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wdb24:是小猪,不是小猫诶。那天听老移民控诉加拿大糟糕透顶的医疗水平和效率,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他或他周围朋友亲身经历的,听得我回国的心都有了(才到几天呢)。:wdb13:

那国内乱七八糟的医疗事故不是耳闻更多啊,那还回不回去呢?

在哪里生病都是人为刀俎,偶为鱼肉啊:wdb1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我很理解年轻楼主夫妇心情,但也不认为有人在说风凉话,确实是医学常识问题。人生病有一个过程,不管用什么特效药也只能是起到缩短这一过程作用,反而可能因为副作用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中国大陆儿童体质普遍偏差的原因与药物滥用不可分,其实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人的心理不安全感,以为药物才是神圣的。另外楼主的宝贝只是流了点鼻血确实不算病,小儿鼻腔毛细血管很薄,流点血很正常,反而是你们父母反应过火,令小孩更加感觉不适。希望以后吸取教训,多补充医学知识。
事后看来,小孩确实也是没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只是当时的情形确实是挺吓人的,女儿才一岁多点,身体一直挺好的,这样子半夜突然流鼻血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们才连夜去的急诊室.说真的,这里的医生的水平怎样姑且不论,但是我不明白的是,对加拿大的医生制度的弊端上到首相议员,下到如我一样的百姓,对它早已议论批评多年,却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改观,而且一些小变化都没有见到.拿到急诊室就诊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病重的病人先看的道理,但是如果每一个晚上的急诊室只有一个医生值班,又怎么保证所有病重的病人都能及时的得到救治呢.对那些不怎么急的病人,要他们一直等上五六小时才看得到急诊的话,恐怕本来不是重病的也要变成重病了.再说,急诊的病人一般半夜去的医院,等上五六小时天都亮了,到那时还用去急诊室吗,去看CLINIC好了.人们都说那是因为经费紧张所以安排不了两个医生值夜班,可我们每一个加拿大居民每个月都要上平均35%的税啊,我看老公的工资单,税前好象看起来很多,可是扣了40%的税好象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日子照样过得紧巴巴的.税是年年收的,可是TTC的票价一年涨几回,TTC的司机年薪五万以上,还经常罢工.到医院等的时间越来越长,抽一个血预约到一两个月以后,抽完后知道结果还得再等上两三周,唉.....
不管怎么说,来到加拿大,还是很喜欢这里的,感觉这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比国内要好很多,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我只是希望它能更好而已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出来多年了,在国内做医生,现在搞公共卫生.出门在外,给大家几条建议,
1. 在任何环境下,一定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肿瘤,心血管病绝对是长期的过程,等有症状就很难彻底治好.得病一是本身的遗传基因,一是环境,还有就是生活方式.大家想一想,哪个是你能控制的.
2.医疗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不论美国,英国还是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竞选时都把它做为议题,可见不是你我抱怨能解决的. 有志的可以专门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具体碰到了怎样去面对和解决.
3.国内的教育不重视生活常识的教导,碰到一些小问体常指望别人帮忙.这一点和国外不太一样了.是一种文化差异.但既然你生活在这里了,就要试着改近自己,现在有网,可多看看一些医学,育儿,生活知识. 多和朋友交流.
4.在外一定要学会坚强, 自尊. 出门在外可怜和同情是最没用的东西!
 
最后编辑: 2007-10-06
S

sher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事后看来,小孩确实也是没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只是当时的情形确实是挺吓人的,女儿才一岁多点,身体一直挺好的,这样子半夜突然流鼻血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们才连夜去的急诊室.说真的,这里的医生的水平怎样姑且不论,但是我不明白的是,对加拿大的医生制度的弊端上到首相议员,下到如我一样的百姓,对它早已议论批评多年,却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改观,而且一些小变化都没有见到.拿到急诊室就诊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病重的病人先看的道理,但是如果每一个晚上的急诊室只有一个医生值班,又怎么保证所有病重的病人都能及时的得到救治呢.对那些不怎么急的病人,要他们一直等上五六小时才看得到急诊的话,恐怕本来不是重病的也要变成重病了.再说,急诊的病人一般半夜去的医院,等上五六小时天都亮了,到那时还用去急诊室吗,去看CLINIC好了.人们都说那是因为经费紧张所以安排不了两个医生值夜班,可我们每一个加拿大居民每个月都要上平均35%的税啊,我看老公的工资单,税前好象看起来很多,可是扣了40%的税好象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日子照样过得紧巴巴的.税是年年收的,可是TTC的票价一年涨几回,TTC的司机年薪五万以上,还经常罢工.到医院等的时间越来越长,抽一个血预约到一两个月以后,抽完后知道结果还得再等上两三周,唉.....
不管怎么说,来到加拿大,还是很喜欢这里的,感觉这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比国内要好很多,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我只是希望它能更好而已
你也真有时间回这么多。
这里的一大特点就是说风凉话的多,他们在网上都装的象极了,满嘴仁义道德,现实中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碰上你那样的问题恐怕比你还“野蛮”呢。再说你们一没骂,二没打,说话大点声犯什么歹了?再说大家都是从中国混了几十年出来的,不是说中国不好,不过国内那种险恶环境历练出来的谁比谁高级多少啊。
我要是你,冷笑一声就完了。说说玩玩不用认真,要不就成某些个人练嘴皮子的题目了。
 
