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有小朋友想去阿岗昆的么?(不好意思,改成电影讨论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王府井的银泰

王府井步行街人太多,我更喜欢昨天我们去的太古里三里屯,照片在相机里,回上海后发。我用Mini iPad拍的不多。

浏览附件358996

其实我的童年是在三里屯度过的。不过我小的时候三里屯是这样的(这张照片应该是60年代末):



看过这张照片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我更喜欢加拿大了:如果中国能把我这张照片里的宁静的三里屯保留,再在5-10公里以内而且不堵车开车10分钟就到的地方再给李少保杨小姐们建一个你现在看到的那个熙熙攘攘的三里屯,俺也可以顺便沾点“现代化”的光就完美了。可惜现在在中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附件

  • b_姥爷0002.jpg
    b_姥爷0002.jpg
    53.9 KB · 查看: 8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小时候经常去我二姥爷家玩儿,他家住永安里,秀水对面儿,那会根本看不出现在的繁华。

我小时候也常去那一代。那里有个日坛公园。文革时地面有许多水泥砌的乒乓球台,不要门票。那时学生只上半天课,下午没事和同学走到那个公园去打乒乓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想我可以理解一点点吧,小时候的上海一片安宁祥和,可以静静走在两边都是法国梧桐的淮海路上。不过我和你不同的是,我能够接受以前安静的上海,也能接受现在热闹的上海,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是故乡,所以我喜欢她所有的样子。你最好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内心里北京是什么样子,她就是原来的样子,没变^_^

其实我的童年是在三里屯度过的。不过我小的时候三里屯是这样的(这张照片应该是60年代末):
看过这张照片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我更喜欢加拿大了:如果中国能把我这张照片里的宁静的三里屯保留,再在5-10公里以内而且不堵车开车10分钟就到的地方再给李少保杨小姐们建一个你现在看到的那个熙熙攘攘的三里屯,俺也可以顺便沾点“现代化”的光就完美了。可惜现在在中国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想我可以理解一点点吧,小时候的上海一片安宁祥和,可以静静走在两边都是法国梧桐的淮海路上。不过我和你不同的是,我能够接受以前安静的上海,也能接受现在热闹的上海,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是故乡,所以我喜欢她所有的样子。你最好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内心里北京是什么样子,她就是原来的样子,没变^_^

小时侯去上海,就已经觉得很繁华了,好吃的比北京多多了。奶奶家住得离淮海路很近,晚上经常骑车跑去玩,灯红酒绿的,看都看不过来。

最爱这个季节,四处飘溢的桂花香。以前俺经常一个人坐在宋子文公寓前的石凳上,一坐一下午发呆,直到家里人来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小时侯去上海,就已经觉得很繁华了,好吃的比北京多多了。奶奶家住得离淮海路很近,晚上经常骑车跑去玩,灯红酒绿的,看都看不过来。

最爱这个季节,四处飘溢的桂花香。以前俺经常一个人坐在宋子文公寓前的石凳上,一坐一下午发呆,直到家里人来寻。

我第一次去上海是1970年,觉得外滩的“帝国主义侵略遗迹”非常高洋上,而且马路上静悄悄的非常有情调。然后坐渡船过黄浦江去浦东,下船举目一望,最高大的建筑除了电线杆子就是一块巨大的标语牌,上面画着一个站在登机梯子上解放军飞行员,背景是一架正在坠落的瓜民党反动派的飞机。最上方是毛主席语录:“务歼一切入侵之敌”。直道文革结束后我才知道,原来50年代台湾常委员长的轰炸机经常光顾上海,侦查机直到1968年才停止在大陆上空飞行。所以在台湾飞机航程之内的上海有这种语录牌就不奇怪了。

2005年我们准备移民前最后一次去上海。浦东已经今非昔比到处都是摩天大楼,不过外滩上到处是人山人海热闹得像农贸市场。坐游船游游黄浦江吧,结果对面是一男一女两位正旁若无人地聊拆迁的事。只听那个男人说:“....上海那些穷人,占着这么好的地方,就该把他们全迁出去嘛。咱中华文明的老祖宗孔老二都说了,天下要让有财者居之嘛....” lol,最后一句是我加上的。不过当时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当时心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款和二奶...:ROFLMAO: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第一次去上海是1970年,觉得外滩的“帝国主义侵略遗迹”非常高洋上,而且马路上静悄悄的非常有情调。然后坐渡船过黄浦江去浦东,下船举目一望,最高大的建筑除了电线杆子就是一块巨大的标语牌,上面画着一个站在登机梯子上解放军飞行员,背景是一架正在坠落的瓜民党反动派的飞机。最上方是毛主席语录:“务歼一切入侵之敌”。直道文革结束后我才知道,原来50年代台湾常委员长的轰炸机经常光顾上海,侦查机直到1968年才停止在大陆上空飞行。所以在台湾飞机航程之内的上海有这种语录牌就不奇怪了。

2005年我们准备移民前最后一次去上海。浦东已经今非昔比到处都是摩天大楼,不过外滩上到处是人山人海热闹得像农贸市场。坐游船游游黄浦江吧,结果对面是一男一女两位正旁若无人地聊拆迁的事。只听那个男人说:“....上海那些穷人,占着这么好的地方,就该把他们全迁出去嘛。咱中华文明的老祖宗孔老二都说了,天下要让有财者居之嘛....” lol,最后一句是我加上的。不过当时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当时心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款和二奶...:ROFLMAO:

呵呵,上海人是这样的,看谁都是乡毋宁,就跟北京人看谁都是外地人一样。

上海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变化最大,高楼鳞次栉比,但北京始终让上海人羡慕(浦东除外)的就是宽敞的马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纯属虚构,我们不是酱紫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呵呵,上海人是这样的,看谁都是乡毋宁,就跟北京人看谁都是外地人一样。

上海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变化最大,高楼鳞次栉比,但北京始终让上海人羡慕(浦东除外)的就是宽敞的马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有本事的都瞧不起别人

你不是在说咱家园网的经纪们吧....个个口气不小好像做都是大生意的..:ROFLMAO:

俺成就比较低,物以类聚身边遇到的也都是成就比较低的人,所以都瞧得起别人:D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呵呵,上海人是这样的,看谁都是乡毋宁,就跟北京人看谁都是外地人一样。

上海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变化最大,高楼鳞次栉比,但北京始终让上海人羡慕(浦东除外)的就是宽敞的马路。

上海的高楼北京的马路,基本上可以概括了两个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基建方面的特点。这也是两个城市的“市情”决定的。

上海作为人多地少的南方城市,寸土寸金地皮贵,所以高层建筑多。但也正是因为地皮贵,想建成向北京那样的全立交化快速交通体系恐怕成本就太高了。

北京作为北方城市,本来面积就大。后来在90年代初期时,北京因为人口膨胀开始缺水,中央组织过几次调水。除了成本高之外,其他地方反对声也很大。最后大乖经过烟酒,发现北京的用水大户其实是农业。于是做出决定,近郊区农民全都不种田了。但那么多农民不种田,政府又养不起。于是决定把空出来的农地,除拿出一部分修路外,其余大力发展房地产,失地农民则从土地收益和物业、商业服务里赚钱。结果在10多年的时间里北京一口气修通了4、5、6环及各环间的快速联络线,城市外围也随着房地产开发从原来的三、四环周长30多公里扩展到5环周长100公里。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