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些年魁北克移民和在日中国人群体的不同,打工还是不打工,或许是最能体现两地移民心态差异的标志之一。在魁北克,来自中国大陆的成年移民很难掌握法语,一边打现金工、同时拿着学习补助的现象非常普遍。
而在日本,打工的中国人越来越少。最近,某机构对几所中国人较为集中的日语学校进行了调查。一所学校的中国人为56人,打工者仅有6人,其中两人每周的打工时间不到8小时。还有一所学校的中国班学生为17人,打工者仅有两人。
在日本的中国人的心态和魁北克移民也有很大不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日本学习,即使打工也只是体验日本社会,同时挣一点零花钱。
可以说,在日本的中国人比起魁北克移民更加自信。他们怀抱着名校梦想,希望通过努力掌握日语,升入日本的名牌大学,舍不得时间去四处打工。了解到魁北克移民往往放弃法语学习的状况,他们甚至感觉到惊讶与不解。
曾几何时,在魁北克,中国移民什么苦活脏活都干,清华北大等名校生到餐馆洗碗端盘子,文弱书生去工厂扛包。而现在,在日本,有些饮食店开出每小时1500日元(16加元/小时)工资,都招不到中国人。
“即使每周打满入管局规定的28小时,按最高时薪1500日元(16加元/小时)算,一个月也就16万日元(1700加元/月),折合人民币不过8000元。而且餐馆那些活儿,不用一星期全都能学会,不用动脑子也没技术,每天就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简单动作,接触的也都是日本社会底层人士。又忙又累学不到东西,还严重耽误学习,何必要去打工。”正在日本某国立大学读大二的小姜,早就算好了这笔账,来日本4年多只体验过两天的“打工生活”。
小姜的表哥却选择了移民魁北克。听着表哥讲述在魁北克的打工生活,小姜的嘴张成了O字型,感觉不可思议。他眼中的北美小巴黎,相比东京是个更加讲究享受时尚生活的地方。而事实上,小姜住在东京的一室一厅,上午上课下午学习一会后玩玩电脑,周末和朋友吃个饭逛逛街,两年时间就高分通过了日语最高级别考试,完全没有打工的想法。
不难看出,由于中国人掌握法语和日语的难度差异,在魁北克和日本的中国人群体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日本,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日语已经成为了“必选项”,打工因此从“必选项”成为了“可选项”。
对于胸怀大志、努力学习的在日中国人来说,将时间用于学习日语,一心一意向梦想中的大学冲刺,无异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他们依靠优异的语言成绩,最后升入日本名牌大学的人很多。他们往往品学兼优,能拿到各种奖学金,即使不打工也不会给家庭增加负担。而且,很多补习学校还会邀请他们去讲课或传授考学经验,开出的工资也不低。通过与日本老师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他们对日本社会的了解也比较深入。
其实,打工与否,反映的只是某种外语对于中国人的难度差异。如何判断一个中国人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华人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在国内表现优异,到了国外会变得更好;如果在国内就无心向学,到了国外会变得更坏。”虽然这个说法有些绝对,但基本符合事实。
而在日本,打工的中国人越来越少。最近,某机构对几所中国人较为集中的日语学校进行了调查。一所学校的中国人为56人,打工者仅有6人,其中两人每周的打工时间不到8小时。还有一所学校的中国班学生为17人,打工者仅有两人。
在日本的中国人的心态和魁北克移民也有很大不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日本学习,即使打工也只是体验日本社会,同时挣一点零花钱。
可以说,在日本的中国人比起魁北克移民更加自信。他们怀抱着名校梦想,希望通过努力掌握日语,升入日本的名牌大学,舍不得时间去四处打工。了解到魁北克移民往往放弃法语学习的状况,他们甚至感觉到惊讶与不解。
曾几何时,在魁北克,中国移民什么苦活脏活都干,清华北大等名校生到餐馆洗碗端盘子,文弱书生去工厂扛包。而现在,在日本,有些饮食店开出每小时1500日元(16加元/小时)工资,都招不到中国人。
“即使每周打满入管局规定的28小时,按最高时薪1500日元(16加元/小时)算,一个月也就16万日元(1700加元/月),折合人民币不过8000元。而且餐馆那些活儿,不用一星期全都能学会,不用动脑子也没技术,每天就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简单动作,接触的也都是日本社会底层人士。又忙又累学不到东西,还严重耽误学习,何必要去打工。”正在日本某国立大学读大二的小姜,早就算好了这笔账,来日本4年多只体验过两天的“打工生活”。
小姜的表哥却选择了移民魁北克。听着表哥讲述在魁北克的打工生活,小姜的嘴张成了O字型,感觉不可思议。他眼中的北美小巴黎,相比东京是个更加讲究享受时尚生活的地方。而事实上,小姜住在东京的一室一厅,上午上课下午学习一会后玩玩电脑,周末和朋友吃个饭逛逛街,两年时间就高分通过了日语最高级别考试,完全没有打工的想法。
不难看出,由于中国人掌握法语和日语的难度差异,在魁北克和日本的中国人群体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日本,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日语已经成为了“必选项”,打工因此从“必选项”成为了“可选项”。
对于胸怀大志、努力学习的在日中国人来说,将时间用于学习日语,一心一意向梦想中的大学冲刺,无异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他们依靠优异的语言成绩,最后升入日本名牌大学的人很多。他们往往品学兼优,能拿到各种奖学金,即使不打工也不会给家庭增加负担。而且,很多补习学校还会邀请他们去讲课或传授考学经验,开出的工资也不低。通过与日本老师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他们对日本社会的了解也比较深入。
其实,打工与否,反映的只是某种外语对于中国人的难度差异。如何判断一个中国人在海外的发展趋势,华人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在国内表现优异,到了国外会变得更好;如果在国内就无心向学,到了国外会变得更坏。”虽然这个说法有些绝对,但基本符合事实。
最后编辑: 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