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连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我还准备托运自行车过去,这样看不用了。不行骑驴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想不到能遇到如此这般的同志啊:wdb19:
不过你比我幸运哦.而我LG自己不"上进"还尽扯我后腿:wdb12:,我在"上进"英语时,他会在旁点火:真是太刻苦了!那么辛苦干吗呀,来看电视休息休息.而我经常经不住如此诱惑:wdb14:这明明是在腐败革命同志的意志嘛.
俺看您的名子“永远在路上”就感觉您是一位很有冲劲的人,很能干的人,:wdb20:所以您LG怕您累坏了,心痛您用的是一种关怀的方式提醒您!:wdb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终于赶上队伍了,以后上网除了看亮灯姐的,:wdb17:又多了要看七杯茶前辈的了:wdb10:(想了一下是称呼七杯茶大叔?大哥?小弟?不好确定,后来一想七杯茶给俺写的都是俺新移民须要的呀!称前辈对俺准移民当之无愧!:wdb17::wdb10::wdb2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杂记45:温哥华衣食住行之“治安问题”

[FONT=宋体]本来“衣食住行”当中没有“治安”什么事,但考虑到治安和“住”和“行”两样多少能扯上点关系,就把本篇杂记归到了这个系列里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之所以想起写这篇杂记,是因为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温哥华作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必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君子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世界上有没有君子国啊?也许有,不过我没见到过。曾有一个介绍老挝的电视节目,说那个国家全民信佛,治安极好,真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此我持怀疑态度,泰国也全民信佛,见面没说话呢先双手合什,都跟出家人似的,可那儿什么事儿不出呀,动不动坦克就上街,一帮红衫军愣把东盟峰会给搅黄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说东盟的事了,接着说温哥华。关于温哥华的治安状况怎么评介呢……这么着吧,我先说几个事儿,然后再做评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列位看官还记得我在登陆之前先请朋友帮忙在列治文租公寓的事吧?我这人有一个习惯,对感觉着新鲜的人啊事啊什么的,喜欢在互联网上搜一搜,看看有没有与之相关的信息,也没别的,就是好奇心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有一回去福州公干,与我们接洽的那位当地老板总是一副笑眉笑眼、客客气气的样子。等我在百度上一查,不得了,这位看上去小门小户的生意人,竟然是当年福布斯中国排行榜上排名[/FONT]200[FONT=宋体]位以内的人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有一回,有人主动把生意送到了我们公司门上。那是一个山东的外资项目,投资额数十亿美元,对方要把其中的一项服务外包合同签给我们。我上网查了一下,项目是真的,还是当地政府去美国招商招回来的项目,不过,业内对这个项目的投资人(一个自称美国著名实业家的美籍华人)的背景和实力一片质疑声。果然,这厮圈了地、套了现之后,项目却迟迟不见动静。当然我们的合同也没能做下去,幸亏事先有防备,才没吃什么大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回拿到朋友为我租好的公寓地址,上[/FONT]Google[FONT=宋体]一查,跳出来的是一段新闻(当然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旧闻了),大意是:昨夜列治文某某公寓(就是朋友为我租的那间公寓)附近发生命案,两男子在公交车上发生口角,一起在某某路下车后,行至该公寓门前时,一男子用刀刺倒对手后逃离,有路人发现受害者后报警,待警员赶至现场,发现被刺男子已经身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件事,再说一件。列位看官还记得俺家闺女入学的事儿吧?折腾了一溜够,最终确定了去哪所学校后,我闲着没事又把那学校的名称放在了[/FONT]Google[FONT=宋体]的搜索栏里。