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我不是一个歧视祖国文化的人,在中国的时候,玩命地喜欢中式的一切。甚至几乎成为国粹主义者。
前半生是喝茶长大,喝好茶,看到好壶就喜欢,甚至学习茶道,不算发烧友也够半个老茶客。 登陆2月发现我就没碰过任何茶,一口没喝过,并且决心改掉喝茶,改喝咖啡。 在北京茶叶一条街,四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壶,茶具也做的精细,如果到了杭州西湖,坐在林荫里,沏茶龙井,看西湖渺茫烟雨,看三潭映月迷蒙于山水之间。这算是喝茶。
加拿大并不具备喝茶的环境。 如果你回国,带来个紫砂壶,小心翼翼地怕摔怕碎,到这里都算宝贝了。茶叶你就别想带了,带多了会不新鲜,带少了也不够喝。 而且这冰天雪地的,你也不敢在室外边喝茶边看风景,即使夏天你如此做了,看这里的风景,太清晰明亮,不能产生天人合一的西湖感觉,天是多么蓝的天,山是多么绿的山,没有变化,没有层次,都清澈无比的摆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这里的山水,没有惆怅,没有愁绪,没有忧郁的美,只有清新的空气和简单快乐的人心。喝什么茶?
沃尔玛等洋超,各种咖啡器具,只要有心了解,都可以置办到位,各种咖啡,光TIMHORTON都有3种,你就换着喝,变着花样尝试吧。 咖啡那种香浓,那种熨帖的美感都争先恐后地流进你的胃里,给你关照。据说咖啡会造成不孕症,不过咱都超生了,也不怕了,还上了保险了嘿嘿。
下面说食物。高压锅是不应该带来的。那么沉重的东西,又有危险,最好不用。 推荐一种慢炖锅。院子卖里有,只要2刀就可以买到。超市里也有,不过20多刀,买来用一辈子都不会坏。 这种慢炖锅很适合上班忙碌或者居家懒惰的,适合不喜欢钻在厨房里经久不烦的人。插上电源,把要炖的东西放进去,加水,你就睡觉或出门打工玩耍都没事,不用5分钟看一下,不用担心着火,烧糊。等你忙完了,就来放调料,于是就吃饭了。
再就是烤箱,这玩意特省事,买些肉类,往里一放,半小时拿出来,就是美味,省去了中餐的那些繁琐的切啊,一会看一下,还必掌握火候的。中餐太注重细节,太要求火候,这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万一有闪失就前功尽弃,味道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很是麻烦。除非把这当做乐趣的人才能不断地爱中餐。 烤箱的食品在洋超里都令郎满目,不怕没得买,就怕挑花眼。
蔬菜,在洋超里有现成的,都是凉拌的,干净程度放心,凉拌的不仅省事,进门就吃,而且营养很好。中式烹饪讲究烂到骨子里,菜可以进味,但那样营养都破坏了。而且中餐的蔬菜都需要放很多油来爆炒,不健康。 西方人吃生菜,水果比中国人多,生肉也敢吃,半成熟的肉类其实热量很大,所以他们可以冬季穿短袖出门。 如果在饮食上不像西餐投降,那么在这个国家生活会有很多不方便。无论大城市,小城市都一样。总感觉没得吃,就思念中餐,回国就玩命补,这样造成回来后更大的落差,嘴里不舒服,心里就永远不舒服。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那么食在前,保暖才能思淫欲。呵呵。 这个国家,无论找工作还是生活,都必须销尖脑袋学外语,学西方人的待人接物,拼命往西方文化里挤,否则就被看成另类,即使都学好了,也不见得被看成同类,但至少自己舒服了,适应了。 什么时候,能习惯于早晨举着一杯咖啡出门,中午用面包填饱肚子,晚上吃烤肉了,那么再出去找工作,办事就顺利多了。
文化的接受,首先是饮食上的接受,生活习惯的接受才会造成待人接物的同化。语言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在法语区不要和法语过不去,在英语区一定好好学英语,环境造就人心人性。老外是这样的人,他们喜欢认同自己的人,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如果一个工程师,技术没得挑,但不会外语,不会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那就很容易被老外排斥,他们心里肯定会把你看做异类,但嘴上不说。另外一个工程师,虽然技术一般可是比较懂得西方文化,能够接受西方的一切生活习惯,那么后者被录取的概率一定大于前者。 能够快速全盘西化的人,出去办事会更加畅通无阻。 很多华人登陆后不知道如何适应西方,不是他们不想溶入,而是确实那些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都不能尽快接受适应,登陆半年内,四处寻找华超,非要自己做中餐,不接受咖啡,不学外语,这样怎么出门找工作呢?即使技术上很棒,但没有正确的表达。一切都不顺利。
接受西方文化,拼命学习,往西方文化里挤,不要怕人家骂你忘本,不要怕人家说你不爱国,不要怕人家说你崇洋媚外。尽快当地本土化,就是最大成功。如此学习改变一段时间后,发现,西方人很好相处,比和中国人办事容易简单得多了,在外国比在中国顺利多了。
前半生是喝茶长大,喝好茶,看到好壶就喜欢,甚至学习茶道,不算发烧友也够半个老茶客。 登陆2月发现我就没碰过任何茶,一口没喝过,并且决心改掉喝茶,改喝咖啡。 在北京茶叶一条街,四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壶,茶具也做的精细,如果到了杭州西湖,坐在林荫里,沏茶龙井,看西湖渺茫烟雨,看三潭映月迷蒙于山水之间。这算是喝茶。
加拿大并不具备喝茶的环境。 如果你回国,带来个紫砂壶,小心翼翼地怕摔怕碎,到这里都算宝贝了。茶叶你就别想带了,带多了会不新鲜,带少了也不够喝。 而且这冰天雪地的,你也不敢在室外边喝茶边看风景,即使夏天你如此做了,看这里的风景,太清晰明亮,不能产生天人合一的西湖感觉,天是多么蓝的天,山是多么绿的山,没有变化,没有层次,都清澈无比的摆在你的眼前,一览无余。这里的山水,没有惆怅,没有愁绪,没有忧郁的美,只有清新的空气和简单快乐的人心。喝什么茶?
