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2011短登记录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还有更搞的。我第一次带女儿去陆家嘴的海洋水族馆,惊异地发现每一个介绍动物的牌子上都会有一句类似“肉质鲜美”这样的话。好久没去了,不知道改了没。:wdb14:

啊,真的啊?!倒没注意过。太雷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FONT=宋体]过两年长登的时候,来看多伦多的新水族馆吧。


“继多伦多[/FONT]CN[FONT=宋体]塔顶端推出高空行走的旅游项目之后,[/FONT] CN[FONT=宋体]塔底部也将增添新的旅游景点,一座容纳[/FONT]1[FONT=宋体]万多条鱼的大型水族馆业已开始施工,将于[/FONT]2013[FONT=宋体]年夏天与公众见面。周三,安省旅游及文化部长陈国治及多伦多市长福特等政要出席了工程启动仪式。[/FONT]

[FONT=宋体]新建的[/FONT]Ripley[FONT=宋体]水族馆地处[/FONT]CN[FONT=宋体]塔底部和会展中心南端,建筑面积[/FONT]12,500[FONT=宋体]平方米,将容纳[/FONT]450[FONT=宋体]多种海水及淡水珍奇鱼类,共计[/FONT]1[FONT=宋体]万[/FONT]3[FONT=宋体]千多条鱼供游人参观。其中最大的水池是可以容纳[/FONT]284[FONT=宋体]万立升海水的鲨鱼馆,展出长达[/FONT]3[FONT=宋体]至[/FONT]3.7[FONT=宋体]米的沙虎鲨、大齿锯鳐及其他水生物,水下还有长达[/FONT]96[FONT=宋体]米的水下走廊,令游人可以在水下信步穿行,而巨型鲨鱼则可以在游人的头顶和左右“虎视眈眈”。

展馆还包括热带鱼馆、五大湖馆、大西洋馆和太平洋馆等,水族馆内还设有海洋及淡水教育中心,配有专用的教室。整个工程将投入[/FONT]1[FONT=宋体]亿[/FONT]3[FONT=宋体]千万元,并获三级政府的支持。”[/FONT]

期待!!

上海的水族馆,刚开放时我对它印象不错,虽然门票小贵。这次来加前,我也带女儿和她的2个同学去了一次,首先觉得这么多年下来,这个水族馆当年的投资也该收回得差不多了吧,照理说门票也该稍微降一降 - 据我这次在加所见,国内文化娱乐场馆的门票费用占家庭收入比,比加拿大高多了!!

我们最近这次去上海水族馆,也是人声鼎沸,然后为了能够看得清,大人小孩往往都在一个个鱼缸前推推搡搡。我曾经一度认为这是人多的地方不可避免的现象 - 直到我去了卡尔加里Stampede上的羊驼展示区。大概羊驼毕竟属于不太常见的动物,羊驼的栅栏外也是人头攒动,不亚于上海水族馆每个玻璃鱼缸前的观众密集度。但是没有人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就连儿童也不例外。后面的人会耐心地等着前面幸运的人看够离开,自己再上前去看,实在急切的也就是原地踮足伸脖而已。所以整个场面给人的感觉是人多但不乱。

当时我家小艾米丽急着往前钻,还没来得及喝住她,她前面的一个长者回头一看,就把地方让给她,自己让位到旁边去了。我注意了一下其他儿童,没有像她那样争抢的。可见我的教育失误,惭愧!我承认,平时在国内,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不太重视,甚至我在反思,是不是有过她灵活地钻入某个拥挤的活动场所,我们不仅未加制止反而默许的情况?

