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cp说的有道理。10月2号一个03年的同志收到体检表,他和我一样是06年底被通知交亚斯的,怎么不是我体检呢?

mao:说不定10月底你能拿到me。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谢谢大家,我当然想了。狼婆婆算说就是这个月me,如果没有,就让我等明年阴历2月。上次狼婆婆还说其实4月份就发了,但是因为一些什么原因没有寄出。结果另外一个留学生查caips,说4月份是一个vo的名字,然后10月份是另外一个vo的名字。北京弄得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olivert

Moderator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从以上几位的信息综合看来,LS2007年底或明年年初结案似乎和香港补料deadline12月17日(圣诞之前)比较吻合。香港已经me的很多人反应他们的me信签发日期通常在拿到me信的好几个月之前,实际早就me了,一直押着没寄(就是这段时间,vo在北京)。这就让我想起北京集体变8的怪信号,我认为完全可能vo在香港通过内部审理系统已经开始审理北京的案子(异地操作,vo不在北京,从理论上说不应该认为是正式的审理,所以不是12,但是要节省时间,vo在异地是可以看北京的案子,看完了,回北京后马上变12,其实只是走走流程,短时间之内就能发me,没有规定一个案子需要变12多长时间),那些vo在北京的时候其实也在审理香港的案子(香港没有code显示处理状态,也就没有8),这样也就能够解释vo一回到香港就开始大量寄出me,而这些me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签发了。vo给了北京申请人一个8的信号,让大家尽快主动补料,这样主动配合,料齐了,回北京就能发me。所以得出结论,也就是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北京就会有me大雨,开审的日子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开审和me之间不会有太长的时间。香港现在有不少dm的都是在8月初体检的,就是两个月的时间。大家算算我们能什么时候结案呢?不是很明了了吗。

cp的确很会抓细节,你的分析让我们很开心,先谢了!

不过,里面几个问题:
1)06补料deadline12月17日的那位是北京的,而非香港。
2)北京05和06的从4月到8月是陆续收到补料信的,一直到现在仍然有人陆续收到。而且,也有04的几位me或dm, 按你的解释是北京只能是那位留守在北京的VO在处理。vo处理me和dm是理所当然,如果签发的me都要vo来寄,这就不大合理,使馆的普通工作人员不是没事干了?
3)有人反映收到的三张me表,有一张是旧的,就猜测me签发已经数月,这显得很牵强。同样,香港的vo也不大可能签发了大量的me却不寄,香港的工作人员不会做吗?何必等到vo回北京处理好事情后再赶回来寄?me签发不寄唯一的解释是,vo怕由于配额的原因使申请者的体检补料过期。
4)变8而非12和fn后原来是14现在为3,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可能是系统升级或者调整。大家知道,远程处理自己桌面的案子要使用VPN之类的,在香港处理北京的桌面操作速度会大大降低。大家想想,如果北京的VO为了帮助香港加快处理完旧案,为什么舟车劳顿到香港,他们也可以通过内部系统处理香港的case啊!反之亦然。另外难道每个人如此繁杂的资料都扫描到电脑了吗,如果不是,远程操作能看到申请人的什么资料?

综上,北京和香港的VO应该是两拨的,个别的临时调动协助办案时有的,但不会是那种倾巢出动型的。但我也感觉,10月份开始北京会开始下雨,而且不小。

本人绝无给大家波冷水的意思,只是相互探讨,认为有道理的给加点纷纷,不赞同的拍砖时轻点!
 
最后编辑: 2007-10-03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袁世凯在刷新吏治时也不忘人才的作育,他喜新而不厌旧,新老人物一概收而用之,对现任及候补的职官,则以考课、培训外加游历(即去外国考察观光开脑筋)来改造提高官吏素质。譬如在总督衙门下面先后设立了考验处、课吏馆、幕僚学堂、吏胥学堂,以考课并培训在职与候补的官、幕、佐贰乃至杂佐人员,以求“扩其故步,瀹以新知”。此外,为开通风气,使地方官绅拥护新政,他分批派遣官绅赴日本考察学习,并以天津为实行地方自治的试点,创办自治局、议事会,设立宪政研究会、自治研究所,吸收地方士绅入会听讲,为将来


的宪政作准备。联想到他十年后一心想作皇帝的那股子执迷劲儿,一般人还真想不到世凯也曾是政体改革的先锋呢!

