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宇宙最后将演变成处于一个什么都没有,别说地球,就是现在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都将消失.甚至没有时间的,炙热的,好象叫什么热寂的状态.
 
W

wgzyl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wgzyl,你的签名里面为啥是半年查一次呢?有什么玄机或风水之类的秘密吗?

我发现查状态已成为OCD病(俗称强迫症)的重要致病原因。很多人查状态已到了醉生梦死、难以自拔的地步,几天查一次发展成几分钟就查一次,不查不可终日。为了健康,所以俺就来一个“反强迫”,强迫半年查一次。
反正进程节奏足够缓慢,以半年为跨度不会遗漏什么。
 
L

lemon25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转一篇文章:
一个加国移民不得不回国的经历 - 2007-09-12, 00:55

--------------------------------------------------------------------------------

2001 年初,随着移民浪潮,我和太太技术移民到了加拿大温哥华。移民之前,我在上海的一家规模不太大的软件公司当个部门经理。之所以想移民加拿大,目的很单纯,就是到外面去闯闯,因为老家本不是上海,所有在国外城市和在上海对于我来说,没有乡土之别。在温哥华呆了2年多,觉得国外不是我的要呆的地方,于2003 年底又举家回到了上海,现在又在一家软件公司当部门经理,回到了原点,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多了一个宝贝女儿,而且是加籍的。

  将近三年的国外经历,再加上又在国内3年了,对于中国人在不同环境生活及工作的差别,感受颇多。


  首先给我最大印象的就是第一代移民在国外生活的艰辛。就以90年代末这一代移民为例,很多是技术移民,由于语言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找到与国内相类似的工作,我到了温哥华之后,头几个月试图找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后来发现很难,面试了很多家公司,但言语仍是个很大的障碍,只好放弃。其实在移民前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自我感觉英语已经基本过关了,出去之后才知道所学的是“中国式英语”。刚到温哥华的移民通常都集中在CHINATOWN的华人社区交流,所以类似的情况见过很多,于是我和很多刚出国门的移民一样,只好放下最初的理想,先找一份工打打,晚上到学校读英语。我在国外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香港人开的制衣厂封箱、搬货,房东介绍的。我的房东是福建福清人,在温哥华开货车送货,他和我工作的工厂老板很熟悉,他是早年偷渡到美国,后再定居温哥华的,据他讲,福清那个地方的男人基本上都在国外,若你一个大男人,不出去会被人看不起,几乎已经变成传统了。


  封箱搬货为两个人,另外一个小王,也是技术移民,兰州人,IT出身比我早来几个月。这份工作很辛苦,那家厂业务很多,差不多每天几百箱货要点数装箱。那位兰州同伴自己说,他第一天上完班,几乎瘫在地上,走几十米就要坐下来休息。还好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种体力活还是能顶得住,不过头几天还是要酸背痛的。其他部门里面,有不少和我类似的移民,而且从上海过去的有好几个,质检部门还有一个在上海一个大医院当医生的。


  和很多新移民相比,我这份工作还算稳定,固定的收入也能够在温哥华立足,而且晚上可以读英语。很多人在餐馆里涮盘子,做小工,很不稳定,即使这样,这样的工作也很难找。现在想想移民中真是人才浪费,很多高学历的人才在那边打打小工。一位在国内西北某大学教书,后来在日本打了几年工,再来加拿大,比我长10 岁的老兄老杨,找了2、3个月的工作没有着落,最后在一个餐馆里涮盘子;另外一个在在国内学的是火箭制造相关专业,也沦为打小工一组,很是浪费。有些早几年来得技术移民,几年小工一打,人也麻木了,原来的专业技术也生疏了,所有很难有用武之地。


  在事业上看不到前途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我失业了,原因也很简单,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工厂的业务主要是来自美国,9.11之后,订单一落千丈,裁人,首先裁的是小王,没有多久轮到我了。失业在家,领失业保险金,具体金额已经忘记了。于是有些人开始迁往多伦多,小王就是其中之一。我则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国让老人看看,同时也看望了国内的朋友,看到这这些朋友一个个都混得不错,再想想自己在国外看不到前途,回国的念头开始萌发,但又于心不甘,于是还是回到了温哥华。

