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很对。我是指被扶持的政权。 南越很腐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也很腐败无能, 这三个美国一走立刻完蛋。南韩没倒下是因为美国和中共达成了停战协定。你要把美国的支持看作一门生意,有成本有收益。当收益抵不上成本,那及时止损就可以理解,比如现在的阿富汗和当年的越南,至于德国,西欧,日本,那是共产对峙的一线,是西方民主生死攸关的大事,退无可退。
如果现在毛子供枪供炮给塔利班,美国保证可以把塔利班打趴下,美国败走阿富汗,无他,筹码不够高而已
從台灣的觀點來看, 美國在1945年後的中國內戰對國民政府 / 中華民國政府既無支援亦無出兵, 只有扯後腿, 所以中華民國政府會輸. 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支援要到1950韓戰爆發後才出現.谢谢各位。 我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 把这个问题细分成几块足可以做几个博士学位出来。
我大概想第一步是分门别类。
1)冷战模式下无军事冲突的政权。 主要是西德和日本。
2)热战模式下的政权。 比如中国的国共两党, 比如越南,南韩北朝鲜,伊拉克,阿富汗。
中国的国共两党之争, 美国有支援无出兵。美国支援国民党应该算是失败的。
越南、朝鲜、伊拉克、阿富汗美国都直接出兵, 除了南韩其余3个政权都没有扶起来。 这几个政府之间有什么共性? 美国扶持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政权倒塌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太大太深。真是足以做几个博士论文出来。
应该说,美国支持的国家和政治力量,大部分赢了:百度安全验证
baijiahao.baidu.com
蒋介石差点儿彻底完蛋, 南越完蛋了,现在阿富汗政权也正在完蛋中。。。。看上面这个被几个美加门户网站都转载的帖子看看美国人和中国老百姓还真是有点儿鱼水情。 但蒋介石集团愣是被搞土改的中共打败了。
浏览附件660850
浏览附件660851
接受美国理念的,人民的日子过的好,应该说,美国支持的国家和政治力量,大部分赢了:
它支持中共对抗苏共,结果是中共崛起,苏共完蛋。
中苏两党支持的东南亚各国共产党,只有越南、老挝坚持到现在。中国支持的其它各国共产党,缅共,泰共,印(尼)共,马共,都败给美英支持的反共势力。
中国人奴性洗脑灌输的形成的一大特征是简单化、标签化、脸谱化思维模式,无法进行复杂的观察和思考。 如果奴才都有深邃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那哪还有奴才,主子的日子怎么过。 所以《人民日报》的黑色大标题有方向标甚至原子弹的作用,打倒刘少奇、揪出走资派。。。直到现在妄议中央。 一拍桌子一扣帽子,事情就定性了。这个主题就是错误的,有误导之嫌。
像是环球时报的标题
4) 北越全靠中苏支持,塔利班有巴基斯坦和阿拉伯基地组织支持 。(伊拉克政府还没有失败。)看了各位的发言。 如果把问题缩小,只看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三个美国直接出兵的。 共产党和伊斯兰极端组织有什么共同点以至于他们可以轻而易举打败美国扶持的政权?
1)高度军事化组织vs.松散的组织。 北越的社会组织远比南越紧密,所以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比南越多。 伊斯兰极端组织也是个高度紧密的军事集团。这些都是美国扶持的政府无法比拟的。
2)廉洁高效的组织vs.腐败的组织。 南越、伊拉克、阿富汗的政权都很腐败,上上下下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盘。 比如南越把美国援助的物资拿到黑色上去卖,美国估计有10亿美元的物资北南越官员贪污倒卖了。
3)强大的精神控制vs.无精神支撑。 共产党的那一套和极端伊斯兰教的非常相似,有非常清晰而严厉的原则。 北越另外还有民族解放打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 自从尊边府大捷后北越民族解放的口号非常有号召力。 而美国的民主自由法制那套东西在贫穷愚昧的国家里缺乏民众基础。
伊拉克发展的不错吧,现政府是民选政府。谢谢各位。 我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 把这个问题细分成几块足可以做几个博士学位出来。
我大概想第一步是分门别类。
1)冷战模式下无军事冲突的政权。 主要是西德和日本。
2)热战模式下的政权。 比如中国的国共两党, 比如越南,南韩北朝鲜,伊拉克,阿富汗。
中国的国共两党之争, 美国有支援无出兵。美国支援国民党应该算是失败的。
越南、朝鲜、伊拉克、阿富汗美国都直接出兵, 除了南韩其余3个政权都没有扶起来。 这几个政府之间有什么共性? 美国扶持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政权倒塌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太大太深。真是足以做几个博士论文出来。
還有1950年起台灣就有全民直選的縣市長, 縣市議會; 1954年起台灣就有全民直選的省議會. 此後定期選舉, 絕無例外. 台灣到1980年代的選舉技術已很成熟了.谢谢各位参与讨论,鄙人收益多多。
严格地说,日本西德南韩不能算是美国扶持的政府。 日本西德南韩确实是被美军占领,但没有战争进行中,二战结束和停战协定签了,社会稳定不需要美军维持稳定。 经过一个时期后都独立运行。 主要是越南、伊拉克和现在的阿富汗局势有类似可比的地方。 所以我有这方面的疑问。
台湾民主化基本上有比较明确的定论。 第一是冷战国际格局和局势和台海局势。 台湾与大陆对立,归属于西方阵营,但搞独裁一套显得格格不入,南韩也是如此。第二是台湾内部对民主的诉求。 台湾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不断要求民主,并有几次大规模的事件, 应该说是台湾民主化的主要动力。 第三条和第一条相关,就是美国对台湾的影响。 台湾的安全靠美国维护,美国有意推动台湾民主化,美国政要和蒋氏父子有相当多的交流。 蒋经国顺应历史潮流,做了正确的事。 南韩的民主化基本上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伊拉克政权确实没有完全倒台,但控制力也是非常脆弱,相当多部分多种武装势力割据。
這就是為什麼當年國父提出了軍政, 訓政, 憲政三個階段的建國方略 國父從未說民主是一蹴可及. 國父的理想在大陸從未失敗, 因為還來不及實行, 政府就垮了. 當時是否達到訓政完成的階段? 顯然沒有. 所以國父理想是未完成的實驗.楼主其实已经摸出一些规律了...
美国其实也是傻,甚至叫一厢情愿。共党再混蛋,有一句话是说对了的:不能一刀切,不是所有民族和国家都适合美式民主的,虽然出发点不同。这个课题确实很大很深,但是我的结论怕是不怎么政治正确,但存在相当程度的解释性。
即:
社会组织形式和政治体制框架要契合生产力水平,族群文化传统宗教价值取向和民族性。这几点是可以转变的,但实时条件下得match。一个国家如同一辆车/一台电脑,是一个高集成度的实体。部件性能要契合框架性能,软件要契合硬件。你给奥拓车底盘装上法拉利的超跑发动机,结果肯定不如原来的三缸0.6发动机,甚至还有散架车毁人亡的风险。
-- 对德,日,甚至新加坡这种严谨,自律,危机感强,文明程度高,民族向心力强的族群(德意志和大和曾经都是相对保守和落后的群体): 很容易学习被引导成与英美达到一个水平的高度发达社会,并能巩固改革成果。
-- 对韩国,大部分中东欧(西斯拉夫,东斯拉夫),中华民国(台湾)民族性强,文明程度较高,民族向心力强但学习能力和民族劣根性尚存的族群:基本还是能走上稳定的民主政权形势,虽然腐败程度比上一族群更高.