所以后来在加期间,我们注意对她进行这一方面的提醒。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她还是常常会忘记。比如在狭窄的走廊、过道里,自己急着要过,便想硬从旁人身边挤过,这已经成为她的本能反应。这在欧美的文化里,应该是比较忌讳的。我的表哥在德国。他曾说,他的宝宝在儿童乐园里的一条通道上爬,后面有个也没比他儿子大几岁的德国小朋友走上来,想过那条通道,他首先问了我表哥:“我可以从他(指我表侄子)身边走过吗?” 在得到我表哥肯定的答复后,他才从我表侄子身边走过了。啧啧,并非崇洋媚外,但我真的钦慕这样的文明礼仪。人多、生活节奏快,其实的确不能构成无视旁人的理由。

当然,让我也有点担心的是,如果我现在起以这样的方式教育我的女儿,那么她回到中国,是否又会觉得手足无措。客观地说,我家艾米丽不是一个粗鲁蛮干的孩子,我曾看过她们班级去上海一个铁路博物馆参观的录像,馆内每到一处,全班35个孩子一窝蜂而上,她还往往被挤在后面,什么也没看到(所以回来后写作文写不出,我好像的确是说过:那你也动作快点,挤到前面去看看清呀:wdb4:)。如果大环境本身杂乱无章,先发制人是王道,一来“等和让”的行为教育是否会显得不合时宜,二来这样的教育是否也会不敌来势汹汹的人潮,只显得苍白无力?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娃娃终于回到多伦多了,旅途劳累,发贴也辛苦了,慰问一下,可可!
你们在多伦多一直要到8月23日才回,估计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为孩子了解学校及周边的情况了,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介绍,我也给你布置一下作业吧,谁让你老让我写第4回,第五回,第六回.......无数回的!!!哈哈!!!

短登快结束了,石猴“老师”的作业也该交了,不过我恐怕这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因为我们的“调查”并不深入。要让石猴和其它关注房子与学校的移友们失望了。希望得到你们的宽容 :p

我们在多伦多所借住的朋友的屋子,是bungalow,一层,外加地下室以及屋前屋后草坪,1700平方英尺左右,地处east york。三年前买入,当时40万刀左右,地税2000多刀/年。刚到加拿大时,我不知天高地厚,嫌他家附近的学校貌似排名不高,心想我们如果买房,可得找个更好的地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心血来潮的时候,便会出门乱转一番,可以说,即便是如此粗略的房市考察过程,也是一个让我的加国买房幻想逐渐破灭,或者至少可以说是警觉感日益提升的过程。

我们首先去看了朋友家附近的一套待售房屋(之前帖子里提过),我觉得76万多刀的价格有点overpriced,但是不久再去看,它已经sold了。朋友家附近大概被我们搜索得差不多了,一般来说,现在凡能看得上眼的bungalow(也就是和我们朋友3年前所买的差不多的),价格在50万刀左右,地税2-3千刀/年;2层或以上的house,多半在70多万刀左右(有不少在75万刀以上,即接近80万刀),地税3、4千刀。

再说学区房。有几所学校,就像我在之前帖子里提到过,过去一看就知道周边华人很多 - 并非不想和同胞住得太近,而是在这样的地区,真的可以看到不少兴趣班、补习班的广告,一下子就觉得兴味索然。从生活上说,这样的地区可能比较方便,既有华人超市(对了,今天我还在一家华人超市里看到让我惦念不已的话梅了,呵呵),又有华人餐厅;但从另一方面说,走在街上,满眼华人,也似乎不利于融入加国文化。华人较多的地区在多伦多的北部,最为大家熟悉的可能是Scarborough(世嘉堡)。总体而言,北部地区目前房价稍微便宜些,而且公寓楼造了不少。另外由于可能是新兴地区的原因,建筑较新,从风格上来说偏现代,但少了些传统风格所特有的味道。那里离市中心,即多伦多传统的经济、文化中心,比较远。

