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了,国内有个职位,年薪还不错,该回吗?

来温哥华五年了,正准备入籍。国内朋友说有个职位,年薪33w,听着心痒痒,请各位支支招。在温哥华五年啥都经历了,干过几天warehouse,上过成人高中,想申请个diploma屡屡被拒,工作整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五年了也奔四了,慢慢觉得生活就这样了。现在有个机会回北京,各位给分析分析吧?
33万。
北京没房子得租房住,一个孩子在这里出生的得读国际学校,这两项付出后,薪水的2/3就没有了。
一个北京车牌还得抽签,离公司远点上个班的1小时+。
 

节节草

幸福的源泉
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别人的成功,选择用攻击的方式保护自尊,可以理解,但是结果就是真正愿意分享的人越来越少,最近已经几乎没有了。
我同意你的观点。那些说多了的人是经常挨骂的。有时候,我看到那些求助贴孤孤零零地飘着,忍不住帮助回答一些。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哈哈,看来80% 的加拿大人日子不如我,看来要知足常乐了,之前我老抱怨这里的日子过得太苦逼了。

光从家庭收入来看,对于在异国他乡重新开始的移民来说,如果能够进入前20%(家庭年收超12万),说明你已经移民成功,难道还想进入前5%不成?

即便是家庭年收是9万,也已经迈入前40%,这个收入华人移民基本上都能达到。

加拿大基尼系数是0.3几,贫富差别不大,进入前40%的移民,没什么可抱怨的,前20%的就更应该知足了。
 
有些人一时无法接受别人的成功,选择用攻击的方式保护自尊,可以理解,但是结果就是真正愿意分享的人越来越少,最近已经几乎没有了。
根本就不是接受不了别人的成功,而是你们一直在炫耀,有些人根本就称不上成功,最多只能算得上暴发户,什么北京33万的收入没法生活。你知道北京10个人里面有一个能达到33万年薪就不错了。感觉你们在那里不食人间烟火似得。
 
最后编辑: 2016-05-21

节节草

幸福的源泉
刚才用统计局的数据算了一下,15万,应该80%左右的加拿大家庭都达不到!!
加拿大的当地很多白人家庭,穆斯林家庭,黑人家庭,土族居民家庭是达不到这个数的。中国人的个别家庭能达到这个数,是因为两口子都是在北美读过硕士博士的高材生,毕业后在大学或者政府医院工作。
 

节节草

幸福的源泉
根本就不是接受不了别人的成功,而是你们一直在炫耀,什么北京33万的收入没法生活。你知道北京10个人里面有一个能达到33万年薪就不错了。感觉你们在那里不食人间烟火似得。
北京的普通老百姓一个月挣五千元人民币,不也活得很好吗?能在北京挣到三十三万人民币,那是非常了不起的精英类了!
 
哪里看出楼主缺乏规划,还有如果楼主继续留在这,象前面五年那样一事无成就不自私了吗?
真是奇怪的论调。

老婆书读了一半,孩子回去上学问题还没解决,仅仅是别人告诉他说有这么个机会就准备回去了,能不能到手还另说,这个是有规划?他老婆就快毕业工作了,因为这么个机会要放弃这里的生活,要带两个孩子她剩下的能不能念完都是问题,他的机会重要,家人的生活就不重要这个不是自私么。实在想回去就等老婆读完书,再一起回,做男人要有担当。机会可以另找,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兴起让家人受苦。
 
根本就不是接受不了别人的成功,而是你们一直在炫耀,有些人根本就称不上成功,最多只能算得上暴发户,什么北京33万的收入没法生活。你知道北京10个人里面有一个能达到33万年薪就不错了。感觉你们在那里不食人间烟火似得。
这里有个起点问题。从国内偏远农村起点,33万就是天降的好工作。问题是起点在加拿大,33万就真算不上有吸引力的工作。咱们先统一一下起点再讨论。
 
