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连载)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听你的发言,似乎你在国内有自己的公司(为办公室的楼梯问题跟消防局捣乱那个),如果是,别丢开国内的生意。

国内的生意肯定是不想丢掉啊,但是有时候想想,公司是几个人合伙开的,到时候如果我不在,还分大家的钱,总觉得心里别扭,也不知道别人会不会有想法。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博比亚运更鸡肋。

毕竟亚运在亚洲还是有不少人关注的,比如很多人还会记得上届卡塔尔多哈亚运会王子骑着骏马费力的驰上火炬台的场面。可是,有多少人记得上届世博会是在哪儿办的?

世博的主旨是发布、展示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曾经的影响力比奥运都大,比如大家熟知的巴黎博览会、巴拿马博览会等。但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每一件新鲜玩意儿几乎不过夜全世界人民就都知道了,世博这个平台对公众的吸引力已大大下降。
:wdb10:唉,不管多鸡肋的东西,在中国,都成了使劲花钱的表面理由,为了一个又一个鸡肋,我们政府糟蹋钱的魄力,那真是举世无双:wdb23: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猜对了结果,没有猜对原因。

很多人来北美是想实现House梦的,但俺还真不是。一方面我认为在北美实际上是住公寓更方便、省心,这里House没有物业,各种服务的人工费极贵,住上House就变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房奴”――没事你就光伺候房子吧。另一方面,就建筑物本身来说,北美的House普遍比较简陋,住不出中国别墅的感觉,而他的“豪宅”级的House,实话说又真住不起。

但是,如果我决定了在温哥华安定下来,不动了,我很可能会在温哥华买栋House住。这与House梦无关,而是温哥华的气候太适合House了!每年少说有8至10个月可以在户外享受清新的空气、恰人的气温和鲜花绿草。这种全世界都难找的气候和环境,把自己封闭在钢筋混疑土盒子里,太可惜了。

我记得汤耗子是有物业的吧?又比大耗子便宜些,为啥不考虑捏?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wdb10:唉,不管多鸡肋的东西,在中国,都成了使劲花钱的表面理由,为了一个又一个鸡肋,我们政府糟蹋钱的魄力,那真是举世无双:wdb23:
GDP就是这样创造的。:wdb23:
 
回复: 移民杂记80:再说过关(下)

[FONT=宋体]我这才明白,“黑脸判官”在入境卡上画的那个“鬼画符”,原来是他给守在这儿的胖子传递的一个暗号,那意思就是:这个人形迹可疑,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审查。[/FONT]

[FONT=宋体]胖子这一拦我,我还挺高兴,有种中彩的感觉――要知道可不是谁都有机会进这个“二次检查室”的。[/FONT]

[FONT=宋体]这不是贱骨头么?人家多审你一道,你还在那儿美?[/FONT]

[FONT=宋体]不是这意思。我是说我一直对机场海关的二次检查很好奇,为什么要进行二次检查?重点检查什么?怎么个查问法儿?这回有机会亲身经历,拿到一手资料,也好丰富《移民杂记》的写作素材啊――瞧瞧,为了写这个东西,咱都干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事儿来了。[/FONT]

[FONT=宋体]温哥华国际机场的海关二次检查室(补充一句,这个名字是我给起的,正式名称叫什么待考)在取行李大厅的尽头,是单独隔开的一个狭长大厅。大厅里摆着五、六个大柜台,顺着排成一长溜。每个柜台大概都有两三米长,台面一半高一半低,高的那边刚好可以趴在上面写字,矮的那边很方便你把大箱子搬上去供人家开箱检查。[/FONT]

[FONT=宋体]我进去一看,五、六张台子只有两张开着。而排队等着接受检查的人也不多,我前面只有两位男士,看上去都是东亚面孔。我心想:咋看着都像是同胞呢?温哥华海关不会专门跟咱华人过不去吧?[/FONT]

[FONT=宋体]刚这么一想,我后面又让胖子给堵过来两、三位,一水儿的白人,推着小山似的行李车。再仔细一看,前面正在接受检查的两位女子也都是金发碧眼。看起来二次检查即使是看人下菜碟儿,但是也与种族、肤色无关。[/FONT]