包括学校官网在内搜出了一大堆东西,其中也有一段新闻(同样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旧闻了),大意是:少年暴力令人担忧,昨日下午,在某某中学(就是俺闺女那学校)附近的公园内,一群南亚裔中学生发生群殴,据目击者称有人流血负伤,警方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后,斗殴学生作鸟兽散,事件中无人被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上述两起治安事件只能算小打小闹,第一起虽然出了人命,但凶器不过是一把随身携带的小刀;第二起涉案人数众多,但手里的家伙还不如第一起,顶多也就是抡抡板儿砖、弹簧锁什么的。[/FONT]09[FONT=宋体]年春天那段时间出的那几起案子就不一样了,案犯玩得都是枪。那一阵子邪了,每天打开电视,几乎一天一起枪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连着死了多少个忘了,印象中怎么也得有七八个吧。那个时候温哥华警局的那个女发言人是出镜率最高的电视明星,天天上电视向公众介绍最新发生的案情,但是只见发案的报导,不见到破案的消息。后来老百姓急了,指责警方工作不利。女发言人就在电视上诉委屈:我们的警员这最近一个时期都扑在中国留学生绑架案上了,这人手实在是周转不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中国留学生绑架案?温市警方就干了这么一件露脸事还让我给忘了说了。一名来自中国新疆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让人绑了,温市警方全体动员,又是监听、又是搜索、又是与“肉票”在中国的父母联络,最后锁定绑匪后又展开了跨市追捕(从温哥华市到本拿比市,两市相隔一条街),终于成功救出被绑者,四名绑匪落网――绑人的和被绑的都是中国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温市的警力难道只够破一起绑架案的吗?按说不至于。不过那会儿警局真是急哧忙慌地整天招兵买马,就是招不上人来,后来没辙了就放宽条件:有过吸毒史、但已经戒了那口儿嗜好也收。老百姓一听又炸了:这样的人你们都要,什么素质呀这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多气人呢!中国一帮大学生、硕士生哭着喊着想当警察都当不上,温哥华这边居然连瘾君子都要,就差满大街抓壮丁去了。有志于“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的大好青年,如果在国内不能一偿所愿,大可考虑移民加拿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加拿大的治安问题与中国国内比较有几个特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是枪案多。加拿大和美国一样,老百姓可以合法拥有枪支。民间藏枪未必是好事,所谓“身怀利器,杀心顿起”。前不久媒体报了一个案子,一对父女晚上在家门口溜狗,大概是狗冲着一个路过的小伙子有不友好的举动,小伙子对狗也没客气,结果这位当爹的就跟那小伙子呛呛起来了[/FONT][FONT=宋体]。这活人为狗打架的事儿在中国天天发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弄个鼻青脸肿,可这是在北美,小伙子二话没说,从裤腰里拔出手枪当着女孩的面儿就把对方给打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是帮会案件多。武侠小说里说: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在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江湖无疑就是像温哥华这种多族裔聚居的移民地区,此种氛围最适合帮会生存。前面提到的[/FONT]09[FONT=宋体]年春天那一连串枪案,其中的大多数都被认为与帮会之间的仇杀有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三是毒案多。温哥华有一种[/FONT]House[FONT=宋体]名叫大麻屋,外表上看与普通民宅没什么区别,其实里面是不法分子种大麻的“温室大棚”。还有人曾专门写文章教给买[/FONT]House[FONT=宋体]的人怎么分辨市场上出售的[/FONT]House[FONT=宋体]是不是大麻屋。其实,帮会之间的磨擦也往往与毒品有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枪、毒、帮会,整天和这几样东西打交道,加拿大警察办案时的心理状态可想而知。最近有两起针对警员的诉讼把温市警方整得灰头土脸的。一起是一位波兰裔移民在温哥华机场?突现狂燥症状,皇家骑警到场以电击枪对其连续实施攻击,致其死亡;另一起是警方在盗车案的现场误将一名无辜老汉认作犯罪嫌疑人,且认为其有袭警企图,一名女警将其击毙。在这两起误杀事件中,第二起的那个老汉当时手里不过拿了个裁纸刀子,而第一起更过分,波兰人手中挥舞的是一个钉书器,就是这么两件“文具”,要了他们的命。加拿大警察这种草木皆兵的心理状态决不是平白无故的――这地界是个人怀里可能就揣着枪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篇杂记写到这儿忽然感觉有点不太对头了,这还是温哥华吗?