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判断加拿大疫情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之2)----我隔离了(本文完结)

据说,安省早就立法不允许医院的工作人员罢工,所以这种忧虑应该是多余的。

容俺拍拍砖,中国要求的那种医护人员的献身精神,不要也罢。且不说大多数医护人员对真相蒙在鼓里,单说近十年来国内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的敌对关系,双方都是受伤的羔羊。当然,从政治上的需要来说,怎么样都是对的。

对许多移民同胞来说,可能需要到第二代才能理解加拿大的医疗制度远远比国内高级和优越。对付这种疫情,靠的不是政治力量,也不只是医疗护理手段,国内公共卫生管理的真正缺失是硬伤。如果不能理解加拿大对Public health的巨大投入及其重大作用,谈新冠疫情的处理就是事实上的不懂装懂,处理的结局不会比如今国内的情况好。更何况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不产生GDP,对于只喜欢投资生财一族,没办法了解其中的奥秘。

俺追踪这个疫情两个月,耗费了俺大量的业余时间不说,还消耗了俺的感情和情绪投入,从生气、愤怒、再到悲伤,尽管俺无一家人亲戚和朋友直接受到波及。

如果此帖引起纠纷,仍然希望霜岳将其保留,作为俺在家园的封笔之贴,谢谢!
1, SARS 期间,安省就有医务人员拒绝在SARS 病房工作,此后还打了官司。我只说有没有,不评价对错。如果非要我意见,那就是不做就不做,没啥大不了。

2,国内医疗制度是不如加拿大,如果抨击国内公卫制度,本人并没有意见,本人也是对制度失望才出来的。

3,但这个帖里,并没有人反对加拿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或者说加拿大不如中国。大致意见是,加拿大如果面对同样强度规模的瘟疫,可能同样也不能应对。。你却扯到另一个问题,加拿大公卫比中国好,好的多。。是啊,是好的多,但难道比中国好,就有了免死金牌,百毒不侵了吗?土工的医疗制度比满清好多了,所以土工就不会有瘟疫了吗?淡淡比我漂亮,证明她就是美女了吗?这是两个问题,两个。。

4,制度也不是一切,我们不说大陆,数据不可信,萨斯的时候,香港的公共卫生制度尽管延习英国,发病最高。加拿大据说制度很好,一样病死率全球最高。有时候,不要把自然/地利/人的因素,全含情脉脉归功于制度。。

5,制度重要,也要怀有卑谦之心,对制度也有不灵的时候的警惕,也很重要。

6,一个病,有时候还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治疗方案,我认为就是论事是个好品质,比如,A为什么是A不是B,而不是因为你说A 是A,不是我说的A是B,你就是个番薯。具体在这里,就是,不过是意见的不同,不是什么这代移民不行,或者谁在不懂装懂。。
 
最后编辑: 2020-02-14
据说中国的统计数字中院内感染的占48%。当然不包括那些在家里就死了的
加拿大当年萨斯的时候,还是在世卫发出全球警告以后,很多很多病人就是院内感染的,最早一个病人在急诊,导致同时几个病人和医务人员感染。

Globally, 20 per cent of confirmed SARS cases were health-care workers. In Canada, health-care workers made up 43 per cent of SARS cases. 注意,250多例里面,43%是医务工作者,基本上还都是负压病房的。。

我就不说太多了。。
 
你只是说在大医院里,那里的医护对自己和病人保护的很好。但是在家庭医生哪里呢?在社区的walk-in clinic里呢?

我1月底带孩子去看家庭医生,她在学校里被染上了感冒。她先上去,我因为停车晚去了几分钟。到哪只见医生的诊所里挤了3,4个病人,她只好站在诊所外。而且我看女儿没带口罩,就让她赶快戴上。

等待时,我看见前台的秘书护士都没戴口罩,只有满脸的严肃。

一会我们被领入一个房间。等了一会,只见我们的家庭医生,没戴口罩,小心翼翼的推开门,轻声问道,你最近回国了没?她其实知道我们最近没回国,因为两个星期前我还带我二宝来看过。可她还是照例问了句,而且她已经没有平日的镇定自若了,声音一直很轻。医生问的很详细,检查的很认真,但当时她也只做了咽拭子检测。

家庭医生诊所的楼下就是walk-in clinic,也很多人,虽然老外不会象国人那么拥挤,但也很满,因为现在是flu season,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带口罩,我看见有人打着喷嚏,咳嗽着就是不带口罩的。

我和女儿都打了flu shot,可女儿还是在学校内被染上了flu. 可见今年的flu有多厉害。

所以我虽然相信在医院里,医护和病人都被保护的好,但医院之外呢?人们都那么自觉么?家庭医生和walk-in clinic 哪里难道不是交叉传染源么?还有学校,商场,很多地方都可能是传染源。

遇上土豆这个没用的东西,只希望天佑加拿大。

医护人员的命也是命,大家都惜命。
 
最后编辑: 2020-02-14
制度之争俺不参与,你们也可以自信满满,但不妨碍俺对温哥华导入性新冠病毒感染的忧虑吧?
 
