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前说大温房子会上涨给人骂得狗血淋头,现在已成铁一般的事实

我来温哥华好多年了, 周围朋友也都差不多。 大家一聊天都说温哥华房子好贵好贵。

一天和一个国内刚过来的移民聊天,说起房子。本以为她也会吐槽, 结果她兴奋的说温哥华的房子真是价廉物美。尤其是公寓。

实际想想也没错的。价廉物美的东西, 肯定会涨啊
所以说看问题要多视角,如果用本地人的眼光来分析很难找到投资生财的机会。
 
那你来 示范一下,夫妻两人都大温地区的平均工资,生两个小孩,不靠你父母的积蓄或海外收入,攒个40万的镇屋的首付8万刀来 看看。要攒多少年? 按照现在房价的上涨速度,到你存够8万刀的时候,原来要40万的鎮屋又要涨到多少钱?
那看你怎么比,最近刚从国内回来,忽然发现温哥华的房子除了豪宅,相同的公寓比北上深便宜多了。夫妻两人都在北上深的平均工资,生两个小孩,不靠父母的帮助和常年的积蓄,你连个首付都付不起,更不用说那些高达十五万二十万一平的学区房,而且还是建筑面积大量的公摊。
 
那看你怎么比,最近刚从国内回来,忽然发现温哥华的房子除了豪宅,相同的公寓比北上深便宜多了。夫妻两人都在北上深的平均工资,生两个小孩,不靠父母的帮助和常年的积蓄,你连个首付都付不起,更不用说那些高达十五万二十万一平的学区房,而且还是建筑面积大量的公摊。

夫妻两人都在上海挣上海平均工资(2016年8825元) , 不靠父母的帮助, 你连买房的梦都不会做。
 

shi-ma-he

狮马鹤
毫无疑问,温多两地的房价确是疯狂,可这并非一日之寒。 那些认为三十年前的工薪阶层能够轻易在温哥华买豪斯不过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至于个人的置业, 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但二十年前的工薪层就可以。实际上,看历史数据,除了87一89及2006年后,长期工薪都是可以买得了房的。
 
但二十年前的工薪层就可以。实际上,看历史数据,除了87一89及2006年后,长期工薪都是可以买得了房的。

以1990年为例, 平均豪斯26万刀, 利率12%, 中位家庭收入(税前)3.7万刀。 假定20%首付, 25年期, 每月房贷付款2200刀。
你自己算算, 如何买得起?
 

shi-ma-he

狮马鹤
以1990年为例, 平均豪斯26万刀, 利率12%, 中位家庭收入(税前)3.7万刀。 假定20%首付, 25年期, 每月房贷付款2200刀。
你自己算算, 如何买得起?
90年后房价一直走低,而工资福利提高,利率向下,短短几年就变得可负担,所以工薪买房是市场主力。当时BC是NDP。我认识的不少工薪家庭都是95一05期间买的。
何况就算90年70%收入比供房,也远好过现在90%收入比供房。现在大温平均8万户收入,豪斯均价150万。
 
90年后房价一直走低,而工资福利提高,利率向下,短短几年就变得可负担,所以工薪买房是市场主力。当时BC是NDP。我认识的不少工薪家庭都是95一05期间买的。
何况就算90年70%收入比供房,也远好过现在90%收入比供房。现在大温平均8万户收入,豪斯均价150万。

70%收入供房? 你不是开玩笑吧? 1990年的税前收入3000/月, 税后只有2200左右。 就算全家不吃不喝,不用水不用电, 拿什么付地税?

