧。

退休人士要的是分红,股价涨跌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股价长期肯定是涨的,分红也随着通胀上涨。

从甲午战争开始,皇家银行,BMO,贝尔,这些公司就开始分红,两次世界大战,五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没有间断,每隔几年就会涨一次股息。年化股息回报率6%,年化股价上涨7%,合计年化13%回报率。而目前的贷款利息仅1.5%。

sabre : 2021-02-01#152
中文的,提不起兴趣了。英文的,又嫌吃力。移民把人搞夹生了。
我看英文书还凑合,连蒙带猜差不多能看下来,

AZURR : 2021-02-01#153
我看英文书还凑合,连蒙带猜差不多能看下来,
我还有差距,生词查得频繁了,就影响阅读乐趣了。
未来不可知,还是稀里糊涂地享受当下吧。
一场小小的病毒,多少精明能干的人破产归零?

未尝不可 : 2021-02-01#154

未尝不可 : 2021-02-01#155
其实DB员工的退休收入也是自己的钱。

如果是非DB员工,我计算了一下,干到65退休,目前的RRSP保守估计还能再番一番,然后按65岁开始提取年金,可以拿到4400/月

所以,实际上各种退休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区别是你打算干多久,只要能干到65,就算超市打工,退休金也不会太差


不知DB是自己的钱这种想法是如何来的,比如我说的这种DB,

自己不用交任何钱,按工作年限x 最后平均工资 x 一般2%,
工作30年,最后工资10万,那么企业退休金就是每年6万,你用自己的钱该买RRSP还是买
而教师那种自己供一点,最后拿工资的70%前后,算法复杂,感觉应该比不供的更好。。

供RRSP是用自己的钱,做投资是自己盈亏,跟DB的福利是不同的。。。

john_smith7777 : 2021-02-01#156
退休人士要的是分红,股价涨跌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股价长期肯定是涨的,分红也随着通胀上涨。

从甲午战争开始,皇家银行,BMO,贝尔,这些公司就开始分红,两次世界大战,五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没有间断,每隔几年就会涨一次股息。年化股息回报率6%,年化股价上涨7%,合计年化13%回报率。而目前的贷款利息仅1.5%。
ETF 收益也比较稳定,也可以考虑吧。

zunhuhu : 2021-02-01#157
楼主这个帖子特别好,跟完了会有做退休计划的打算。
才几年的功夫,我做的计划就从如何到另一个陌生的国家开始新生活,变成了如何避免将来人还在钱没了。

ykh888 : 2021-02-01#158
我来赞, 如果有能力做投资交易的话, 也可以不套现房子, 就用房子申请Line of credit, 套出一部分资金做投资, 现在LOC利率大约3%, 如果你能够稳定赚取20-40%/年, 大约10-20万资金就可以过得很舒服啦
可能有人认为20-40%的年回报不太靠谱, 但对有经验的投资交易者来说, 这算是一个相当中性的目标收益。

还是以我之前贴的我家小孩的mini account举个栗子, 今天又有三单结单, 获益较上周一月底多5个多百分点。

附件


sabre : 2021-02-01#159
我还有差距,生词查得频繁了,就影响阅读乐趣了。
未来不可知,还是稀里糊涂地享受当下吧。
一场小小的病毒,多少精明能干的人破产归零?
一回生二回熟,
我一般见过三次以上的,才去查字典,

普通人,哪儿至于破产啊,

dave : 2021-02-01#160
我做工程师好像CPP也拿不到这么多,你确认CPP可以拿这么多?我到加拿大也快20年了。我的计划是60岁退休。65岁开始每月CPP,600, OAS 400。 太太也差不多。就是2000块一个月。加上GIS,应该能有2500每月。基本生活够了。旅行等额外开销用存款补补。
我这两天再打电话问加拿大退休机构吧,我去年打电话她说我60岁退休每个月可以拿700多,没说是不是只拿CPP,我后来又问了Service Canada,答复是拿多少不知道,但是60岁退休只能拿CPP。

JeSon_Wang : 2021-02-01#161
450太夸张了吧,我觉得最多是house里面租一个房间,我父母住的两室一厅公寓
国内最便宜的两点我认为
1. 蔬菜
2. 人工
第二点非常香,带来的就是淘宝快递下馆子剃头修水管等,都非常便宜
当然我老了应该不会回去,上海的环境被大温完爆
父母来住了一年,回去开始嫌弃空气和水了
冬天晚上睡觉还冻醒好几次

无论是否回去,国内的三金还是得缴着的。

sabre : 2021-02-01#162
楼主这个帖子特别好,跟完了会有做退休计划的打算。
才几年的功夫,我做的计划就从如何到另一个陌生的国家开始新生活,变成了如何避免将来人还在钱没了。
说明你还太年轻,
还在找安全感,

当你活到一定岁数,就会释怀安全感,优越感这些不相干的东西了,人,其实有一把米就可以活的,饿三天之后,一碗饭比有钱人的红烧肉都好吃,

minialu22 : 2021-02-01#163
终于爬完了162层楼,学习了不少东西,看来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存💰,要不30年后哪里一下子来的50, 60万退休啊?! 问题是除了日常消费和各种开支,没啥钱💰存,你说抓狂不🤣

~snowwolf~ : 2021-02-01#164
终于爬完了162层楼,学习了不少东西,看来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存💰,要不30年后哪里一下子来的50, 60万退休啊?! 问题是除了日常消费和各种开支,没啥钱💰存,你说抓狂不🤣
今年不到35 :unsure:

minialu22 : 2021-02-01#165
今年不到35 :unsure:
狼哥总是把重点放错🤔

sabre : 2021-02-01#166
今年不到35 :unsure:
有机会抓一个大款,马云,马斯克都行,

zunhuhu : 2021-02-01#167
说明你还太年轻,
还在找安全感,

当你活到一定岁数,就会释怀安全感,优越感这些不相干的东西了,人,其实有一把米就可以活的,饿三天之后,一碗饭比有钱人的红烧肉都好吃,
我这不是被论坛网友们带动的嘛。

zunhuhu : 2021-02-01#168
狼哥总是把重点放错🤔
瞎说,狼哥总是瞬间就能抓住要害。直线思维,稳准狠。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69
终于爬完了162层楼,学习了不少东西,看来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存💰,要不30年后哪里一下子来的50, 60万退休啊?! 问题是除了日常消费和各种开支,没啥钱💰存,你说抓狂不🤣
去wealthsimple trade开户,选一只指数型ETF, 坚持每天去买一股,30年以后也许50,60万就有了

minialu22 : 2021-02-01#170
瞎说,狼哥总是瞬间就能抓住要害。直线思维,稳准狠。
😁也说得有道理😅

minialu22 : 2021-02-01#171
去wealthsimple trade开户,选一只指数型ETF, 坚持每天去买一股,30年以后也许50,60万就有了
每天一股是啥概念,因为听闻一股有超千,也有几毛的哦。还有不需要手续费?请科普一下,让minia看看有没能力一天一股😁

温莎老农 : 2021-02-01#172
退休人士要的是分红,股价涨跌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股价长期肯定是涨的,分红也随着通胀上涨。

从甲午战争开始,皇家银行,BMO,贝尔,这些公司就开始分红,两次世界大战,五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没有间断,每隔几年就会涨一次股息。年化股息回报率6%,年化股价上涨7%,合计年化13%回报率。而目前的贷款利息仅1.5%。
有个问题比较好奇:RBC为什么不投资自己的股票拿13%的收益,反而按1.5%贷款赚取薄利?