  这次找了一个非IT行业的公司做网管,主要工作是网络维护和做做简单网页。感觉与自己的专业有点关系了。新的公司里面同样遇到很多新移民在打小工,其中一位原来是航空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来温哥华块3年了,航空业中有本重要的维修教材还是这位老兄编写的,整天长吁短叹,后悔移民加拿大,休息时间就向我们吹嘘他的当年勇,一直想回国,老婆孩子不愿意。还有一位南昌的,以前是搞工程设计的,据他讲,应该也是在业界小有名气,移民加拿大后,与原来的想象落差太大,心态又调整不过来,搞得夫妻反目,妻离子散。当然这其中不凡成功者,但我个人觉得作为新移民要想在几年内成就一些东西很难,除非你的语言没有障碍。网管工作也还算稳定,要不是一封朋友的来信,也许我下辈子可能在加拿大了。朋友的来信很简单,只是说他现在由原来的项目经理升为部门经理了。我猛然想到,我以前也是部门经理,虽然才能有限,但是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应该比在国外大。难道我就这样在加拿大终此一身?经过几天的考虑,还是毅然回国。

  现在想想回国的决定是对的。虽然温哥华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很适合居住。但是对于我来说,绝对不是适合发展事业的地方。作为我们这一代移民,通常并非在国内由于生活所迫才远走他乡的,而且很多在国内还算发展得可以,至少对于我来说,多少有点野心。我们受的是中国式的文化教育,在国内更容易发挥。例如我现在主要工作是管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沟通,沟通又必须基于文化背景的。我觉得新一代移民很难在国外进入管理层。

像我已经过来粪青的年龄了,而且从未有崇高的理想,个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自己在事业上有点小成就,将自己的一个小家搞好就行了,所以也无所谓生活环境是否民主不民主的。回国三年的生活和工作,个人觉得要比国外充实,首先是在国内有一个很早就有的朋友圈子,业馀生活丰富多了,收入也还不错,上海除了房子,其他的消费都还可以,反正房子在出国前就买好了。

  我现在认为,只有在国外出身并且一直在国外受教育的移民后代,才能比较好地融入到西方环境中,第一代移民很大程度上是被牺牲的一代。加拿大是好,美国也确实好,那些好很大程度上只是属于加拿大人,属于美国人。在国内,也并非水深火热。对于我们小老百姓,只要日子一天天好,一代代好就行了。老百姓其实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切身利益的东西,生活条件是不是比以前好了,日子是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父亲小时候跟随我奶奶到外面去乞讨;我小的时候,饭有时候还吃不饱;现在我女儿,做父母的发愁,今天鱼不吃,明天肉不吃,不知道下顿该给她吃什么。作为小老百姓,这样的日子,知足了。
 
W

wgzyl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好像10月10日是“国际反死刑日”?
我看应该来一个“反精神虐待日”,精神虐待的定义大家出出主意,我认为让人等得死去活来,陷于精神崩溃,就是一种虐待。
 
W

wgzyl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转一篇文章:
一个加国移民不得不回国的经历 - 2007-09-12, 00:55

--------------------------------------------------------------------------------

2001 年初,随着移民浪潮,我和太太技术移民到了加拿大温哥华。移民之前,我在上海的一家规模不太大的软件公司当个部门经理。之所以想移民加拿大,目的很单纯,就是到外面去闯闯,因为老家本不是上海,所有在国外城市和在上海对于我来说,没有乡土之别。在温哥华呆了2年多,觉得国外不是我的要呆的地方,于2003 年底又举家回到了上海,现在又在一家软件公司当部门经理,回到了原点,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多了一个宝贝女儿,而且是加籍的。

  将近三年的国外经历,再加上又在国内3年了,对于中国人在不同环境生活及工作的差别,感受颇多。


  首先给我最大印象的就是第一代移民在国外生活的艰辛。就以90年代末这一代移民为例,很多是技术移民,由于语言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找到与国内相类似的工作,我到了温哥华之后,头几个月试图找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后来发现很难,面试了很多家公司,但言语仍是个很大的障碍,只好放弃。其实在移民前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自我感觉英语已经基本过关了,出去之后才知道所学的是“中国式英语”。刚到温哥华的移民通常都集中在CHINATOWN的华人社区交流,所以类似的情况见过很多,于是我和很多刚出国门的移民一样,只好放下最初的理想,先找一份工打打,晚上到学校读英语。我在国外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香港人开的制衣厂封箱、搬货,房东介绍的。我的房东是福建福清人,在温哥华开货车送货,他和我工作的工厂老板很熟悉,他是早年偷渡到美国,后再定居温哥华的,据他讲,福清那个地方的男人基本上都在国外,若你一个大男人,不出去会被人看不起,几乎已经变成传统了。