-- 对南越,中华民国(大陆)这一档次,非常抱歉的说,整体国民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经济底盘确实无法承载英美框架,硬上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指头一旦抽走,积木就碎一地。
-- 对阿富汗,利比亚等为代表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甚至非洲大部分前英法殖民地独立国家: 极端宗教势力强大,人种相对懒散,受教育水平,生产力极度底下的地区和民族,确实完全不适用英美制度。部落制还是至少得演进到近代工业文明水平才有得说。靠零星个别受过西方教育的当地人士是无法加速一步到位的。著名的利比里亚就是最好的例证:由文明程度高的北美裔黑人,照搬先进制度回非洲建立的国家,最后还是搞成个垃圾样。抄作业都抄不会说明啥?大家心里应该清楚。
或许诸位注意到我没有把华人归为一类,因为确实在历史的各个分岔口,由于意识形态,地缘等原因,华人确实已经分化成演进程度不同的几个群体了。近代以前确实是一个族群,而且文明程度高,极端宗教影响弱,学习能力也强,真是属于底子好的一类,所以分化之后,新加坡我可以确定的归入第一类。而台湾是个非常吊诡的例证,那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方面都同意蒋经国是个伟人。如果没有蒋经国,台湾不会再第二类,肯定是继续保持49年以前中华民国的状态。无论经济水平还是文明程度,无法跃入第二档次。老蒋100%没有这个能力。而小蒋作为一个威权统治者将整个国家推入了具备成为第二档类型的条件。
最后,关于现今留在大陆的这个族群,本来比较看好在文革那一代人故去之后,可以具备跃入第二类型的各种条件,但近年来的迅猛倒车及网络上反映出来的90后,00后的状态,我遗憾的说还在第三档,和40年代没有什么区别。确实不适合美式民主,如果换做英美体制,自然是乱哄哄漏洞百出,腐败横行。威权,极权体制至少是他们适应和喜欢的。还是那句话,虽然丑陋落后,但并不一定不合理。如同将猪请入五星级酒店,它们不一定领情,还是觉得又脏又臭的猪圈更可心,因为习惯了。
98年,一个台湾人告诉我说,還有1950年起台灣就有全民直選的縣市長, 縣市議會; 1954年起台灣就有全民直選的省議會. 此後定期選舉, 絕無例外. 台灣到1980年代的選舉技術已很成熟了.
還有1950年起台灣就有全民直選的縣市長, 縣市議會; 1954年起台灣就有全民直選的省議會. 此後定期選舉, 絕無例外. 台灣到1980年代的選舉技術已很成熟了.
美国方面一个错误的理论就是经济发展了就自然会转型成为民主国家。 台湾经济发展了,也正好转变成民主社会。但这里面有必然联系么? 美国方面的学者功力不够啊。 现在美国大学里研究中国的经费一定大大充足了, 有太多未解之谜。大家这么热烈地讨论,其实都不希望两岸战争,但似乎战争的引信已经点燃,无所谓谁对谁错,关键是灭火,但恶意螺旋已经形成,需要大智慧啊
大清、大明的历史沉淀都比美国浅,谁合格啊,
大清还是大明
这你还嫌短,只能靠大唐大宋大汉了大清、大明的历史沉淀都比美国浅,
而且都不在了,肯定不算数。
越南、老挝、古巴、朝鲜那样的
宇宙真理党领导的国家才合格,
因为宇宙的历史已经沉淀了150亿年了。
"50年代没有反对党,直选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98年,一个台湾人告诉我说,
国民党村长挨家挨户送钱买票,
而他家收了钱,照样把选票投给民进党候选人。
这看来像是很成熟的选举。
50年代没有反对党,直选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
我认为不会打战。但似乎战争的引信已经点燃,无所谓谁对谁错,关键是灭火,但恶意螺旋已经形成,需要大智慧啊
台湾V5,国民党提名的,大部分都能当选这本身说明国民党还有民意基础,搁现在的香港,这么选的话中共提名的估计一个也没戏"50年代没有反对党,直选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
這一點大錯特錯. 當年主要的選舉中 (如縣市長, 縣市議員, 省議員) 國民黨從沒有一次不受到黨外勢力的挑戰. 戒嚴時期不能組黨, 但非國民黨的仍可以獨立參選, 通稱黨外. 最有名的黨外候選人是1950, 1960年代的台北市長高玉樹. 今天台北市的敦化南路, 敦化北路, 仁愛路等林蔭大道, 都是在他任內規劃的.
台灣的早年選制也不利於一黨獨大, 而極利於黨外勢力出頭. 例如市議員選舉, 不是像加拿大一個小選區只選一名議員, 而是大選區: 可能有20名候選人, 得票最高的前5名當選. 這種選制下, 國民黨再有實力, 也很難5席全拿. 通常國民黨提名的, 只有3 或4名有希望當選. 剩下的1或2席, 只要黨外的候選人條件好, 就可拿下.
請看 "紫色大稻埕" 一劇. Netflix, Youtube 都找得到. 台灣人從日本時代早就為爭權利抗爭, 抗爭的中心訴求是開議會. 等到二戰結束, 台灣人已累積許多抗爭經驗了. 台灣人沒那麼容易擺平. 所以才會有你上面舉的賄選無效的例子.
兩岸的隔閡由貴文可見一斑. 建議先看 "台灣選舉史" 一書當入門, 之後再多問人, 多看別的書.
我的意思是说,"50年代没有反对党,直选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
這一點大錯特錯. 當年主要的選舉中 (如縣市長, 縣市議員, 省議員) 國民黨從沒有一次不受到黨外勢力的挑戰. 戒嚴時期不能組黨, 但非國民黨的仍可以獨立參選, 通稱黨外. 最有名的黨外候選人是1950, 1960年代的台北市長高玉樹. 今天台北市的敦化南路, 敦化北路, 仁愛路等林蔭大道, 都是在他任內規劃的.
台灣的早年選制也不利於一黨獨大, 而極利於黨外勢力出頭. 例如市議員選舉, 不是像加拿大一個小選區只選一名議員, 而是大選區: 可能有20名候選人, 得票最高的前5名當選. 這種選制下, 國民黨再有實力, 也很難5席全拿. 通常國民黨提名的, 只有3 或4名有希望當選. 剩下的1或2席, 只要黨外的候選人條件好, 就可拿下.
請看 "紫色大稻埕" 一劇. Netflix, Youtube 都找得到. 台灣人從日本時代早就為爭權利抗爭, 抗爭的中心訴求是開議會. 等到二戰結束, 台灣人已累積許多抗爭經驗了. 台灣人沒那麼容易擺平. 所以才會有你上面舉的賄選無效的例子.
兩岸的隔閡由貴文可見一斑. 建議先看 "台灣選舉史" 一書當入門, 之後再多問人, 多看別的書.
兄台是台湾的么?那可要多多介绍介绍台湾"50年代没有反对党,直选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
這一點大錯特錯. 當年主要的選舉中 (如縣市長, 縣市議員, 省議員) 國民黨從沒有一次不受到黨外勢力的挑戰. 戒嚴時期不能組黨, 但非國民黨的仍可以獨立參選, 通稱黨外. 最有名的黨外候選人是1950, 1960年代的台北市長高玉樹. 今天台北市的敦化南路, 敦化北路, 仁愛路等林蔭大道, 都是在他任內規劃的.
台灣的早年選制也不利於一黨獨大, 而極利於黨外勢力出頭. 例如市議員選舉, 不是像加拿大一個小選區只選一名議員, 而是大選區: 可能有20名候選人, 得票最高的前5名當選. 這種選制下, 國民黨再有實力, 也很難5席全拿. 通常國民黨提名的, 只有3 或4名有希望當選. 剩下的1或2席, 只要黨外的候選人條件好, 就可拿下.
請看 "紫色大稻埕" 一劇. Netflix, Youtube 都找得到. 台灣人從日本時代早就為爭權利抗爭, 抗爭的中心訴求是開議會. 等到二戰結束, 台灣人已累積許多抗爭經驗了. 台灣人沒那麼容易擺平. 所以才會有你上面舉的賄選無效的例子.
兩岸的隔閡由貴文可見一斑. 建議先看 "台灣選舉史" 一書當入門, 之後再多問人, 多看別的書.
民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是要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累積才有一點成就. 國民黨到台灣之後, 是有按照國父思想實行地方自治啊! 這點被太多人忽略了.我的意思是说,
我98年初次认识台湾人的时候,
台湾的民主制度已经很成熟了,
现在还记得向他了解的其它一些细节。
以前我以为台湾的民主化,始于开放党禁之后,
读您的回帖才知道台湾在50年代已经有初步的民主制度。
所以香港的選舉制度被閹割了.台湾V5,国民党提名的,大部分都能当选这本身说明国民党还有民意基础,搁现在的香港,这么选的话中共提名的估计一个也没戏
哇,你太慷慨了。我从来没有去过台湾,想知道的太多太多。我能回答的, 我一定回答! 你想知道甚麼?