我们还曾去过East York再往东去Upper Beach地区一座名为Malvern Collegiate Institute的中学,最近两年里,它的评估成绩好像呈现较为强劲的上升趋势,本身也是一所有历史的老学校,我们在校门口还看到一座悼念一战中捐躯的校友的雕像。这所学校应该是属于白人区,不算高档住宅区,周围房子都已比较陈旧。学校附近的
Gerrard Street East上正好有一处在建楼盘的售楼处,我们便进去打探情况。该楼盘造的是镇屋(townhouse),但是又把每栋镇屋划成楼上楼下共4户人家,作为4套condo出售。全部是2房,面积有大有小,小的800-900平方英尺左右,价格从36万多刀-40万刀出头。大的在1000-1200平方英尺左右,价格从42万多刀-48万多刀。另外还要付每年地税以及每月管理费(约3毛/平方英尺,condo都要付月管理费)。

对了说到该售楼处,我们路过时看到门口牌子上写着周六中午12点开门,于是我们看完学校后,故意在周边冒着大太阳硬是逛到了12点跑去,依然铁将军把门,于是只好离开。幸好等车的车站离它不远,公交车间隔时间又长,我们在车站等车时,看到有位小姐来到那售楼处门口开门,进去了,于是我们也连忙折返,这才了解到了该楼盘信息 - 当时已经是12点20了。原来加拿大人上班可以迟到哒?!

其实那处楼盘附近,还有另一处semi-detached的新建楼盘,我们循着售楼处的标志一路找去,找到了售楼处,虽然也写着周六营业,但压根儿就没有人影。呵呵,莫道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wdb1:

下图为Malvern Collegiate Institute.
 

附件

  • DSC07088.JPG
    DSC07088.JPG
    898.4 KB · 查看: 35
  • DSC07089.JPG
    DSC07089.JPG
    913.2 KB · 查看: 32
  • malvern.png
    malvern.png
    2.5 MB · 查看: 30
最后编辑: 2011-08-2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还有更搞的。我第一次带女儿去陆家嘴的海洋水族馆,惊异地发现每一个介绍动物的牌子上都会有一句类似“肉质鲜美”这样的话。好久没去了,不知道改了没。:wdb14:
确认你们去的不是海鲜馆么?:wdb2::wdb2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期待!!

上海的水族馆,刚开放时我对它印象不错,虽然门票小贵。这次来加前,我也带女儿和她的2个同学去了一次,首先觉得这么多年下来,这个水族馆当年的投资也该收回得差不多了吧,照理说门票也该稍微降一降 - 据我这次在加所见,国内文化娱乐场馆的门票费用占家庭收入比,比加拿大高多了!!

我们最近这次去上海水族馆,也是人声鼎沸,然后为了能够看得清,大人小孩往往都在一个个鱼缸前推推搡搡。我曾经一度认为这是人多的地方不可避免的现象 - 直到我去了卡尔加里Stampede上的羊驼展示区。大概羊驼毕竟属于不太常见的动物,羊驼的栅栏外也是人头攒动,不亚于上海水族馆每个玻璃鱼缸前的观众密集度。但是没有人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就连儿童也不例外。后面的人会耐心地等着前面幸运的人看够离开,自己再上前去看,实在急切的也就是原地踮足伸脖而已。所以整个场面给人的感觉是人多但不乱。

当时我家小艾米丽急着往前钻,还没来得及喝住她,她前面的一个长者回头一看,就把地方让给她,自己让位到旁边去了。我注意了一下其他儿童,没有像她那样争抢的。可见我的教育失误,惭愧!我承认,平时在国内,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不太重视,甚至我在反思,是不是有过她灵活地钻入某个拥挤的活动场所,我们不仅未加制止反而默许的情况?

