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驴哥小和尚到底是个什么样

认识的一位老太太,她女儿前几天刚去世。去年11月查到的乳腺癌,到现在就没了。
同学们有多久没去健康体检了?我在国内,单位每年两次常规的检查。虽然也查出些小毛病,但最后也一一排除了。身边也有不少患乳腺癌的亲友,但都是发现早,术后恢复都不错,没遇到过这么来势汹汹的例子。此时,加拿大的医疗水平或者医疗系统的效率不再讨论范围,我想说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真正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没有每年去做妇科检查?乳腺癌早期筛选?男同胞们有没有过40后去检查前列腺?
这些在国内似乎常规的事情到这里却变成了可有可无。大家都忙孩子忙挣钱对自己的身体都不够重视。出问题时往往就是大问题。
我过来后也觉得这边不科学,以前在国内,单位每年体检一次,虽然每回拿到体检报告都有点小郁闷,但总归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这边根本没有定期体检一说,我从去年开始要求家庭医生开单子抽血,但其他检查预约就要很久,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没写完就被你引了。
老太太前几天才忧心忡忡地说她女儿“not good"。今天看到她,连带着我自己的心情也沉重起来。
是加拿大吗?这儿的医疗体验我看很多同学说法不一,但是别人说的都没用。落在自己身上就是100%。一定得多细心观察自己的每个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买了加拿大的重疾保险critical illness,我看赔付条款写,早期乳腺癌都不在赔付条款之列,可见加拿大对早期乳癌的治愈率应该算高的。
 
我的看法与各位和O大侠都不同,
平平安安过朴朴素素的日子不错,
但是就怕国家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读书工作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把希望寄托在国家上不如在自己,
以前日方派驻金山石化的工程师,
每几月就回国进修怕赶不上形势。
确实不同
难以理解你对未来这么忧虑,如此没安全感
但钱就是挣来花的,而不是继续数字化
依你现在的资产全家几辈子都花不完(没猜错还是最安全最靠谱的固定资产比例占大部分)
公务舱应该需要的,尤其年纪越来越大
居住条件和舒适性应该全球一致性
 
又回去看了,同意你说的。

不能等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不过以前单位的体检也两说着,每回发体检报告的那天,全体人员都没心思工作,一个个神经兮兮地,对着报告上的数据左看右看,诶我这项怎么高了,这是干啥用的呀?诶我那项怎么低了,你是多少啊?厚~~~恨不能都立马就住院治疗去,然后接下来的一两天,大家明显懒散,上医院拿药的,上健身房游泳馆办卡的,老热闹了,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该吃吃该喝喝,把这茬儿就忘光光了,直到第二年体检:wdb4: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可是, 统计局的人不知道这个情况啊, 他怎么判断蒙特利尔 529, 温哥华 773,

统计局是统计出来的,不是判断出来的呀,
个人窃以为符合实际情况,就看家园网友,蒙城的多乐观开朗,
但是后面发展,却是跟很多其他因素紧密相连,互为因果关系,
就是我前面说的:先紧后松,还是先松后紧。
 
我宣扬的人生感悟,无非是:
要前紧后松,不要前松后紧。

太太一个表妹,年轻时飘逸潇洒,
不要小孩,现在打针吃药,悔之晚矣。
其实孩子真的不是必须要的,二人世界单身贵族都能过得很潇洒,但一定要想清楚,决心要贯彻始终,最怕就是一开始不要后来又后悔了的,如果要孩子,那还真是晚要不如早要。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其实孩子真的不是必须要的,二人世界单身贵族都能过得很潇洒,但一定要想清楚,决心要贯彻始终,最怕就是一开始不要后来又后悔了的,如果要孩子,那还真是晚要不如早要。

就是这个意思,太对了,
要想开,就真正想开,不要别人一说就想不开了。
佛家用语怎么说来着:
我忘记了,小蝶提醒一下。
 
是加拿大吗?这儿的医疗体验我看很多同学说法不一,但是别人说的都没用。落在自己身上就是100%。一定得多细心观察自己的每个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买了加拿大的重疾保险critical illness,我看赔付条款写,早期乳腺癌都不在赔付条款之列,可见加拿大对早期乳癌的治愈率应该算高的。
是的,西人,有钱人。
所以我纳闷啊,他们都不进行体检的吗?她女儿11月还在飞来飞去出差,当月就查出乳腺癌,从查出到人没才4个月:wdb7::wdb7:
 
我过来后也觉得这边不科学,以前在国内,单位每年体检一次,虽然每回拿到体检报告都有点小郁闷,但总归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这边根本没有定期体检一说,我从去年开始要求家庭医生开单子抽血,但其他检查预约就要很久,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先从以前的小毛病看起,我发现只要你之前有过的问题,这里的跟踪做的特别好。

然后找个方便看病的好的家庭医生,经常溜达溜达。

还有,这里对有家族史的很重视,你的七大姑八大姨,表兄堂妹,都算在此列
 
我过来后也觉得这边不科学,以前在国内,单位每年体检一次,虽然每回拿到体检报告都有点小郁闷,但总归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这边根本没有定期体检一说,我从去年开始要求家庭医生开单子抽血,但其他检查预约就要很久,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我发个烧验小便指标抽血验指标前后跑了三次一个多月后家庭医生对我说“这次看不出什么来,只能等你下次发烧再验了”:wdb1::wdb1:
 
先从以前的小毛病看起,我发现只要你之前有过的问题,这里的跟踪做的特别好。

然后找个方便看病的好的家庭医生,经常溜达溜达。

还有,这里对有家族史的很重视,你的七大姑八大姨,表兄堂妹,都算在此列
对。
但从来没有在医生那里建过档案的就变成了遗忘的角落。
每家都应该有“死都不肯去检查”的倔驴吧?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