AZURR : 2021-02-01#173
一回生二回熟,
我一般见过三次以上的,才去查字典,

普通人,哪儿至于破产啊,
玩杠杆,贷款投资生意,谋求超常规发展的,疫情持续 2 年肯定就付不出银行的月供了。破产保护是个好主意。

tigerwz : 2021-02-01#174
可能有人认为20-40%的年回报不太靠谱, 但对有经验的投资交易者来说, 这算是一个相当中性的目标收益。

还是以我之前贴的我家小孩的mini account举个栗子, 今天又有三单结单, 获益较上周一月底多5个多百分点。
每次看到有人在论坛里说这样的话,我就心慌慌,是该清仓股票的时候了。

SLS : 2021-02-01#175
我这两天再打电话问加拿大退休机构吧,我去年打电话她说我60岁退休每个月可以拿700多,没说是不是只拿CPP,我后来又问了Service Canada,答复是拿多少不知道,但是60岁退休只能拿CPP。
CPP跟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都有关系,我算了一下,由于30多岁才来加拿大,就算一直工作到65,也就拿个800块左右,工作到60然后65岁拿,也就600块左右,如果60开始拿,一个月才400来块钱。

sabre : 2021-02-01#176
有个问题比较好奇:RBC为什么不投资自己的股票拿13%的收益,反而按1.5%贷款赚取薄利?
因为自己的股票数量比贷款数量小,
小的多,

sabre : 2021-02-01#177
CPP跟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都有关系,我算了一下,由于30多岁才来加拿大,就算一直工作到65,也就拿个800块左右,工作到60然后65岁拿,也就600块左右,如果60开始拿,一个月才400来块钱。
满额大概是五万,以前是四万多, 现在涨到五万多,
这个工资以上的, 全按这个数供,

ykh888 : 2021-02-01#178
每次看到有人在论坛里说这样的话,我就心慌慌,是该清仓股票的时候了。
哈哈, 俺可不做股票哈, 别卖早了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79
总结一条,在加拿大退休如果没有好的db退休金可拿,就只能靠自己了,OAS, CPP 不够用,拿满也没有多少,不到2000, 按实际情况多数第一代移民只能拿到1000左右

这笔钱大概也就只相当于30万左右的资金所能达到的正常收益,现在拿30万去买REITs, 年分红5-6%,每年可拿1.5万-1.8万,和OAS+ CPP相当。

所以在加拿大辛苦工作一辈子,一般人能从政府手里拿到的全部退休金估计也就值15-20万刀,相当于是前面说的30万打个折,里面的CPP还是自己上交的

RRSP里面也是有一些坑,加拿大政府的算计还是很深的。不买自己要吃亏,平时不能延税,退休后可能缺钱难以维持日常生活标准,买了也不见得能占到便宜,以前延迟了一些税款,取钱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多交税给政府。

加拿大福利制度的好,只是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工薪阶层享受不了什么,就是做贡献的劳碌命。

Ab412 : 2021-02-01#180
总结一条,在加拿大退休如果没有好的db退休金可拿,就只能靠自己了,OAS, CPP 不够用,拿满也没有多少,不到2000, 按实际情况多数第一代移民只能拿到1000左右

这笔钱大概也就只相当于30万左右的资金所能达到的正常收益,现在拿30万去买REITs, 年分红5-6%,每年可拿1.5万-1.8万,和OAS+ CPP相当。

所以在加拿大辛苦工作一辈子,一般人能从政府手里拿到的全部退休金估计也就值15-20万刀,相当于是前面说的30万打个折,里面的CPP还是自己上交的

RRSP里面也是有一些坑,加拿大政府的算计还是很深的。不买自己要吃亏,退休后难以维持生活标准,买了也不见得能占到便宜,以前延迟了一些税款,取钱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多交税给政府。

加拿大福利制度的好,只是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工薪阶层享受不了什么,就是做贡献的劳碌命。
要早点做准备阿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81
每次看到有人在论坛里说这样的话,我就心慌慌,是该清仓股票的时候了。
股市里的恐高症是一种病,需要治疗

牛市中踏空比套牢更难受

Ab412 : 2021-02-01#182
股市里的恐高症是一种病,需要治疗
O(∩_∩)O

哈法 : 2021-02-01#183
不知DB是自己的钱这种想法是如何来的,比如我说的这种DB,

自己不用交任何钱,按工作年限x 最后平均工资 x 一般2%,
工作30年,最后工资10万,那么企业退休金就是每年6万,你用自己的钱该买RRSP还是买
而教师那种自己供一点,最后拿工资的70%前后,算法复杂,感觉应该比不供的更好。。

供RRSP是用自己的钱,做投资是自己盈亏,跟DB的福利是不同的。。。
DB的供款是在工资里扣除的。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84
每天一股是啥概念,因为听闻一股有超千,也有几毛的哦。还有不需要手续费?请科普一下,让minia看看有没能力一天一股😁
这些都是可供选择的对象,丰俭由人,wealthsimple trade没有手续费,但只适合加股

Screenshot_20210201-185350.png

tigerwz : 2021-02-01#185
股市里的恐高症是一种病,需要治疗

牛市中踏空比套牢更难受
股市套牢割肉不是病,不需要治疗
直接跳楼就好了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86
有个问题比较好奇:RBC为什么不投资自己的股票拿13%的收益,反而按1.5%贷款赚取薄利?
银行的主业是放贷,有大量1.5%贷款赚取薄利,积少成多,这是业绩的基础,它应该也有不少其他投资,也可能会回购自家股票或是投资其他银行。

iou2007 : 2021-02-01#187
关于投资还是不要过度乐观。

任何个股都是不能打保票的。10几年前,香港人对汇丰银行的信仰不亚于对上帝的信仰。要退休就买汇丰,

汇丰也是连续100年发红利,风雨无阻

但是世道都会变得,信仰也一样破灭

未尝不可 : 2021-02-01#188
DB的供款是在工资里扣除的。
我知道很多是不需要自己供款的,最后拿 工作年限 x 工资 x 2% / 年
不了解老师是如何供款的,刚才看了一下安省教师的退休金与供款

退休金也是这个公式:

If you earn $85,000 in your five highest salary years and have 30 years of credit, your basic annual pension would be 2% × 30 × $85,000 = $51,000.



又看了一下供款,原来所谓的供款是CPP + 超过CPP的部分,
CPP这部分每个上班的的都要供,很正常,是政府福利

唯一不同的是超过CPP的那部分,但这是很少一部分

所以DB就是福利啊,年头干够,拿的不少。。。

For example, in 2021 you contribute:
  • 10.4% of your annual salary up to the CPP limit, plus
  • 12.0% of any salary above the CPP limit.
The CPP limit, which changes annually, is $61,600 in 2021.


iou2007 : 2021-02-01#189
我知道很多是不需要自己供款的,最后拿 工作年限 x 工资 x 2% / 年
不了解老师是如何供款的,刚才看了一下安省教师的退休金与供款

退休金也是这个公式:

If you earn $85,000 in your five highest salary years and have 30 years of credit, your basic annual pension would be 2% × 30 × $85,000 = $51,000.



又看了一下供款,原来所谓的供款是CPP + 超过CPP的部分,
CPP这部分每个上班的的都要供,很正常,是政府福利
唯一不同的是超过CPP的那部分,但这是很少一部分

所以DB就是福利啊。。。

For example, in 2021 you contribute:
  • 10.4% of your annual salary up to the CPP limit, plus
  • 12.0% of any salary above the CPP limit.
The CPP limit, which changes annually, is $61,600 in 2021.