講到民意基礎 以前的國民黨在地方選舉高度仰賴地方派系, 如農漁會, 廟產管理委員會的委員等. 那些都是在地方上人脈很廣的人, 可以拉到很多票. 你可以說那是對地方的控制, 或是對地方勢力的妥協. 二者皆對. 當然, 在開放黨禁之後, 地方勢力也有可能另投明主, 這種事也發生過很多次.台湾V5,国民党提名的,大部分都能当选这本身说明国民党还有民意基础,搁现在的香港,这么选的话中共提名的估计一个也没戏
其实民国政府没撤退台湾前,还在大陆时,47-48年全国就有大选了。我在网上见过那时的选票。我的意思是说,
我98年初次认识台湾人的时候,
台湾的民主制度已经很成熟了,
现在还记得向他了解的其它一些细节。
以前我以为台湾的民主化,始于开放党禁之后,
读您的回帖才知道台湾在50年代已经有初步的民主制度。
这些自治自管的团体,是社会肌理,也是建设民主制度的肌理,没有这种 social fabric, 不行講到民意基礎 以前的國民黨在地方選舉高度仰賴地方派系, 如農漁會, 廟產管理委員會的委員等. 那些都是在地方上人脈很廣的人, 可以拉到很多票. 你可以說那是對地方的控制, 或是對地方勢力的妥協. 二者皆對. 當然, 在開放黨禁之後, 地方勢力也有可能另投明主, 這種事也發生過很多次.
其实这就是我大台湾的优势所在,各种共同体的存在,是对专制集权政府的牵制,也是最终实现民主的路径。講到民意基礎 以前的國民黨在地方選舉高度仰賴地方派系, 如農漁會, 廟產管理委員會的委員等. 那些都是在地方上人脈很廣的人, 可以拉到很多票. 你可以說那是對地方的控制, 或是對地方勢力的妥協. 二者皆對. 當然, 在開放黨禁之後, 地方勢力也有可能另投明主, 這種事也發生過很多次.
是这样,共同体的存在,也是秦教授反复强调的民主社会的基础,邪恶的中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一切对其统治构成威胁的共同体,最新的代表性事件就是孙大午案。。。。这些自治自管的团体,是社会肌理,也是建设民主制度的肌理,没有这种 social fabric, 不行
完全正確, 但是這些社會肌理, 在中國有很長遠的歷史. 宋朝以下學者都有興辦社會事業, 如鄉約, 保甲, 社倉, 義倉, 書院等等. 朱熹辦社倉, 范仲淹辦義莊, 曾國藩的湘軍最初也不過是在廟口練武的一夥人. 要說公民社會, 地方自治, 那在中國可是有淵遠流長的傳統. 不假外求.这些自治自管的团体,是社会肌理,也是建设民主制度的肌理,没有这种 social fabric, 不行
不敢當! 不敢當! 我只是幸運投對胎, 能看到一些能 work 的東西. 投錯胎的人, 只能看到 do not work 的東西. 而他們的政府告訴他們, 外面的東西. 更 do not work.我觉得wftwsga 提供了好多好想法,好经验,
特别宝贵的是基层经验,自治协会的经验,
这些东西,全靠中央集权的福蔭,完全正確, 但是這些社會肌理, 在中國有很長遠的歷史. 宋朝以下學者都有興辦社會事業, 如鄉約, 保甲, 社倉, 義倉, 書院等等. 朱熹辦社倉, 范仲淹辦義莊, 曾國藩的湘軍最初也不過是在廟口練武的一夥人. 要說公民社會, 地方自治, 那在中國可是有淵遠流長的傳統. 不假外求.
我在另一則帖子中提到: "講到民意基礎: 以前的國民黨在地方選舉高度仰賴地方派系, 如農漁會, 廟產管理委員會的委員等. 那些都是在地方上人脈很廣的人, 可以拉到很多票. 你可以說那是對地方的控制, 或是對地方勢力的妥協. 二者皆對. 當然, 在開放黨禁之後, 地方勢力也有可能另投明主, 這種事也發生過很多次."美国方面一个错误的理论就是经济发展了就自然会转型成为民主国家。 台湾经济发展了,也正好转变成民主社会。但这里面有必然联系么? 美国方面的学者功力不够啊。 现在美国大学里研究中国的经费一定大大充足了, 有太多未解之谜。
这些东西,全靠中央集权的福蔭,
一旦皇上有想法,马上可以摧毁,一直没形成坚固的力量,
楼上的一个网友,day day up 介绍秦晖,秦辉有一篇文章讲人民公社为什么成功的把土地集中起来,没什么抵抗,要知道,中国农民把土地当命根子一样,
他的解释是,地方的各种联系或者说组织,在皇权面前,从来就是散沙,从来就没独立的存在过,一旦皇上觉得有一丝的威胁,马上就摧毁,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古代统治一般认为到县一级,再往下以村镇自治为主。 余英时先生回忆安徽农村生活,村内事物或有纠纷完全不需官府插手。 当然皇帝的力量完全超出任何地方势力,但正常情况下皇帝不会去干涉,因为那成本太高,农业社会生产力不是工业社会可比拟的。 现在中国工业社会,中共党员渗透到社会最小单元,村里有支部有支书,城里居委会主任肯定是党员,前不久一位网友讲腾讯有7000多党员,每几个最基础的程序员中就有党员。 9000万党员控制着13亿百姓。 这叫“党天下”, 远比国民党的“党国”厉害多了。 即使苏联都没有做到这种控制程度。在中国生活,你在任何角落逃不出党的控制。这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完全正確, 但是這些社會肌理, 在中國有很長遠的歷史. 宋朝以下學者都有興辦社會事業, 如鄉約, 保甲, 社倉, 義倉, 書院等等. 朱熹辦社倉, 范仲淹辦義莊, 曾國藩的湘軍最初也不過是在廟口練武的一夥人. 要說公民社會, 地方自治, 那在中國可是有淵遠流長的傳統. 不假外求.
所以台湾是中共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是要消灭任何华人民主宪政共同体的存在。其实这就是我大台湾的优势所在,各种共同体的存在,是对专制集权政府的牵制,也是最终实现民主的路径。
这些东西,全靠中央集权的福蔭,
一旦皇上有想法,马上可以摧毁,一直没形成坚固的力量,
楼上的一个网友,day day up 介绍秦晖,秦辉有一篇文章讲人民公社为什么成功的把土地集中起来,没什么抵抗,要知道,中国农民把土地当命根子一样,
他的解释是,地方的各种联系或者说组织,在皇权面前,从来就是散沙,从来就没独立的存在过,一旦皇上觉得有一丝的威胁,马上就摧毁,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古代统治一般认为到县一级,再往下以村镇自治为主。 余英时先生回忆安徽农村生活,村内事物或有纠纷完全不需官府插手。 当然皇帝的力量完全超出任何地方势力,但正常情况下皇帝不会去干涉,因为那成本太高,农业社会生产力不是工业社会可比拟的。 现在中国工业社会,中共党员渗透到社会最小单元,村里有支部有支书,城里居委会主任肯定是党员,前不久一位网友讲腾讯有7000多党员,每几个最基础的程序员中就有党员。 9000万党员控制着13亿百姓。 这叫“党天下”, 远比国民党的“党国”厉害多了。 即使苏联都没有做到这种控制程度。在中国生活,你在任何角落逃不出党的控制。这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
很高兴地看到,大家的认识是相同的,是这样,共同体的存在,也是秦教授反复强调的民主社会的基础,邪恶的中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一切对其统治构成威胁的共同体,最新的代表性事件就是孙大午案。。。。
楼主的标题是伪命题,主贴更是偏颇,和老共的媒体一个风格。这可是个艰深的难题。 反过来,有美国支持而成功的例子么?好像没有。 反而是苏联、中共支持的政府成功的多。 比如东欧诸国,只要苏联不垮他们的政权都不垮,共产党越南至今政权稳固,北朝鲜也很稳固。
核心是批判2000多年的秦制,造成中国只有散沙般的个体外加沿海地区的一些小共同体,这在一个以皇权为代表的大共同体面前不堪一击,所以民众在专制面前展现出来的只有惊人的忍受力和因活不下去而爆发出来的巨大的破坏力,秦教授是文化决定论坚定的反对者,为此他还专门论述过,但不是非常令人信服。文化太重要了,国人不是没有勇气,前不久不是有个辱母杀人案么,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民众因习二独裁感到受辱,习二还能有好日子过么?这篇文章的核心,说中国的农民没组织,没互相捍卫的概念,只有个体和天下,
没有小共同体的根源是什么?法家的专制啊,这篇文章的核心,说中国的农民没组织,没互相捍卫的概念,只有个体和天下,
这个,我不懂,不敢评论,核心是批判2000多年的秦制,造成中国只有散沙般的个体外加沿海地区的一些小共同体,这在一个以皇权为代表的大共同体面前不堪一击,所以民众在专制面前展现出来的只有惊人的忍受力和因活不下去而爆发出来的巨大的破坏力,秦教授是文化决定论坚定的反对者,为此他还专门论述过,但不是非常令人信服。文化太重要了,国人不是没有勇气,前不久不是有个辱母杀人案么,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民众因习二独裁感到受辱,习二还能有好日子过么?
