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无聊,review一下马甲和养猪的音乐品味比拼帖

有心没力了...我曾回中学母校帮老师带考前班,十多个学生,多数都是女生,每次给女生指导怎么描绘结构的时候,似乎都能听到她们的小心脏怦怦跳...我呢,当然不能乱来了!

本人早就劝过你别办移民。 你这样的在大陆是抢手货, 想潜规则谁还不是一抓一大把, 而且还都青春逼人小菇凉。 温哥华都是半百大爷大娘, 你来了会倍感无趣滴。
 
我家里不是艺术世家,但学校里太多学妹都是大艺术家的后代,而且那些艺术前辈都是有名的花花公子,所以生下来的后代也多是如花似玉...如果想入赘大艺术家的家族,这绝对是个好机会...

我那时候在学校里也算是个人物了,踢球的时候,咦?咋就没人助威呢?中场休息跑去染织专业的本班教室,推开门:妞们!大哥踢球呢!去捧场不!呼啦一下子,教室空了...这就是号召力!
 

三月樱花开

Guest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以前的学堂教授的国学,有很多内容是汉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的教化,教做人,教道德,并且国学教育的核心是“树人”,所以才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并且中国传统教育里面对“德育”的要求非常高,这是整个社会都这样要求的,所以学子求学更多的像是在寻求修炼,学习知识反倒不是那么强烈的重要性,所以教育在古代更多的是培养人文精神,知识的学习更多是用一生去探索的,所以有“修行在个人”的说法,我理解这个地方讲的“修行”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德育却是学堂中就要完成的。

如今的大学,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也像西学那样进行了分科,科学科学,其实就是分科的学问么,但学生的国学部分的学习基本都没有了,更多的由家庭和外围社会来承担一部分国学的内容,艺术的教育也变得不伦不类,比重也很低,大学分科以后,学生的学习方向都出现了分化,文理之分就算是最大的分化,这里面对道德教育远不如国学部分贯穿始终,国学基本上是培养人的使命感、社会道德观念、人的价值取向的统一,所以西学的分科就很难再这个层面进行统一教化了。

你说的教育行政化是一个大问题,这也是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问题,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政府来安排,包括大学的行政以及师资都是依赖旧有的计划性的行政系统,由此会影响到学术的自由度,已经很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北大是文科著称的综合学府,一个化学家做这个大学堂的行政首脑还是做学术领袖都有点不匹配,首先这个校长自身的专业本身就缺乏北大的国学背景,但以后,学生们将会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在细分学科很强大,但就是没有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怎么办?这是不是潮流呢?
2017年开始高考改革,英语社会化,而语文分值增加,或许能改变一下现在语文在中学里的三流地位。前几天表弟媳妇还在抱怨孩子语文课外阅读不好,让我推荐课外书目。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