[FONT=宋体]这二次检查可比前面在窗口那儿查得慢多了。两个柜台开着,我排在第三位,还足足等了15分钟才被叫过去。[/FONT]

[FONT=宋体]把我招呼过去的这位移民官是一个看上去三十啷当岁的小伙子,不忒白、也不忒黑,大概是南亚与白人的混血。人挺客气,打过招呼后接过入境卡、护照、枫叶卡看了看,然后开始发问。问题与前面窗口那些大同小异,同样也是几个回合过后就迅速锁定在了携带现金的数量上了。[/FONT]

[FONT=宋体]我再一次恍然:原来入境卡上的那个“鬼画符”正经是“黑脸判官”画给这位兄弟看的,那意思一定是:此人携带的现金数量恐怕有诈,需仔细审查之![/FONT]

[FONT=宋体]“我可以看一看你携带的现金吗?”问过那些老问题后,小伙子提出了一个新要求。[/FONT]

[FONT=宋体]虽然他的用词很婉转,但我认为此时此地这句话应当当作命令去理解,毕竟人家是依法执行公务的,所以我也没废话就把钱掏出来了。[/FONT]

[FONT=宋体]我以为他得数呢,结果他只是瞟了一眼就让我收回去了,那钱连碰都没碰。[/FONT]

[FONT=宋体]“这些现金是从哪儿得来的?”他问。[/FONT]

[FONT=宋体]“我在中国的公司付给我的薪水呀。”我心说:我不是告诉你们我是去中国工作的嘛,干活儿当然就要有报酬了。[/FONT]

[FONT=宋体]“中国付薪水是付现金吗?”他突然问了这么一句。[/FONT]

[FONT=宋体]“当然了!至少有一部分是现金。”这句话我回答得很快,而且语气颇为理直气壮。[/FONT]

[FONT=宋体]听我这么说,移民官乐了。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答案本身还是我回答时的口气令他觉得好笑。但是有一点我知道,中国企业甚至是一些政府机关单位有相当一部分薪水是以现金方式发放的,这件事本身,在加拿大人看来既不可思议、又令其羡慕不已。因为在加拿大,现金收入就意味着可以逃税――虽然说现金收入也一样要报税、纳税,但是因为税务机关无法对银行体系外的现金流动进行监控,所以现金收入纳税与否,全凭纳税人自觉了。加拿大政府之所以规定进入加拿大海关携带现金超过一万加币就必须申报,就是为了把银行体系外的大额现金的流转纳入监控范围。[/FONT]

[FONT=宋体]笑过之后,移民官便不再问钱的事了,问题又转向了行李中的物品。[/FONT]

[FONT=宋体]我又报告了一遍行李中烟和酒的数量,并申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需要按规定申报的东西。[/FONT]

[FONT=宋体]“那行李中还有一些什么物品呢?”他还在追问。[/FONT]

[FONT=宋体]“衣物、生活用品,也就是这些。”我唯一的一件托运行李就是一个小拉杆箱,是那种直接带着登机一般也不会被拒绝的小箱子。因为北京、温哥华两边都有家,往哪边飞都是回家,实在是没什么可带的,就这么个小箱子,往往还装不满。[/FONT]

[FONT=宋体]讲到这儿说句题外话。刚开始往加拿大跑时,没经验,行前在国内与朋友聊天儿,不经意把去加拿大的行程流露出来,在座的不定哪一位就会突然冒出一句:“哎,你过两天要去温哥华呀,太好了!帮我带点东西……”不是闺女儿子在那边留学的、就是老婆在那边蹲移民监的。这我才领教了,中国人在加拿大的怎么那么多呀![/FONT]

[FONT=宋体]在温哥华那边也是,知道你要回国,马上就会有人提出来请你捎东西。还有好心人告诉我,往国内捎东西可以挣钱,像我这种自己没什么东西的,光给别人捎东西,就能挣回半张飞机票来……[/FONT]