我觉得你的理解不太对,DB除了了正常CPP还要额外供款,就是下面的比例。

这个钱很多了,假如年薪10万,等于要额外供款11%,也就是一万多,

假如工作30年,至少雇员额外供款35万,一般雇主会对等MATCH,比如再MATCH%6,这种福利DC也有,一般是自己供10%,雇主MATCH 5%

自己供的加雇主MATCH的,积累30年,光是本金就很庞大了,加上投资收益

所以说,DB干到65拿高薪,实际也是自己的钱换的。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90
股市套牢割肉不是病,不需要治疗
直接跳楼就好了
套住就安心了,对股指而言,一般过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解套,最多可能会套几年,手里的股票不是垃圾股的话用不着割肉,账户不看了,过段时间再看说不定会有惊喜。

美国股市熊短牛长,恐高的话很容易错失机会,害怕股市下跌不敢进场,就和害怕交通事故不敢去开车是一个道理。我自己的体会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定的仓位。

ykh888 : 2021-02-01#191
任何个股都是不能打保票的。10几年前,香港人对汇丰银行的信仰不亚于对上帝的信仰。要退休就买汇丰,

汇丰也是连续100年发红利,风雨无阻

但是世道都会变得,信仰也一样破灭
对于自己主宰的资金, 除了房产投资, 俺也是不会长期持有某一固定投资产品, 只要目标位置到了, 该获利就获利、该止损就止损, 基本上不会不舍也不会心疼, 因为市场里面机会太多了, 后面一波又一波有的是。

未尝不可 : 2021-02-01#192
我觉得你的理解不太对,DB除了了正常CPP还要额外供款,就是下面的比例。

这个钱很多了,假如年薪10万,等于要额外供款11%,也就是一万多,

假如工作30年,至少雇员额外供款35万,一般雇主会对等MATCH,比如再MATCH%6,这种福利DC也有,一般是自己供10%,雇主MATCH 5%

光是本金就很庞大了,加上投资收益

所以说,DB干到65拿高薪,实际也是自己的钱换的。
要分开看,CPP这部分上班的人都必须交的,无论有没有DB,6万1的10.4%
超过CPP的部分,才是教师拿DB需要额外交的,10万的情况下,10-6= 4万 x 12%,
另外教师30年,30年里10万的工资很少

我原来不知道教师要供超过CPP那部分,以教师平均工资7万来说,7-6=1万 x 12% = 1200不算多
当然我知道很多拿DB的,跟教师不一样,是不需要付这部分超过CPP的供款

iou2007 : 2021-02-01#193
对于自己主宰的资金, 除了房产投资, 俺也是不会长期持有某一固定投资产品, 只要目标位置到了, 该获利就获利、该止损就止损, 基本上不会不舍也不会心疼, 因为市场里面机会太多了, 后面一波又一波有的是。


这个思路是对的,60岁之前,应当以扩大本金为追求,60岁之后如果本金大到一定程度可以干脆收利息过日子,实在市场机会太好,再搞一搞。

lovemapleleaf : 2021-02-01#194
我知道很多是不需要自己供款的,最后拿 工作年限 x 工资 x 2% / 年
不了解老师是如何供款的,刚才看了一下安省教师的退休金与供款

退休金也是这个公式:

If you earn $85,000 in your five highest salary years and have 30 years of credit, your basic annual pension would be 2% × 30 × $85,000 = $51,000.



又看了一下供款,原来所谓的供款是CPP + 超过CPP的部分,
CPP这部分每个上班的的都要供,很正常,是政府福利

唯一不同的是超过CPP的那部分,但这是很少一部分

所以DB就是福利啊,年头干够,拿的不少。。。

For example, in 2021 you contribute:
  • 10.4% of your annual salary up to the CPP limit, plus
  • 12.0% of any salary above the CPP limit.
The CPP limit, which changes annually, is $61,600 in 2021.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DB其实也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光靠投资收益撑不了多久,要是没有后人不断的供款,前人的退休金很快就会断炊。这点哈法有发言权,她应该就是拿DB的。

iou2007 : 2021-02-01#195
要分开看,CPP这部分上班的人都必须交的,无论有没有DB,6万1的10.4%
超过CPP的部分,才是教师拿DB需要额外交的,10万的情况下,10-6= 4万 x 12%,
另外教师30年,30年里10万的工资很少

我原来不知道教师要供超过CPP那部分,以教师平均工资7万来说,1万的12%不算多
当然我知道很多跟教师不一样,是不需要这部分超过CPP的供款

普通公司雇员CPP是不需要供10.4%那么多的。我查了下我去年T4,加拿大CPP供款额只有4.7%.(按照57400最大供款年薪)

ykh888 : 2021-02-01#196
这个思路是对的,60岁之前,应当以扩大本金为追求,60岁之后如果本金大到一定程度可以干脆收利息过日子,实在市场机会太好,再搞一搞。
市场里面机会总是有的, 以俺的经验, 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两个以上, 如果市场move得很快的话机会更多, 但相应被止损的次数也会增加。

未尝不可 : 2021-02-01#197
普通公司雇员CPP是不需要供10.4%那么多的。我查了下我去年T4,加拿大CPP供款额只有4.7%.(按照57400最大供款年薪)
对rate不一样,2021是,6万1的5.45% = 3100,7万8的收入,每年多供5000
如果按工资一直是78000,30年多供15万,
到时候可是每年拿 78000 x 30 x 2% = 46800/年 啊,3年就拿回来了,65到就算80,也拿15年那
当然你可以说这15万,你能投资,挣很多。。

1612234586505.png

jassy2007 : 2021-02-01#198
我这两天再打电话问加拿大退休机构吧,我去年打电话她说我60岁退休每个月可以拿700多,没说是不是只拿CPP,我后来又问了Service Canada,答复是拿多少不知道,但是60岁退休只能拿CPP。
网上有自己的账户可以查。

sofia : 2021-02-01#199
要分开看,CPP这部分上班的人都必须交的,无论有没有DB,6万1的10.4%
超过CPP的部分,才是教师拿DB需要额外交的,10万的情况下,10-6= 4万 x 12%,
另外教师30年,30年里10万的工资很少

我原来不知道教师要供超过CPP那部分,以教师平均工资7万来说,7-6=1万 x 12% = 1200不算多
当然我知道很多拿DB的,跟教师不一样,是不需要付这部分超过CPP的供款
他这交的和CPP无关
就是借用一下CPP的限额

iou2007 : 2021-02-01#200
对rate不一样,2021是,6万1的5.45% = 3100,7万8的收入,每年多供5000
如果按工资一直是78000,30年多供15万,
到时候可是每年拿 78000 x 30 x 2% = 46800/年 啊,3年就拿回来了,65到就算80,也拿15年那
当然你可以说这15万,你能投资,挣很多。。

浏览附件650645


你的任何供款都有雇主对等供款,包括CPP,DB,雇主都会对等MATCH,这部分钱要算上。

由于有很多隐形的工资,所以这种DB员工的BASE不能给太高,否则成本太高。第二拿到手的比较少。

长线看,是不是能够OUTPERFORM普通公司员工收入,不一定。

iou2007 : 2021-02-01#201
他这交的和CPP无关
就是借用一下CPP的限额

我也认为那个10.4%的供款不包含CPP的供款。

未尝不可 : 2021-02-01#202
他这交的和CPP无关
就是借用一下CPP的限额
我对教师这个供款公式的理解是,这里面估计已经包括CPP的供款了,否则太高了

sofia : 2021-02-01#203
我对教师这个供款公式的理解是,这里面估计已经包括CPP的供款了,否则太高了
你理解错了
本来就高
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未尝不可 : 2021-02-01#204
我也认为那个10.4%的供款不包含CPP的供款。

integrated

1612236471335.png

iou2007 : 2021-02-01#205
我对教师这个供款公式的理解是,这里面估计已经包括CPP的供款了,否则太高了

我认为这里面不包括CPP供款。

RRSP的ROOM 是18%,教师这个供款比例加MATCH比例,等同于普通雇员把RRSP 供款供到最大

所以退休后才能拿那么多。

~snowwolf~ : 2021-02-01#206
你理解错了
本来就高
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拿张你的工资单,给未尝举例说明。 :unsure:

iou2007 : 2021-02-01#207


按这个integrated的说法,如果你认为10.4%已经包含CPP供款,那么等你拿DB的时候意味着你的DB也已经含了CPP,

你不会再额外拿CPP了

总之都是一个意思,不会有不供款就白拿钱的好事

sofia : 2021-02-01#208
拿张你的工资单,给未尝举例说明。 :unsure:
1214B5E6-2C0B-423A-8351-57DA97EE1E98.jpeg
LAPP性质是一样的5A303397-A816-4BB5-B45C-1248D650ABCB.jpeg
雇主match

哈法 : 2021-02-01#209
我知道很多是不需要自己供款的,最后拿 工作年限 x 工资 x 2% / 年
不了解老师是如何供款的,刚才看了一下安省教师的退休金与供款

退休金也是这个公式:

If you earn $85,000 in your five highest salary years and have 30 years of credit, your basic annual pension would be 2% × 30 × $85,000 = $51,000.