S

sher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这里绝对是个小社会,装傻冲楞的,满嘴流油的,大白天说梦话的,我靠,我早就看透了。有时赶上喜欢的话题就回两句,紧此而已。
 
S

sher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you do not '就看透了'. you have so many posters. reviewing your posters, I think, you are just saying yourself 装傻冲楞的,满嘴流油的,大白天说梦话.
你个装孙子的。问候你老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所有地方的医疗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在国内,我的长辈都是医生.比较一下,特别是我小孩在多伦多做了一次小手术后,本人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急症室医生不太愿意主动与病人沟通.当我由于术后护理问题请教医生时,他竟然说:"你的病我已经治疗好了,我不愿意再说了",实际他并没有说.(此人是个华裔,会普通话,我和太太都会说英语,可能这不是沟通不畅了).LZ主抱怨没什么错,我看不出那里丢了中国人的脸,其实大家想想,医院可改进的地方不少.通过合理的途径提出自己的不满,对大家都有好处.当然有则改进,无则加勉.中国人真正应该检讨的地方很多.改善中国人的形象式在必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出来多年了,在国内做医生,现在搞公共卫生.出门在外,给大家几条建议,
1. 在任何环境下,一定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肿瘤,心血管病绝对是长期的过程,等有症状就很难彻底治好.得病一是本身的遗传基因,一是环境,还有就是生活方式.大家想一想,哪个是你能控制的.
2.医疗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不论美国,英国还是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竞选时都把它做为议题,可见不是你我抱怨能解决的. 有志的可以专门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具体碰到了怎样去面对和解决.
3.国内的教育不重视生活常识的教导,碰到一些小问体常指望别人帮忙.这一点和国外不太一样了.是一种文化差异.但既然你生活在这里了,就要试着改近自己,现在有网,可多看看一些医学,育儿,生活知识. 多和朋友交流.
4.在外一定要学会坚强, 自尊. 出门在外可怜和同情是最没用的东西!

支持!俺现在也做HEALTH PROMOTION。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出来多年了,在国内做医生,现在搞公共卫生.出门在外,给大家几条建议,
1. 在任何环境下,一定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肿瘤,心血管病绝对是长期的过程,等有症状就很难彻底治好.得病一是本身的遗传基因,一是环境,还有就是生活方式.大家想一想,哪个是你能控制的.
2.医疗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不论美国,英国还是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竞选时都把它做为议题,可见不是你我抱怨能解决的. 有志的可以专门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具体碰到了怎样去面对和解决.
3.国内的教育不重视生活常识的教导,碰到一些小问体常指望别人帮忙.这一点和国外不太一样了.是一种文化差异.但既然你生活在这里了,就要试着改近自己,现在有网,可多看看一些医学,育儿,生活知识. 多和朋友交流.
4.在外一定要学会坚强, 自尊. 出门在外可怜和同情是最没用的东西!
有道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对待身体的重视程度。医生的作用其实很有限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出来多年了,在国内做医生,现在搞公共卫生.出门在外,给大家几条建议,
1. 在任何环境下,一定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肿瘤,心血管病绝对是长期的过程,等有症状就很难彻底治好.得病一是本身的遗传基因,一是环境,还有就是生活方式.大家想一想,哪个是你能控制的.
2.医疗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不论美国,英国还是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竞选时都把它做为议题,可见不是你我抱怨能解决的. 有志的可以专门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具体碰到了怎样去面对和解决.
3.国内的教育不重视生活常识的教导,碰到一些小问体常指望别人帮忙.这一点和国外不太一样了.是一种文化差异.但既然你生活在这里了,就要试着改近自己,现在有网,可多看看一些医学,育儿,生活知识. 多和朋友交流.
4.在外一定要学会坚强, 自尊. 出门在外可怜和同情是最没用的东西!