[FONT=宋体]对这一切,朋友提出来的呢,我找个辙搪塞过去;上赶着让我挣钱的呢,我干脆拒绝。一是我这个人怕麻烦,我自己的东西都能不带就不带,我还给别人带?二是我怕机场海关找我的麻烦,万一别人托你带的东西里面有点儿犯忌讳的,那不是倒霉催的吗?[/FONT]

[FONT=宋体]好了,还是回来接着说二次检查。[/FONT]

[FONT=宋体]没等移民官再问,我主动说:“用不用我打开箱子……”[/FONT]

[FONT=宋体]移民官连忙摆手:“不用、不用。”[/FONT]

[FONT=宋体]咳,我原以为进了这里跑不了都得开箱检查呢,看来不是那么回事。[/FONT]

[FONT=宋体]移民官把护照、枫叶卡还给我,收起入境卡,对我说:“谢谢先生。”然后指向身后的一个门,示意我可以离开了。[/FONT]

[FONT=宋体]这回连胖子把守的那个大门都不用走了,从二次检查室的后门出去直接就是机场的到达大厅。[/FONT]

[FONT=宋体]这就是我“有幸”在温哥华机场过关时,接受移民官二次查证的全部经过。[/FONT]

[FONT=宋体]事后我琢磨,窗口里那个“黑脸判官”为什么紧盯着我携带现金的问题不放、并且还把我发到二次检查室让同事在这个问题上接茬儿审呢?[/FONT]

[FONT=宋体]我估计是这么回事: [/FONT]

[FONT=宋体]首先,通过前面的几个问题,他知道了我是去中国工作的,而且每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在中国。那么显然,我在加拿大的生活来源主要应该是在中国挣的钱。[/FONT]

[FONT=宋体]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怎么把在中国挣的钱带进加拿大?[/FONT]

[FONT=宋体]我有两个选择:如果我是个良民,我会把绝大部分钱通过银行系统转到加拿大境内的账户上,这样这些钱就进入了加拿大的监控系统,在申报海外收入时我就必须如实申报,如果我隐瞒这些海外收入试图逃税,他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银行系统查到我从国外汇进来的钱;如果我是个刁民,我会把在海外挣的钱变现,全部绑在裤腰里拿进加拿大,而且不在入境时申报,前面说过了,这样的话这些钱我一分税都不用上,因为他不可能知道我在海外挣了多少钱,查都没地方查去。[/FONT]

[FONT=宋体]后来我在温哥华看到了一篇报导,说从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加拿大海关查获的携带现金未申报案件总数达3229起,总金额高达5200万加元。看来心存侥幸、企图蒙混过关的还是大有人在。[/FONT]

[FONT=宋体]至于携带大量现金隐瞒不报被查获的后果,首先你得想办法证明这些钱是你的合法所得,你不是洗黑钱的,否则钱被没收不说,还得吃官司;打消了洗钱的怀疑后,钱会还给你,但是你要接受以千元加币为单位的巨额罚款,并且移民局会在他们的电脑里为你留下一个不良记录,这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次你进入加拿大海关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接受苛刻的盘问和检查。[/FONT]

[FONT=宋体]只是,那个“黑脸判官”咋就瞅着我像个刁民而非良民呢?那天我穿着条牛仔裤、上身一件短款夹克,没记错的话当时还敞着怀,里面贴身一件衬衫,也不像是腰里缠着货的呀……[/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那么,七大有啥办法少交一些海外税的呢?
 
回复: 移民杂记74:多伦多印象之三:两座展馆和一座剧院

呵呵,我当然不可能和人家较劲,我不是说了吗?除非我不想在这片混了,否则,踏踏实实的结交关系才是正经。不过,我举的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Z国的执法可以不依法,就像七大你在别的帖子里说的一样,可松可紧、可有可无,那么我之前说的那件事情也就完全有可能发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件事并非毫无关联。

另外,问个问题,是否加拿大的执法也这个样?还是说尺度统一?