又看了一下供款,原来所谓的供款是CPP + 超过CPP的部分,
CPP这部分每个上班的的都要供,很正常,是政府福利

唯一不同的是超过CPP的那部分,但这是很少一部分

所以DB就是福利啊,年头干够,拿的不少。。。

For example, in 2021 you contribute:
  • 10.4% of your annual salary up to the CPP limit, plus
  • 12.0% of any salary above the CPP limit.
The CPP limit, which changes annually, is $61,600 in 2021.

如果DB不用自己供款,那真是共产主义了!

我所在的单位也是DB, 需要自己供款,而且我认识的朋友不论是在省政府或是在政府医院工作的,都要自己供款。你说的退休所得的DB 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可以说是全加拿大都是一样的方法。我所在的单位也是这样计算的。

未尝不可 : 2021-02-01#210
我认为这里面不包括CPP供款。

RRSP的ROOM 是18%,教师这个供款比例加MATCH比例,等同于普通雇员把RRSP 供款供到最大

所以退休后才能拿那么多。

这一段说的比较清楚,那个公式里已经包括CPP了。。

=================

How Your Pension Works with CPP​


Our plan works with the Canada Pension Plan (CPP), just like many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s in Canada. Contributions to and benefits from Ontario Teachers' take into account your participation in CPP.
Old Age Security (OAS) has no impact on your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During your working years​

You contribute to both your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and CPP.

Each year, CPP establishes a maximum amount of earnings (also known as the Year's Maximum Pensionable Earnings, or the YMPE). If you earn more than the YMPE, then you don't pay CPP contributions on the portion of your salary that's above the YMPE.

Your Ontario Teachers' contributions were reduced to reflect the contributions you made to the CP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未尝不可 : 2021-02-01#211
如果DB不用自己供款,那真是共产主义了!

我所在的单位也是DB, 需要自己供款,而且我认识的朋友不论是在省政府或是在政府医院工作的,都要自己供款。你说的退休所得的DB 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可以说是全加拿大都是一样的方法。我所在的单位也是这样计算的。
不少大型私企是不供的,我知道的银行朋友,就不供,非强制性
如果自己想供,拿的系数会高一些,公式也是这个公式

系数% ×工作年限 × 工资 = Basic annual pension

iou2007 : 2021-02-01#212
这一段说的比较清楚,那个公式里已经包括CPP了。。

=================

How Your Pension Works with CPP​


Our plan works with the Canada Pension Plan (CPP), just like many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s in Canada. Contributions to and benefits from Ontario Teachers' take into account your participation in CPP.
Old Age Security (OAS) has no impact on your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During your working years​

You contribute to both your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and CPP.

Each year, CPP establishes a maximum amount of earnings (also known as the Year's Maximum Pensionable Earnings, or the YMPE). If you earn more than the YMPE, then you don't pay CPP contributions on the portion of your salary that's above the YMPE.

Your Ontario Teachers' contributions were reduced to reflect the contributions you made to the CP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你后面的截图不是很清楚吗,供款包含了CPP,但是DB也包含了CPP。你65拿CPP的时候,你的DB将相应减少。

这个叫integrated。 不管是哪个,你都的掏钱,不存在不掏钱就拿的好事。

SLS : 2021-02-01#213
如果DB不用自己供款,那真是共产主义了!

我所在的单位也是DB, 需要自己供款,而且我认识的朋友不论是在省政府或是在政府医院工作的,都要自己供款。你说的退休所得的DB 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可以说是全加拿大都是一样的方法。我所在的单位也是这样计算的。
每个省不一样,我们这里没有DB了,全部是单位和个人供款,学校和政府都一样。

未尝不可 : 2021-02-01#214
你后面的截图不是很清楚吗,供款包含了CPP,但是DB也包含了CPP。你65拿CPP的时候,你的DB将相应减少。

这个叫integrated。 不管是哪个,你都的掏钱,不存在不掏钱就拿的好事。
我说的就是两部分,那个供款已经包括CPP的供款了

iou2007 : 2021-02-01#215
我说的就是两部分,那个供款已经包括CPP的供款了


所以你的DB也包含了CPP呀,

你领CPP的年纪开始,DB就要调整

你的截图里讲的很清楚。

未尝不可 : 2021-02-01#216
所以你的DB也包含了CPP呀,

你领CPP的年纪开始,DB就要调整

你的截图里讲的很清楚。
我觉得需要这么理解,
CPP是福利吧,你和公司每年供一点,最后你每个月最多能拿1100左右,大家都依然想要
有企业DB的也是福利,你和公司供一些(有自己不供的),
最后拿 系数% ×工作年限 × 工资 = Basic annual pension
无论是分开算还是合在一起算,就是两块福利啊

而不是都是自己的钱,如果那么说,CPP的福利也都是自己的钱了

sofia : 2021-02-01#217
63CF4137-E9F8-462A-8352-4EE314437230.jpeg

iou2007 : 2021-02-01#218
我觉得需要这么理解,
CPP是福利吧,你和公司每年供一点,最后你每个月最多能拿1100左右,大家都依然想要
有企业DB的也是福利,你和公司供一些(有自己不供的),
最后拿 系数% ×工作年限 × 工资 = Basic annual pension
无论是分开算还是合在一起算,就是两块福利啊

而不是都是自己的钱,如果那么说,CPP的福利也都是自己的钱了

这个理解从根本就是错的。CPP不是福利,OAS和GIS才是福利

CPP是你自己的钱,来源是雇员和雇主共同供款。完全不是福利。

CPP现在满额供款一年是5700多。这个数目一点不小。大部分加拿大人退休CPP领取的额度也就是这个数目。

未尝不可 : 2021-02-01#219
这个理解从根本就是错的。CPP不是福利,OAS和GIS才是福利

CPP是你自己的钱,来源是雇员和雇主共同供款。完全不是福利。

CPP现在满额供款一年是5700多。这个数目一点不小。大部分加拿大人退休CPP领取的额度也就是这个数目。

这么说,我们都不用羡慕政府与老师拿到的福利了:LOL:

我看教师那个,如果工资按8万算30年,自己大概交24万,企业也要付24万
最后退休金是 8万 x 30 x 2% = 4万8/年,65-85 拿20年,快100万了

我知道一些大型私企是不用自己交的,但系数会稍微小一点,1-1.5%
如果最后年薪是10万,10万 x 30 x 1.5% = 4万5/年

sofia : 2021-02-02#220
这么说,我们都不用羡慕政府与老师拿到的福利了:LOL:

我看教师那个,如果工资按8万算30年,自己大概交24万,企业也要付24万
最后退休金是 8万 x 30 x 2% = 4万8/年,65-85 拿20年,

我知道一些大型私企是不用自己交的,但系数会稍微小一点,1-1.5%
如果最后年薪是10万,10万 x 30 x 1.5% = 4万5/年
问题是有很多活不了那么久
我老公单位好几个人
退休不到5年就挂了
这些人的钱就补给活的长的人了

未尝不可 : 2021-02-02#221
问题是有很多活不了那么久
我老公单位好几个人
退休不到5年就挂了
这些人的钱就补给活的长的人了
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没办法,现在拿啥福利都是65岁开始,
在我眼里,政府与老师的退休金这一块,就是不错的福利,

lovemapleleaf : 2021-02-02#222
这么说,我们都不用羡慕政府与老师拿到的福利了:LOL:
我看教师那个,如果工资按8万算30年,自己大概交24万,企业也要付24万
最后退休金是 8万 x 30 x 2% = 4万8/年,65-85 拿20年,我觉得就是不错的福利。。。
DB拿得很安稳,而且退休金超过大多数人,我觉得还是让人羡慕的

未尝不可 : 2021-02-02#223
DB拿得很安稳,而且退休金超过大多数人,我觉得还是让人羡慕的
是这样的,说DB是全是自己的钱,没啥意思,我无法接受啊,
都说政府老师等等退休金好,不是空穴来风

