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退休金够不够生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DB虽然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很多DB的计划因为破产最后退休人员生活没有着落。企业是这样,地方政府也是这样。因为DB破产的有Sears等大企业,还有底特律政府等,最后退休员工基本上拿不到退休金。除非是联邦政府,否则DB也不是那么保险的。莎省取消DB有20年了,全部改为DC,就是为了防止政府因为DB而巨额负债进而破产。
 

sofia

我的生活我做主
最大赞力
0.82
当前赞力
100.00%
我说的白拿,是不用自己供款的那种,只有企业补贴部分,当然拿的时候系数会低一点,:)
我看你们的公式CPP以下1.4%,CPP以上部分是2%
一般都是2%,如果系数是1.5%,尽管少拿0.5%,但换来自己不用供款,就是白拿了
你上面列的20个公司
只有两个不用自己供款
Canada public service
和enbridge
剩下的只是说提供DB
供款还是自己付的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你上面列的20个公司
只有两个不用自己供款
Canada public service
和enbridge
剩下的只是说提供DB
供款还是自己付的

TD也是,可以选择,想供可以拿的更多,自己不供,就是企业补贴的那部分。。

TD:
The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for TD Bank employees is fully paid by the bank. Employees have the option to contribute to a top-up plan too so they can have a little more in their retirement nest egg.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DB虽然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很多DB的计划因为破产最后退休人员生活没有着落。企业是这样,地方政府也是这样。因为DB破产的有Sears等大企业,还有底特律政府等,最后退休员工基本上拿不到退休金。除非是联邦政府,否则DB也不是那么保险的。莎省取消DB有20年了,全部改为DC,就是为了防止政府因为DB而巨额负债进而破产。

我们公司的DCPP也不是很好,只能在SUN Life里面的十来个投资品种中选择,还是RRSP好,比较自由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基本上10万年薪的话自己一年交5000左右,bi-weekly供款两百左右,每年报税后RRSP额度还剩下3、4千的样子。
你说的那个同事,工作30年,每个月领5000,一年6万,正好符合 30年 x 10万 x 2% = 6万/年

自己交30年,就算这30年一直是10万工资每年交5000,30年也就交了15万。

退休后2年多就那回来了,很好的DB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TD也是,可以选择,想供可以拿的更多,自己不供,就是企业补贴的那部分。。

TD:
The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for TD Bank employees is fully paid by the bank. Employees have the option to contribute to a top-up plan too so they can have a little more in their retirement nest egg.
TD 也太不像话了。我记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新闻报道说RBC 把DB 改为DC 了。新员工都是DC 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你说的那个同事,工作30年,每个月领5000,一年6万,正好符合 30年 x 10万 x 2% = 6万/年

自己交30年,就算这30年一直是10万工资每年交5000,30年也就交了15万。

退休后2年多就那回来了,很好的DB

账不能这样算,你大大低估了资本+复利的能力,假设30年前的今天这个TD员工没有参加DB,而是直接拿5000去买自家公司的股票,股息再投资,一直不要动,那5000刀滚到现在价值是22万,我简单算了一下,91,92,93,94那几年用5000刀产生的回报都是20多万,后面几年降到10几万,这个员工从30年前的今天每年拿5000去买TD,光是1991-2001这10年投入的5万刀,现在的价值就是150多万了,再加上后面这20年的投入,30年全部加起来估计300万左右

30年后退休,这个员工拿300万的本金买入reits, 按每年5%领分红,也是15万一年,本金还会继续增值,对比其他同事一年拿6万的DB,你说哪个好?

TD在股市上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好的股,30年的年均回报也就是百分之10几,在15%以下,只是比标普指数略强而已,就是不懂股票,30年认准标普500每年定投5000,估计最后的数字也是200万左右,那也比一年拿6万的DB强得多
 
最后编辑: 2021-02-02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账不能这样算,你大大低估了资本+复利的能力,假设30年前的今天这个TD员工没有参加DB,而是直接拿5000去买自家公司的股票,股息再投资,一直不要动,那5000刀滚到现在价值是22万,我简单算了一下,91,92,93,94那几年用5000刀产生的回报都是20多万,后面几年降到10几万,这个员工从30年前的今天每年拿5000去买TD,光是1991-2001这10年投入的5万刀,现在的价值就是150多万了,再加上后面这20年的投入,30年全部加起来估计300万左右

30年后退休,这个员工拿300万的本金买入reits, 按每年5%领分红,也是15万一年,本金还会继续增值,对比其他同事一年拿6万的DB,你说哪个好?