一、他们的法律本身就比中国严格;二、他们执法也严格,没空子可钻;三、一旦违法,你就是认识总理哈珀也没用。

因为以上三点,所以加拿大的“法律成本”很高。在加拿大开卖买不可能达到国内的利润率,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我讲个笑话儿,不是加拿大的,是美国的。

说某甲在国内开早点铺、卖炸油条,后来移民到了美国,在唐人街吃了一次炸油条,惊讶地发现油条在美国卖得这么贵居然还很有市场。大喜!心说:我在此地开一个早点铺子,油条价格减下一半来,还有比国内多得多的赚头儿……

于是租房、办照、备货、开张,因为某甲手艺不错,再加上他的油条比别人都便宜,生意果然大好,几天就把一条街的同行都挤兑得开不了张了。

某甲窃喜,心说早知美国人的钱这么好赚俺早就来了……正美呢,来了俩食品安全署的,问:你这一锅油炸多少根油条?某甲说:不多,一锅油就用三天。某甲知道美国人讲究,没敢把一锅油用一礼拜的实话说出来。食品安生署的官员瞪大了眼睛:三天?你不知道炸30根油条就必须换一锅油吗?!

30根油条一锅油?!@#¥%#@¥%&*#&*……某甲的眼珠子差点掉油锅里。

后来,某甲依然在唐人街上炸油条,不过是给别人打累脖工,干一个钟头挣10刀,工作虽然辛苦,挣得也不多,但他觉得比自己开店划算多了……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我基本上就是像你说的这么理解的。

不过严格来说,入境时申报携带的现金数额,是向移民局申报的(国外多数国家出入境管理是由移民局负责的,我国没有移民局这个机构,所以是公安部门管理,不过现在有人大提案建议设立移民局的),不是向税务申报。移民局是否会将申报的数据与税务局共享,这个我不清楚。不过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一旦税务局对某人的报税情况有所怀疑、对其进行调查时,他是很容易拿到这些数据的,毕竟人家都是加拿大的政府部门,必要的执法配合应该是有的。

当然也不是说海外带进来的钱就一定要上税。需要上税的是在海外获得的“收入”,比如工资、银行利息、股市上的收入、房租收入等等,而且这些收入如果已经在中国纳过税了,在加拿大也只需交纳加拿大税额的超出部分。

如果带过来的钱在你登陆前就已经在你名下了,这类钱带多少过来也不用纳税,但前提是你已经将这些钱申报为海外资产了。

凡是携带现金不愿申报的,最有可能是下面这两种情况:

要么这钱是原来在中国存下的,但是没有报为海外资产,所以走正常渠道带进来就有问题了。为什么有人不愿意申报海外资产呢?这个好理解,比如说某人登陆前有1000万人民币,如果他在第二年报海外资产时报了这笔钱,他就面临一个是否给这1000万海外资产报不报投资收入的问题,无论是存银行还是买股票,都有一个投资收入的问题,毕竟谁也不会把这么一大笔钱放铺底下喂耗子吧?人家税务局还有个“逻缉审查”呢。可是你报了海外收入,比如这1000万存银行了,有20万的利息,这20万就要作为海外收入纳税了。如果他不想为这1000万的存款利息纳税,又想把这钱带到加拿大来花,那就只好不告诉加拿大这笔钱的事,然后把钱绑裤腰里偷偷带进加拿大了。

要么这钱本身就是“海外收入”,如果报了,就面临一个纳税问题。

那么比如说,我在中国有套房子,并且在申请移民的时候已经申报过这个财产了,那以后如果我为了在加拿大买房子而卖掉了国内这套房子,把钱带过去,是否就不用交税了呢?麻烦七大解惑。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1. 做老板的真不容易,要搞定方方面面的关系;俺们打工的就是收佣金,想想也是老板利润大,但是各方面搞摆平也是厉害;
2. 庆幸可以赚些钱现在,也能搞定英文。
3. 各位继续侃。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那么比如说,我在中国有套房子,并且在申请移民的时候已经申报过这个财产了,那以后如果我为了在加拿大买房子而卖掉了国内这套房子,把钱带过去,是否就不用交税了呢?麻烦七大解惑。