~snowwolf~ : 2021-02-02#224
是这样的,说DB是全是自己的钱,没啥意思,我无法接受啊,
都说政府老师等等退休金好,不是空穴来风
仅仅match 都不够好,看淑妃的,雇主提供比个人多。
不过同样职位政府工可能比私企工资低。

lovemapleleaf : 2021-02-02#225
是这样的,说DB是全是自己的钱,没啥意思,我无法接受啊,
都说政府老师等等退休金好,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机构的退休金有专业人士管理,收益率是要强过大多数散户的,而且后面有人源源不断的加入,抗风险能力强

不过自管投资也有自身优势,运作得当的话收益会超过DB, 而且是自己做主,比较自由,算是各有优缺点吧

iou2007 : 2021-02-02#226
这么说,我们都不用羡慕政府与老师拿到的福利了:LOL:

我看教师那个,如果工资按8万算30年,自己大概交24万,企业也要付24万
最后退休金是 8万 x 30 x 2% = 4万8/年,65-85 拿20年,快100万了

我知道一些大型私企是不用自己交的,但系数会稍微小一点,1-1.5%
如果最后年薪是10万,10万 x 30 x 1.5% = 4万5/年

如果你有50万本金投资30年,应该不止100万。


假设你开始领取的时候本金有100万;

到了开始提取以后,剩余本金依然会产生投资收益;

这些都应该算进去。这个属于精算师的活,但是有现成的算法,计算并不难;

比如100万本金开始提取,一共20年,到提取完毕,以4%的投资回报率,你实际应该提取大概144万。每月6022

其实无需羡慕,一个教师供多少,资方match多少,给定投资回报率,提取时间,提取年数,最后领多少钱就能算出来,

不会有任何白拿白给的钱。

Rita11 : 2021-02-02#227
有没有人买退休分红保险? 我一直想了解这个给快退休的人有什么保险计划可考虑?

lovemapleleaf : 2021-02-02#228
有没有人买退休分红保险? 我一直想了解这个给快退休的人有什么保险计划可考虑?
据说是有坑,我没仔细研究过,对这个不太感兴趣,在我看来保险和投资是两回事,搅在一起就搞复杂了

我有20年term的人寿保险,两个人每月45刀, 每个人保额25万,再过几年到期,不打算再续,那时候孩子都已经成年,家庭也没债务,有没有保险都无所谓了

Rita11 : 2021-02-02#229
据说是有坑,我没仔细研究过,对这个不太感兴趣,在我看来保险和投资是两回事,搅在一起就搞复杂了

我有20年term的人寿保险,两个人每月45刀, 每个人保额25万,再过几年到期,不打算再续,那时候孩子都已经成年,家庭也没债务,有没有保险都无所谓了

我也一样。 一看见保险广告信,就直接扔掉, 总认为是坑。

有时候总在想, 也许有些分红或保底保险在某些情况下适合某些人呢?

太懒,没有好好研究学习, 总先入为主, 认为是坑。

lilygao : 2021-02-02#230
DB我们的比例是是,自己出30%,公司70%。去年看statement,有一个同事22开始在公司上班,55退休,从DB拿走的前一个月就5000加币,65之后加上CPP就更多。我开始的比她晚10年,如果55退休才2000多,60退休3000多,65退休就有4000多了。

未尝不可 : 2021-02-02#231
这些机构的退休金有专业人士管理,收益率是要强过大多数散户的,而且后面有人源源不断的加入,抗风险能力强

不过自管投资也有自身优势,运作得当的话收益会超过DB, 而且是自己做主,比较自由,算是各有优缺点吧
如果你有50万本金投资30年,应该不止100万。


假设你开始领取的时候本金有100万;

到了开始提取以后,剩余本金依然会产生投资收益;

这些都应该算进去。这个属于精算师的活,但是有现成的算法,计算并不难;

比如100万本金开始提取,一共20年,到提取完毕,以4%的投资回报率,你实际应该提取大概144万。每月6022

其实无需羡慕,一个教师供多少,资方match多少,给定投资回报率,提取时间,提取年数,最后领多少钱就能算出来,

不会有任何白拿白给的钱。


即便是自己交一点,国家企业补大头啊,
何况还有不少是不用自己交的DB,当然拿的时候系数会小一点,比如1.5%
1.5% x 工作40年 x 10万工资 = 6万/年,这就是白拿的福利,

任何一个国家,养老计划本身带着一种社会或者企业福利的性质,自己交小头或者不交,国家企业交大头,最后收益是个人,无论是中国的养老保险,还是加拿大的政府CPP,企业DB(RRSP是另当别论),
如果能够得到都希望得到,能得到很少说,我不如把交的这点钱去自己投资,

举中国养老保险例子,月工资6000,工作42年,自己交24万,公司交81万,
退休时每个月拿5000,4年就拿回交出去的24万了,

要这么说,在中国,大家都不加入养老保险了,不如拿这点钱去做股票投资,
估计是能加入的都在加入,同时自己投资的依然在投资,投资也不缺这点钱吧。。。

未尝不可 : 2021-02-02#232
DB我们的比例是是,自己出30%,公司70%。去年看statement,有一个同事22开始在公司上班,55退休,从DB拿走的前一个月就5000加币,65之后加上CPP就更多。我开始的比她晚10年,如果55退休才2000多,60退休3000多,65退休就有4000多了。
看起来很不错,
自己出30%,公司70%,供的款额是基于什么计算?

sofia : 2021-02-02#233
这是LAPP计算器

未尝不可 : 2021-02-02#234
仅仅match 都不够好,看淑妃的,雇主提供比个人多。
不过同样职位政府工可能比私企工资低。
我喜欢那种是否供款可以选择的DB,供可以多拿,不供可以少拿:)

sofia : 2021-02-02#235

sofia : 2021-02-02#236
我喜欢那种是否供款可以选择的DB,供可以多拿,不供可以少拿:)
太自由化了
实际就是个pool
互相补贴
你的理想是DC
比较自由选择
投资也可以自己掌握

未尝不可 : 2021-02-02#237
太自由化了
实际就是个pool
互相补贴
你的理想是DC
比较自由选择
投资也可以自己掌握
企业退休金DB的形式,也是各个企业公司政府都不同,比如你们是LAPP
自己不用供款,到时候还有拿,不就是白给的感觉嘛,
DC不好,最后拿多少不知道,要看投资效益

20 Companies That Boast the Best Pension Plans in Canada

sofia : 2021-02-02#238
企业退休金DB的形式,也是各个企业公司政府都不同,比如你们是LAPP
自己不用供款,到时候还有拿,不就是白给的感觉嘛,
DC不好,最后拿多少不知道,要看投资效益

20 Companies That Boast the Best Pension Plans in Canada

每个月800多的供款
你总说是白拿的
不是给你看我的工资单了吗?

sabre : 2021-02-02#239
单位的退休金,好多人是没有的,那么,最好的攒钱方法是sofia法,投资一个有正现金流的房产,
1,每月有零花钱
2,每月还本
3,享受上升空间的利润

未尝不可 : 2021-02-02#240

每个月800多的供款
你总说是白拿的5%
不是给你看我的工资单了吗?
我说的白拿,是不用自己供款的那种,只有企业补贴部分,当然拿的时候系数会低一点,:)
我看你们的公式CPP以下1.4%,CPP以上部分是2%
一般都是2%,如果系数是1.5%,尽管少拿0.5%,但换来自己不用供款,就是白拿了

SLS : 2021-02-02#241
DB虽然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很多DB的计划因为破产最后退休人员生活没有着落。企业是这样,地方政府也是这样。因为DB破产的有Sears等大企业,还有底特律政府等,最后退休员工基本上拿不到退休金。除非是联邦政府,否则DB也不是那么保险的。莎省取消DB有20年了,全部改为DC,就是为了防止政府因为DB而巨额负债进而破产。

sofia : 2021-02-02#242
我说的白拿,是不用自己供款的那种,只有企业补贴部分,当然拿的时候系数会低一点,:)
我看你们的公式CPP以下1.4%,CPP以上部分是2%
一般都是2%,如果系数是1.5%,尽管少拿0.5%,但换来自己不用供款,就是白拿了
你上面列的20个公司
只有两个不用自己供款
Canada public service
和enbridge
剩下的只是说提供DB
供款还是自己付的