炮火好多次了,倒了一个,起来另外一个,
肌理上的东西需要建设,不然就是一个取代另外一个,
这就是骨髓里的奴性的表现。 这个人从小被洗脑灌输,已经是个不需要链子和鞭子的奴才,主子放她出去都放心。
我觉得秦晖先生没有讲透彻。 他的意思是,决定性的是体制、结构和政治制度,文化是附生的。 有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味道。 应该说是政治基础决定文化建筑。所以他不赞同文化决定论。 比如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和明清的文化非常不同,是不是?汉朝时的中国人和满清时的中国人很不相同,表现在文化上,但决定因素是汉朝的社会与满清时的社会巨大差别。核心是批判2000多年的秦制,造成中国只有散沙般的个体外加沿海地区的一些小共同体,这在一个以皇权为代表的大共同体面前不堪一击,所以民众在专制面前展现出来的只有惊人的忍受力和因活不下去而爆发出来的巨大的破坏力,秦教授是文化决定论坚定的反对者,为此他还专门论述过,但不是非常令人信服。文化太重要了,国人不是没有勇气,前不久不是有个辱母杀人案么,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民众因习二独裁感到受辱,习二还能有好日子过么?
就是这个道理,核心的靶子要对准我觉得秦晖先生没有讲透彻。 他的意思是,决定性的是体制、结构和政治制度,文化是附生的。 有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味道。 应该说是政治基础决定文化建筑。所以他不赞同文化决定论。 比如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和明清的文化非常不同,是不是?汉朝时的中国人和满清时的中国人很不相同,表现在文化上,但决定因素是汉朝的社会与满清时的社会巨大差别。
如果我们倒过来认为我们现在社会的状态是由文化决定的,那就不对了。 比如中国人奴性深重, 导致中国的极权统治,这就本末倒置了。 中国人的奴性文化是从蒙古人征服中原后经过明朝、清朝到现在700多年高压极权统治所塑造形成的。
没必要转播这种东西,
传统十论我已经读过一遍。 他最后一篇我觉得写的最好,他把瑞士社会描述给读者,清晰的阐述了他的理论。 可读性也很强。再看一篇秦晖文章,也是《传统十论》里面的,
看看五四目标是啥?
想想我党为啥怕小共同体,为啥要维稳消弱它们,为啥宣传党和人民不可分割。。。
秦晖: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
现在说人文主义,实际上所谓的人文指的都是人的个性,我们说的人权实际上也是公民的个人权力,因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解释什么叫侵犯人权、维护人权。如果我们说人权指的是所有人的权力或者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或国家的权力,那就很难讲什么叫做侵犯人权了。
现代化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常识了,它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一个是民主政治,这两点背后共同的东西就是社会的个人本位化,也就是从一个共同体为本位的传统社会过渡到个人本位的、尊重公民个人权力和个性价值的社会。
我们现在说人文主义,实际上所谓的人文指的都是人的个性,我们说的人权实际上也是公民的个人权力,因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解释什么叫侵犯人权、维护人权。如果我们说人权指的是所有人的权力或者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或国家的权力,那就很难讲什么叫做侵犯人权了。所以我们现在讲人权、讲人道主义,都是基于对个人权力的尊重、对个人个性自由发展的尊重而言的。这恐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共识,既是跨文化也是跨主义的。比如马克思说过,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从事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自由,越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在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人并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狭隘人群的附属物,是共同体的产物、财产,因而也是作为共同体之父的那个人的财产。仅只是在我们这市民社会中,个人才成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按他的说法,历史的发展是从以人的依赖性即人对共同体的依赖性为主的阶段发展到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阶段。这是理想阶段。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公民关注个人自由,臣民关注整体的和谐。”大家知道卢梭一般被认为是对自由主义理解的个人权利观持批评态度的,因为他有很多关于人权的概念,这种概念如果膨胀得很厉害的话,就会对个人自由有很大威胁。但即使是卢梭,他也以个人权力来作为划分公民和臣民的一个重要指标。自由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关于个人本位的言论在那里有着许多经典说法。我之所以在这里列举马克思,列举卢梭是因为按照自由主义来看,这两个人都对个人权力和本位持很大的保留态度。但即使是他们,在谈论现代社会、市民社会的时候,也是把尊重个人的权利、尊重个性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一个几乎是本质性的指标。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都是在这个基点上产生出来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长期讨论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就是把个人本位及非个人本位当作一个文化特征来谈论。我们现在有必要去反省这种观点。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说。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本位的,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或亚洲价值的特点是整体本位的,而这个“整体”的说法不一,有说家庭本位的,有说宗族本位的,总之有些人认为个人本位、总体本位是不同文化的特征。我觉得这个说法之所以形成是有原因的,在后面我会提到四个原因。但就事实而言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西方在前近代时期,比如中世纪,他们的文化观念很难说是个人本位的。个人本位是现代化的特征而不是某个文化的特征,甚至也不能说是西方文化的特征。但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以来,的确存在这种说法。
这是我们考虑的立足点,在此之上,我们要讨论的两个问题是:第一,如果我们不把个人本位作为东西文化比较的出发点的话,那么不同民族发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二,从各种不同社会中,怎样找到一条各自不同或者有共同基础的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在这里我首先要讲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西方文化是个体本位的文化,而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化是整体本位的文化。我认为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实上我们发现不同的人在研究本民族文化,尤其是本民族前现代阶段的文化的时候,几乎不约而同的把整体本位当作其特点,但是到了近代,有四个原因致使我刚才说的误解产生。
第一,近代西方文明在19世纪和中国交流时,这两种文明的发展状态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西方当时已经是个人本位的近代社会,而中国仍是传统社会,因此,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就觉得家族、宗族等就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于是西方很多汉学家和中国问题研究者纷纷关注中国社会,把目光驻留在这些地方。但是实际上如果不是19世纪而是更早的如中世纪,像一些血缘共同体以及非血缘的其他共同体如村社、行会、教区、采邑,在西方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并不亚于东方。
第二,19世纪以来,中国人同西方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近代思潮,它的个性解放特征,维护、弘扬、伸张公民个人权力的特征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在代表“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激进的即后来发展成马克思主义的那一支中表现尤为明显。大家知道后来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那些人,当初都是最极端的个性解放主义者,很多人提出废除家族、废除家庭、废除婚姻,也有个别人主张废除国家。无论在理念还是行为上,他们都对共同体或者那种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整体约束个人权力的行为进行了非常强烈地抗衡。
当时的中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李泽厚先生称之为“救亡压倒启蒙”。我认为并非如此。因为那时救亡和启蒙是一致的,如果把启蒙理解为个性解放的话,那么当时最热衷于救亡的那些人往往也是最热衷于个性解放的人。但是如果救亡并不是压倒启蒙的话,那么救亡的确对启蒙有一种扭曲。也就是说救亡把启蒙、个性解放的矛头更多地指向小共同体而不是大共同体。这些人当时强调的个性解放和个人权力的伸张,主要不是针对国家、整体的束缚,而是针对小共同体尤其是家庭、家族的束缚。
“五四”运动中个性解放主义者要求人们摆脱的束缚主要是包办婚姻、家长制、族权、夫权。他们把这些作为个体摆脱整体的很明确的倾向提出来,然而这时他们反抗的矛头并不都只限于家庭。比如说晚清一直到“五四”时代的中国人对中国封建皇权的批评同样是非常强烈的。其强烈程度并不亚于他们对族权的批判。但是,如果你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两种批判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在于“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在摆脱家庭和家族束缚的时候,他们绝不仅仅是摆脱家族、家庭内部某些首长个人的束缚,而是在摆脱一个整体的束缚。比如他们反对包办婚姻,并不是因为它体现了家长的意志就不能忍受而如果体现家族意志就变得可以忍受了。中国人摆脱家庭控制、摆脱家族控制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但是他们在反对国家专制的时候就没有这种观念。在反对皇权时,他们往往强调他们反对的是一家之专制,一族之专制,而假如是人民的专制似乎就是好的了。因此他们的个性解放在国家、民族的层次上不具有个性解放的特征,而只在小共同体的层次上有个性解放的特征。也就是说“五四”时代的个性解放仅仅针对小共同体而不针对大共同体,它非常强烈地指向了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宗族主义的部分。
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一直处于民族危机中,人们痛感国力衰弱,都有强国意识。在这种意识遮蔽下人们对更大范围共同体的束缚就不是太敏感了。以至于后来产生了一种不好解释的现象,那就是“五四”运动以后正是在最激进的那一支中——这里的激进是个性解放上的激进,发展出了一种比传统社会对于个性的压抑更厉害的机制。对此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当时的反传统还不够彻底,80年代很多西化论者持这种主张;另一种正相反,认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激进主义过分了,带来了革命,而革命又带来了人民主权,从而造成对个性的进一步挤压。我认为,激进与不激进都是对传统而言的,但传统究竟是什么呢?
