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了,国内有个职位,年薪还不错,该回吗?

自己分享自己的生活,互相交流,为什么要出言不逊呢?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一定的时空范畴,此时此地,彼时彼国。没经历过也不能否定别人的经历吧?谁愿意被人否定误解呢?互通信息而已。各自的情绪和反应只有与人为善才能相通了。

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别人的成功,选择用攻击的方式保护自尊,可以理解,但是结果就是真正愿意分享的人越来越少,最近已经几乎没有了。
 
一点也不觉得高,因为过过那种日子,所以知道有多难。
但说句实在话,这个收入在加拿大可算是高的了,不止50%的家庭达不到,即便刨除你们那些低收入的移民。

滑稽,“过过”,“那种日子”,你看上去不像。经历过的人心平气和,15万刀也就这么回事,哪有像你这么上窜下跳的。对你来说难对别人来说可以过的很舒服再正常不过。会说15万刀过不下去的,估计两边都没有房产。
 
最后编辑: 2016-05-21
楼主如果是一个很看重年薪的,当初来加拿大干嘛?

楼主是一个缺乏规划的人,来和去都是重大决定,而且牵涉到家人孩子,必须慎重。楼主家的重大的战略决策却是基于一个非常鸡肋的机会,本末倒置了。而且决策做得过早,现在机会能不能到手还八字没有一撇。这种决定应该等签了offer再做,而且决定应该是对家庭有利而不仅仅是对楼主个人有利,这一点上楼主是自私的。最后,这个楼里大家都围绕33万讨论。Think out of the box, 如果一定要回去,没有人规定楼主只能找这个33万的工作。劝楼主一句,做好长期规划,不要贪图捷径。
 
富士康的員工可以享有五金福利.............例如住房公积金现在取出来很方便,相当于公司隔半年给你发一次住房福利。这都是实实在在到手的.
 
楼主是一个缺乏规划的人,来和去都是重大决定,而且牵涉到家人孩子,必须慎重。楼主家的重大的战略决策却是基于一个非常鸡肋的机会,本末倒置了。而且决策做得过早,现在机会能不能到手还八字没有一撇。这种决定应该等签了offer再做,而且决定应该是对家庭有利而不仅仅是对楼主个人有利,这一点上楼主是自私的。最后,这个楼里大家都围绕33万讨论。Think out of the box, 如果一定要回去,没有人规定楼主只能找这个33万的工作。劝楼主一句,做好长期规划,不要贪图捷径。
哪里看出楼主缺乏规划,还有如果楼主继续留在这,象前面五年那样一事无成就不自私了吗?
真是奇怪的论调。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其实无论做什么坚持最重要。周围的老移民同胞邻居们,来此地多年,个个安居乐业,真没见有家园这里这么多的抱怨,尽管他们大多都是十几万的家庭收入,不是什么富人,也没进入主流社会。家园是个新移民吐槽的地方,所以对现实不满的人较多。正常。

十几万虽不高,但已经远远超过加拿大的家庭中位数收入,是不是可以算成高收入家庭了呢?

算不上高收入,属于中高吧,也要看在哪个城市。

用数据说话一目了然。 如果15万收入的日子过得很难,80%的加拿大人都别过了。:wdb5:

http://www.moneysense.ca/save/financial-planning/the-all-canadian-wealth-test-2015/
upload_2016-5-21_13-53-56.png

upload_2016-5-21_13-54-28.png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其实无论做什么坚持最重要。周围的老移民同胞邻居们,来此地多年,个个安居乐业,真没见有家园这里这么多的抱怨,尽管他们大多都是十几万的家庭收入,不是什么富人,也没进入主流社会。家园是个新移民吐槽的地方,所以对现实不满的人较多。正常。

想想加拿大有130多万华人,在这逛的也就几百来号人,发言的就更少了。
这里的发言和抱怨要是华人移民的主流的话,反到不正常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