  封箱搬货为两个人,另外一个小王,也是技术移民,兰州人,IT出身比我早来几个月。这份工作很辛苦,那家厂业务很多,差不多每天几百箱货要点数装箱。那位兰州同伴自己说,他第一天上完班,几乎瘫在地上,走几十米就要坐下来休息。还好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种体力活还是能顶得住,不过头几天还是要酸背痛的。其他部门里面,有不少和我类似的移民,而且从上海过去的有好几个,质检部门还有一个在上海一个大医院当医生的。


  和很多新移民相比,我这份工作还算稳定,固定的收入也能够在温哥华立足,而且晚上可以读英语。很多人在餐馆里涮盘子,做小工,很不稳定,即使这样,这样的工作也很难找。现在想想移民中真是人才浪费,很多高学历的人才在那边打打小工。一位在国内西北某大学教书,后来在日本打了几年工,再来加拿大,比我长10 岁的老兄老杨,找了2、3个月的工作没有着落,最后在一个餐馆里涮盘子;另外一个在在国内学的是火箭制造相关专业,也沦为打小工一组,很是浪费。有些早几年来得技术移民,几年小工一打,人也麻木了,原来的专业技术也生疏了,所有很难有用武之地。


  在事业上看不到前途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我失业了,原因也很简单,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工厂的业务主要是来自美国,9.11之后,订单一落千丈,裁人,首先裁的是小王,没有多久轮到我了。失业在家,领失业保险金,具体金额已经忘记了。于是有些人开始迁往多伦多,小王就是其中之一。我则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国让老人看看,同时也看望了国内的朋友,看到这这些朋友一个个都混得不错,再想想自己在国外看不到前途,回国的念头开始萌发,但又于心不甘,于是还是回到了温哥华。

  这次找了一个非IT行业的公司做网管,主要工作是网络维护和做做简单网页。感觉与自己的专业有点关系了。新的公司里面同样遇到很多新移民在打小工,其中一位原来是航空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来温哥华块3年了,航空业中有本重要的维修教材还是这位老兄编写的,整天长吁短叹,后悔移民加拿大,休息时间就向我们吹嘘他的当年勇,一直想回国,老婆孩子不愿意。还有一位南昌的,以前是搞工程设计的,据他讲,应该也是在业界小有名气,移民加拿大后,与原来的想象落差太大,心态又调整不过来,搞得夫妻反目,妻离子散。当然这其中不凡成功者,但我个人觉得作为新移民要想在几年内成就一些东西很难,除非你的语言没有障碍。网管工作也还算稳定,要不是一封朋友的来信,也许我下辈子可能在加拿大了。朋友的来信很简单,只是说他现在由原来的项目经理升为部门经理了。我猛然想到,我以前也是部门经理,虽然才能有限,但是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应该比在国外大。难道我就这样在加拿大终此一身?经过几天的考虑,还是毅然回国。

  现在想想回国的决定是对的。虽然温哥华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很适合居住。但是对于我来说,绝对不是适合发展事业的地方。作为我们这一代移民,通常并非在国内由于生活所迫才远走他乡的,而且很多在国内还算发展得可以,至少对于我来说,多少有点野心。我们受的是中国式的文化教育,在国内更容易发挥。例如我现在主要工作是管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沟通,沟通又必须基于文化背景的。我觉得新一代移民很难在国外进入管理层。

像我已经过来粪青的年龄了,而且从未有崇高的理想,个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自己在事业上有点小成就,将自己的一个小家搞好就行了,所以也无所谓生活环境是否民主不民主的。回国三年的生活和工作,个人觉得要比国外充实,首先是在国内有一个很早就有的朋友圈子,业馀生活丰富多了,收入也还不错,上海除了房子,其他的消费都还可以,反正房子在出国前就买好了。

  我现在认为,只有在国外出身并且一直在国外受教育的移民后代,才能比较好地融入到西方环境中,第一代移民很大程度上是被牺牲的一代。加拿大是好,美国也确实好,那些好很大程度上只是属于加拿大人,属于美国人。在国内,也并非水深火热。对于我们小老百姓,只要日子一天天好,一代代好就行了。老百姓其实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切身利益的东西,生活条件是不是比以前好了,日子是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父亲小时候跟随我奶奶到外面去乞讨;我小的时候,饭有时候还吃不饱;现在我女儿,做父母的发愁,今天鱼不吃,明天肉不吃,不知道下顿该给她吃什么。作为小老百姓,这样的日子,知足了。

我知道Lemon25引用这段文字的用意,莫非是想说:哎!又一份宝贵的移民资源被浪费了。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The final decision has been made.
 