未尝不可 : 2021-02-02#243
你上面列的20个公司
只有两个不用自己供款
Canada public service
和enbridge
剩下的只是说提供DB
供款还是自己付的

TD也是,可以选择,想供可以拿的更多,自己不供,就是企业补贴的那部分。。

TD:
The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for TD Bank employees is fully paid by the bank. Employees have the option to contribute to a top-up plan too so they can have a little more in their retirement nest egg.

lovemapleleaf : 2021-02-02#244
DB虽然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很多DB的计划因为破产最后退休人员生活没有着落。企业是这样,地方政府也是这样。因为DB破产的有Sears等大企业,还有底特律政府等,最后退休员工基本上拿不到退休金。除非是联邦政府,否则DB也不是那么保险的。莎省取消DB有20年了,全部改为DC,就是为了防止政府因为DB而巨额负债进而破产。

我们公司的DCPP也不是很好,只能在SUN Life里面的十来个投资品种中选择,还是RRSP好,比较自由

lilygao : 2021-02-02#245
看起来很不错,
自己出30%,公司70%,供的款额是基于什么计算?
基本上10万年薪的话自己一年交5000左右,bi-weekly供款两百左右,每年报税后RRSP额度还剩下3、4千的样子。

未尝不可 : 2021-02-02#246
基本上10万年薪的话自己一年交5000左右,bi-weekly供款两百左右,每年报税后RRSP额度还剩下3、4千的样子。
你说的那个同事,工作30年,每个月领5000,一年6万,正好符合 30年 x 10万 x 2% = 6万/年

自己交30年,就算这30年一直是10万工资每年交5000,30年也就交了15万。

退休后2年多就那回来了,很好的DB

哈法 : 2021-02-02#247

TD也是,可以选择,想供可以拿的更多,自己不供,就是企业补贴的那部分。。

TD:
The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for TD Bank employees is fully paid by the bank. Employees have the option to contribute to a top-up plan too so they can have a little more in their retirement nest egg.
TD 也太不像话了。我记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新闻报道说RBC 把DB 改为DC 了。新员工都是DC 了。

lovemapleleaf : 2021-02-02#248
你说的那个同事,工作30年,每个月领5000,一年6万,正好符合 30年 x 10万 x 2% = 6万/年

自己交30年,就算这30年一直是10万工资每年交5000,30年也就交了15万。

退休后2年多就那回来了,很好的DB

账不能这样算,你大大低估了资本+复利的能力,假设30年前的今天这个TD员工没有参加DB,而是直接拿5000去买自家公司的股票,股息再投资,一直不要动,那5000刀滚到现在价值是22万,我简单算了一下,91,92,93,94那几年用5000刀产生的回报都是20多万,后面几年降到10几万,这个员工从30年前的今天每年拿5000去买TD,光是1991-2001这10年投入的5万刀,现在的价值就是150多万了,再加上后面这20年的投入,30年全部加起来估计300万左右

30年后退休,这个员工拿300万的本金买入reits, 按每年5%领分红,也是15万一年,本金还会继续增值,对比其他同事一年拿6万的DB,你说哪个好?

TD在股市上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好的股,30年的年均回报也就是百分之10几,在15%以下,只是比标普指数略强而已,就是不懂股票,30年认准标普500每年定投5000,估计最后的数字也是200万左右,那也比一年拿6万的DB强得多

未尝不可 : 2021-02-02#249
账不能这样算,你大大低估了资本+复利的能力,假设30年前的今天这个TD员工没有参加DB,而是直接拿5000去买自家公司的股票,股息再投资,一直不要动,那5000刀滚到现在价值是22万,我简单算了一下,91,92,93,94那几年用5000刀产生的回报都是20多万,后面几年降到10几万,这个员工从30年前的今天每年拿5000去买TD,光是1991-2001这10年投入的5万刀,现在的价值就是150多万了,再加上后面这20年的投入,30年全部加起来估计300万左右

30年后退休,这个员工拿300万的本金买入reits, 按每年5%领分红,也是15万一年,本金还会继续增值,对比其他同事一年拿6万的DB,你说哪个好?

TD在股市上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好的股,30年的年均回报也就是百分之10几,在15%以下,只是比标普指数略强而已,就是不懂股票,30年认准标普500每年定投5000,估计最后的数字也是200万左右,那也比一年拿6万的DB强得多
我觉得投资自然需要做,但我相信能有DB计划的,基本上都要DB计划,
不会说,我不要这个DB计划,我需要这5000刀买股票,
这个跟国内的退休保险概念都是一样的,
人们加入国家的退休保险,同时也在炒股,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闲钱,

lovemapleleaf : 2021-02-02#250
我觉得投资自然需要做,但我相信能有DB计划的,基本上都要DB计划,
不会说,我不要这个DB计划,我需要这5000刀买股票,
这个跟国内的退休保险概念都是一样的,人们加入退保,同时也在炒股,每个人都有一些闲钱,
我们这些一代移民吃亏在年份上,好多人30几才来,没工作多少年就可能面临下岗,不好再就业只好提前退休,当然这里也有觉得钱挣够了不想干到65的,真要是在加拿大踏踏实实工作30年,每年存些退休金去投资,死捏标普指数30年,那就不会为退休金操心了。我的DCPP账户刚好10年,每次发工资自己投一点,公司match一部分,一开始不懂,没有全部去买美国股指基金,最初几年我是弄一部分股指,一部分债券,效益不好,后来才改为满仓美国股指基金,10年滚下来有8万多,投资是时间越长越显威力,要是我继续这样坚持20年每年追加并死捏美国股指基金,估计这个账户20年后也会滚到100万以上

未尝不可 : 2021-02-02#251
我们这些一代移民吃亏在年份上,好多人30几才来,没工作多少年就可能面临下岗,不好再就业只好提前退休,当然这里也有觉得钱挣够了不想干到65的,真要是在加拿大踏踏实实工作30年,每年存些退休金去投资,死捏标普指数30年,那就不会为退休金操心了。我的DCPP账户刚好10年,每次发工资自己投一点,公司match一部分,一开始不懂,没有全部去买美国股指基金,最初几年我是弄一部分股指,一部分债券,效益不好,后来才改为满仓美国股指基金,10年滚下来有8万多,投资是时间越长越显威力,要是我继续这样坚持20年每年追加并死捏美国股指基金,估计这个账户20年后也会滚到100万以上
两个人,国家给的各种大概2500,不够这个数,我记得国家补齐
按楼主一楼的算法,65岁以后,除了这笔钱,后面还需要60万就够了(我感觉需要更多一点)
到65岁有60万资产用,以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应该是很容易,
钱这东西,多了多花,少了少花,其实无需为未来焦虑。。。

SLS : 2021-02-02#252
两个人,国家给的各种大概2500,不够这个数,我记得国家补齐
按楼主一楼的算法,65岁以后,除了这笔钱,后面还需要60万就够了(我感觉需要更多一点)
到65岁有60万资产用,以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应该是很容易,
钱这东西,多了多花,少了少花,其实无需为未来焦虑。。。
如果不需要给孩子留资产,我感觉坛子上的华人都有这么多资产。可中国人的习惯是帮孩子买房,结婚,上大学,买车。这些加起来几十上百万,所以钱就不够了。其实孩子们从小在这长大的,说真话,我还没见到一个孩子的经济状况不如移民父母的,这不是穷人接济富人吗?可中国父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啊,包括我们自己。

lilygao : 2021-02-03#253
账不能这样算,你大大低估了资本+复利的能力,假设30年前的今天这个TD员工没有参加DB,而是直接拿5000去买自家公司的股票,股息再投资,一直不要动,那5000刀滚到现在价值是22万,我简单算了一下,91,92,93,94那几年用5000刀产生的回报都是20多万,后面几年降到10几万,这个员工从30年前的今天每年拿5000去买TD,光是1991-2001这10年投入的5万刀,现在的价值就是150多万了,再加上后面这20年的投入,30年全部加起来估计300万左右

30年后退休,这个员工拿300万的本金买入reits, 按每年5%领分红,也是15万一年,本金还会继续增值,对比其他同事一年拿6万的DB,你说哪个好?