1990年,家庭收入3.7万, 没有银行会贷款给你买26万刀的房子。 梦都不要做。
 
90年后房价一直走低,而工资福利提高,利率向下,短短几年就变得可负担,所以工薪买房是市场主力。当时BC是NDP。我认识的不少工薪家庭都是95一05期间买的。
何况就算90年70%收入比供房,也远好过现在90%收入比供房。现在大温平均8万户收入,豪斯均价150万。

1990年的平均收入家庭在温哥华买不起平均豪斯, 正如今天的平均收入家庭在温哥华买不起豪斯。

温哥华房价贵得出奇,并非今天的现实。 一直都很贵, 当然最近几年更疯狂。
 

shi-ma-he

狮马鹤
89,90是供房困难最大的两年,房价本身也远没有今天对工薪族的收入比高。当时问题在高利率,所以存几年钱有个8到10万首付的绝对能负担,何况下面十年收入福利上升,利率迅速下到四五个百分点,所以可以买房。何况3万七的这档税最多20%多,到手有两千四五的,房供一千八对付下能行。再不然4万7的人总能买。数字账都能算,就几个简单数字。而现在才真的是泡沫,属于只要敢戳一定爆的。
 
89,90是供房困难最大的两年,房价本身也远没有今天对工薪族的收入比高。当时问题在高利率,所以存几年钱有个8到10万首付的绝对能负担,何况下面十年收入福利上升,利率迅速下到四五个百分点,所以可以买房。何况3万七的这档税最多20%多,到手有两千四五的,房供一千八对付下能行。再不然4万7的人总能买。数字账都能算,就几个简单数字。而现在才真的是泡沫,属于只要敢戳一定爆的。

温哥华的工薪家庭买不起温哥华的豪斯, 这一直都是事实。 90年代, 月入3100刀,扣除CPP, 到手没有2200刀。 今天温多的房价确实疯狂, 如果以为泡沫破裂后,工薪家庭能够买得起温哥华的豪斯, 这个梦也会随泡沫的破灭而破灭。

90年代的工薪家庭存不起10万刀的首付, 就像今天的工薪存不起40万刀的首付,一个道理。

房贷利率低于7%始于本世纪, 而利率的下降一直伴随着温哥华的房价上涨。
 

北美大款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我觉得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1. 炒房有罪?房子和其它商品一样,有买有卖。有的人买来自住,有的人则买来出租或伺机高价出售获利。这跟股票、黄金、等等都是一样的。有人抨击炒房者不劳而获,没有创造新价值就从中获利。认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种观点正确乎?我觉得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仅仅看到炒房者买了卖就原地获利是短视的,忽视了他们提供了资金使原房东获利,并且使原房东有了充裕的资金或改善居住、或投资其它,炒房者的资金充当了子弹和给养给别人,也许炒房者没有直接创造新价值,但是得到他们资金的人则是获得了子弹和给养,这些人中就有可能用这些资金去创造新价值
  2. 世界各地条件差别大,即使是加拿大一国而言,也有不小差别。象温哥华这么好的地方,自然很多人都想来住,而且都想来住好房子,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这就自然出现供不应求、奇货可居的局面。没有哪条王法规定温哥华必须给所有想来的人都提供他们希望的住宅,所以必然就得以某种方式筛选,价高者得,市场决定。
  3. 为什么一定要让人人都买的起呢?你买不起,你可以租啊。地有限,房有限,好房就更有限。可是想来住好房的人无限,无论如何是供不起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必须一定”居者有其屋,那是乌托邦的梦想,不客观不现实。
  4. 人和人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有钱,有很多很多闲钱,那这类人就注定在竞价中处于有利地位。有的人有眼光、远见,他们也可以在竞争中胜出。以行政命令之类的非市场手段迫使那些竞争中有优势的一族拱手让利于劣势一族,可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我觉得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1. 炒房有罪?房子和其它商品一样,有买有卖。有的人买来自住,有的人则买来出租或伺机高价出售获利。这跟股票、黄金、等等都是一样的。有人抨击炒房者不劳而获,没有创造新价值就从中获利。认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种观点正确乎?我觉得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仅仅看到炒房者买了卖就原地获利是短视的,忽视了他们提供了资金使原房东获利,并且使原房东有了充裕的资金或改善居住、或投资其它,炒房者的资金充当了子弹和给养给别人,也许炒房者没有直接创造新价值,但是得到他们资金的人则是获得了子弹和给养,这些人中就有可能用这些资金去创造新价值
  2. 世界各地条件差别大,即使是加拿大一国而言,也有不小差别。象温哥华这么好的地方,自然很多人都想来住,而且都想来住好房子,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这就自然出现供不应求、奇货可居的局面。没有哪条王法规定温哥华必须给所有想来的人都提供他们希望的住宅,所以必然就得以某种方式筛选,价高者得,市场决定。
  3. 为什么一定要让人人都买的起呢?你买不起,你可以租啊。地有限,房有限,好房就更有限。可是想来住好房的人无限,无论如何是供不起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必须一定”居者有其屋,那是乌托邦的梦想,不客观不现实。
  4. 人和人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有钱,有很多很多闲钱,那这类人就注定在竞价中处于有利地位。有的人有眼光、远见,他们也可以在竞争中胜出。以行政命令之类的非市场手段迫使那些竞争中有优势的一族拱手让利于劣势一族,可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说得非常到位。个人一直认为所谓买不起房本身就是伪命题。买不起的是他想要的房而已。真正买不起房的人,就都会有社会兜底,由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来解决。那些才是真正买不起房的人。
 