你成为加国永久居民前所拥有的一切财产,碍加拿大什么事?为什么要交税?加拿大政府再不讲礼也不会连人家的原始资本都征税吧。

加拿大只就你成为加国永久居民后形成的“全球收入”征税,这其中要包括你那些“原始资本”给你带来的收入,比如存款利息、房租收入等。

你说的这种情况,如果那套房子是用来出租的,需要作为海外资产申报,租金要纳税,房子卖掉后的增值部分(相对于你登陆时的市场价格)要纳税,而原值部分不涉及纳税问题。如果是自住的,无需作为海外资产申报。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这些钱用在哪都一样创造gdp,而且,也不能完全否定,要知道,每一个这样的工程,养活了多少上下游企业,又有多少农民工因此有了挣钱的机会。我们的不满,至少来说是,这些钱可以用得更为其所。而其它的,就不讨论了吧。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国内的生意肯定是不想丢掉啊,但是有时候想想,公司是几个人合伙开的,到时候如果我不在,还分大家的钱,总觉得心里别扭,也不知道别人会不会有想法。

这是个问题。我有好几个朋友,好好的合伙生意突然撤伙了,自己单干了,后来没多久我发现,他们是在办移民。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涉及到gdp,应该这样看,这些钱用在哪都一样创造gdp,而且,也不能完全否定,要知道,每一个这样的工程,养活了多少上下游企业,又有多少农民工因此有了挣钱的机会。我们的不满,至少来说是,这些钱可以用得更为其所。而其它的,就不讨论了吧。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这些钱用在哪都一样创造gdp,而且,也不能完全否定,要知道,每一个这样的工程,养活了多少上下游企业,又有多少农民工因此有了挣钱的机会。我们的不满,至少来说是,这些钱可以用得更为其所。而其它的,就不讨论了吧。

有道理。
 
回复: 移民杂记83:解读2010年加拿大宜居城市排行榜

[FONT=宋体]前不久,加拿大杂志[/FONT]MoneySense[FONT=宋体]公布了该国[/FONT]2010[FONT=宋体]年度的宜居城市排行榜。在参与排行的全加拿大人口超过万人的[/FONT]179[FONT=宋体]个城镇中,高居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FONT]

1[FONT=宋体]、渥太华[/FONT]Ottawa[FONT=宋体]:加拿大首都,全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安大略省境内。与华盛顿、巴西利亚这类规划严整的首都不同,渥太华的区域规划非常重视本地区的自然美,将首都的建筑融入其中。不过,渥太华也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该城的冬季气温可以低至零下四十度以下。[/FONT]

2[FONT=宋体]、金斯顿[/FONT] Kingston[FONT=宋体]:安大略湖东端的古老城市,十九世纪曾作为联邦首都,加国著名学府“女王大学”即坐落在该市,旅游景区千岛群岛也在金斯顿附近。[/FONT]

3[FONT=宋体]、伯灵顿[/FONT] Burlington[FONT=宋体]:位于安大略省境内、多伦多市西南方向的湖滨小镇。我在网络留言中看到,有人对这座小镇排在如此高位上表示很不以为然。[/FONT]

4[FONT=宋体]、弗雷德里克顿[/FONT] Fredericton[FONT=宋体]:加东大西洋省份新不伦瑞克省的首府,位于圣约翰河畔。十八世纪后期,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越境而来的保皇派成员建立了这座城市,该城市另有“壮观的榆树之城”的称号。[/FONT]

5[FONT=宋体]、蒙克顿[/FONT] Moncton[FONT=宋体]:新不伦瑞克省古老的铁路城镇。1763年英法双方在加东地区的部突停火后,曾有大批法国人被英方驱逐后流落到新不伦瑞克省,其中蒙克顿成了该省法裔人士聚集的非官方首府。蒙克顿大学是该省目前唯一的法语大学。[/FONT]

6[FONT=宋体]、雷珀蒂尼[/FONT]Repentigny[FONT=宋体]:隶属于法语省份魁北克省,位于蒙特利尔市的北部,圣劳伦斯河西北岸的小城市。[/FONT]

