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2011短登记录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我也不确定是哪家。大家都说去那里买coach。其实,我很老土,不追时髦。

话说coach,我觉得国内不就在认它这个牌子吗(其实它在美国本土只是个大众化的品牌,不知怎么到了中国摇身一变,变成奢侈品大牌了),而且它在国内的价格,是在北美价格的好几倍,可以说,国内价格即使打个对折,也依然是这里新货上架时的原价,所以许多国人一到北美就抢购它的包(好像便宜得不要钱一样,殊不知和它类似款式的无名包包,便宜的多了去了!)

昨天我在outlets看到其它的包袋店,其实东西也差不多,还是全部真皮的呢(coach有许多都是布面),但真的是门可罗雀。没办法,它们的品牌国人不熟悉 - 因为去那个outlets的,也是中国人多,与我擦肩而过的人,还有不少说着上海话。

不过成功总也有其必然因素。在国内,coach是我的客户,每年该公司的高层来中国考察时,我会和他们一起出差至各地市场,帮他们做翻译。对于这家公司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行事作风,我还是相当佩服的。老外们一到下午2,3点,有喝咖啡的习惯,我记得第一次为他们工作前,有负责行政事务的小姐事先打电话问我爱喝星巴克里哪款咖啡,后来工作时,到了下午喝咖啡时间便有该款送上。大半年后,我再次为他们工作,没有人事先打电话问我喝啥咖啡了,我心想这次待遇变差了嘛,没想到后来到了喝咖啡时间,我告诉过他们的那款咖啡又送到我手上了,原来他们已经记下,所以的确没有必要再问了。

另外,他们工作的时候非常守时,大家集合或者开会的时间真的可以做到分秒不差。有一次我晚到2分钟,所有的人,包括CEO,都已经全部就坐,就差我了,简直无地自容。作为翻译,我经常接触各种公司和老外,象coach这样在时间上如此精准的,还是不多的。

哈哈,可见事在人为,虽然它的包包,说真的,不就那么回事 :p
 
最后编辑: 2011-08-11
回复: 短登记录

coach在国外确实不是奢侈品牌,但是他们在中国的branding很成功,硬是塑造成了奢侈品牌。这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话说coach,我觉得国内不就在认它这个牌子吗(其实它在美国本土只是个大众化的品牌,不知怎么到了中国摇身一变,变成奢侈品大牌了),而且它在国内的价格,是在北美价格的好几倍,可以说,国内价格即使打个对折,也依然是这里新货上架时的原价,所以许多国人一到北美就抢购它的包(好像便宜得不要钱一样,殊不知和它类似款式的无名包包,便宜的多了去了!)

昨天我在outlets看到其它的包袋店,其实东西也差不多,还是全部真皮的呢(coach有许多都是布面),但真的是门可罗雀。没办法,它们的品牌国人不熟悉 - 因为去那个outlets的,也是中国人多,与我擦肩而过的人,还有不少说着上海话。

不过成功总也有其必然因素。在国内,coach是我的客户,每年该公司的高层来中国考察时,我会和他们一起出差至各地市场,帮他们做翻译。对于这家公司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行事作风,我还是相当佩服的。老外们一到下午2,3点,有喝咖啡的习惯,我记得第一次为他们工作前,有负责行政事务的小姐事先打电话问我爱喝星巴克里哪款咖啡,后来工作时,到了下午喝咖啡时间便有该款送上。大半年后,我再次为他们工作,没有人事先打电话问我喝啥咖啡了,我心想这次待遇变差了嘛,没想到后来到了喝咖啡时间,我告诉过他们的那款咖啡又送到我手上了,原来他们已经记下,所以的确没有必要再问了。

另外,他们工作的时候非常守时,大家集合或者开会的时间真的可以做到分秒不差。有一次我晚到2分钟,所有的人,包括CEO,都已经全部就坐,就差我了,简直无地自容。作为翻译,我经常接触各种公司和老外,象coach这样在时间上如此精准的,还是不多的。

哈哈,可见事在人为,虽然它的包包,说真的,不就那么回事 :p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对于加拿大的观光游览暂告一段落 - 这次短登最为欠缺的是没有好好地去博物馆参观。我们只参观了蒙特利尔的Musee des Beaux-Arts(Museum of Fine Arts),很不巧的是其中陈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级作品的展馆关闭,要到9月才开放,不过即便是其他less well-known艺术家的作品也还是值得一看,尤其是Napolean Collection,展出描绘拿破仑生平故事的油画、雕塑以及拿破仑生前曾使用的物品等。这些都属于该馆的permanent collection,是免费参观的,若当时正在举行特别的主题艺术展,则参观这些部分需要另行购票。

我们那次去的时候,主题展是Jean Paul Gaultier的时装设计展,虽然我也喜欢锦衣华服,但这位设计师在我眼里还是太前卫了一点,所以没有买票参观。其实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悔,既然都去了,满好还是为了我家的娃娃,买票参观一下的,因为我不能接受的东西,不代表就不能对她这样幼小的心灵和好奇的眼睛产生积极乃至深远的影响。