那看你怎么比,最近刚从国内回来,忽然发现温哥华的房子除了豪宅,相同的公寓比北上深便宜多了。夫妻两人都在北上深的平均工资,生两个小孩,不靠父母的帮助和常年的积蓄,你连个首付都付不起,更不用说那些高达十五万二十万一平的学区房,而且还是建筑面积大量的公摊。

那么你认为在这里出生长大,挣这里的 平均工资,每年给这里的政府交税的选民 ,需要为上海人 的住房问题负责? 加拿大的三级政府需要为上海 人的住房问题负责?
 
我觉得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1. 炒房有罪?房子和其它商品一样,有买有卖。有的人买来自住,有的人则买来出租或伺机高价出售获利。这跟股票、黄金、等等都是一样的。有人抨击炒房者不劳而获,没有创造新价值就从中获利。认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种观点正确乎?我觉得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仅仅看到炒房者买了卖就原地获利是短视的,忽视了他们提供了资金使原房东获利,并且使原房东有了充裕的资金或改善居住、或投资其它,炒房者的资金充当了子弹和给养给别人,也许炒房者没有直接创造新价值,但是得到他们资金的人则是获得了子弹和给养,这些人中就有可能用这些资金去创造新价值
  2. 世界各地条件差别大,即使是加拿大一国而言,也有不小差别。象温哥华这么好的地方,自然很多人都想来住,而且都想来住好房子,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这就自然出现供不应求、奇货可居的局面。没有哪条王法规定温哥华必须给所有想来的人都提供他们希望的住宅,所以必然就得以某种方式筛选,价高者得,市场决定。
  3. 为什么一定要让人人都买的起呢?你买不起,你可以租啊。地有限,房有限,好房就更有限。可是想来住好房的人无限,无论如何是供不起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必须一定”居者有其屋,那是乌托邦的梦想,不客观不现实。
  4. 人和人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有钱,有很多很多闲钱,那这类人就注定在竞价中处于有利地位。有的人有眼光、远见,他们也可以在竞争中胜出。以行政命令之类的非市场手段迫使那些竞争中有优势的一族拱手让利于劣势一族,可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你这么有钱,那么你交税了吗?不要告诉我你就是温哥华西区和列治文那些住着豪宅开着豪车,却每年报低收入的那帮社会寄生虫的其中一员
 

shi-ma-he

狮马鹤
能避税的依法避税可以理解,毕竟人是社会动物,程度不同但皆有爱财之心。不该避的税耍手段就是偷,不该拿的福利假报领取也是窃,罪犯行经,从这点上比那些流浪汉的品性都低劣很多,何况少数的甚至能逃几万几十万的税收,没有被几十几百倍的指责不说,一大批却把目光盯住底层谋生的穷人,可见公义道德的低下。
 