沃尔玛等洋超,各种咖啡器具,只要有心了解,都可以置办到位,各种咖啡,光TIMHORTON都有3种,你就换着喝,变着花样尝试吧。 咖啡那种香浓,那种熨帖的美感都争先恐后地流进你的胃里,给你关照。据说咖啡会造成不孕症,不过咱都超生了,也不怕了,还上了保险了嘿嘿。
下面说食物。高压锅是不应该带来的。那么沉重的东西,又有危险,最好不用。 推荐一种慢炖锅。院子卖里有,只要2刀就可以买到。超市里也有,不过20多刀,买来用一辈子都不会坏。 这种慢炖锅很适合上班忙碌或者居家懒惰的,适合不喜欢钻在厨房里经久不烦的人。插上电源,把要炖的东西放进去,加水,你就睡觉或出门打工玩耍都没事,不用5分钟看一下,不用担心着火,烧糊。等你忙完了,就来放调料,于是就吃饭了。
再就是烤箱,这玩意特省事,买些肉类,往里一放,半小时拿出来,就是美味,省去了中餐的那些繁琐的切啊,一会看一下,还必掌握火候的。中餐太注重细节,太要求火候,这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万一有闪失就前功尽弃,味道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很是麻烦。除非把这当做乐趣的人才能不断地爱中餐。 烤箱的食品在洋超里都令郎满目,不怕没得买,就怕挑花眼。
蔬菜,在洋超里有现成的,都是凉拌的,干净程度放心,凉拌的不仅省事,进门就吃,而且营养很好。中式烹饪讲究烂到骨子里,菜可以进味,但那样营养都破坏了。而且中餐的蔬菜都需要放很多油来爆炒,不健康。 西方人吃生菜,水果比中国人多,生肉也敢吃,半成熟的肉类其实热量很大,所以他们可以冬季穿短袖出门。 如果在饮食上不像西餐投降,那么在这个国家生活会有很多不方便。无论大城市,小城市都一样。总感觉没得吃,就思念中餐,回国就玩命补,这样造成回来后更大的落差,嘴里不舒服,心里就永远不舒服。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那么食在前,保暖才能思淫欲。呵呵。 这个国家,无论找工作还是生活,都必须销尖脑袋学外语,学西方人的待人接物,拼命往西方文化里挤,否则就被看成另类,即使都学好了,也不见得被看成同类,但至少自己舒服了,适应了。 什么时候,能习惯于早晨举着一杯咖啡出门,中午用面包填饱肚子,晚上吃烤肉了,那么再出去找工作,办事就顺利多了。
文化的接受,首先是饮食上的接受,生活习惯的接受才会造成待人接物的同化。语言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在法语区不要和法语过不去,在英语区一定好好学英语,环境造就人心人性。老外是这样的人,他们喜欢认同自己的人,喜欢和自己一样的人。如果一个工程师,技术没得挑,但不会外语,不会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那就很容易被老外排斥,他们心里肯定会把你看做异类,但嘴上不说。另外一个工程师,虽然技术一般可是比较懂得西方文化,能够接受西方的一切生活习惯,那么后者被录取的概率一定大于前者。 能够快速全盘西化的人,出去办事会更加畅通无阻。 很多华人登陆后不知道如何适应西方,不是他们不想溶入,而是确实那些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都不能尽快接受适应,登陆半年内,四处寻找华超,非要自己做中餐,不接受咖啡,不学外语,这样怎么出门找工作呢?即使技术上很棒,但没有正确的表达。一切都不顺利。
接受西方文化,拼命学习,往西方文化里挤,不要怕人家骂你忘本,不要怕人家说你不爱国,不要怕人家说你崇洋媚外。尽快当地本土化,就是最大成功。如此学习改变一段时间后,发现,西方人很好相处,比和中国人办事容易简单得多了,在外国比在中国顺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