:wdb10:,加sw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加拿大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去适应,不能说我们只适应比国内好的地方,却不能接受不好的方面。
换个角度,在国内的弱势群体绝对轮不着医生,带钢盔上班是有原因的,有因才有果。国内的医疗事故多得是,如果举例子肯定比“小猪”举加拿大的要多。而且国内你可能急诊是先来后到了,但真正的大病,如果你没有关系,不送红包,还不一样要苦等傻等?
现在国内的医生有太多只看钱办事了。我倒觉得加拿大的更公平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理解楼主当时的心情,都是当父母的,想当时我小孩才三个多月(在国内),感冒了,医生给挂水,在头上,那个哭得我都不忍看,被护士按在台子上挣扎,回家后看到眼球上有块红斑,一定是小孩头在动,护士按的手重了,把眼球按出血了,小孩就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呀,病在他身上疼在父母心里呀。后来我就报班学了中医,对疾病有了个基本了解,但遇到具体问题时还是会慌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我觉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加拿大,自己特别是做父母的,学些医学常识是很必要的。大家出来前,或托国内的亲友,买本《基层医生手册》之类的书。这种书是国内专门给基层保健医生或社区门诊部医生用的,就是大家说的万金油医生用的那种。里面各种常见病都有。平时多学学,这样万一有点病自己心里有点谱,也就不会太着急了。

西方国家医生观念与国内不同。他们的传统是医生如认为没有必要,可不对病人解释病情。他们的观念就是:你要是听得懂,跑俺这里还干什么?俺要怎么治你就老实听话就是了。这点与国内是不一样的。

同加拿大相比,如果不是很穷的话,国内医疗确实很方便的。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医院设备都不比国外差。像B超这类检查,24小时可提供服务。即使CT 和MRI, 白天也不用等待。应该承认加拿大这点比国内大城市差得很多。

但国内也有国内的问题。首先是这年头各行业都流行任人唯亲,导致人才流失,庸才麋集。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才学得往往因为不会“谦虚”得不到提拔,而被提拔成专家教授的有时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屁精。10.1带俺宝宝去儿童医院看病,前后看了三次挂了三个14元的专家。第一个专家说你的孩子有点喘,需要输抗生素+激素。第二天再去看,第二个专家说你的孩子不喘了,但还要再输一天液然后吃药。我看她开的方子里还有激素,觉得有点怪,以前医生不喘了就不会输了,但也没好意思问。第三天在家吃药,以为没事了,没想从第四天一早孩子就开始呕吐吃不下东西。赶紧又去看专家。第三个专家看了说:“孩子无大事。大概是前面大夫激素用多了,第二天也没减量,第三天猛一撤掉就这样。”

另外现在国内的政客为了掩盖社会矛盾,把一些农民之类穷人看不起病的问题引到医患矛盾上去。弄得医生整天提心吊胆,心思全没用在看病提高医术上。从长远看,势必造成中国医生水平整体下滑。还是这次带我的宝宝看病,第一个大夫开药方前说:“药很贵,你看....”我赶紧说:“您尽管开。”拿了方子怕带的钱不够,又赶紧到ATM上取了2千。结果交款时才160。可见现在大夫都给医闹们整的怕成什么样了。

另外我觉得大家在国内“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些在外人看来真的是很不好的。比如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输液室,里面的椅子本来是给患儿或抱孩子的家长坐的。这次我们看病是10.1,许多人都是来京旅游的,孩子病了,全家4、5口人全来了,全坐在这些椅子上,许多人看见患儿来了也不让一下。他们自己并不觉得,可别人看了真的很不好的。
 

游客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大闹急诊室的往往是中国大陆的移民吧?因为在大陆大家都想抢在别人前面占便宜,不肯让人。我想加拿大的人习惯了这个医疗制度,一般都会听从护士安排,护士已初步看过小孩,知道没什么危险。
狗屁!护士凭什么认为孩子没什么危险。任何国家的护士都是不能独立诊断和治疗的。否则就是非法行医。医生连看都没看一眼,就由护士来判定是不是有危险?干脆由护士来抢救算了,要医生干什么?
反过来,如果护士判断孩子没问题,可最终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护士会告诉你,她不是医生,她不具备诊断资格。医生会告诉你他从来没有见过病人。这就是他们的制度。
 

游客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错了,打错,特错!
据我所知,所有的护士只是做自己本职工作内的事情,比如登记,询问情况,记录,或者联系医生,护士往往是没有决定权的,他们只是把情况记录,然后让医生看,让医生做判断,所以护士绝对不会说,没事,或者没有危险之类的话...
同意。他们这些外行。对加拿大医疗报有如此大的幻想,如果在国内有这么好的包容心,就甭出去了。
 