TD在股市上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好的股,30年的年均回报也就是百分之10几,在15%以下,只是比标普指数略强而已,就是不懂股票,30年认准标普500每年定投5000,估计最后的数字也是200万左右,那也比一年拿6万的DB强得多
我们那个同事从98年才开始交,原来都是免费,而且工资少的那些年交的都可以忽略不计,DB感觉还是划算的。

lilygao : 2021-02-03#254
我们那个同事从98年才开始交,原来都是免费,而且工资少的那些年交的都可以忽略不计,DB感觉还是划算的。
我们这一代就不知道划不划算了,因为工资涨的慢,所以不能按多少年前忽略不计,然后公式按三年最高工资的平均值算。不过这个是公司自动弄的,貌似不能说不参加就不参加。

lovemapleleaf : 2021-02-03#255
我们那个同事从98年才开始交,原来都是免费,而且工资少的那些年交的都可以忽略不计,DB感觉还是划算的。
生在什么年代很重要,我们这代人在国内基本上都享受了福利房,比起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小多了

未尝不可 : 2021-02-03#256
我们这一代就不知道划不划算了,因为工资涨的慢,所以不能按多少年前忽略不计,然后公式按三年最高工资的平均值算。不过这个是公司自动弄的,貌似不能说不参加就不参加。

有DC计划的,自己加一点,公司加大头,比如lovemapleleaf在用DC的投资,
换句话说,他用公司给的钱+ 自己供的钱做投资
这个与没有DC计划,用自己加的哪一点钱去做投资,那个好?

而DB比DC好是基本的共识,很多企业把DB改成DC,雇员都不愿意,

我觉得很清晰的,DB > DC(自己供的钱 + 公司给你的钱 做投资) > 没有DBDC,用自己供的钱投资

john_smith7777 : 2021-02-03#257
光靠政府那点钱,有点悬。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慢,退休年龄搞那么迟,退休金又太少。还是要引进更多移民才行。

lovemapleleaf : 2021-02-03#258
有DC计划的,自己加一点,公司加大头,比如lovemapleleaf在用DC的投资,
换句话说,他用公司给的钱+ 自己供的钱做投资
这个与没有DC计划,用自己加的哪一点钱去做投资,那个好?

而DB比DC好是基本的共识,很多企业把DB改成DC,雇员都不愿意,

我觉得很清晰的,DB > DC(自己供的钱 + 公司给你的钱 做投资) > 没有DBDC,用自己供的钱投资
前面已经讨论很多,如果是公司出大头的DB,自己只交少部分或是不交,那当然是最好,要是自己交的部分比较多,那DB的收益未必赶得上DC,不能简单说DB就一定比DC好

DB遇到如sears破产这样的状况会有很大风险,当然DC也是有风险,投资管理不当会有损失,DC遇到风险会比较想得通,都是自己的责任,DB出事就不一样,钱是被别人糟蹋了,应该是很难受的

鸿运连连 : 2021-02-03#259
大家全都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房子,假如我国内没房子,房子需要贷款,我肯定在加拿大呆着。现在是我回国没有房子压力。我国内的房子顶多就是中国出台房产税以后缴点房产税。但是,加拿大这里就不行了,我一套旧condo,二至一厅每个月贷款加物业加地产税,我的退休金刚够,我如果不再找份工作,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 选择回国,把现在的房子出租, 挣的租金,回头在加拿大呆1-2个月也足够了。 等到了65岁,能拿全额退休金再说。等全额退休金能拿,把国内房子卖掉,回加拿大等死吧。 这几年在65岁之前肯定是想在国内呆着。 人过60岁,不能再打体力工,所以,我必须提前退休。

SLS : 2021-02-03#260
dave 说:
大家全都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房子,假如我国内没房子,房子需要贷款,我肯定在加拿大呆着。现在是我回国没有房子压力。我国内的房子顶多就是中国出台房产税以后缴点房产税。但是,加拿大这里就不行了,我一套旧condo,二至一厅每个月贷款加物业加地产税,我的退休金刚够,我如果不再找份工作,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 选择回国,把现在的房子出租, 挣的租金,回头在加拿大呆1-2个月也足够了。 等到了65岁,能拿全额退休金再说。等全额退休金能拿,把国内房子卖掉,回加拿大等死吧。 这几年在65岁之前肯定是想在国内呆着。 人过60岁,不能再打体力工,所以,我必须提前退休。

如果60到65间能拿到700块的退休金,这个计划切实可行,国内不去餐馆吃喝,花不了几个钱。

john_smith7777 : 2021-02-06#261
两个人的退休金$2000仅够生存,一个人的话$1000就不够了。

宇航员 : 2021-02-06#262
此话怎讲
鹤岗也有一百多万华人
华人美食估计仅次于多温
气候比卡在家里冷点,比里贾钠暖和点
捏脚桑拿卡拉OK也不会输给加拿大任何城市
鹤岗在哪里?
快说😊
我无限向往啊😄
笑死啦

宇航员 : 2021-02-06#263
我来做一个提纲砌领的总结发言吧:
1 如果你一直在做体力工(绝大多数移民) 你退休了 日子肯定不好过
2 靠国家肯定不行 必须得自己存足够的


所以我以前的帖子说你必须存款100万
才能过上好日子
有些网友不明白

大多数人确实存不到100万
所以大多数人(尤其是移民)也就过了
不上好日子
这个道理和逻辑没有错
注意啦 好日子和勉强生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SLS
谢谢大家!

Azchen : 2021-02-06#264
我来做一个提纲砌领的总结发言吧:
1 如果你一直在做体力工(绝大多数移民) 你退休了 日子肯定不好过
2 靠国家肯定不行 必须得自己存足够的


所以我以前的帖子说你必须存款100万
才能过上好日子
有些网友不明白

大多数人确实存不到100万
所以大多数人(尤其是移民)也就过了
不上好日子
这个道理和逻辑没有错
注意啦 好日子和勉强生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SLS
谢谢大家!
一百万,两个人还是一个人

宇航员 : 2021-02-06#265
一百万,两个人还是一个人
全家
应该不难吧?
你做体力工的话绝对达不到
不可能! 门都没有!
中国移民有个致命弱点:
1 开始在这边工作的年龄大 因此积累退休金的时间短 很不利
2 工资低
明白了吗?
一招输 满盘皆输
关键的关键你移民后有没有专业工作
(就是非体力工)

宇航员 : 2021-02-06#266
什么加拿大好 美国好 中国好
都是浮云 都是扯淡
什么气候啦都是瞎掰
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哪里钱赚到了 而且不累
哪里就好

john_smith7777 : 2021-02-06#267
如果没有早点在多温买房子的话,确实存那么多钱不容易。
也有超市打工的买了几套房子出租,也还能攒下钱。

lovemapleleaf : 2021-02-06#268
没有好的DB, 将来从加拿大政府能拿到的退休金很少,这里指的是OAS+CPP, 多数移民估计只能拿1000左右,就算一直工作到65岁,退休后每月能拿的钱比最低保障(OAS+CPP+gis=1500左右)也高不了多少

总的说来还是要靠自己去投资,年轻时候就要开始,不管是进房市,每10年争取搞上一套,还是进股市,常年下来收益超过标普500指数,都是可行的路子。争取在退休前把资产搞上来,退休后要么继续维持投资,要么开始缩减投资,卖房卖股,每年拿到的钱不说超过在职时的工资收入,至少能负担日常生活开销,这样就不指望加拿大政府的那点退休金了,可以将其作为零花钱看待,如此方能无忧。

Rita11 : 2021-02-06#269
什么加拿大好 美国好 中国好
都是浮云 都是扯淡
什么气候啦都是瞎掰
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哪里钱赚到了 而且不累
哪里就好

什么加拿大好 美国好 中国好
都是浮云 都是扯淡
什么气候啦都是瞎掰
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哪里你比别人钱多,而且吃的食品喜欢
哪里就好。

比如退休后去泰国, 拿着加拿大的退休金,天天晒太阳,找美女按摩,也许有临时妻子。 那里就是好地方。
比如去墨西哥,别人每个月收入才500美金, 你有钱能花1500美金, 那里就是好地方。

宇航员 : 2021-02-06#270
什么加拿大好 美国好 中国好
都是浮云 都是扯淡
什么气候啦都是瞎掰
和你半毛钱关系没有
哪里你比别人钱多,而且吃的食品喜欢
哪里就好。

比如退休后去泰国, 拿着加拿大的退休金,天天晒太阳,找美女按摩,也许有临时妻子。 那里就是好地方。
比如去墨西哥,别人每个月收入才500美金, 你有钱能花1500美金, 那里就是好地方。
可以这么说
作为退休的理想之地
泰国似乎真的不错

i am laker : 2021-02-08#271
马来西亚也不错,生活成本也不高.