7[FONT=宋体]、布兰登[/FONT] Brandon[FONT=宋体]:加拿大中部大草原地区曼尼托巴省的第二大城市。布兰登大学的音乐学院在加拿大甚至北美都享有盛誉。[/FONT]

8[FONT=宋体]、维多利亚[/FONT] Victoria[FONT=宋体]:位于温哥华岛上的[/FONT]BC[FONT=宋体]省首府。关于维多利亚市的介绍,请参阅《移民杂记70、71:话说“省城”》。[/FONT]

9[FONT=宋体]、温尼伯[/FONT] Winnipeg[FONT=宋体]:曼尼托巴省首府,市内的曼尼托巴大学中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不过,据说温尼伯所在的区域是加拿大最多风而寒冷的地区之一。[/FONT]

10[FONT=宋体]、里维斯[/FONT] Leivs[FONT=宋体]:位于魁北克省圣劳伦斯河东岸,与魁北克城隔河相望的法语小城。[/FONT]

[FONT=宋体]这个排行榜,是通过对各城镇间居民富裕程度、住房价格、生活方式、犯罪率、医疗健康、气候等六个方面的评比后,得出的综合排名。[/FONT]

[FONT=宋体]从排行榜的[/FONT]TOP10[FONT=宋体]中可以看出,位居前列的多是加拿大的一些中小城市,而且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英法裔白人居民占绝对多数的城市。而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那些很受移民青睐的大中型城市,诸如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卡尔加里、埃德蒙顿等,纷纷跌出前十。[/FONT]

[FONT=宋体]在这些“移民城市”中,埃德蒙顿排名最高,为第[/FONT]16[FONT=宋体]位。接下来则是第[/FONT]25[FONT=宋体]位的温莎、第[/FONT]27[FONT=宋体]位的卡尔加里、第[/FONT]29[FONT=宋体]位的温哥华、第[/FONT]85[FONT=宋体]位的多伦多、第[/FONT]120[FONT=宋体]位的蒙特利尔……[/FONT]

[FONT=宋体]若想弄明白这些“移民城市”排名不佳的原因,不得不进入到六个分项榜单中,看看他们在这些具体评审项目上的表现。[/FONT]

一、[FONT=宋体]富裕程度[/FONT]

[FONT=宋体]“富裕程度”评比项目主要是通过家庭收入、拥有新车的比例、失业率等指标来考核的。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城市人未必比农民挣得多、大城市人未必比小城镇人挣得多。[/FONT]

[FONT=宋体]居民家庭年收入最高的“移民城市”是卡尔加里,为[/FONT]12.25[FONT=宋体]万加元,在[/FONT]179[FONT=宋体]个城市中排名第[/FONT]7 [FONT=宋体],埃德蒙顿以[/FONT]9.89[FONT=宋体]万加元排在第[/FONT]27[FONT=宋体]位。阿尔伯塔省的这两座大城市以其无以伦比的能源优势为其居民带来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FONT]

[FONT=宋体]多伦多以[/FONT]8.95[FONT=宋体]万加元排在第[/FONT]37[FONT=宋体]位。按说这也是个不错的名次了。不过多伦多是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其居民收入尚不及一些偏远小镇,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FONT]

[FONT=宋体]温哥华以[/FONT]8.054[FONT=宋体]万排在第[/FONT]56[FONT=宋体]位,这座西海岸的中心城市也只混了个“中上游”。[/FONT]

[FONT=宋体]温莎以[/FONT]8.051[FONT=宋体]排在第[/FONT]57[FONT=宋体]位。温莎市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隔河相望,因为地缘关系,温莎也是加拿大的汽车城。汽车厂工人的收入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温莎的经济有不小影响。[/FONT]

[FONT=宋体]蒙特利尔以[/FONT]5.90[FONT=宋体]万加元排在第[/FONT]158[FONT=宋体]位。作为加拿大曾经的第一大城市、工商业中心,如今的蒙城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不知道这种状况是不是与魁北克省的部分法语人士一直谋求独立有关。[/FONT]