第三个原因是,近代中国人接受的近代思潮主要来自西方思潮,而西方思潮是在西方传统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为解决他们的个性解放和个人权力伸张提出的原理。西方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社会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西方社会的确是小共同体本位。西方在中世纪时期的国家组织并不太发达,按现在通行的说法,西方的民族国家是在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他们那个时代仍是整体本位的时代,但是这个整体是各种各样的小共同体,也就是《共同体与社会》这本书中写的共同体,书中没有用“小”,因为在西方人眼中所谓共同体就是小共同体。小共同体包括采邑、村社、行会、教区甚至家族血缘共同体。现代研究证明,大家族制度如果在西方中世纪并不像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普遍的话,那么与东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相比,它还是更常见的。它与其说是中国社会的特征不如说是西方中世纪社会的特征。为了摆脱小共同体的束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市民与王权的联盟”这样一种现象。随着西方现代化,国家主义是和民主主义同时并生的两种价值取向,尤其到了两次大战之间,又恰恰是西方国家主义思潮:右的国家主义思潮——法西斯主义和左的国家主义思潮——布尔什维主义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这种思潮反馈到中国,就使中国人更难对大共同体本位产生很到位的反思。
第四点,我今年年初在海南的一次会议上谈这个问题时,有一位学者补充说美国汉学家或者说西方汉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很多见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认为西方汉学家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一方面是因为观察角度的问题。很多汉学家包括研究中国家族制度最有名的学者,他们关注的是福建和广东的家族,尤其是新界的家族。他们关注的都是东南沿海,而东南沿海确实是近代以来中国家族制度最发达的地方。以东南沿海的现象往内地推,容易产生很多认识上的问题。东南沿海的很多现象,所谓中国的本土资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这本来是比较成问题的。但由于这些人的观察角度所限,他们关注的就只能是这些。另一方面,西方的汉学家有一个不言自明的职能角色,就是发现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地方,而不是中西方的相同之处。所以,他们的观察角度很自然地就偏重于求异而非求同。他们的求异职能使他们势必要向西方描绘一个奇异的东方,这种倾向也是他们研究中国家族的原因之一。
这四种原因,使得长期以来似乎有了一个定论——西方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是宗族本位的社会。那么从“五四”以来,恐怕真正的区别只在于对传统持一种什么态度这一方面。比如对家族这种传统,有些人持尖锐的批判态度,代表这种传统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一种很糟糕的东西。很多比较激进的西化论者就持这一观念。还有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持认同的态度。但是认同也好,批判也好,都只是一种价值判断。就事实判断而言,它们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以至于今天,面对改革以后我国东南沿海出现的小共同体的复兴基本上还是这两种话语。虽然评价相反,但都把它看作中国的传统。而我今天要对这一点质疑。
我并不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着地缘、血缘的小共同体组织或意识。以前我们就说东南沿海共同体最多,内地比较少;1949年以前比较多,1949年以后较少。最近又有人写文章说这些都不对,其实华北也是有的。即使1949年以后家族传统也没有完全消失。这样的说法,我觉得就绝对意义上来说肯定是正确的,但我们现在要谈的是相对的意义。当我们把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时,我们肯定有一个参照系,也就是其他文明。
现在说人文主义,实际上所谓的人文指的都是人的个性,我们说的人权实际上也是公民的个人权力,因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解释什么叫侵犯人权、维护人权。如果我们说人权指的是所有人的权力或者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或国家的权力,那就很难讲什么叫做侵犯人权了。
我刚才讲的那些理论,可以说已深人人心,大家都把它作为不言自明的真理,因此产生种种推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前几年有部叫《被告山杠爷》的电影曾在思想界引起很大轰动。据我所知,社会学界、人类学界、法学界都拿这部电影作文章。这部电影是以一个非常偏僻落后、与外界没多大交往的山村为场景,那里的村民根本不知道法制是什么,只懂得传统的宗法秩序。德高望重的山杠爷按照家族统治的那一套对社区进行着伦理自治。但有一天他的统治和外界法律产生矛盾,共同体外的国家进行了干预,带走了山杠爷,传统的伦理自治遭到了破坏。
在这里,我不想对伦理自治是否值得称赞提出批评,因为这是价值判断的问题。我只想指出一点,我国很多城里人和西方人有同样的见解,这就是当我们在东南沿海这些地方看到某些好像与现代社会不太一样的奇妙的东西时,我们理所当然地把它认定为传统,而且把它向内地、向封闭的地方推,认为越是原生形态的地方这种东西就越多。所以,杠爷不被设置在中原地区或沿海,而是在内地—个封闭的山村里。但实际上,真正了解一下历史,了解一下现时的农村,你就会发现,现实恰恰相反。
我们看到的宗族、家族,应当说不同程度地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如果就相对的发达水平而论,从时间上说越是晚近越是发达。我说的“晚近”是指宋元以后,宋元不像明清那样发达,而明又没有清那样发达,甚至在清代,也是晚清胜于清前期。从地域来讲,中国家族组织、家族伦理和家族自治现象也是在最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在发达程度和与外界接触程度次之的长江流域较发达,而黄河流域尤其是被视作是中国文明的摇篮和中国古老文明的最典型代表地区的中原和关中这些地方可以说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
我这么说的根据是有计量尺度的。抽象地说家族发达与否很难度量,但家族公产的发达程度是可以这样说的。家族组织不管是族谱、祠堂、族墓甚至乡规、族约都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一基础的体现就是族庙公产。我们已经知道,至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族庙公产最发达的是东南沿海,尤其是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广州属各县。大部分县的族庙公产都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甚至80%以上,像顺德、番禺、新会,而其他县族庙公产也达到30—50%。很多地方几乎就是一个个的宗族公社,以至于到了1950年搞土改的时候,当地的很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处理,因为那里没有私人土地,福建、浙江两省的族庙公产的比重也非常大。20年代,浙江永康族庙公产占42%,义乌占34%。浦江、上虞有的社区占80%以上,福建尤其是客家地区更不用说了。长江两湖地区族庙公产最发达的地方恰恰也是这两个省最发达的地方,像湖南长沙附属各县,湖北汉阳附属各县,这两个地方族庙公产在20年代大致都在15%—20%左右,在周边各府就更少。到了华北平原、黄河流域族庙公产几乎就不存在了。30年代初,乡村建设派梁漱溟、李景汉先生在华北调查的结果也是如此。李景汉先生的定县调查,得出的耕地总面积达6万多亩,但其中族庙公产仅200亩。关中41个县,根据土改的调查,没有一个县的族庙公产超过0.5%,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整个北方地区基本上不存在有意义的族庙公产。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家庭小共同体到底是在封闭的条件下产生的原生形态的传统,还是一种别的东西,至少是在别的因素刺激下成长起来的东西;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看到的被告山杠爷这样的故事在不发达地区也许有,但绝不是典型现象。元代有一句民谣“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意思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并不是家族很多的地方,而是官吏多,小共同体的自治组织反而不发达,老百姓受所谓王法的制约反而更强烈。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首先要说到对传统的认识。按我的看法,把儒家典籍当作中国传统的作法需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影响中国人——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统治者还是人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东西,与其说是儒家,不如说是其他的,比如说法家。
中国作为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国家,是从战国、秦开始的,延续到清朝基本上没什么改变,制度也是那时定下的。但典籍却经过了变化,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就在中国经典文化中取得了独尊地位,但这并没有在整个社会造成一场大变革。汉代制度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汉承秦制”,并且瞿同祖先生提出了“汉承秦法”,不但整个政治制度继承了秦朝,而且汉代法典也是继承了秦代的法家法,这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并没有根本改变,一直到东汉仍如此。到魏晋后,中国法律开始儒家化,以礼入法,礼法合一。
法家法乃至整个法家思想体现的是极端反宗法的大共同体一元化控制的传统。它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使专制王权能够穿透一切小共同体的自治躯壳一直贯穿到每个小农家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社会是“编户齐民”的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一户一户的小农严格编制的社会。这种说法和当下流行的一种观点会产生冲突。很多人都喜欢讲1949年以前,中国的国家权力只达到县一级,县以下是自治的乡村,乡绅代表了自治利益,用宗族治理进行没有丝毫政权意味的乡绅自治。如果针对1949年以后的情况而言,这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但如果把它作为文化特征,与其他民族对比,恐怕就不能这样说了。