枪匪横行、帮会仇杀、毒品泛滥、警察行凶……真要是这样,温哥华这个“世界最宜居城市”是怎么评上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是温哥华不假,但这是电视、报纸上的“温哥华”。西方人眼中的新闻大概和中国不一样,什么领导接见、视察、讲话之类的没人报导,可发生个案子媒体就会像苍蝇似地往上宗。在温哥华,有谁晚上走夜道让贼抢了钱包,第二天准上报纸。正是媒体人这份敬业与执着,才把这座城市渲染的跟犯罪天堂似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真正身处其中,我并没有感觉到温哥华的治安差到什么程度,反而是四处歌舞升平,一派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想一想这个道理也很简单:连一群中学生在学校门口打架都能上头条儿,说明他这儿的案件还不是太多,一件不漏的都能报导得过来,有多少城市不到抢银行这个级别的都根本没资格上报纸的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杂记46:温哥华衣食住行之“解闷儿”

[FONT=宋体]每次回国,总有朋友问:“在加拿大你受得了吗?多闷呀那地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一问算是问到点儿上了,加拿大是真闷。能问出这样的问题的,一定是在国外呆过的人,甚至本身也是移民,不然问不出这么刁的问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能体验出闷来,而且视之为在加拿大生活的第一障碍,一定是习惯了中国国内紧张忙碌、但同时也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的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一朋友,移民以后老婆在加拿大陪太子读书,他负责在中国筹措粮草给养,并且充当空中飞人。这厮告诉我,他每次去加拿大,呆三个星期是极限。我问他这个“极限”怎么理解。他说:“这么说吧,闷得哥们儿实在受不了了,一个人上公园里跑大圈儿去,这种生活如果超过三个星期,估计不疯也得抑郁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像他这样能呆三个星期还算长的,我知道有一个牛人,每隔一两周就飞一次温哥华,陪老婆孩子度个周末就回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刚到温哥华的时候曾偶遇一位老哥,五十开外,一口京腔儿,言谈举止一看就是那种习惯了大会上做总结发言或是拿大主意拍板儿定案的主儿。不好意思追问人家到底是干啥的,但据我推测很可能是一位大国企的高官,因为这老哥常会不经意地提到“我”在某地有家宾馆或是某市有“我”一家分公司之类的。我想他这里“我、我”的,不一定是指他个人,有人说话就这习惯,不说“我们公司”、“我们单位”什么的,爱直接说“我”,以突出其个人在这个集体中的权势和影响。为什么我判定那个“我”不是指老哥个人呢?因为他告诉我已经有三年没回过中国了。如果他是一位民营企业家,怎么可能把若大的家业扔下三年不管呢?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久了不回去看看。老哥反问我:“回去干嘛去乌烟瘴气的?”我很怀疑这是不是他三年不归的真正理由,您可别忘了,温哥华这地方可是外逃贪官扎堆儿的地方呀。而且……这老哥面相都有点像电视剧里的和?和大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咱又不是反贪局派过来的,没义务破解人家的身份外加判断人家身上是不是背了案子,提及这位“和?”(就先这么称呼吧,谁让他给我这种感觉呢?)是因为他对加拿大的“闷说”大不以为然。我向“和?”介绍了我那位憋得在公园里跑大圈的朋友的苦恼,“和?”说:“那是他不会玩!温哥华好玩的太多了,滑雪、钓鱼、打猎、高尔夫、玩游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他这么一说,还真是,这几样在中国很“贵族”的玩意儿,在温哥华,不就是当地老百姓解闷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么?其流行程度甚至比中国城市里老太太扭的大秧歌还要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滑雪就甭多说了。如果温哥华说我们那疙瘩滑雪场老好了,估计除了瑞士、奥地利敢站出来争竞两声儿,别人恐怕没有再敢发言的了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钓鱼?哪不能钓鱼呀。这钓鱼跟钓鱼可不一样。在温哥华钓鱼有几个特点:第一是纯天然,不是江里就是海里,这儿没有中国那种专供钓鱼的鱼塘:哪个坑里是什么鱼都标好了,钓出来论斤过秤交钱,那都快赶上相声里那个扛着鱼杆儿奔鱼市的“二儿他爸爸”了。第二是鱼多、好钓,连杆儿都没摸过的也甭担心钓不上鱼来,对了,除了钓鱼还可以钓螃蟹。