L

lemon25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再转一篇:
姜文:真正的电影“巴顿将军”!
2007-09-12 04:25:11

何东《非常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86ed601000cv8.html

标签:人文/历史

[电影内外,他真像一个人——巴顿将军!]


今天晚上,《太阳照常升起》全国首映。

昨天晚上,被保利博纳总经理于冬急邀,赶去中影公司放映厅观看《太阳》。

数日前,深夜无眠焦急等待威尼斯电影节的网上直播。再之前,曾见到姜文兴师动众意气风发赶去参加电影节,当时心情是既猜测、既兴奋、又忐忑。

之后就是姜文携新片空手而归。有消息从参加电影节知情人那里报来:评委曾因《太阳》和《色·戒》激烈争论长达几小时;又何以如媒体传闻那样是“毫无争议”一致通过?或当时现场情况,之后将很可能会从国外评委口中透露出来。象这种情况之前就曾在国外电影节,因两部中国电影参赛而几乎一模一样地出现过。

对《太阳》,观众也只有自己当场观看完毕,才可能对它作出自己的评价。

《太阳》分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韵扮演的“疯狂妈妈”,充满悬念地站在树顶上,拼命嘶喊着心上人的名字:“阿辽沙!阿辽沙……”我一边对悬念丛生的情节目瞪口呆,同时又被姜文的电影想象力,就象直拳、钩拳、侧拳一般不断击打得胸口阵阵发紧!

疯狂妈妈站在树顶之上,就是为了只有站在最高处,她才能让自己寻找丈夫的眼光望得更远,她才能看到太阳照常升起!

房祖名扮演的“小队长”儿子,真以为自己的妈妈疯掉了,他被迫紧随她身后生怕出事。但找不到丈夫的妈妈,情无所寻、欲无所泄,她始终被笼罩在强烈的情欲之下,竟然迷幻得不断将自己的儿子,当成了离而不归丈夫的替身——她抽他耳光、咬他、撕他、逼着儿子大声叫出丈夫的名字。

“疯狂妈妈”终于在“百年孤独”式的寻找爱人中迷失了自己的性命。她从肉体上死了!

但姜文的电影并不想让这个为爱情而迷失的女人,从此就消失了灵魂,于是那个女人就这样象征主义地出现在了滚滚流去的河水当中:整齐的一双鞋、一件上衣、一条裤子……

第二部分:当妈妈的疯狂将我的欣赏拉至一个极点之后,黄秋生扮演的食堂工人小梁就这样出现了:他充满成熟男人魅力地拨弄着吉他,用令人感动的磁性嗓音轻松唱着流传多年的那首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我为你歌唱……伴随歌声背景的,却是食堂中几位女人的轮番大腿美丽舒展。

一部露天电影《红色娘子军》的直接刺激,让黄秋生用受伤的手,轻轻触碰了前边一位女人的臀部,顿时,所有像监视探头一样的手电刹时亮起,“抓流氓”杀声四起,而被冤枉的黄秋生,则在逃跑路上被革命群众当场拿下并予以暴打!

黄秋生不堪群众之辱,他选择了体面的自杀——他就象被钉在十字架上那样,让自己沉重的肉身吊成了一个“大”字!电影看到这里,随着久石让那“天空之城”的空灵音乐,我的心不由地一揪。

食堂的女伴们,没有为黄秋生摆鲜花,更没有哭哭啼啼,而是在盖尸的洁白布匹周围,摆上了红柿子椒、西红柿、还有其它蔬菜瓜果。看到这情景,我的心再一次不由一震!