能避税的依法避税可以理解,毕竟人是社会动物,程度不同但皆有爱财之心。不该避的税耍手段就是偷,不该拿的福利假报领取也是窃,罪犯行经,从这点上比那些流浪汉的品性都低劣很多,何况少数的甚至能逃几万几十万的税收,没有被几十几百倍的指责不说,一大批却把目光盯住底层谋生的穷人,可见公义道德的低下。

所以我会投票支持任何一个愿意采取措施,对海外买家,和那些拿着海外收入不报税却在这里住豪宅开豪车的人征收重税的政党
 

北美大款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你这么有钱,那么你交税了吗?不要告诉我你就是温哥华西区和列治文那些住着豪宅开着豪车,却每年报低收入的那帮社会寄生虫的其中一员
你这个观点也是片面的。避开我不谈,对事不对人较为妥善。以我有限的所得税知识为你解答一二。开豪车、住豪宅却每年报低收入的人,也应该区别对待。一类是他们目前的消费是之前已经纳过税的收入,也就是吃老本,对于这类,无可厚非。你不能否认有很多人是小富即安,你可以指责他们胸无大志,有了些钱就不进取了,而只是吃老本,但是你不能说他是寄生虫,他没寄生你或别人,他寄生的是他以前的劳动收入,税后积蓄。只要够他吃喝玩乐到死,他没犯法,也没缺德。二类则是他仍然还有收入,那么这些收入如果是其在加拿大以外地区的,他如果在当地已经为这些收入上过税了,而其税率高于加拿大的,则他不需要在加拿大再交一次税。第三类则是他的境外收入并未在当地纳税,或者当地税率低于加拿大的,则他应该在加拿大纳税,或补交税率差额。
讨论这个问题需要避免仇富、过激。好像一开豪车住豪宅报低收入就必然是偷税漏税寄生虫云云,好像你没开豪车、住豪宅就只是因为你诚实纳税了。如果是在大陆经商办企业,除非你都是现金交易不开票,哪有可能偷税漏税?那你是太低估中国税务部门了。现金交易不开票的恐怕只可能是小额纳税人,比如卖煎饼、秀水卖服装的,显然这类人没可能来加拿大开豪车、住豪宅。只要是大额交易的,不太可能偷税漏税,详见宗庆后及福耀玻璃老总关于中国死亡税费的有关新闻。
这几年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飞涨,卖一栋,就足以在加拿大住豪宅、开豪车了。
 

北美大款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所以我会投票支持任何一个愿意采取措施,对海外买家,和那些拿着海外收入不报税却在这里住豪宅开豪车的人征收重税的政党
对海外买家的打击是柄双刃剑,从你角度看,对海外投资客的深恶痛绝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的参与导致这里房价高涨,导致你这个本地人买不起房了。但是从宏观角度看,则未必如此了。你问问那些房地产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建商、画图纸的、卖建材的、搞装修的、律师楼、银行、中介etc..,即使是政府,恐怕赚的税费也是盆满钵满的,开心死了。所有那些从业人员及其行业,背后又是多少千家万户,又牵动着多少行业?生产水泥的、lumber的、钢筋的、玻璃、灯泡、锅炉、印刷etc,这些行业又是多少千家万户,又进一步牵动多少更上一级行业,以此类推,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十有八九你今天的工作机会也得益于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益波及。所以,政客为了拉选票,临时忽悠一下子部分选民,但是真要他下死手,不太可能,因为牵扯了太多的受益集团和普通百姓的生存。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比如说把海外投资堵死,让本地房价回到解放前,一下子多少行业会倒闭,多少从业人员会失业,甚至包括你,你也失业了,是,房价是降了,但是你工作没了,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你那时候还有闲心来家园论坛抱怨房价高么?嘿嘿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