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November 16
在加拿大参加全村人民代表大会
我们这里没有国内常见的小区的概念, 于是我就习惯把我们居住的这个社区调侃叫做一个村子. 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叫做镇子.虽然我们住的Victoria算是加拿大BC省的省会城市, 也就是国内农村所称的省城. 但是在我看来也就是一个相对较大的镇子而已. 如果抛开面积因素, 但看人口. 整个大维多利亚地区十来个城市加起来还没有一个北京天通苑小区人口多. 我们居住的City of Langford, 顶多是天通苑里面的一两栋高楼的人口. 那么我们村子呢, 可能只是其中几层人口而已.

不管村子大小, 总的有个村委会, 每年还要选个村长啥的, 好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啊. 我搬过来以后有两次全村大会我都错过了, 这次我务必要参加一下, 看看这加拿大农村怎么开会. 虽然我从小都在中国的大城市生活, 并不清楚中国农村开会啥样子, 但是我在北京的时候倒是参加过小区的业主大会之类的组织.

我们村子有20多户村民. 除了最邻近的几家以外, 其余的其实并不认识. 虽然每次进出村口的时候见面都互相隔着车窗玻璃挥手打个招呼, 但是谁也不认识谁. 而且白人看我们亚洲人长得都差不多, 除了村子更认不出来谁是谁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村口的信箱取信, 还被另外一个十分有阶级斗争意识的警惕的同村村民怀疑是"身份盗窃者", 过来很客气但是慎重的询问我是不是也住在这个村子. 村子虽小, 但是根据加拿大的法律, 必须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法律体系. 包括村民公约, 有村委会, 每月定期的村委常务办公会议, 以及一年一度的全村人民代表大会. 别小瞧这小村庄, 法律体系十分完善. 我们买房子的时候就必须先阅读村民公约, 以及几年来历次全村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记录. 然后要在律师面前签字表示遵守相关条约, 才能成为村子的一员. 村民公约不仅仅是一张小纸, 而是一个很完善的法律文件. 里面有很多很详细的细则需要遵守. 从这小小的居民村落的严格的法律条文可以映射出整个加拿大社会的法律约束力是多么完善和强大. 所有人在干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 自己的行为是否是法律保护和允许的. 弄不好违法的哪一条, 侵犯了谁的利益就要引起诉讼的麻烦.

我和我家小爱玛代表我们全家3口居民参加了全村人民代表大会. 会场在我们这个学区也就是附近的一所小学的图书馆. 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加拿大的小学里面. 关于小学日后其他Blog再具体提及. 大部分村民家庭都到场了. 凡是没有到场的也都通过全权代理人出席. 授权别人代理也是一份法律文件, 每家每户都得到一张投票卡, 和一份详细的会议议程.

因为是一年一度的全村人民代表大会, 所以主要讨论一些村家大事, 比如谁家打算在后院挖一个游泳池, 要装栅栏, 需要经过讨论看看是否妨碍观瞻, 引起其他村民的异议. (在加拿大就算是在自家房产后院挖游泳池也是需要法律批准和全村人民通过. 而且要装栅栏, 一面邻居小孩或者宠物跳下去发生意外).有的代表提出议题表示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在我们村日益严重的浣熊入侵事件 (浣熊raccoon是我们这里很常见的一个野生动物, 不是大黑熊. 早晨的时候我见过看见在家门口的街上溜达. 不过我不清楚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伤害, 但是据说他们会和宠物打架. 再提一句. 为什么维多利亚没有动物园. 我想大概的大家不打算去买票看动物, 在自家后院看就够了). 还有的就是去年的财政收支报告和明年的预算. 以及提高物业收费来增加物业保险额度等等.

凡是涉及需要全体村民投票表决的议题都需要在这里投票. 需要半数村民同意的议案才可以被表决通过. 由于这些议题中没有什么涉及我自身利益的, 所以我基本都投了赞成票. 关于提高物业收费是争论比较集中的议题. 我们这里没有物业管理公司 (不过在加拿大不是没有物业公司, 但是一般都是在多层建筑或者连排别墅才有. 我们属于独立房屋, 每家都不挨着, 所以没有物业管理公司这个问题). 所有的物业费都是大家按照法律规定收取集中, 然后花在法律规定的和全体村民认同的地方. 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经过一番讨论, 最后表决. 包括我在内的超过半数村民投了赞同票, 因此得到通过.

同时还有一些议题没有最终得到结果, 需要再次表决才可以通过. 包括有人建议拆掉村子里面没有什么作用的一个中心广场和一个小亭子建成停车场. 估计也下次全村人民代表大会来进行表决.