二、[FONT=宋体]住房价格[/FONT]

[FONT=宋体]“住房价格”项下有两个评比指标,一个是房子的平均价格,另一个是收入与房价的比值,即平均房价为平均家庭年收入的多少倍。[/FONT]

[FONT=宋体]温哥华在全球宜居城市评比中高居榜首,但在本国的同类排行竟屈居第[/FONT]29[FONT=宋体]位,只能说明两个榜单的评比对象和评比方法都有很大的区别。在加拿大自己的这个榜单中,严重拖了温哥华后腿的,就是在本项评比上。[/FONT]

[FONT=宋体]温哥华的平均房价是[/FONT]76.2[FONT=宋体]万加元,是全部参评的[/FONT]179[FONT=宋体]个城市中的最高价;温哥华的房价是本市家庭平均收入的[/FONT]9.46[FONT=宋体]倍,在[/FONT]179[FONT=宋体]个城市中亦是最高。两项指标分别垫底,温哥华在本项评比中只能是“荣膺”倒数第一了。[/FONT]

[FONT=宋体]在本项下排名倒数二、倒数第三分别是大温地区另外两个华人移民扎堆儿的城市,伯纳比([/FONT]Burnaby[FONT=宋体])和列治文([/FONT]Richmond[FONT=宋体])。伯纳比房价、房价收入比分别是[/FONT]56.19[FONT=宋体]万加元、[/FONT]7.60[FONT=宋体]倍;列治文房价、房价收入比分别是[/FONT]58.16[FONT=宋体]万加元、[/FONT]7.50[FONT=宋体]倍。[/FONT]

[FONT=宋体]“花园城市”维多利亚在住房价格方面得分也极低([/FONT]52.22[FONT=宋体]万加元、[/FONT]6.59[FONT=宋体]倍),仅列倒数第四,但最后总评分能挤进前[/FONT]10[FONT=宋体]名,足以说明维多利亚的其余的五个方面得分是相当高的。[/FONT]

[FONT=宋体]在住房价格方面另外几个排名很低的“移民城市”分别是:大多伦多地区的万锦市([/FONT]Markham[FONT=宋体],[/FONT]47.8[FONT=宋体]万加元、[/FONT]4.24[FONT=宋体]倍)第[/FONT]150[FONT=宋体]位、列治文山市([/FONT]Richmond Hill[FONT=宋体],[/FONT]50.91[FONT=宋体]、[/FONT]4.55[FONT=宋体]倍)第[/FONT]152[FONT=宋体]位、大温哥华地区的素里市([/FONT]Surrey[FONT=宋体],[/FONT]41.34[FONT=宋体]万加元、[/FONT]4.72[FONT=宋体]倍)第[/FONT]155[FONT=宋体]位、多伦多市([/FONT]44.16[FONT=宋体]万加元、[/FONT]4.93[FONT=宋体]倍)第[/FONT]160[FONT=宋体]位、蒙利利尔([/FONT]34.69[FONT=宋体]万加元、[/FONT]5.87[FONT=宋体]倍)第[/FONT]168[FONT=宋体]位、大温哥华地区的高贵林市([/FONT]Coquitlam[FONT=宋体],[/FONT]49.80[FONT=宋体]万加元、[/FONT]5.89[FONT=宋体]倍)第[/FONT]169[FONT=宋体]位……[/FONT]

[FONT=宋体]各“移民城市”在住房价格方面排名比较高的是温莎市,排在第[/FONT]8[FONT=宋体]位,其平均房价[/FONT]15.4[FONT=宋体]万加元,仅为平均家庭年收入的[/FONT]1.91[FONT=宋体]倍[/FONT][FONT=宋体]。[/FONT]

三、[FONT=宋体]生活方式[/FONT]

[FONT=宋体]这方面的评比指标主要包括环保、人口增长、教育、交通、文化等。在此项评比中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哥华的得分都相当高,堪称加拿大最发达、生活最方便的三大城市。而埃德蒙顿、卡尔加里等也都处在中上游水平。显然,大城市在此项评比中占了不少便宜。[/FONT]