加拿大当年萨斯的时候,还是在世卫发出全球警告以后,很多很多病人就是院内感染的,最早一个病人在急诊,导致同时几个病人和医务人员感染。

Globally, 20 per cent of confirmed SARS cases were health-care workers. In Canada, health-care workers made up 43 per cent of SARS cases. 注意,250多例里面,43%是医务工作者,基本上还都是负压病房的。。

我就不说太多了。。
是的,医院肯定是重灾区,看看方舱医院我就吓死了。出来的要么二次感染,要么就练成百毒不侵了
SARS在多伦多医院被感染的人数是75个,如果我没记错,73-78之间的数字吧。
 
我觉得,霜岳的经历,只能说明加拿大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不高。。不能说加拿大爆发新冠传染病的风险不高。。我要说的是,从A 不能到B,不是要说,爆发新冠的风险很高。

霜岳所去医院,有几个隔离病房?三个,五个?如果一下来十个这样人呢?100个呢,1000个呢?守得住医院的制度,住不进来的,就会在院外成为传染源,守不住医院制度,那就看病人数了,不过五十步一百步的差别。

我要说这个,是因为我看得过文章,说中国医生不行,没有院内感染的概念。。
:wdb17:
 
说了半天没说到根本——这个病毒对黄皮肤的人种杀伤了大!这也是日本担心的原因。 即便不和中国人直接接触也有被传染的可能。现在有两点最关键的至今没弄清:一个是这个病毒的潜伏期,一个人这个病毒的传染时效。
 
每个医院都有一系列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只是看执行得如何。中国医院也有相应防止交叉感染措施和疫情预警机制,但被外行的行政手段粗暴干涉了。
加拿大医院收治病人数量极少,虽然不能保证速度与效率,但一旦被收治,可以保证医疗与服务质量。
中国的问题是凡事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一旦一把手出现判断问题,则后果不堪想象!
 
说到公共场所,加拿大人现在不重视不自觉,是因为还没引起恐慌,如果加拿大疫情严重,大众恐慌,自然就会像现在中国那样个个戴口罩、人人小心了。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天花病能被消灭,并非只因为有了疫苗。一个传染病要被消灭,还需要三个条件:

1. 只传染人,不传染动物。这样,感染范围才可控。
2. 有明显的症状,像天花那样吓人的麻子。这样才不会漏诊。
3. 人们对该病很害怕。这样才会驱使人人都愿意接种疫苗。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所以某些情况下民众恐慌是好事,才会重视。
 
最后编辑: 2020-02-15
有不同意见可以反驳。请不要使用过于情绪化的语言。谢谢。

Hospital Labour Disputes Arbitration Act (HLDAA)

HLDAA prohibits strikes and lock-outs where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volves employees of the "hospital sector" (e.g., hospitals and long-term care homes); if these parties are unable to reach a negotiated settlement, their bargaining impasse is resolved by binding arbitration.

点击上面蓝色HLDAA的链接,第11款是关于医院职工罢工的。这是安省的法律:
Strikes and lock-outs prohibited
11 (1) Despite anything in the Labour Relations Act, 1995, no hospital employees to whom this Act applies shall strike and no employer of such employees shall lock them out. R.S.O. 1990, c. H.14, s. 11 (1); 1997, c. 21, Sched. A, s. 4 (9).
谢谢霜岳找到出处。这种事情,俺当时认为根本就没必要找出处,因为这是在安省生活的重要常识性问题,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人口和医生的比例对比,中国和加拿大没有直接进行数据对比的意义。原因在于分工方面的不同以及岗位设置的重大差别。简言之,中国的医生不等于加拿大的医生,这从医学院学生的遴选以及从业后的待遇也可以看出端倪。中国医生需要做的很多事情,在这里由各种不同岗位完成,包括护士、社工、药剂师、营养师、甚至其他行政和服务人员,而且这其中还分门别类。想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可能将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纳入,才会有一定的意义。

俺很久以前就动过念头,完整地介绍俺所知道的这边的医疗卫生系统j的相关知识,因为这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时有几个网友提醒俺,劝俺不要写,因为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听劝告。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至少体现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试问如果在加拿大看病也和国内一样有各种各样的VIP需要找关系,作为第一代移民,多少人有可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新冠状病毒感染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抛弃政治方面不谈,就从专业上说,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大陆公共卫生防疫的严重缺失,普通民众健康知识的严重匮乏,医院的隔离措施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笑话,就连有些医生介绍的东东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如果民众真正了解隔离防护的知识,就不会有传说的“口罩轮流戴” 的悲歌。