在战国、秦汉一直到东汉,中国不但“汉承秦制”而且“汉承秦法”,他们贯穿的都是法家的理念和法家的体制。法家理论在人性上是赤裸裸的性恶论,这使他们对宗法的温情脉脉的东西不抱任何幻想,像韩非说的“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在此基础上,皇帝要统一,就要建立起一套“利出一孔”的制度,所有的资源都必须高度集中地控制在专制国家手里,这一原则要贯彻到底就要打破一切小共同体自治的纽带。因此,法家的制度设计是非常反宗法的,它的逻辑是强制瓦解宗法大家庭,例如“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秦代的法律制度鼓励“告亲”禁止“容隐”,它把在财产观念上的小共同体意识消解到了最大程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法律答问》中说“夫有罪,妻先告”,其财“不收”;“妻有罪,夫先告”,其财“(上田下井)夫”。从这种法律原则看,秦代的法律在财产关系上给人一种非常现代化的印象,因为它里面描写的财产主体几乎是个人。臣妾(奴婢)盗主之父母的财产,不算是盗主人的财产,甚至《秦律》中还有讨论子盗父、父盗子,假父(义父)盗假子的问题。这样的一套原则要体现的就是“以吏为私”。吏,与其说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种人格。秦汉时代,吏的概念很广,很多文献都把这一概念一直延伸到五人、里长、父老层级。
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取代了法家思想,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起了很大的影响,并在魏晋时达到它的顶点。魏晋时的确出现了社会家族化的局面。从东汉开始世家大族势力逐渐兴起,魏晋出现门阀士族,当时的政权体系、选官原则也变成了泛道德主义、伦理中心主义。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名义上按道德原则如“孝廉”、“贤良方正”、“自孝有道”等选官。这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我把这一时期称为“表里皆儒”的时期。儒家原则的确贯穿到了社会行为和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中。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解体的现象。
从隋唐到宋元,中国重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这个重建的过程,照我的分析是“儒表法里”的过程。在经典文化层面大量恢复了法家的东西,以至于宋元以后的中国,或者说整个中国文化,与其说是儒家文化为主导,不如说是法家文化为主导。整个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们在此制度下形成的行为方式与其说是儒家化的不如说是法家化的。举个例子,中国人对人性的判断事实上是性恶论的。中国人的防人之术从精英到大众在世界上是发展得最为登峰造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真正流通的对人的评价不是儒家性善论,而是在幼学诗之类中表现出来的“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入之心不可无”等等。
相对于中国这种传统而言,西方中世纪倒是一个很典型的小共同体本位的时代。我们现在讲的小共同体,一般指的是非血缘共同体,主要指以封主封臣之间的忠诚关系为纽带的采邑制,以及以地缘纽带为基础的村社制。实际上,即使抛开这两点不论,即使谈到真正的血缘共同体意识,在前近代的欧洲也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前面讲到秦汉时代在法家意识的灌输下,整个社会表现出明显的非宗法状态,但在欧洲中世纪,血缘共同体在组织居民聚居中反而非常普遍。用欧洲年鉴学派第一代泰斗人物的话说,当时除了血缘关系以外几乎没有别的人际关系。现代家庭人口史研究对欧洲传统大家庭制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正,认为实际上大家庭没有那么多,但即便如此,比起中国五口之家还是要多。如果再考虑其他的共同体形式就更不用说了。
西方小共同体的广泛发展,造成了西方传统社会中一些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比如我们现在很难理解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怎么回事。比起日尔曼地区的马尔克、东欧俄罗斯的米尔,英国中世纪的村社并不发达,但在圈地运动前,村社传统仍有很大势力,表现在当时尽管有土地买卖、租佃,但限于本村。市场经济发展后,土地被租给出价高的外村人养羊,原来在土地上的本地的老佃户被赶走,这就是圈地运动。在中国人看来,这算不了什么,别说是租,即使把土地卖给外村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村社之间的土地交易在汉代已经有了,宋元以后更为普遍。但在英国这样村社观念不是很强的国家,打破村社观念竟然引起了极大反响。中国人同样不能理解社区对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束缚力,不能理解俄国农民19世纪在向政府交纳国税,向领主交纳劳役地租的同时,为什么要向村社承担26%的税务。
欧洲中世纪行会、教区、领地都有很强的排他性,内部都有很强的自治纽带。欧洲中世纪传统社会基本上是个小共同体本位的社会,而且这个传统并不限于中世纪,也包括罗马。我们现在都说西方传统起源于罗马,如果我们拿罗马和当时的中国社会即秦汉时代相对比,那么秦汉时代的“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和罗马的父权制大家族制度,恰恰形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罗马对父权的承认比中国法律要严格得多,任何权力的主体都是父权制大家族,家长对家属的权力就像奴隶主对奴隶一样。
因此,就传统社会本质而言,不论中国社会还是西方社会,都是共同体本位的社会,而不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但如果要说两者有何特点的话,那么中国的特点在于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很不发达——小共同体真正发达起来在近古恰恰是在一些接受外界影响较多的、商品经济发达的、整个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长江流域;而欧洲中世纪倒真是一个小共同体本位的社会。
我要讲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社会是怎样演进到个人本位的现代社会的。我一开始讲了,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是个人权力和个性伸展的过程。但个人权力和个性在力量弱小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摆脱所有共同体,这时有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和一些共同体力量联盟来摆脱束缚最厉害的共同体的中间状态。对西方来说,这便是现代化起步阶段。中世纪晚期的“市民与王权的联盟”在我看来就是公民个人权力与大共同体的联盟,借助大共同体的权力来摆脱小共同体的束缚,具体地说就是摆脱村社、家族、采邑、教区、行会等小共同体。然后在公民权力成长到一定程度时,才进一步和王权发生冲突,以至于产生像英、法的革命现象,摆脱专制王权,把传统王朝国家改变成现代公民国家。之所以和王权联盟,是因为在西方传统社会,大共同体一直很不发达,对个体的束缚在当时比较次要,而小共同体的束缚是主要的。
在中国,恐怕情况恰恰相反。按我的看法,中国传统社会是大共同体本位的社会,对个人权力和个性的束缚主要来自大共同体,这不仅扼杀了个人权力和个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小共同体的自治空间。这使得中国的村社组织、家族组织等等一切民间组织在前近代条件下都不如同样是前近代的欧洲活动空间大。于是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很可能需要一个市民(公民)与小共同体联盟来摆脱大共同体的束缚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国自古以来越是周边地区,越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各种各样的传统民间组织就越发达。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改革时期,也正是在这些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出现各种小共同体。
同样,这也可以理解1949年以后中国出现的另一个现象。大家知道,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时期都对农民搞了集体化。苏联1929年搞集体化时斯大林认为俄国农民原来就有村社传统(即农村公社)并一直实行土地公有,所以苏联的集体化可以搞得很快。结果农民的反抗非常强烈,1930年一年就有70万农民卷入反集体化的暴乱,农民宰杀牲畜消极反抗,大牲畜损失60%以上。
到了1950年中国搞集体化时,苏联顾问认为,中国农民比西欧农民的小私有制历史还要悠久,可能会搞不成。然而中国农民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反抗意志。可以说,中国农民的确蕴含着抵制大共同体的消极性。中国农民在这个时期的确比俄国村社社员更容易地被卷入集体化,这成为研究1949年以后中国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称为“公社之谜”。
其实公社化过程中的现象可以给我们启示。中国集体化在高级社时期也出现过农民人社前杀牛杀马现象,但很快被制止,从此农民再也没有敢杀牲畜,因为国家规定不能杀。甚至在三年困难时期,牲畜损失比人口损失都要小得多。公社时期农民不是完全没有反抗,但真正发生骚乱的过方恰恰都是1949年以前宗族公产比重最大的地方。而俄国农民集体化过程表现强烈的原因也在于农村公社。农村公社是一种传统的小共同体,它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自治纽带、自治功能,一方面它对家民的个性发展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是一种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它也是使俄国农民能比较有效地抵拒大共同体一元控制的条件。俄国农民集体化的困难不是因为没有公社而恰恰是因为有了公社。而中国也恰恰是因为小共同体纽带的缺乏使表面上看起来“一小二私”的中国农民反而很容易过渡到“一大二公”。
从表面上看,中国很早就出现有人称之为“准现代化”的因素,很早就出现了土地私有制、自由租佃制度及以科举制为代表的文官制度。人与人之间很早就开始自由市场交易,尤其是商鞅变法以后。商鞅变法不是要搞土地私有制而是搞国家一元控制,秦代的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国家授地制,但相对于宗族公社小共同体而言是鼓励土地私有的。它把社会高度原子化,使小共同体纽带瓦解到最大限度。但小共同体瓦解的背后不是公民个性和个人权力的成长,而是大共同体的膨胀。因此,反过来说,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可能;中国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小共同体纽带的发展与公民个性和个人权力的发展很可能是不矛盾的,这也是公民与小共同体联盟的阶段.