游客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我很赞同这种说法!
不能用自己的一次看病经验来说加拿大医疗体系不好,更不该大闹,推荐看一下我近期的blog。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陷入昏迷,或者流血不止,或者心脏病,那时候自然就是你优先了,就是别人让着你了,放心,人家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所以LZ说的把人拖死那种情况在急诊室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优先看病的时候,病情不是那么紧急的其他病人在那里大闹,要求正在给你孩子看病的医生赶紧过去先给他们看,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将心比心一下吧,楼主。
我想楼主的意思绝不是与其他危重病人抢医生,我相信楼主希望急诊室里有更多的医生,更快的效率,和更有责任心的医生。在这些发达国家,急诊室里有着丰富的抢救药品和器械,很多闲置起来只为防备万一,却惟独缺少足够的医生,这不是医生的问题,甚至不是医院的问题,这是制度的问题。闹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但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容忍就更成问题。
 

游客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我觉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加拿大,自己特别是做父母的,学些医学常识是很必要的。大家出来前,或托国内的亲友,买本《基层医生手册》之类的书。这种书是国内专门给基层保健医生或社区门诊部医生用的,就是大家说的万金油医生用的那种。里面各种常见病都有。平时多学学,这样万一有点病自己心里有点谱,也就不会太着急了。

这种做法是无效的,如果自己感觉有效,就危险了。听说过医学博士毕业之后不会看病是正常现象吗?医学书上写的都是标准的,都是对的。但你按着上面的记录看病,80%是要出错的。因为你没有经验区分轻重、先后、主次、真伪。况且医不自医,更何况非医。

西方国家医生观念与国内不同。他们的传统是医生如认为没有必要,可不对病人解释病情。他们的观念就是:你要是听得懂,跑俺这里还干什么?俺要怎么治你就老实听话就是了。这点与国内是不一样的。

在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中国的医生也是不解释的。官僚主义的通病,不是文化、观念的差异。

同加拿大相比,如果不是很穷的话,国内医疗确实很方便的。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医院设备都不比国外差。像B超这类检查,24小时可提供服务。即使CT 和MRI, 白天也不用等待。应该承认加拿大这点比国内大城市差得很多。

实话,赞同。补充一点,国内小城市边远地区不行,英国一个县级医院在火车事故后,成功的为一位香港著名主持人行肝动脉止血手术,一时传为佳话,中国很难。

但国内也有国内的问题。首先是这年头各行业都流行任人唯亲,导致人才流失,庸才麋集。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才学得往往因为不会“谦虚”得不到提拔,而被提拔成专家教授的有时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屁精。

悲哀!!!

10.1带俺宝宝去儿童医院看病,前后看了三次挂了三个14元的专家。第一个专家说你的孩子有点喘,需要输抗生素+激素。第二天再去看,第二个专家说你的孩子不喘了,但还要再输一天液然后吃药。我看她开的方子里还有激素,觉得有点怪,以前医生不喘了就不会输了,但也没好意思问。第三天在家吃药,以为没事了,没想从第四天一早孩子就开始呕吐吃不下东西。赶紧又去看专家。第三个专家看了说:“孩子无大事。大概是前面大夫激素用多了,第二天也没减量,第三天猛一撤掉就这样。”

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即使第一个医生从头看到尾,也未必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第三个大夫从头看也未必能避免。看病很多时候,是事情发生后,才看到前面的不足。别出大问题就可以了。

另外现在国内的政客为了掩盖社会矛盾,把一些农民之类穷人看不起病的问题引到医患矛盾上去。弄得医生整天提心吊胆,心思全没用在看病提高医术上。从长远看,势必造成中国医生水平整体下滑。还是这次带我的宝宝看病,第一个大夫开药方前说:“药很贵,你看....”我赶紧说:“您尽管开。”拿了方子怕带的钱不够,又赶紧到ATM上取了2千。结果交款时才160。可见现在大夫都给医闹们整的怕成什么样了。

作为患者一方,能看到这些,真是很客观了。感动!

另外我觉得大家在国内“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些在外人看来真的是很不好的。比如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输液室,里面的椅子本来是给患儿或抱孩子的家长坐的。这次我们看病是10.1,许多人都是来京旅游的,孩子病了,全家4、5口人全来了,全坐在这些椅子上,许多人看见患儿来了也不让一下。他们自己并不觉得,可别人看了真的很不好的。

他们都是移不了民的。

呵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见识加拿大的急诊室

你也真有时间回这么多。
这里的一大特点就是说风凉话的多,他们在网上都装的象极了,满嘴仁义道德,现实中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碰上你那样的问题恐怕比你还“野蛮”呢。再说你们一没骂,二没打,说话大点声犯什么歹了?再说大家都是从中国混了几十年出来的,不是说中国不好,不过国内那种险恶环境历练出来的谁比谁高级多少啊。
我要是你,冷笑一声就完了。说说玩玩不用认真,要不就成某些个人练嘴皮子的题目了。

呵呵,谢谢你的提醒.我也不会当真的,只不过有时间闲着上来发发牢骚.对于那些无聊之人,还真没时间惹.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