俺认为,新冠状病毒的流行,因为初始症状轻微,它考验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治的能力,没有这些,讨论重症病例的救治就会徒劳无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概念,盲目恐慌只会使本来聪明机智的一个群体显得无知和幼稚,甚至自私。

俺从此封笔,觉得自己这样写来写去实在是无聊。俺不像霜岳和小芳和熊猫等等,有着那么好的文笔,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

俺就专心做看客,也不会惹人不开心。谢谢霜岳的楼。
 
这次病毒性质还不完全清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说不清楚。楼主可以说自己生病经过,但是你的判断是错误的,制度和医生都不是万能的,这病现在无药可治,好了还可以发,我不希望加拿大有一个人感染。希望加拿大政府加大控制力度。大家可是上 www.youtube.com了解
 
日本的情况我真的不了解,所以没法多说
只能大概做一些推断

一个是,目前日本总确诊人数几百例,但本土确诊人数只有几十位
剩下的绝大部分是那艘倒霉邮轮上的
日本人口数超过1.2亿
在这个大前提下,日本政府非常担心爆发,
这就说明,已经是一场有准备之战了

其次,我的文章主要提到的是医院内部
如果大家一直关注武汉事件
会意识到医院交叉感染是造成爆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一点,看日本的情况就能发现,通过医院交叉感染患病的几乎没有

再次,我个人认为日本比加拿大更危险一些
原因是居住方式的不同,人口密集度的不同
就不展开讲了

以上是我的判断
对不对,看时间检验吧
我家人十二月急诊住院了一次,期间有一个病人流感阳性,结果当天所以在急诊室的病人全部接受流感监测,且结果出来之前默认已经被感染,需要隔离。
连厕所都不让去上,只能用诊疗室里的一次性厕所。
所有医护人员进出全部需要全套防护服,口罩,遮眼塑料和手套,出门前丢弃。一个晚上不知道话费了多少防护设施但可以看到他们在尽量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资源也是非常充足。情况和你经历的几乎一样。
因此,我对加拿大传染病防治有信心。
 
谢谢霜岳找到出处。这种事情,俺当时认为根本就没必要找出处,因为这是在安省生活的重要常识性问题,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人口和医生的比例对比,中国和加拿大没有直接进行数据对比的意义。原因在于分工方面的不同以及岗位设置的重大差别。简言之,中国的医生不等于加拿大的医生,这从医学院学生的遴选以及从业后的待遇也可以看出端倪。中国医生需要做的很多事情,在这里由各种不同岗位完成,包括护士、社工、药剂师、营养师、甚至其他行政和服务人员,而且这其中还分门别类。想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可能将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纳入,才会有一定的意义。

俺很久以前就动过念头,完整地介绍俺所知道的这边的医疗卫生系统j的相关知识,因为这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时有几个网友提醒俺,劝俺不要写,因为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听劝告。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至少体现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试问如果在加拿大看病也和国内一样有各种各样的VIP需要找关系,作为第一代移民,多少人有可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新冠状病毒感染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抛弃政治方面不谈,就从专业上说,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大陆公共卫生防疫的严重缺失,普通民众健康知识的严重匮乏,医院的隔离措施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笑话,就连有些医生介绍的东东都经不起仔细推敲。如果民众真正了解隔离防护的知识,就不会有传说的“口罩轮流戴” 的悲歌。

俺认为,新冠状病毒的流行,因为初始症状轻微,它考验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治的能力,没有这些,讨论重症病例的救治就会徒劳无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概念,盲目恐慌只会使本来聪明机智的一个群体显得无知和幼稚,甚至自私。

俺从此封笔,觉得自己这样写来写去实在是无聊。俺不像霜岳和小芳和熊猫等等,有着那么好的文笔,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

俺就专心做看客,也不会惹人不开心。谢谢霜岳的楼。
这些话除了没必要恐慌,其他和你前面那个回帖一样,看起来光面堂皇,掰开全是槽点。。既然你本意都不是辩论,我就不写了。

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我现在说,好吧,我就让你一回。

旁边看不懂的人,请不要参合。。
 
楼主说话不太负责任
 

Long Vacation

狮子大开口
这些话除了没必要恐慌,其他和你前面那个回帖一样,看起来光面堂皇,掰开全是槽点。。既然你本意都不是辩论,我就不写了。

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我现在说,好吧,我就让你一回。

旁边看不懂的人,请不要参合。。

我属于看不懂你们高深医学和法规辩论的人之一,
但是湿敷的ID起得真好:
让事实说话:

(1)
难道2012年,加拿大医疗系统由中国制度管理了?
加拿大完美的制度在哪里?

(2)
两轮SARS疫情,加拿大共确诊375例SARS,45%为医护人员,死亡44例,病死率高达12%。
制度呢?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