妈妈、食堂小梁,两个人都“死”了。但姜文却都让他们在电影的魔幻蒙太奇中走得那样体面、那样美丽。

我事先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陈冲怎么可能将一个怀春女人的性感与多情,居然在银幕上表演得那样赤裸裸、那样“湿漉漉”!她一直都在用S形的身体扭动,向着自己爱恋的男人传情示欲。

电影到此,放映厅里所有的女性观众一直都在尖声笑着——但绝对不是嘲笑,而是纷纷会意地勾起了自己青春期骚动的情感记忆。

第三部分:姜文扮演的唐老师,带着自己的妻子一同下放改造。

这时的姜文,一直提着一把猎枪,领着几个可爱的乡下孩子,一边哄笑着一边打猎。

这时的姜文,真像美国经典电影中的那《巴顿将军》。看到这里,一个明确的念头从我心里登时浮起:这既是姜文的电影创作气魄,同时也不自觉地暗示出了他本人如今的电影处境。

唐老师的妻子,被疯狂妈妈的儿子给偷了人。他们俩人在气喘吁吁的做爱之时,唐妻对男孩儿说:唐老师说我的肚子就象天鹅绒……任何曾经亲手抚摸过天鹅绒的人,都可以回忆一下摸它的感觉:顺茬摸,它极其舒服受用,如果戗着茬摸一摸再试试看?它扎手、它逆反。

姜文用猎枪直逼着偷了他女人的男人,要把他当场打死;但偷他女人的男人,却始终有一个疑问:我怎么没感觉你女人肚皮像天鹅绒?

姜文回北京找天鹅绒去了;但随后却被好朋友狠狠教训了一顿:你的女人被偷不怪别人,就怪你自己。

偷人的孩子真的找来了天鹅绒,他对姜文怒吼道:天鹅绒就是一块布!

对同样一个女人的不同感情,就这样非常隐喻又极其准确地被电影化表达出来了。

真不想夸他,但姜文的电影就是这样他妈的真牛逼!

第四部分:其实就姜文将电影的开头,有意巧妙地放在了最后的结尾。

妈妈正在风驰电掣的火车上分娩着自己的儿子……

她复活了……

黄秋生死而复生,在新疆篝火与美酒的人群一起陷入狂欢;

唐老师决定和被人偷过的妻子,举办一个豪华而郑重的婚礼!

老式的蒸汽火车突然咣啷啷地在急驰中停下——我的心仿佛被狠狠的撞了一下——这就是姜文所要的“来劲”的电影!

在通向天际的生活轨道当中,一个毫无任何血污的孩子,坦身在鲜花丛中啼哭!凡看惯了这样电视剧镜头的:俗不可耐的妇产科门上红灯、男人抽烟紧皱眉头踱步、然后是一个难看的充满血污婴儿;一定会感觉姜文的如此处理很“假”,因为它太过唯美也太美丽鲜活了!但这才是真正想象中的传说中的电影!

还有人说《太阳》有点看不懂?难道真是前几年那几部完全被淹没在巨款中的国产大片,已经把很多观众的欣赏能力,给“十面埋伏”成了只会翻篇观看银幕连环画的弱智群体?

一轮鲜红的太阳与电影结尾字幕一同升起。所有观众在灯光亮起时,都静静坐着不忍离去。

以上仅仅只是我看《太阳》的片断感受。真正牛逼的电影是根本无法完整复述的,而只能去电影院里亲自去看——好电影就是能故事讲到你的心里去!

起身要离开放映室时,我随口向身边一位80后女性观众问了一句:对这电影感觉如何;她一声赞叹之后立即答道:“人疯了、人死了、人被偷了;但天下没有任何过不去的事情!”我笑一笑接上:“所以太阳照常升起!”——这两句话,恰恰就是观看《太阳》的钥匙!

骑电驴子回家的路上,心一直还在颤,久久无法从刚刚的电影里抽离出来。这时,姜文的短信到了:“老哥:明天《太阳》首映了,老弟我诚心邀请你来看看!”

我回他:“已经抢先看完了第一遍,此时仍在激动之中。”

之后,他又将那首被媒体发了一半的《念奴骄》完整地短信过来——

念奴骄

姜文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弄来消息?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太阳照常升起。

浪子佳人,侯王将相,去得全无迹。

青山妩媚,只残留几台剧。



而今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逼。

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

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色。

风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好大气魄!敞开的电影情怀!

所以正如那80后女孩儿所说:人疯了、人死了、人被偷了、金狮没得,又如何?在息息不止的生命轮回中,天下没有任何过不去的事情,所以《太阳照常升起》!

深夜无眠,写了如上博客、还为报纸写了一篇评论。我几乎可以担保,《太阳》之后肯定会成为被年轻观众长久讨论的又一部电影。因为它比“阳光灿烂”还要灿烂
 
L

lemon25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注意,集体变“8”后又变回“14”的议员请举手。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