和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参加物业大会对比, 似乎可以看出加拿大和中国在法制健全程度方面的欠缺. 加拿大毕竟是从英国移民时期就带来了完善的法制, 而且加拿大人民因为从小都生活在法制环境下, 重视法律和依靠法律保护的意识十分强. 比如来开会的时候还准备了一本我们镇子的本地法律条例. 一本大厚书. 讨论的时候遇到大家争执不下的问题的时候, 大家第一个建议就是赶快查一下那个法律书, 看看镇子上和加拿大本地政府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来说, 都能够找到详细法律规定. 一旦得到法律解释, 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了. 回忆在北京的时候, 我们小区就和物业还是开发商的纠纷不断. 我还曾经参与挑头组织过一次到崇文门新世界地产的大游行活动. 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 也算是心惊肉跳, 那个事件后来还上来电视台.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 很多矛盾都是来源于没有详细的法律依据. 因为中国在很多方面还是太新了. 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但是纠纷双方都无法找到合适的法律条文来保护自己. 再加上个别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的人参与过激行为造成矛盾激化. 于是唇枪舌战甚至群体事件得以爆发. 住在我们村子的也多半不是什么高级知识分子, 也就是加拿大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之流. 只要有足够健全的法制和人民的法制意识. 小到一个村落, 大到整个国家都可以十分和谐的被管理. 在加拿大这几年, 我的感受就是这里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社会矛盾. 基本上可以用和谐社会来形容. 也没有什么阶级和阶级斗争. 比如我们村子这种情况. 也没有什么物业公司, 也没有什么万恶的开发商. 所以也没有产生矛盾的双方. 所有村民即是居民同时也是管理者. 管理和被管理都是按照完善的法律条文运作. 就算是有某个比较怪异的居民对整个村民的意见全部都不满, 那么他可以选择自行搬走. 如果对这个镇子的法律不满, 要么就立一个议案提交全镇人民代表大会投票. 如果大家都和他不一致, 那么他可以选择自己搬到其他城市居住. 如果对整个国家都不满, 那么就自行搬去美国住. 反正一旦有了自由和法制. 一切都简单和透明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爱玛近日二三事
有一阵子没有把爱玛拿出来给大家寻开心了, 今天把她提溜出来涮涮

1.
前一阵子爱玛有些感冒, 流鼻涕. 这个淘气的爱玛还总是不让大人给擦, 每次要给她擦鼻涕还到处跑躲藏. 我就说你要是带着大鼻涕到处跑以后我们就不叫你爱玛了, 就叫"鼻涕马"了. 爱玛对这个绰号似乎并不介意, 还引以为荣.
有一天遇见另一个中国人看见爱玛问, 你怎么还在流鼻涕. 爱玛大义凛然的回答:"因为我是鼻涕马".

2.
我发现最近爱玛在家里的时候说的英文越来越多, 中文越来越少. 于是就提醒她: "爱玛, 不是早就和你说过嘛, 在家里要说中文, 出去才说英文"
爱玛回答:"我说英文是为了教你和妈妈"
我大笑, 于是又问:"那么好呀, 你现在能不能就教我两句?"
爱玛想了想说: "不行"
我问"为什么"
爱玛学着我的常用的口气说道:"要等你长大了长高了再教".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爱玛近日二三事
有一阵子没有把爱玛拿出来给大家寻开心了, 今天把她提溜出来涮涮

1.
前一阵子爱玛有些感冒, 流鼻涕. 这个淘气的爱玛还总是不让大人给擦, 每次要给她擦鼻涕还到处跑躲藏. 我就说你要是带着大鼻涕到处跑以后我们就不叫你爱玛了, 就叫"鼻涕马"了. 爱玛对这个绰号似乎并不介意, 还引以为荣.
有一天遇见另一个中国人看见爱玛问, 你怎么还在流鼻涕. 爱玛大义凛然的回答:"因为我是鼻涕马".

2.
我发现最近爱玛在家里的时候说的英文越来越多, 中文越来越少. 于是就提醒她: "爱玛, 不是早就和你说过嘛, 在家里要说中文, 出去才说英文"
爱玛回答:"我说英文是为了教你和妈妈"
我大笑, 于是又问:"那么好呀, 你现在能不能就教我两句?"
爱玛想了想说: "不行"
我问"为什么"
爱玛学着我的常用的口气说道:"要等你长大了长高了再教".

太可爱了,哈哈:wdb19::wdb6: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一个居民区能够通过全面投票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方式,大家就没有必要再上访、上街了。看来和谐社会有最简单的办法,只是有人不愿意使用而已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想请教开吻楼主:来加拿大的时候,如果带中成药,非处方,或当茶饮用的植物,例如:六味地黄丸、大山楂丸、枸杞、当归、山药之类的,是否不可以?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想请教开吻楼主:来加拿大的时候,如果带中成药,非处方,或当茶饮用的植物,例如:六味地黄丸、大山楂丸、枸杞、当归、山药之类的,是否不可以?