所以后来在加期间,我们注意对她进行这一方面的提醒。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她还是常常会忘记。比如在狭窄的走廊、过道里,自己急着要过,便想硬从旁人身边挤过,这已经成为她的本能反应。这在欧美的文化里,应该是比较忌讳的。我的表哥在德国。他曾说,他的宝宝在儿童乐园里的一条通道上爬,后面有个也没比他儿子大几岁的德国小朋友走上来,想过那条通道,他首先问了我表哥:“我可以从他(指我表侄子)身边走过吗?” 在得到我表哥肯定的答复后,他才从我表侄子身边走过了。啧啧,并非崇洋媚外,但我真的钦慕这样的文明礼仪。人多、生活节奏快,其实的确不能构成无视旁人的理由。

当然,让我也有点担心的是,如果我现在起以这样的方式教育我的女儿,那么她回到中国,是否又会觉得手足无措。客观地说,我家艾米丽不是一个粗鲁蛮干的孩子,我曾看过她们班级去上海一个铁路博物馆参观的录像,馆内每到一处,全班35个孩子一窝蜂而上,她还往往被挤在后面,什么也没看到(所以回来后写作文写不出,我好像的确是说过:那你也动作快点,挤到前面去看看清呀:wdb4:)。如果大环境本身杂乱无章,先发制人是王道,一来“等和让”的行为教育是否会显得不合时宜,二来这样的教育是否也会不敌来势汹汹的人潮,只显得苍白无力?

把时间轴拉长,也许就是这种乱中取胜闹哄哄的大环境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其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排队的灿烂文明都灭绝了。:wdb2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我们还去过High Park地铁站附近的Humberside Collegiate Institute,那个地区给我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学校位于Quebec Avenue,不知道当年是否属于法语区。除常规教学外,该校好像还有比较好的音乐和法语辅修课程。学校的占地面积看上去比较大,还看到户外草丛边摆着几张漆成五颜六色的长椅,颇有些艺术感,貌似的确沾染了些魁北克的气质。学校周边的房子显然也有些历史了,不过从一些房子的高度、门廊装饰以及门口草坪的修剪情况来看,这一带居民的生活水准不错。另外离这学校不远,还有一所看上去不错的小学(不过我没有查到它的排名),想想如果住在那里,小学中学都解决了,倒是相当省心的。BTW,我看到有些出售该地区物业的广告里,把该校作为一个卖点,可见这个学校的确小有名气,不过如果查Wikipedia,得知该校08年曾发生一起学生间的斗殴事件,受害者被连戳6刀,所幸没有死亡,让人有点毛骨悚然。

学校所在地Quebec Avenue的另一头,便是Dundas Street West,离市中心已经不算很远,Dundas Street West本身也算小小的商业街。不过这个地区大概华人很少,我们看到了各式餐馆,就是没有中国菜!后来进了一家韩国人开的日式餐厅 - 我们在加拿大所吃过的性价比最低的日式餐厅!!我们还跑进街边一个超市看看,唔,东西比我们所住的east york地区小贵一些。

学校附近有一栋for sale的house,回家后上网一查,76万多刀,那幢楼有点偏旧,不过外观看上去挺有味道,但不知道老楼入住后,是否会有比较多的地方需要修葺,反正76万多刀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也就懒得再去深究了。
 

附件

  • DSC07092.JPG
    DSC07092.JPG
    902.9 KB · 查看: 34
  • DSC07093.JPG
    DSC07093.JPG
    894.2 KB · 查看: 3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我还因为功课没有做足,误访过一所只招收男生的教会学校-Neil McNeil High School(生儿子的家庭可以参考哈,教会学校原则上只收信教家庭的孩子,但如果有多余名额,或者学校愿收,非信教家庭的孩子也可上)。

该校位于Victoria Park Avenue,不过从地铁Victoria Park Station出来后还要走相当长一段路,我们当时打了的,8块多。Victoria Park Station附近,看上去挺粗糙的,不过越往该校走,就越进入佳境。先看到了Metro超市等生活设施,该校附近的房子看上去不奢华,但玲珑有致。Victoria Park Avenue一直走到与Queen Street East交汇处,便能看得到安大略湖了,更是让人觉得这一带的地段不可多得 - 事实上这一带的确被称为the Beaches。我们在那里跳上一辆公共汽车(可惜现在忘了是几路),沿着Queen Street East一路走,街道两边各色小店琳琅满目,有时还能在十字路口远眺到与之相交的岔路尽头的大湖。当然车子一路开下去,离市中心越来越近,湖景就被高大的建筑挡住了视野,但是可能你就又被Queen Street的气派街景而吸引了。