中國的大銀行至少在台北市也都有分行或分公司, 辦事處. 都集中在信義路世貿中心一帶. 土包子才少見多怪.
搞大了都要警惕,文化管理部门,国安部门都要适时介入。应该有机会的,歌友会,诗友会,旅游会,车友会,摄影会,更切身的,物业会,
这些东西先搞起来,练习组织能力,练习协调能力,
不用政治化,就是形成一些团体,不在党领导之下的团体,
要这么思考的中国已经在完蛋的路上了,想一下20年前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又有那么多的中华学子的和访问学者到美深造,美国给中国的帮助还少吗?之可惜.........百度安全验证
baijiahao.baidu.com
蒋介石差点儿彻底完蛋, 南越完蛋了,现在阿富汗政权也正在完蛋中。。。。看上面这个被几个美加门户网站都转载的帖子看看美国人和中国老百姓还真是有点儿鱼水情。 但蒋介石集团愣是被搞土改的中共打败了。
浏览附件660850
浏览附件660851
日本问题比较复杂。其实谈这个问题还不如看看日本!我是学日语的,我对日本文化了解得很深,每个国家的政体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有很深联系的。日本人的特点不是一根筋。 它们是谁先进我向谁学习。这一点和美国人不一样,美国人是总以为它是老大,它那一套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一旦哪个国家出现与他的政体不合拍者,他就想改造这个国家, 但是,有些国家可以改造,有些国家根本没法改造,因为文化不同。
回到日本, 日本在大正以前是完全学习中国的, 那个时间不仅文字师承中国,文化、习俗也师承中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春节, 在大正之前,日本也是过春节的,但是,大正以后,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而向西方学习的导火索来自美国,是美国的舰队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的大门!日本这一改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再也没有回头学习中国,因为他们认为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
然后,日本不是简单地学习,而是拿来以后改成适合自己的东西。 所以,日语中有大量地外来语。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不会一刀切,我学西方,我就完全废弃原来中国古代一些好的东西,比如日本语中的汉字,依然保留,不是像朝鲜、越南,本来语言师从汉语,结果现在全部将汉语废弃。
我举日本是要很好地给美国人一个提示:不要太执着,总想把自己那一套推销到某些根本不适合或者说根本不接受美国理论的国家,就像另一个国家也是太执着,其做法也基本想学美国,推行自己那一套,而日本则不同,日本是兼收并蓄,是真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谁先进我向谁学习。
我那天查了一下魁北克租房的相关法律,居然是 1840 年立法的。1840 年我们还在打鸦片战争啊,人家就知道通过立法来调整房东和租客的利益关系,避免扯皮伤及人身了。戰前的德日都有貨真價實的議會政治, 只是其他反民主勢力更強.
对普世价值的认同问题。戰前的德日都有貨真價實的議會政治, 只是其他反民主勢力更強.
选民理性,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可以忽悠的。谁都知道一姓村好,但历史的经验,社会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杂姓混存的社区并不比一姓村不和谐,而要通过杀伐达到一姓村,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是行不通的。加拿大的人民党的社会职能就是收容社会的 losers,让他们有块发泄之地,少却了暴力诉求。对普世价值的认同问题。
看看川普现象
美国人整体上是有素质的,把他选下去了。 因为经历过二战之后的新启蒙运动,民权、平等、多元等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加拿大有个人民党people's party,完全是个种族主义分子的党,居然还有华人媒体去采访。但加拿大多少人不选这个党,他们原来议会里还有一票,后来(特鲁多上台那届)一票都没有了。 可见加拿大的主流是什么思想水平。
甚麼叫社會肌理? 甚麼叫 social fabric? 請看以下此文. 必須說明, 這是環球時報在台分社中國時報刊的. 我認為文中敘述的現象就是公民社會的表現. 公民社會裡, 不是政府訂目標. 要人民達成; 而是人民為自己訂目標, 用各種力量達成. 其中當然包括政府力量, 也有自治自管的力量.这些自治自管的团体,是社会肌理,也是建设民主制度的肌理,没有这种 social fabric, 不行
独立这事儿和纳粹、军国主义和川普现象有点不同。 特别在欧洲,有民族identity问题,有历史遗留问题等等。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爱尔兰问题。 不过现在西方社会还是以理性为主流,欣慰。选民理性,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可以忽悠的。谁都知道一姓村好,但历史的经验,社会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杂姓混存的社区并不比一姓村不和谐,而要通过杀伐达到一姓村,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是行不通的。加拿大的人民党的社会职能就是收容社会的 losers,让他们有块发泄之地,少却了暴力诉求。
执政的 PQ 由于领袖马华激进追求魁北克独立,一下子就失去了铁杆的选区--那些纯法语社区,要饭碗还是要一个“自己的”国家,人家选择了前者。更多魁瓜不相信有“自己的”国家这回事,谁当政我都是打我自己的工啊。
好帖,赞,甚麼叫社會肌理? 甚麼叫 social fabric? 請看以下此文. 必須說明, 這是環球時報在台分社中國時報刊的. 我認為文中敘述的現象就是公民社會的表現. 公民社會裡, 不是政府訂目標. 要人民達成; 而是人民為自己訂目標, 用各種力量達成. 其中當然包括政府力量, 也有自治自管的力量.
鏈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827000004-262106?chdtv
--------
大陸人看台灣》首次赴台 義工服務令人讚歎
06:24 2021/08/27 言論 辛樂坤
2010年5月的一天上午,我第一次搭機去祖國寶島。這次是因公隨廈門市青年民族樂團的演職人員一同前往台中市巡迴演出。
飛機在台北的松山機場徐徐降落後,我快步走出機艙,此時的心情格外不同,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
當天下午,我們一行禮節性地拜會了台中市文化局的官員後,前往台中市的「中山堂」觀看樂團演職人員在台上進行最後的綵排,今晚首場公演將正式在這裡上演。
台中市文化局為我們每人晚餐準備一份盒飯(兩葷兩素),外加一份清湯,飯菜味道近乎大陸閩南地區,十分可口。
吃罷晚餐,當我將用過的盒裝打包放到指定的地方時,看到那裡有兩位工作人員正忙著將我們陸續放置的盒裝匙筷和留下的殘羹飯渣逐一分揀歸類擺放,現場顯得井然有序。
後來我知道,原來那兩位工作人員是當地的志工(義工)。
上述這一幕讓我第一次見識到台中人在社會公共志願服務和環境保護方面用心良苦。
無獨有偶。當日晚上接近開演觀眾陸續進場,入場門口兩旁有數名穿著紅馬甲的志工在疏導人員分流,現場未出現人群擁擠或大聲喧嘩等。
當正式開演前5分鐘場內鈴聲響起的時候,各路觀眾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落坐下來,等待正式開演,而有些家長攜帶小朋友也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靜候。
據我觀察,一直到終場,幾乎沒有人起身走動,更沒有觀眾在現場交頭接耳,嗑瓜子,或喝倒彩等。而每當台上演出完一個節目,現場觀眾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終場高潮曲目演奏完則報以長時間的掌聲,直到樂團指揮出場鞠躬叩謝並表示加演一曲才作罷。
第二天,台中市文化局官員與我們餐敘交流時,我特意談到昨晚演出現場感受,一旁的官員回復說,我們這裡市民的文明素質過去也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在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建章立制,探索運用志願服務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你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側面而已,現在,我們這裡志工無所不在,已成為社會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聽完這位官員的一席話,我對台中市志工服務所取得的成效由衷讚賞和欽佩!(辛樂坤/廈門)
我能想到的區別: 方向不同.好帖,赞,
这个事,反应素质,个体的,和社会的,
这种服务,成了习惯了,
这个时候,不论政府,还是政党,做的事不符合社会准则,会受到社会整体的反对,
这种社会共识,跟我们平常反对的集体主义,还不一样,我现在没法明确的表达,两者的区别,
最重要的,是有愛心,有敬意, 有人性。我能想到的區別: 方向不同.