这里有个起点问题。从国内偏远农村起点,33万就是天降的好工作。问题是起点在加拿大,33万就真算不上有吸引力的工作。咱们先统一一下起点再讨论。
还有就是根本不可能无视北京的房价问题。我没在北京生活过,但家里晚辈在那儿工作,很努力的普通孩子,年薪接近二十万,单身,根本没考虑能在北京养孩子,我们讨论过的,他说降一半可以回武汉(他在北京上班武汉供楼)生活。去年他离开北京了。
每个生来局限的人只能看到部分事实,这并不影响彼此互通信息,也因此更需分享。事实哪怕是局部的,可也是中性而客观存在的。感觉是属于个人主观的。同样的数椐,各人的感受反应非常不同。
所以,讨论数据是否存在是理性的。讨论别人的动机则是用自己去揣测别人。
 
最后编辑: 2016-05-22

游客

Guest
这北京现在都啥情况?俺最没发言权,所以特意微信同学问了下。她已做到中高层,国内卖奶粉的,有套别墅自往,还有一套房在三环出租,月租7000RMB。以自己助手为力,给俺答复:
有房,回,没房,算了,自己回,还行 (可合租)。
也就是说,要省房租,以舒适和家庭分离换生活。
楼主在这里生活真的很不愉快,即使老婆将来会有个较高较稳定的工作,但那是老婆的,不是自己的。自己现在就是不愉快,很失落。
以我个人体会,移民三、五年吋在精神上要过一个坎儿,坚持住了,以后也就疲了,踏实了,否则,就得不停地折腾?不知道,没经验。
我想楼主可能要打算自己先回去tantan路,因为很想抓住末班车,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到时再接家人?不甘心就这么在加䟿䟿无为的。主要是这机会来的时机,早点晚点都不会这么纠结?
楼主不是说已打算回了吗?说不定现在在飞机上看这里的讨论呢:)
 
由版主最后编辑: 2016-05-22
那是不是他们有房有户口,并且无房贷?

对,这个前提条件很重要,有房有车,33万兴许还凑合。但楼主给出的条件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人到中年,老婆孩子,这33万就真有点紧了。
你们太看重这些物质条件了,总感觉你们都很不满足,太喜欢享受了。你都看不见有很多西人一辈子都在租房子住吗?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租房子住。在你们眼里,是不是他们都很失败?你们认为物质金钱房子权力是决定幸福的重要条件。你们就喜欢比房子,比钱,比权力,那价值观真的是太low了。在这个条件下,那真的特没办法说什么了。钱钟书和杨绛也过得不是很富裕的生活。难道非得每个人都要成为亿万富翁吗?你们是否都缺乏平常心的心态呢?
 

游客

Guest
你们太看重这些物质条件了,总感觉你们都很不满足,太喜欢享受了。你都看不见有很多西人一辈子都在租房子住吗?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租房子住。在你们眼里,是不是他们都很失败?你们认为物质金钱房子权力是决定幸福的重要条件。你们就喜欢比房子,比钱,比权力,那价值观真的是太low了。在这个条件下,那真的特没办法说什么了。钱钟书和杨绛也过得不是很富裕的生活。难道非得每个人都要成为亿万富翁吗?你们是否都缺乏平常心的心态呢?
不是为自己,是为孩子。大人什么苦都能吃,孩子不能。有孩子了,想法都不一样了。
没家庭和孩子可以做钱杨,有孩子了就要"讨"生活
 
由版主最后编辑: 2016-05-22
不是为自己,是为孩子。大人什么苦都能吃,孩子不能。有孩子了,想法都不一样了。
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吃苦呢?难道让他们不劳而获的享受现成的吗?李嘉诚从小培养孩子吃苦和自立的习惯,很多西人也是培养孩子自立和勤俭节约的习惯。这些对他们才是财富,而不是给他们创造物质条件让他们享受。
 
北京的普通老百姓一个月挣五千元人民币,不也活得很好吗?能在北京挣到三十三万人民币,那是非常了不起的精英类了!
北京2000也能活啊!讨论问题不都有个前提吗?楼主是要放弃加拿大的生活回国。难道他在加拿大还挣不到人民币5000?

他在加拿大,孩子免费上学还有牛奶金,老婆在读书就业没问题。他放弃一切没房子没户口去北京,老婆只能当家庭主妇,孩子不能享受义务教育,年薪33万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他在北京过加拿大同等水平的生活。

人往高处走。都移民了还去跟北京一个月5000的比?跟要饭的比更有幸福感呢!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