TD在股市上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好的股,30年的年均回报也就是百分之10几,在15%以下,只是比标普指数略强而已,就是不懂股票,30年认准标普500每年定投5000,估计最后的数字也是200万左右,那也比一年拿6万的DB强得多
我觉得投资自然需要做,但我相信能有DB计划的,基本上都要DB计划,
不会说,我不要这个DB计划,我需要这5000刀买股票,
这个跟国内的退休保险概念都是一样的,
人们加入国家的退休保险,同时也在炒股,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闲钱,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觉得投资自然需要做,但我相信能有DB计划的,基本上都要DB计划,
不会说,我不要这个DB计划,我需要这5000刀买股票,
这个跟国内的退休保险概念都是一样的,人们加入退保,同时也在炒股,每个人都有一些闲钱,
我们这些一代移民吃亏在年份上,好多人30几才来,没工作多少年就可能面临下岗,不好再就业只好提前退休,当然这里也有觉得钱挣够了不想干到65的,真要是在加拿大踏踏实实工作30年,每年存些退休金去投资,死捏标普指数30年,那就不会为退休金操心了。我的DCPP账户刚好10年,每次发工资自己投一点,公司match一部分,一开始不懂,没有全部去买美国股指基金,最初几年我是弄一部分股指,一部分债券,效益不好,后来才改为满仓美国股指基金,10年滚下来有8万多,投资是时间越长越显威力,要是我继续这样坚持20年每年追加并死捏美国股指基金,估计这个账户20年后也会滚到100万以上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们这些一代移民吃亏在年份上,好多人30几才来,没工作多少年就可能面临下岗,不好再就业只好提前退休,当然这里也有觉得钱挣够了不想干到65的,真要是在加拿大踏踏实实工作30年,每年存些退休金去投资,死捏标普指数30年,那就不会为退休金操心了。我的DCPP账户刚好10年,每次发工资自己投一点,公司match一部分,一开始不懂,没有全部去买美国股指基金,最初几年我是弄一部分股指,一部分债券,效益不好,后来才改为满仓美国股指基金,10年滚下来有8万多,投资是时间越长越显威力,要是我继续这样坚持20年每年追加并死捏美国股指基金,估计这个账户20年后也会滚到100万以上
两个人,国家给的各种大概2500,不够这个数,我记得国家补齐
按楼主一楼的算法,65岁以后,除了这笔钱,后面还需要60万就够了(我感觉需要更多一点)
到65岁有60万资产用,以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应该是很容易,
钱这东西,多了多花,少了少花,其实无需为未来焦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两个人,国家给的各种大概2500,不够这个数,我记得国家补齐
按楼主一楼的算法,65岁以后,除了这笔钱,后面还需要60万就够了(我感觉需要更多一点)
到65岁有60万资产用,以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应该是很容易,
钱这东西,多了多花,少了少花,其实无需为未来焦虑。。。
如果不需要给孩子留资产,我感觉坛子上的华人都有这么多资产。可中国人的习惯是帮孩子买房,结婚,上大学,买车。这些加起来几十上百万,所以钱就不够了。其实孩子们从小在这长大的,说真话,我还没见到一个孩子的经济状况不如移民父母的,这不是穷人接济富人吗?可中国父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啊,包括我们自己。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账不能这样算,你大大低估了资本+复利的能力,假设30年前的今天这个TD员工没有参加DB,而是直接拿5000去买自家公司的股票,股息再投资,一直不要动,那5000刀滚到现在价值是22万,我简单算了一下,91,92,93,94那几年用5000刀产生的回报都是20多万,后面几年降到10几万,这个员工从30年前的今天每年拿5000去买TD,光是1991-2001这10年投入的5万刀,现在的价值就是150多万了,再加上后面这20年的投入,30年全部加起来估计300万左右

30年后退休,这个员工拿300万的本金买入reits, 按每年5%领分红,也是15万一年,本金还会继续增值,对比其他同事一年拿6万的DB,你说哪个好?