不过参观博物馆一方面花时间 -- 好好看,一个博物馆大概就能看上一天,另一方面,当你要帮助身边不懂英文的人看懂博物馆里的展示内容,也是一件挺费神的事。所以基于老公和女儿现在英文不行的事实,我自私地不高兴再和他们一起去博物馆了:wdb4: 说实在的,在加期间,每次碰到文字性的参观内容,女儿一刻不停地问:妈妈妈妈,这是啥,然后我需要跟她一一解释,甚至还要压低声音以免影响别人,有时还要照顾一下老公,顺便也跟他解释一下,参观完毕总觉得口干舌燥+劳心费神。那次参观渥太华的国会大厦也是,我先听讲解员的讲解,然后再把内容大致向他俩介绍一下(因为否则就白看了,他俩只看到室内的装饰摆设,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接着再匆匆赶上已经走到前面去的参观人群,咳,真够累的!

所以有些移友好像会抱怨,现在移民一事尘埃未定,连学英语也提不起精神,well,如果你是主申,将来到了加国你是bread earner的话,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副申来说,其实就算为了减轻你家主申将来的负担,也应该从现在起强打精神,把英语书拿起来,至少也许它将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比如你家主申不会象我这样,因为你英语不好,而不带你去博物馆啥的?哈哈!
 
最后编辑: 2011-08-14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前天去Costco超市(该超市为会员制,需要会员卡,借了朋友的光一起去逛)。里面以销售大包装的商品为主,价格总的来说比较便宜。我看到里面竟然有卖Complete Canadian Curriculum的书,一个年级一本,每本里面都涵盖了math, language, social studies, science这四个领域,也就是说,你看看这本书里的内容,就大致知道加拿大每个年级的孩子一学期学些啥了。

翻翻里面的内容,我发现朋友的儿子曾和我说过的话没错。他在加拿大上了三年高中,感觉是:和国内的学习相比,加拿大的学习面更广,但程度没那么深。的确,以我看到的小学3年级课程为例,数学上也已涉及千位数、小数、距离、时间、温度、体积容积、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统计、概率等。可以说在数学的概念方面,他们教的和国内的相差不大。

但是若看具体的题目的话,就觉得比国内简单不少,比如带余数的除法,我看到的题目是41/5、20/3之类的,还有关于寻找图形或数字规律,也是那种答案一目了然的题目,比如5、10、15、20、?、?,或者30、27、24、21、?、?,然后叫你指出这是递增还是递减数列即可。我记得女儿的奥数课上,有些找规律填数的题目,那可是相当复杂啊,有一种数列叫什么“兔子数列”,又称“斐波那挈数列”、“黄金分割数列”,乖乖,我其实当时觉得8岁的小朋友能说得出这样的术语,就已经相当有学问啦!
 
最后编辑: 2011-08-14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再看那教材里的language, social studies, science课程,就觉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 难在语言。内容本身不难,但凭我们孩子目前的英语水平,是看不懂,听不懂的。比如一篇讲人为什么会打喷嚏的文章,里面提到喷嚏、咳嗽、眨眼、打哈欠都是involuntary movements or reflex actions,是对外界stimulus的反应。就冲着这些单词,我在想我家艾米丽怎么看得懂?!都说小孩学语言特别快,来了之后半年一年就没问题了。我对此深表忧疑。

翻翻这本教材,发现里面的词汇量是相当大的 - 也许对加拿大的孩子来说不成问题,或者即使他们不认识单词的拼写,但这些单词日常生活中都听到过,也一直说一直用。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显然要掌握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其中science里面的一些术语,比如花的sepal(花萼)、pistil(雌蕊)、ovary(子房),oh my god! 我相信我的词汇量算大的了,都是第一次认识......:wdb7:

这些教材,原价19.95刀(后来我在书店看到也卖这个价),但costco里卖9.99刀,因为我还不确定到底让我家艾米丽读到几年级出来,所以把3、4、5年级的都买了一本回来。很重!(再次祈祷行李不要超重:wdb39:)我想回国后也许我要和小艾米丽一起学习学习这书。如果时间上应付不了,那就把学奥数的时间用到这上面吧...... 但就怕她老师和学校里的考试题目不依...... 唉!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这些书的封底,有个广告,推荐一套适用于1-8年级的辅导书系列:Complete Math Smart / Complete English Smart ...... 其实就是对各门学科的补充。昨天去书店,看到了这套教辅书,还有其它的教辅书,比如summer smart系列(应该就是帮助孩子在暑假里预习,为新学期作好准备的)、test smart系列、math practice等,于是我相信了:老外也是有课外辅导的。怪不得以前总有人跟我说,认为外国小孩读书很轻松是错误的,其实家长们也会带着孩子去学这学那,参加课外补习。记得有一本一度非常流行的书“Outlier”里也如是说。我翻翻那些教辅书,感觉也不错,有助于巩固curriculum里的知识点。差点又想买下来,不过一本要15刀左右,再加上对行李超重的担心,才没有下手。哈哈,小艾米丽如果知道,一定会为此长长地舒口气。