此行虽然没让我为我家的女娃娃找到学校,但the Beaches地段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回来后一查,那里的房子果然很贵,house多半都在80万刀朝上,租房的租金也在两三千刀/月。

我有一次和一个房产中介聊了会,他自己都说,the Beaches地段的房子over-priced。我说是啊,而且不少看上去也都挺旧的。他说,哦,那里的房子都不新,但是里面的装修都还是相当不错的(呵呵,看来纵观历史,始终都是有钱人住湖景房 :p 当然属于该地段,但离湖远的,肯定还是会便宜点)。

听听!连房产中介自己都承认,那里的房子over-priced,我们一来没那么多钱,二来有的话,也就别主动凑上去被斩了吧?:wdb23:

以下照片分别为该男子教会学校外墙(不过该校的操场好像不是很大),从该校前往湖边绿树成荫的街道以及安大略湖畔。
 

附件

  • DSC06548.JPG
    DSC06548.JPG
    919.6 KB · 查看: 37
  • DSC06550.JPG
    DSC06550.JPG
    914.9 KB · 查看: 36
  • DSC06557.JPG
    DSC06557.JPG
    878.6 KB · 查看: 3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此外,我们还去看过多伦多市中心的几处公寓。

有一处叫33 Bay,位于Harbour Street(我想凭着这样的名字顾名思义,其地段可想而知,不过其实这楼如果住在低层,视线都被其它房屋挡住了,看不到湖),1000平方英尺左右、位于10几层的2房公寓售价在50万-55万刀之间。1房的会便宜点。另外楼层越往上越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共50层,目前只售43层以下,售楼小姐说,最高的几层过段时间开售,价格会相当高)。不过这样的公寓,还需另外买车库(3万刀)、地下室里的locker(储藏室,4万刀)、此外还有每月0.53刀/平方英尺的管理费以及每年的地税。可以免费使用游泳池、健身房、桌球室、网球场等设施。

售楼小姐还告诉我们,他们的客户中,亚洲客户(或者是中国客户?呵呵)占相当高的比例,多为投资目的。

离这个33 Bay楼盘不远,有一个叫Infinity的楼盘,更加贴近CN Tower, Rogers Center等市中心地标建筑,呵,那可就更拽啦。我们跑进售楼处,前台小姐发给我们一张price list,让我们自己根据墙上所贴的房型图,对照价位去看,选好了再去找她(有点“如果不诚心买,也就不和你们介绍了”的意思)。不过她也的确没看错人,我们充其量就是去打打样的 - 这个楼盘和上述33 Bay价格差不多,它有比较小的房型,如560平方英尺左右的1房,29万刀左右起(越高越贵),1000平方英尺左右的2房54万刀左右起。再说他们也不愁卖不出去 - 有些房型已经全部卖光了,我们问了一个700多平方英尺,40万刀左右的房型,只剩3、5、6层的了。除地税外,每月40几毛/平方英尺的管理费,27500刀买个车库(另加每月8块多停车费),3500刀买个自行车位/储藏室。

昨天还去了市中心的Distillery District,那里本来是个酿酒的地区,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条文化艺术街。那里有一个名为Gooderham的楼盘,一期已经售完,现在在推2期(明年交房)和3期(后年交房)。售楼处一位小姐和一位老奶奶那可是相当地热情,得知我们是新移民后,马上一句Welcome to Toronto!叫得我心想如果不差钱的话,当场就买它一套房子,哈哈!