如果是植物或者动物制品, 通常会有限制. 具体要查询加拿大海关的网站. 我自己的感觉(不是官方说法), 如果是中成药肯定没问题. 因为已经完全没有原来植物和动物的模样了. 但是如果就是一些草或者种子, 恐怕有麻烦.茶叶也没问题. 我自己判断的原则就是如果那东西是活的, 有可能落地生根发芽的. 或者本身是死的, 但是有可能夹带活的东西(虫卵, 种子)就应该不行.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一直在看开吻的帖子,很喜欢。今天上来顶一下,希望继续写下去。虽然我们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你时我的目标。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一个居民区能够通过全面投票方式解决生活问题,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方式,大家就没有必要再上访、上街了。看来和谐社会有最简单的办法,只是有人不愿意使用而已

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有些人不愿意使用, 而是有很深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在后面. 这个话题说就太长了. 简单的说就是即使中国在经济上真正的成为世界强国(现在肯定不算, 以后有可能), 但是中国的社会绝对还算不上世界强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如果是BC省, 看这个就全齐了.
http://www.icbc.com/licensing/lic_utility_resman_drivers.asp

我强烈建议所有来加拿大或者美国的人, 打算来这里开车的, 一定要先学习一下. 每个省和州略有区别, 但是大体一致.
这个也是考驾照的必修课.
即使你不打算一开始就考驾照, 而只是用中国驾照临时开车. 也一定要看看. 这个的规矩和中国不同. 错误的理解或者按照中国方式开车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误解甚至事故.
很有用,:wdb10:
 

jojo

爱幻想的虾米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请问开吻:
1 你初次登陆时就把买房子的钱带上了吗?如果是后面再从国内汇往加的话,初次登陆需要把国内的存款及房产等填在GF表上吗?如果不填会不会有税务方面的问题呢?
2 随身携带的首饰等需要申报吗?
谢谢!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融入本地社会?差得远呢
前两天有热情的网友留言说我开吻真的融入本地社会了. 我看了以后苦笑不已颇有感慨.我感慨不是因为我自己认为真的融入本地社会, 而是因为我自己发现还差的太远了. 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虽然还没有放弃但是也已经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了.因为融入本地社会谈何容易.

对于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来说,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都是一些很实际的经济问题.比如找工作,买房子,孩子上学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问题虽然一开始看起来很难,但是只要经过一番努力其实并不是那么难解决的.看看周围这些华人移民,都过得不错.但是谈到融入本地社会,这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话题了.但从我认识的华人移民群体来说,能够融入本地社会的少之甚少.

当然这也取决于如何界定融入本地社会.也许很多人看来不存在融入本地社会的问题.因为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融或者不融其实完全无所谓.不像美国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把所有来自世界各种文化的人溶解重新练就成为美国人.加拿大则不然,加拿大鼓励多元文化并存并不强调融合. 尽管如此,我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而成为一个来自中国的加拿大人.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我们这群移民, 事实上已经成了所谓的中间人.何谓中间人呢?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由于在西方社会生活了一段时间,从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已经容纳并接受了西方的方式.但是由于文化背景,语言,肤色等因素,始终无法融入本地的社会.在本地人看来始终是一个外国人.另一方面,也恰恰用于在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原来中国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接受和认同.或者是由于离开中国时间已久, 面对中国高速发展的文化已经无法跟得上了.这样的群体就成了中不中洋不洋的中间人了.

我自己对自己这几年移民生活的评价, 从各个方面来看,融入本地文化的分数应该是最低的.而且肯定不及格. 不过有一点我还算是自己给自己点安慰, 就是我自己还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追求,而且一直在努力寻找机会给自己提高. 事实上我参与的很多事情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完成的,虽然收效不大,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是在逐渐走向成功的,无论那个目标有多么遥远.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请问开吻:
1 你初次登陆时就把买房子的钱带上了吗?如果是后面再从国内汇往加的话,初次登陆需要把国内的存款及房产等填在GF表上吗?如果不填会不会有税务方面的问题呢?
2 随身携带的首饰等需要申报吗?
谢谢!


你们都把我当成百事通了。
实际上我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有话语权。
我登陆的时候还没有卖房子。后来我买房子的时候才卖中国的房子,电汇过来的。
报税的时候要登记,否则万一税务局来抽查你就需要准备很多证明文件说明这个房子是你登陆之前的房产,而且没有增值。否则要补税。
GF上面似乎没有房子的项目吧。报税的时候申报,不是GF。
我们从来没有首饰,所以不知道。我觉得不用申报吧。不确定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