SLS : 2021-02-08#272
马来西亚也不错,生活成本也不高.
从网上介绍的来看,马来西亚生活费好像不便宜,吉隆坡相当于国内准一线城市,槟城相当于国内二线城市,而且签证更麻烦。

john_smith7777 : 2021-02-08#273
从网上介绍的来看,马来西亚生活费好像不便宜,吉隆坡相当于国内准一线城市,槟城相当于国内二线城市,而且签证更麻烦。
一般会去槟城吧. 签证麻烦的话就不好了, 能不能长期居留?

SLS : 2021-02-08#274
一般会去槟城吧. 签证麻烦的话就不好了, 能不能长期居留?
不太清楚具体的细节,好像要有资金和收入要求,一个月好像需要2500美金的固定收入,跟加拿大生活费差不多了。

lovemapleleaf : 2021-02-08#275
一般会去槟城吧. 签证麻烦的话就不好了, 能不能长期居留?
我觉得去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不如回国,泰国和云南的地理环境是差不多的,喜欢海边的可以去海南,国内毕竟还是要方便一些

我看网上介绍国内的养老城市,三亚,昆明,烟台,大理,威海这些地方都还是挺好的

SLS : 2021-02-08#276
我觉得去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不如回国,泰国和云南的地理环境是差不多的,喜欢海边的可以去海南,国内毕竟还是要方便一些

我看网上介绍国内的养老城市,三亚,昆明,烟台,大理,威海这些地方都还是挺好的
回国确实更好,只不过现在国内对海外华人极端仇视。这种情况持续恶化下去的话,那就不如去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菲律宾等地方了。

sabre : 2021-02-08#277
我觉得去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地方不如回国,泰国和云南的地理环境是差不多的,喜欢海边的可以去海南,国内毕竟还是要方便一些

我看网上介绍国内的养老城市,三亚,昆明,烟台,大理,威海这些地方都还是挺好的
自己的国家,当然好,
我对别的地方无感,向往湖南湖北四川这类地方,

lovemapleleaf : 2021-02-08#278
回国确实更好,只不过现在国内对海外华人极端仇视。这种情况持续恶化下去的话,那就不如去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菲律宾等地方了。
回去不张扬应该没事,希望以后习二下台后的政治环境会宽松一些

sabre : 2021-02-08#279
回国确实更好,只不过现在国内对海外华人极端仇视。这种情况持续恶化下去的话,那就不如去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菲律宾等地方了。
这个好办,就说我是内蒙古人,

SLS : 2021-02-08#280
这个好办,就说我是内蒙古人,
拿着护照回去,国家为难一下,然后层层加码。最后街道居委会再把你往死里整。然后亲戚大义灭亲。

john_smith7777 : 2021-02-08#281
回国就算了吧,越来越保守封闭,想转个钱都困难,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

ykh888 : 2021-02-08#282
回国就算了吧,越来越保守封闭,想转个钱都困难,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
喊打喊杀、坑蒙拐骗应该说现在还是一种常态

不过国内人工确实是便宜的

Azchen : 2021-02-09#283
喊打喊杀、坑蒙拐骗应该说现在还是一种常态

不过国内人工确实是便宜的
有病的人的确有,但一般老百姓还是友善热情的多。我不会回国长期居住。但我会回去旅游,去我以前没去过的地方。移民加拿大最大的改变就是心态越来越接地气,经历刚来时的艰苦,高大上的东西我喜欢,普通人的生活也很有乐趣。

zunhuhu : 2021-02-09#284
有病的人的确有,但一般老百姓还是友善热情的多。我不会回国长期居住。但我会回去旅游,去我以前没去过的地方。移民加拿大最大的改变就是心态越来越接地气,经历刚来时的艰苦,高大上的东西我喜欢,普通人的生活也很有乐趣。
十几亿人民,找些不偏激的人一起混不会有多难的

john_smith7777 : 2021-02-09#285
十几亿人民,找些不偏激的人一起混不会有多难的
国内有房还行,但医疗怎么解决?没医保的话要花不少钱

zunhuhu : 2021-02-09#286
国内有房还行,但医疗怎么解决?没医保的话要花不少钱
这确实是个问题,国内好像也没有商业医保。不过是不是可以回加拿大报销? 国内的医疗也相对便宜,身体还好的话,负担不大。住一般病房的话,在上海生个孩子也就几千块钱。

john_smith7777 : 2021-02-09#287
这确实是个问题,国内好像也没有商业医保。不过是不是可以回加拿大报销? 国内的医疗也相对便宜,身体还好的话,负担不大。住一般病房的话,在上海生个孩子也就几千块钱。
估计报销不了吧。年纪大的人都不知道会生什么病,如果是大病急病,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

zunhuhu : 2021-02-09#288
估计报销不了吧。年纪大的人都不知道会生什么病,如果是大病急病,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
刚查了下,国内大病商业保险还是不少的。小病花钱不多,自己也出得起,大病就买个商保,以防万一。

zunhuhu : 2021-02-09#289
喊打喊杀、坑蒙拐骗应该说现在还是一种常态

不过国内人工确实是便宜的
国内普遍来说诚信度不高,尤其搞销售的。付款前后就是两个人。

john_smith7777 : 2021-02-10#290
刚查了下,国内大病商业保险还是不少的。小病花钱不多,自己也出得起,大病就买个商保,以防万一。
不知道那些商保信誉如何,有时候交钱容易,赔钱就难了。保险还有个限额。国内看病都是先自己垫钱再报销。

zunhuhu : 2021-02-10#291
不知道那些商保信誉如何,有时候交钱容易,赔钱就难了。保险还有个限额。国内看病都是先自己垫钱再报销。
大的保险公司还是有的,找信誉好些的。事前把理赔条件了解清楚。在国内生活,脑子就不能闲着了,有些操心是免不了的。

ykh888 : 2021-02-10#292
国内普遍来说诚信度不高,尤其搞销售的。付款前后就是两个人。
是的, 所以反过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防范意识特别强。

yeriver : 2021-02-12#293
回去不张扬应该没事,希望以后习二下台后的政治环境会宽松一些
习67,现在中国医疗条件,活到97没问题,也就是30年后下台。他还没挂,可能你我已经挂了:ROFLMAO:

zunhuhu : 2021-02-12#294
习67,现在中国医疗条件,活到97没问题,也就是30年后下台。他还没挂,可能你我已经挂了:ROFLMAO:
30年,苍天啊~~~

lovemapleleaf : 2021-02-12#295
习67,现在中国医疗条件,活到97没问题,也就是30年后下台。他还没挂,可能你我已经挂了:ROFLMAO:
我估摸他最多能干三届,也许还干不了三届

john_smith7777 : 2021-02-12#296
唉,还有人一心想着回国养老

SLS : 2021-02-12#297
唉,还有人一心想着回国养老
移民来得比较晚,普遍退休金不太够。所以有的人想到便宜点的地方养老。小留们没这问题,一个来得早,二来家里有钱。

lovemapleleaf : 2021-02-12#298
唉,还有人一心想着回国养老
身体好的时候可以回去玩几年,国内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