  由以上对于北洋新政的简略介绍中可以看到,本章所选奏折的十条建议中所涉及的作育人才、理财兴业、振兴武备和整饬吏治等四个方面,袁世凯是一一落实在北洋新政的实践中了,证明北洋时代的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袁氏变法“十条”中首条所论,即详谋于前,力行于后,一旦“择定施行,便成万钧不移之势,无论如何为难,亦必坚持定见,始终不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北洋推行新政,并非没有阻力,时人称他“作事谋始,奋然兴举,大僚之牵掣,群吏之非笑,一概无所顾虑,而一意独行其所是。等到行之有效,(反对者)始服帖不再反对,而四方来参观新政者,冠盖云集于天津,也都啧啧称叹于其初行时的不容易58。”此时的世凯,尚未被官场的“大酱缸”(借用柏扬先生的术语)腌透,事业上朝气、锐气十足,是个说到做到的干家子呢。

  当然,袁世凯北洋新政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延揽、任用人才,北洋的局面远非当年的小站可比,因此“小站班底”已不敷足用。为此,袁世凯广泛延揽中外人才,开始在更大范围内组建“北洋班底”。前面我们提到过的严修、周学熙、杨士骧、赵秉钧等人都是北洋班底中的佼佼者。徐世昌曾评论说:“就幕僚方面,项城在北洋,有于式枚、傅增湘、杨士琦等。于等只办公事,杨士琦则能办其私事,庆军机(奕?)诸权贵皆由杨勾通。杨虽未任职务,固坚决主张君主(制)者,项城令其居住中南海万字廊,始终运筹帝制帷幄之一人也。其次为张一踬、沈兆祉、闵尔昌等59。”现在简略介绍这个班底中的其他重要成员。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安徽泗县人,杨士骧之弟。光绪壬午年(1882)举人,后以道员身份在直隶试用,1901年随李鸿章入京和谈,担任李鸿章与另一“全权大臣”庆亲王之间的联络员。尽管二位“全权”之间心存芥蒂,由于他富于机变,巧于周旋,故李、庆双方都很赏识他,这在官场中是需要高难技巧的。李鸿章去世后,杏城向新总督进献“运动亲贵,掌握政权”的方略,成为袁的公共关系特使,专司官场幕后交际,尤其是在结交庆亲王等满族亲贵重臣、李莲英等宫廷内侍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袁世凯以他为督署洋务总文案,倚畀极重,“事无巨细,尽以咨商60”,有“智囊”之称。后来的南北议和、洪宪帝制等重大事件,他都是重要的策划和参与者,是袁世凯主要的谋臣策士之一。

  袁世凯对杨的评语是:“志虑沉毅,操守谨严61”,“心精力果,体用兼赅62”。所以袁常把一些难办的事情交给他办理,如从俄国人手中接收关外铁路,接收盛宣怀的轮船招商局和电报事业,南北和议,筹办帝制等等,他也随袁一路高升,由候补道员而关内外铁路总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京张铁路帮办、商部右参议、右丞(副部长)兼会办电政大臣、官制编制馆提调等要职。民国以后,杨很长一段时间留在江南为袁从事幕后活动,后来回京担任政事堂左丞(相当于副国务卿),是洪宪帝制的主要策划者。

  这样一个专干幕后勾当的人,一般人会以为其为人十分不堪,孰知他却是一个满腹诗书,才华卓越的才子呢。陈浣一《睇向斋密录》说他“居恒言笑不苟,竟日端坐阅书,无惰客。不事交游,朋辈同僚酒食游戏相征逐,不与也。”“工诗古文辞,…于史喜《通鉴》,于诗喜工部(杜甫)、玉?(李商隐)、临川(王安石)、遗山(元好问),于小说家言喜《世说新语》。”公务之余,最喜欢的就是读书自娱,而不事交游与酒食征逐63。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杨杏城手不释卷,自然满腹经纶,气象高雅,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庸就称其为“有哲学思想的官僚”;很俗的事情经他的手办理,品位也高了,而且游刃有余。这是一个其行为与个性存在很大反差的人物,是我们在读历史时所要特别注意的。