不过就我在书店所见,虽然有专门卖教辅书的书架,规模可是比国内的小得多了,离构成“题海”应该说还很远,呵呵。
 

附件

  • DSC07101.JPG
    DSC07101.JPG
    902.2 KB · 查看: 27
  • DSC07100.JPG
    DSC07100.JPG
    885.4 KB · 查看: 28
  • DSC07099.JPG
    DSC07099.JPG
    894.6 KB · 查看: 24
  • DSC07098.JPG
    DSC07098.JPG
    886 KB · 查看: 27
最后编辑: 2011-08-14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对了,我们昨天去的书店,在市中心,名叫the world's biggest bookstore。我们上次坐水陆两栖观光车作市内观光时,讲解员也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店,其书架连起来达到多少多少公里啥的。我们可是对它由衷地心向往之啊!!

昨天特地去,不要太失望!!这怎么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店,我们在加期间一直看到的Indigo连锁书店,每一家的规模大概就和它差不了多少。而国内,上海的书城、大众书局等,更是肯定要让它望尘莫及了。这个书店的名字,真是一个天大的joke!

该店有一个clearance的角落,里面卖些打折书,尤其是儿童书籍,倒是挺划算的。
 

附件

  • DSC07102.JPG
    DSC07102.JPG
    883 KB · 查看: 27
回复: 短登记录

再看那教材里的language, social studies, science课程,就觉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 难在语言。内容本身不难,但凭我们孩子目前的英语水平,是看不懂,听不懂的。比如一篇讲人为什么会打喷嚏的文章,里面提到喷嚏、咳嗽、眨眼、打哈欠都是involuntary movements or reflex actions,是对外界stimulus的反应。就冲着这些单词,我在想我家艾米丽怎么看得懂?!都说小孩学语言特别快,来了之后半年一年就没问题了。我对此深表忧疑。

翻翻这本教材,发现里面的词汇量是相当大的 - 也许对加拿大的孩子来说不成问题,或者即使他们不认识单词的拼写,但这些单词日常生活中都听到过,也一直说一直用。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显然要掌握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其中science里面的一些术语,比如花的sepal(花萼)、pistil(雌蕊)、ovary(子房),oh my god! 我相信我的词汇量算大的了,都是第一次认识......:wdb7:

这些教材,原价19.95刀(后来我在书店看到也卖这个价),但costco里卖9.99刀,因为我还不确定到底让我家艾米丽读到几年级出来,所以把3、4、5年级的都买了一本回来。很重!(再次祈祷行李不要超重:wdb39:)我想回国后也许我要和小艾米丽一起学习学习这书。如果时间上应付不了,那就把学奥数的时间用到这上面吧...... 但就怕她老师和学校里的考试题目不依...... 唉!

受教!
 
回复: 短登记录

对了,我们昨天去的书店,在市中心,名叫the world's biggest bookstore。我们上次坐水陆两栖观光车作市内观光时,讲解员也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店,其书架连起来达到多少多少公里啥的。我们可是对它由衷地心向往之啊!!

昨天特地去,不要太失望!!这怎么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店,我们在加期间一直看到的Indigo连锁书店,每一家的规模大概就和它差不了多少。而国内,上海的书城、大众书局等,更是肯定要让它望尘莫及了。这个书店的名字,真是一个天大的joke!

该店有一个clearance的角落,里面卖些打折书,尤其是儿童书籍,倒是挺划算的。

这个书店我在google街景里见过,哈哈:wdb6:
估计是跟马季的“环球宇宙香烟公司”一个路子的:wdb23:
 
回复: 短登记录

再看那教材里的language, social studies, science课程,就觉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 难在语言。内容本身不难,但凭我们孩子目前的英语水平,是看不懂,听不懂的。比如一篇讲人为什么会打喷嚏的文章,里面提到喷嚏、咳嗽、眨眼、打哈欠都是involuntary movements or reflex actions,是对外界stimulus的反应。就冲着这些单词,我在想我家艾米丽怎么看得懂?!都说小孩学语言特别快,来了之后半年一年就没问题了。我对此深表忧疑。

翻翻这本教材,发现里面的词汇量是相当大的 - 也许对加拿大的孩子来说不成问题,或者即使他们不认识单词的拼写,但这些单词日常生活中都听到过,也一直说一直用。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显然要掌握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其中science里面的一些术语,比如花的sepal(花萼)、pistil(雌蕊)、ovary(子房),oh my god! 我相信我的词汇量算大的了,都是第一次认识......:wdb7:

同忧疑ing !!!
 
回复: 短登记录

其实小孩子学语言真不用怎么担心,她们会学得超快. 唯一让人担心的倒是文化学习,大一点孩子不太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不太容易与当地的孩子形成speech community。

所以,我严重祈祷早点ME, 早点DM, PL, Visa, 早点登陆,这样孩子去到那边不会太难受。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