700平方英尺左右的,40万刀左右起;800平方英尺左右的,46万刀左右起;1000多平方英尺左右的,55万刀左右起;1200多平方英尺的,62万-68万刀左右;1500平方英尺左右的,82万刀左右起;顶楼的更贵,700平方英尺左右的,54万刀左右起;1000-1200平方英尺的,76万-86万刀左右起;1300平方英尺左右的,95万刀左右起。车库价格已含。

除地税外,管理费0.48刀/平方英尺/月。此外停车费每月50刀。

售楼处的老太太告诉我,2015年,多伦多要举办Pan-America Games(美洲运动会),所以附近还会修建不少基础设施,这可是块好地段。
 
最后编辑: 2011-08-2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总的来说,我们看房后的感受是:如果把买房和学校结合起来的话,白人较多地区的学区房,可能属于传统的好地段,太贵;华人较多地区的学区房,相对便宜,但不太想去;白人较多地区的非学区房,不知道是否该买...... :wdb24:

还有就像hope说的,我也认为,可能等长登后,最终还是会有希望买到合适的房子的,一来有更多的时间走走看看,了解情况(其实我们现在对多伦多的各个地区和房市,还是懵懵懂懂的);二来如果长登后,找到了一个工作,那么贷款就会容易许多,首付比例也会下降。

关键就是不知道多伦多的房价涨势会如何。跟我说the Beach地区房价有点over-priced的那个中介,同时又表示:今年40多万的房子,也许明年就60万啦:wdb1: 希望这只是他作为房产中介的一派胡言、危言耸听!

另外,今天看到一张华人报纸上说,多市的地税有可能上调1/3,要知道地税可是每年要交的啊,1/3的涨幅可不小。不过那篇文章的语气并不确定(我手头现在也没这张报纸了,是在超市里看到的),所以仅供各位看官参考。

还有,在多伦多80万的房子,到了Richmond Hill(列治文山市)可能就卖60万,到了伦敦就卖40万。所以房价还是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你的登陆地。

有些人选择住在Richmond Hill甚至更加偏远一些的地方,每天进多伦多上班。这也可以考虑。不过我们前天去了一次Richmond Hill,在Yonge Street上一路往北开,能够到达,但是路上有点堵,估计如果住在那里的话,进城上班稍微耗时费神一点。对了那天去Richmond Hill的一路上,看到北约克地区也在大肆兴建公寓(估计将来和国内一样,house将越造越少),看到一处售楼电话,反正堵在路上无所事事,便打了过去,2房的60多万刀,具体面积忘问了。
 
最后编辑: 2011-08-2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如果对多伦多各区还没啥概念的同学,推荐一个网站:http://www.realestatebrothers.ca/

这其实是多市一对做房产中介的兄弟做的网站,主要目的当然是推销他们代理的房源啦,但是他们对多伦多的各个区,分别做了介绍,包括每个区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房价情况等,读了之后能对某个地段有些大致了解。

在该网站首页,你可以看到Location,然后旁边有Downtown、Midtown、East End、North End、West End,这就是几个大区,每个大区的下拉菜单里,就可以找得到该大区里的小区,点了某个小区之后,你将看到对于该地段的介绍,旁边的listings,便是该地段目前在售房源(不过仅限于这两兄弟代理的,但是多少能从中一窥该地段的大致房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短登记录

如果对多伦多各区还没啥概念的同学,推荐一个网站:http://www.realestatebrothers.ca/

这其实是多市一对做房产中介的兄弟做的网站,主要目的当然是推销他们代理的房源啦,但是他们对多伦多的各个区,分别做了介绍,包括每个区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房价情况等,读了之后能对某个地段有些大致了解。

在该网站首页,你可以看到Location,然后旁边有Downtown、Midtown、East End、North End、West End,这就是几个大区,每个大区的下拉菜单里,就可以找得到该大区里的小区,点了某个小区之后,你将看到对于该地段的介绍,旁边的listings,便是该地段目前在售房源(不过仅限于这两兄弟代理的,但是多少能从中一窥该地段的大致房价)。

很不错!多谢!:wdb45: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