我們討厭的集體主義, 極權主義, 專制政體是少數人由上而下貫徹的意志. 一個人在這種體制內只有兩種狀況: 順從或死亡.
上文描述的社會共識是多數人由下而上的努力. 無口號, 無明顯目標. 有犧牲. 有奉獻. 有彈性. 有人性. 是像一棵樹一樣有機生長的.
日本是谁先进学谁,隋唐时期学习中国,派遣隋、唐使来中国学习, 甚至日本文字都是师承中国,明治维新以后彻底不再学习中国,改学西方,战败后,又开始向美国人学习。 这个民族总是把别人的长处学来为己所用。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一个普世价值来概括它。日本问题比较复杂。
首先是大规模的比较彻底的社会体制改革,废藩立县,天皇归正,明治维新,进入君主立宪的“准民主社会”。 这一系列的变革令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但是,他们又走向军国主义,落得一个害人害己的悲惨下场。同样, 德国也是由民主社会走向纳粹主义的。 其中有什么共同点和规律?
然而,美军占领后日本迅速转变成一个民主法制宪政的现代化国家,经济上也得到高速发展,这也证明了现代民主法制宪政这一套东西在东方也能过适用。
在我看来,日本社会的历史证明了有一种普世价值的存在。
没人能拿到无限的权利,但现实中权利不平等是无处不在的,我的終極信條: 死亡之前人人平等. 既然每個人都是必死之軀, 每個人都只有有限的生命, 那每個人也只配享有有限的權力. 誰要享有無限權力並得到我支持, 請先證明他或她不會死. 我只是愛讀莊子, 如我最喜歡的 "養生主" 第一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生也有涯, 人必有一死, 這是至今自然界的鐵律.
日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幕府统治,天皇被架空,但并没有像中国改朝换代,最终到了明治维新又把权利返回给了天皇。这段历史长达682年,经历了三个幕府时代,(镰仓、室町、江户)为什么日本没有出现总统取代天皇的共和时代?这与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日本的宗教是神道教,神道教认为天皇就是日本人的上帝,所以,不能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社会状态大概是个什么样?教育水平啊,贫富阶层啊,政府是集权还是分封割据,行会自治啊,
强大的苏联被美国瓦解了百度安全验证
baijiahao.baidu.com
蒋介石差点儿彻底完蛋, 南越完蛋了,现在阿富汗政权也正在完蛋中。。。。看上面这个被几个美加门户网站都转载的帖子看看美国人和中国老百姓还真是有点儿鱼水情。 但蒋介石集团愣是被搞土改的中共打败了。
浏览附件660850
浏览附件660851
按照佛法讲,人死只是这一期生命的结束,下一期生命还会开始,只是下一期生命未必一定轮回到人道。所以, 佛在心经中言,无老死也无老四灭。 这个事情不好争究, 所以,我这是最后一次回你这个话题的帖子。天堂, 地獄, 輪迴, 在我看都是死亡之後的事. 你說的狀況是死亡之後可能有不平等, 不過我們無從查證. 我想說的是: 人必死, 所以人人平等.
平等,公平,自由,其中的关系其实相当复杂,人类所谓公平的理想的乌托邦会带来现实的惨痛,天堂, 地獄, 輪迴, 在我看都是死亡之後的事. 你說的狀況是死亡之後可能有不平等, 不過我們無從查證. 我想說的是: 人必死, 所以人人平等.
这个视频不错,平等,公平,自由,其中的关系其实相当复杂,人类所谓公平的理想的乌托邦会带来现实的惨痛,
我比较认同圣经里次序的概念,圣经里的上帝是一位秩序之神,新旧约里面都将这样的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是平等的,但能力特长是不同的,理想的社会是各在其所,各行其职,
在人来看,次序本身因为有了先后主次,于是有了不公平,但这个高低贵贱是人的观念。。。
南非就是一个寻求所谓公平的例子,结果是惨痛的。。。
俺在说这个。。。这个视频不错,
谁知道你是不是曼德拉呢?
谁知道你倡导的自由,会带来什么呢?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社会状态大概是个什么样?教育水平啊,贫富阶层啊,政府是集权还是分封割据,行会自治啊
开卷有益,关于南非建议你们读读秦晖的《南非的启示》这个视频不错,
谁知道你是不是曼德拉呢?
谁知道你倡导的自由,会带来什么呢?
视频里那个女的,说的曼德拉,就如同说你一样,俺在说这个。。。
弗里德曼:一个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的社会,最终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
现在左派管理的世界,是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 弗里德曼:在我看来,一个把平等放在自由之上的社会,最终将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 而一个把自由放在平等之上的社会,虽然得不到平等,但会比其它任何存在过的体制都更能接近于平等。 ===========================================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美国人,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母是从乌克兰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是一个身高不足1米6的、讲话声音很响的“矮巨人”。...forum.iask.ca
讨论的主题是啥?是不是公平平等与自由啊视频里那个女的,说的曼德拉,就如同说你一样,
你不要把Friedman 拉出来,他的书我看过好几本,capitalism and freedom, free to choose, 我有纸版的,有的篇章看过几遍,
像ISIS-K这种组织,肯定是人民公敌,人民对其仇恨是必然,恨不能斩尽杀绝这帮丧尽天良的童子军也是必然。 说他们是穆斯林中的败类一点都不过分。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们大开杀戒,以牙还牙!
现在又加上一个ISIS-K,这下我估计再过50年阿富汗也不会好。唐代的时候,大唐皇帝在这一带设立安西都护府那个时间的管辖范围直达波斯,包括天山南北。 当然现在的阿富汗也是属于管辖范围内, 主要目的是防止西域入侵,但是, 最终也没用, 还是战乱不断,所以,这种穷山恶水肯定是出刁民的地方。美国想在这里推行他那一套普世价值根本没门, 所以,最终撤离是必然,但是,你撤离应该有一个周密的方案, 看看当初越南撤军,再看看这次撤军,让我想起中国一句谚语: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拜登这个人就是一个无能的总统,其实他在干副总统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无能,只是美国这种体制,没办法,矬子里面拔将军,把他选为总统。 不过我个人认为,他明年是一坎,或许会下台。 拭目以待吧!出啥牌啊,怎么出都没戏
塔利班有常理吗,
二十年了,布什奥巴都是任期八年,时间还不够充裕啊,都没戏,
这20年也不安稳,政府军和塔利班游击队整天在战。美国之所以最终撤了,是看到政府军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像南韩, 所以,撤吧!上次越战也是,包括以前扶植老蒋也一样,总之他的这个普世价值在阿富汗这块土地上就是水土不服。阿富汗就像得了癌症的病人, 医术再高明的医生, 也只能延续20年的生命。美国即便现在撤军了, 至少阿富汗已经相对安稳的过了20年。
南韩不同, 如果当年38线之战不是美国出手相助, 就不会有今天的亚洲四小龙。
现在塔利班完全执政上台, 阿富汗情况会更糟糕, 所以我前面的贴说了“相对安稳” 是指美军在阿富汗的20年相对于目前的状况好一些吧。。这20年也不安稳,政府军和塔利班游击队整天在战。美国之所以最终撤了,是看到政府军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像南韩, 所以,撤吧!上次越战也是,包括以前扶植老蒋也一样,总之他的这个普世价值在阿富汗这块土地上就是水土不服。
秦晖先生说了一句让我很爽的话:“现在的中国倒像以前的西方帝国主义。”我看對中國的問題是以後中國公民會很容易在阿富汗被綁架吧! 中國要不就大方送保護費, 人人有獎; 要不就完全避開阿富汗. 至於新疆, 我覺得還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