四、[FONT=宋体]犯罪率[/FONT]

[FONT=宋体]与前项的评比结果正相反,在犯罪率评比中大城市肯定不会有太好的成绩。在此项评比中名次最好的“移民城市”是卡尔加里,但他的严重罪案率单项得分排在第[/FONT]102[FONT=宋体]位,而温哥华的此项排位则低至[/FONT]159[FONT=宋体]位,其他各大“移民城市”在这两者间分布。[/FONT]

[FONT=宋体]加拿大民间可以拥有枪支,而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中又有一些历史原因形成的帮会组织,再加上全球性的毒品问题,所以一些大中城市中的犯罪率较高并不难理解。不过,与其他多数国家相比,总体来说加拿大的治安还是不错的。[/FONT]

五、[FONT=宋体]健康[/FONT]

[FONT=宋体]按照我们的理解,大城市的医疗保健资源应该优于中小城市,在此项评比中应该名列前茅才是。但实际的评比结果却并不完全如此,各大“移民城市”的此项排名都在中游或中游偏上一点的位置。[/FONT]

[FONT=宋体]随着人口的激增,加拿大各大城市中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埃德蒙顿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量是[/FONT]2.42[FONT=宋体]人,温哥华是[/FONT]2.33[FONT=宋体]人,蒙特利尔是[/FONT]2.28[FONT=宋体]人,卡尔加里是[/FONT]2.25[FONT=宋体]人,多伦多是[/FONT]1.94[FONT=宋体]人。而像总榜单“十强”中的安省小城金斯顿,每千人拥有医生的数量是[/FONT]4.09[FONT=宋体]人,比前面这些大城市多出了近一倍。由于加拿大是“全民公费医疗”,城市中的医生比例高,就意味着看病的轮候时间短、受到的医疗照顾更周到。[/FONT]

六、[FONT=宋体]气候[/FONT]

[FONT=宋体]不用说,在气温评比上西海岸[/FONT]BC[FONT=宋体]省各大大小小的城市占有绝对的优势,温哥华仅次于阳光海岸地区的鲍威尔河小镇排在第[/FONT]2[FONT=宋体]位,大温地区的列治文排在第[/FONT]4[FONT=宋体]位,退休天堂维多利亚排在第[/FONT]8[FONT=宋体]位……而在中、东部地区,位于加拿大内陆最南端的温莎市就算是最暖和的了,排在第[/FONT]26[FONT=宋体]位,至于其他各城市,无论怎么排,也都摆脱不了一个“冷”字了。[/FONT]

[FONT=宋体]大温地区的气温虽然好,但是这一地区每年的降水天气数量很大,比如温哥华市的全年降水天气竟高达[/FONT]170[FONT=宋体]天,几乎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下雨,这一点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FONT]

[FONT=宋体]空气质量评比中无疑是靠山临海的城市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项排名中滨临太平洋的[/FONT]BC[FONT=宋体]省拿下了前[/FONT]30[FONT=宋体]名中的[/FONT]22[FONT=宋体]个席位,其中温哥华列第[/FONT]23[FONT=宋体]位。其他各“移民城市”虽排名各有不同,但是因为加拿大整体的自然环境都很优越,所以无论哪里,其空气质量都是挺不错的。[/FONT]

[FONT=宋体]综述:[/FONT]

[FONT=宋体]由于移民所选择的城市都是大中型城市,即使是小城镇也是某个大都会区内的卫星城,而这类城市难以克服地会存在高房价、高犯罪率的问题。[/FONT]

[FONT=宋体]又由于加拿大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城市相比乡间小镇,无论是在居民收入还是在医疗健康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FONT]

[FONT=宋体]所以,尽管大城市在“生活方式”一项中存在优势,但是最终的总评分不敌那些安宁祥和的小城镇是很容易理解的。像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这样的大城市纷纷跌出榜单前十,实属正常。[/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七大能否帮我看看WINNIPEG在您所比较的各项资料中的评分和排名数据啊?多谢啦,我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