  梁士诒(1869―1933),字翼夫,号燕荪,广东三水人。梁士诒与梁启超同学于佛山书院,光绪已丑年(1889)恩科,二梁同榜中举。次年会试,梁士诒落榜,回乡途中,广购西书,从此开始研究财政、河渠、农业等实用知识。甲午年(1894)再试,中进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后入国史馆供职。1903年,清廷首开经济特科,梁氏应考,成绩突出,被拟为一等第一名,然而复试时竟遭人中伤,说他是梁启超之弟,连名字都起成“梁头康尾”(康有为名祖诒),其人品可知,因而大为慈禧所不悦,遂落第。梁氏经此蹉跌,心灰意冷,孰不知峰回路转,另有遇合。袁世凯为在直隶推行新政,正急于延揽人才,经时任天津海关道的同乡唐绍仪推荐,袁遂聘梁为北洋编书局总办,主持北洋兵书的译纂。梁氏由此结识袁世凯,并与“北洋群帅,类有相知之雅。”但梁在袁世凯幕府为时仅一年,次年唐绍仪被清廷委派为议藏约全权大臣,唐奏调梁为参赞,12月随同出国办理交涉,历时将近一年,回国后被任命为铁路总文案,参与中日东三省(日俄战争)善后交涉。1906年春,以办理外交得力,梁氏奉旨以五品京堂候补,在外务部参丞上行走。唐绍仪接替盛宣怀督办铁路总公司,梁协助唐裁撤公司,归并商部。同年10月,清廷改革官制,设立邮传部,统管铁路、轮船、电报、邮政,梁氏负责接收铁路事宜,后成为五路(铁路)提调。陈璧任邮传部尚书期间,梁建议设交通银行,官商合办,以总理轮路邮电四政,收回利权,经奏准施行,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北洋另一大财政金融集团――交通系,梁士诒则为此集团的领袖人物。梁士诒在北洋的时间虽短,但却是在唐绍仪、陈璧64等北洋集团重要成员的卵翼下成长发迹的,为北洋与南洋(即盛宣怀集团)争夺实业和财政金融大权的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受到袁的赏识和倚重,并在政权更迭之际和民国之初成为袁世凯集团的重要成员和“财神”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谢谢大家,我当然想了。狼婆婆算说就是这个月me,如果没有,就让我等明年阴历2月。上次狼婆婆还说其实4月份就发了,但是因为一些什么原因没有寄出。结果另外一个留学生查caips,说4月份是一个vo的名字,然后10月份是另外一个vo的名字。北京弄得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看来10月份很有希望。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北京大使馆衙门什么时候开门?官老爷们什么时候办差啊?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狼婆婆通过易经给大家算签证,通常都很准。可是使馆变化快,也不能都靠狼婆婆啊,谁不想快呢?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香港那里又悲剧掉一位 ―― 66分
这就是轻信中介忽悠的结果!主观上自己受罪,客观上也害了别人!
分数不够从来都是被拒的,要不然还要那个劳什子分数线干甚?!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北京04年的又有一个dm了!
 

cp88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 香
回复: 2005年Beingjing Case议事大厅

转载:赠给已经在或将要去加拿大的中国移民! 提 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觉得蛮有意思的,来韩国这些年,除了学校里的教授和同学,没想到大叔我打交道最多的竟然是韩国的"的哥"们.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有 趣的韩国出租车司机们,而今儿呢,大叔想要写写其中令人颇为感动的一位. 大部分韩国的出租车司机遇到外国人,还是蛮喜欢聊天的.前些日子遇到的这位就是,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开始还只是询问一些生活方 面的琐事,说着说着,这位司机忽然感慨起来.他说他有个儿子在汉阳大学上学,曾经被交换到中国半年.儿子临走前,他跟儿子说:到了中国,不要总是跟那儿的 韩国人一起喝酒,要多交中国朋友,多接触中国人,这样你的汉语才能学得快,学得好.不然去中国跟韩国人一起喝酒,跟留在韩国有什么分别?另外呢,要记得中 国的好,不好的事情都忘掉,这样你去那儿才是有意义的.
听到这儿,大叔突然心里一动,"的哥"最后的那句话,让我颇为之动容."要记得外国的好,不好的都忘掉"这是来韩国这么些年,连教授都从未说过的话,竟然出自一位"的哥"之口.
老先生接着又说:你也是一样啊,背井离乡来到韩国,肯定有很多方面不适应,但是要尽量记住这里的好,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多跟韩国交朋友,多学习韩语,这 样你留学才会有意义.这位的哥的年纪跟我父亲相仿,他说他那个儿子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去三星工作了.他转头对我微笑那一刹那,我突然有种错觉,彷佛是多年 前父亲在教导我.只可惜,当初父亲对于我出国是异常地反对,可能至今他依然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放弃原先那么好的工作.
来韩国这些年,好的不好的事情都遇到过,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往往都是大发牢骚,将遇到的不公平统统地宣泄出来.宣泄出来是好的,但是要不要留在记忆里那么深,就需要斟酌了.的哥说得很有道理,要记得外国的好,不好的尽量忘掉.
人生又何尝不是呢,无论学习或者工作,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友善的人,可是如果事情解决了,告一段落了,是不是就该尽量忘掉, 轻装上阵呢.爱情也是如此,无法走到最后的两个人,是不是应该尽量记得对方的好,把那些争吵都忘掉,毕竟对方给过自己那些美好的时光.
忘记,也是人生的一大课程,理解好的人生活的比较快乐.领悟差的人就往往事事不顺心.忘记这门课,你是否学懂了?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