TD在股市上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好的股,30年的年均回报也就是百分之10几,在15%以下,只是比标普指数略强而已,就是不懂股票,30年认准标普500每年定投5000,估计最后的数字也是200万左右,那也比一年拿6万的DB强得多
我们那个同事从98年才开始交,原来都是免费,而且工资少的那些年交的都可以忽略不计,DB感觉还是划算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们那个同事从98年才开始交,原来都是免费,而且工资少的那些年交的都可以忽略不计,DB感觉还是划算的。
我们这一代就不知道划不划算了,因为工资涨的慢,所以不能按多少年前忽略不计,然后公式按三年最高工资的平均值算。不过这个是公司自动弄的,貌似不能说不参加就不参加。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们这一代就不知道划不划算了,因为工资涨的慢,所以不能按多少年前忽略不计,然后公式按三年最高工资的平均值算。不过这个是公司自动弄的,貌似不能说不参加就不参加。

有DC计划的,自己加一点,公司加大头,比如lovemapleleaf在用DC的投资,
换句话说,他用公司给的钱+ 自己供的钱做投资
这个与没有DC计划,用自己加的哪一点钱去做投资,那个好?

而DB比DC好是基本的共识,很多企业把DB改成DC,雇员都不愿意,

我觉得很清晰的,DB > DC(自己供的钱 + 公司给你的钱 做投资) > 没有DBDC,用自己供的钱投资
 
最后编辑: 2021-02-0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有DC计划的,自己加一点,公司加大头,比如lovemapleleaf在用DC的投资,
换句话说,他用公司给的钱+ 自己供的钱做投资
这个与没有DC计划,用自己加的哪一点钱去做投资,那个好?

而DB比DC好是基本的共识,很多企业把DB改成DC,雇员都不愿意,

我觉得很清晰的,DB > DC(自己供的钱 + 公司给你的钱 做投资) > 没有DBDC,用自己供的钱投资
前面已经讨论很多,如果是公司出大头的DB,自己只交少部分或是不交,那当然是最好,要是自己交的部分比较多,那DB的收益未必赶得上DC,不能简单说DB就一定比DC好

DB遇到如sears破产这样的状况会有很大风险,当然DC也是有风险,投资管理不当会有损失,DC遇到风险会比较想得通,都是自己的责任,DB出事就不一样,钱是被别人糟蹋了,应该是很难受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96.50%
大家全都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房子,假如我国内没房子,房子需要贷款,我肯定在加拿大呆着。现在是我回国没有房子压力。我国内的房子顶多就是中国出台房产税以后缴点房产税。但是,加拿大这里就不行了,我一套旧condo,二至一厅每个月贷款加物业加地产税,我的退休金刚够,我如果不再找份工作,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 选择回国,把现在的房子出租, 挣的租金,回头在加拿大呆1-2个月也足够了。 等到了65岁,能拿全额退休金再说。等全额退休金能拿,把国内房子卖掉,回加拿大等死吧。 这几年在65岁之前肯定是想在国内呆着。 人过60岁,不能再打体力工,所以,我必须提前退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dave 说:
大家全都忽略了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房子,假如我国内没房子,房子需要贷款,我肯定在加拿大呆着。现在是我回国没有房子压力。我国内的房子顶多就是中国出台房产税以后缴点房产税。但是,加拿大这里就不行了,我一套旧condo,二至一厅每个月贷款加物业加地产税,我的退休金刚够,我如果不再找份工作,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 选择回国,把现在的房子出租, 挣的租金,回头在加拿大呆1-2个月也足够了。 等到了65岁,能拿全额退休金再说。等全额退休金能拿,把国内房子卖掉,回加拿大等死吧。 这几年在65岁之前肯定是想在国内呆着。 人过60岁,不能再打体力工,所以,我必须提前退休。

如果60到65间能拿到700块的退休金,这个计划切实可行,国内不去餐馆吃喝,花不了几个钱。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