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她的原话是:I grew up in a city in China, where I have to wear a face mask every time I went outside. Otherwise, I might get sick" “ otherwise might”和单纯的might表示的程度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吧,现在网上她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都说当年没有见过学校里任何一个人一出现都戴口罩的,昆明问题多了去了,可是为了写好一篇演讲搞就信口开河编造细节真的对吗?
细节见人品,结论对了,就可以编造?现代法治有个原则:毒花结毒果,所以部分造假的证据,会导致整体结论被否定。所以当年溥仪去东京法庭作证,由于过分夸大编造细节,使得全部证词被质疑,这就叫猪队友。
从她次日的道歉内容看得更明白,这真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活脱脱一个暂时站在周小平对立面的周小平。
同样的话,只要是一个的的确确 grew up in a city where I have to wear a face mask every time I went ouside,我都会觉得只是在陈述事实,佩服她勇敢。
俺不知道大家都知道的是啥。对Otherwise, I might get sick,我的理解是,“如果不这样,我可能就会得病。” 我看到的是,大批鸡冻的网友,把她的话理解为“如果我上街不戴口罩,我就会得病”。这就有些扭曲了。这是把一个可能性的表达扭曲为确定性的表达。顺便说一下,所谓戴五层口罩,也是一种扭曲,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人家只是随身带了五个口罩而已,并没有说要一起戴上。
现在网上也有人信誓旦旦地披露,杨舒平同学在昆明外国语学校上学时是患有鼻炎,她的确经常戴口罩。
至于她的勇敢,我开始也觉得她不够勇敢,认为她敢于发言,却不敢于坚持。但后来,我听说疯狂的网民人肉出了她的父母,她的家庭住址,并把这些内容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回复给杨同学本人,我理解她了。换鸟您,您会怎么做?您会勇敢地把您的家人置于危险之中吗?
您说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很好,我们都应该遵守。我倒是发现,在爱国主义激情下,大批的国人特别难做到实事求是,otherwise, they might be rather reasonabl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