第三是这里钓鱼有规矩,得办执照,不过好办(说白了就是买),也不贵,花上二、三十块加币(分海水钓和淡水钓)可以悠哉游哉地钓上一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打猎。上文书说到加拿大法律允许老百姓手里有枪,其实多数就是猎枪。温哥华打猎,普及级是打野禽,这地方水禽候鸟极多。提高级是猎鹿,最高级是猎熊。当然,持枪、打猎都得有执照,而且捕猎大型动物有数量限制,如果你是无照上岗或是猎杀无度,那很可能你就成为警察的猎物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尔夫,中国人眼里大老板和大干部才配享受的运动,在温哥华,基本上等同于老头儿公园晨练――极其平民化――当然多少还是比公园晨练的成本高点,而且没有球童伺候。[/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游艇。以前看过一个资料,说加拿大平均六、七个人就有一艘游艇,如果摊到户头儿上,那差不多就是一半的家庭有游艇。当时觉得这个数字太邪乎了,加拿大就是再富,也不至于一半的人家儿都姓盖茨或是巴菲特什么的吧?等来了温哥华才知道,这个资料虽然确实有点夸张,但也基本靠谱儿。靠谱儿的是这个数字,夸张的是对“游艇”的定义――如果一条小舢舨屁股后面安个螺旋桨、座舱里有个舵轮儿就算是“游艇”的话。走在温哥华的[/FONT]House[FONT=宋体]社区里,经常会看到一些院子里的拖车上,停放着这个级别的“游艇”。谁说亿万富翁的豪华游艇才算是“游艇”了?劳动人民一样有出海兜风、玩海钓权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难怪人家“和?”三年不归,就算是没被纪检衙门画影图形、天下海捕(也许,这个真没有),一天到晚有这么多好玩的,搁谁也乐不思蜀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我也琢磨了,同样是温哥华,为什么人家“和?”玩得这么乐呵,我辈却觉得憋闷不堪呢?我想,一呢,人家“和?”本身就是个玩儿家,“腐败”惯了;二呢,“和?”有家不能回,认头了,只把杭州当汴州了,可我辈仍有大半心思在国内,塌不下心来……嗨!还是认准了人家就是“和?”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能不能在温哥华找到乐子,跟你是不是“和?”没关系,跟你会不会玩儿有关系。觉得闷,还是因为不会玩儿、潇洒不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会玩儿、不潇洒,也得想办法解闷儿不是?下面我就如实汇报一下我在温哥华解闷儿的法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跑步:不过我的情况跟我那位同学不同,他那是通过跑步来发泄,属于“排毒”阶段,要不然憋狠了能“嘎儿”一下抽过去。我呢,一来在国内就有跑步锻炼的习惯,二来也觉得在温哥华这地方,每天不出去跑上几公里,可惜了这口儿好空气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泡图书馆:以前出国旅游,回来后总喜欢找一些目的地的背景资料看,特别是关于当地的历史、建筑和其他一些人文方面的。谈不上什么兴趣爱好,就是好奇心重。这回把家都搬来了,少不了也要好好了解了解加拿大。说来惭愧,我的英文阅读水平只够凑合着看那种图文并茂的,偏偏列治文图书馆有两三架子画册,都是介绍温哥华和加拿大其他各省各市人文历史、风景名胜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逛街:一般都是周末的时候出去逛。大温地区十几座城市,一星期去一两个地方也够逛上两三个月的。夏天的周末大温各个城市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盛装游行、露天演出什么的。还有的时候,闲得没事儿就去看人家的[/FONT]Open House[FONT=宋体](可以公开参观的出售中的房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陪太太散步:有人拿散步当成一种体育运动,每天傍晚列治文市中心的体育场里都有百十号人在那儿走圈儿,那场面就跟监狱里的犯人出来放风似的。我不是,前面说了,我的体育锻炼方式是跑步。我散步是陪太太,一边溜达,一边聊一些八卦话题,也是个乐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除此以外,就是上上网、看看电视什么的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了,差点忘了一项,写《移民杂记》呀。我得坦白,写这部长篇系列文章,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闷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写文章是为了解闷儿,可看大家的回贴,那可绝对就是乐趣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