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你帖子里的这些经验赶紧出本书吧,我们好人手一本,随时翻阅查找。虽然大部分拜读过,我肯定还是会买的。
书本上的知识感觉还是不同的,到出版时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你帖子里的这些经验赶紧出本书吧,我们好人手一本,随时翻阅查找。虽然大部分拜读过,我肯定还是会买的。
书本上的知识感觉还是不同的,到出版时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wdb10::wdb10::wdb10:
出两本书,一本攻略,一本他乡的故事。:wdb45: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历时半个月,终于爬上了偶这个楼顶,感触良多,受益丰厚。同时还要感谢帖子里的学习积极分子和无数专家,霞呀侬!!!
 

唐人Jason

能把鸡蛋立起来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还有问问唐人,我去BMO办账户的时候,BMO的银行经理说他每年会把我的账户明细发一个给税务局。按你的说法,银行不会随便把记录给税务局,银行经理在说假话吗?

银行每年寄给税务局的不是你的帐户明细,而是你的T5表,那张表一式三份,寄给税务局一份,寄给你二份。
 

唐人Jason

能把鸡蛋立起来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讲得真是清楚,:wdb37::wdb45: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wdb17::wdb17::wdb19::wdb19:

现在算是基本明白了,对income trust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wdb6:

难怪,今年8月时,有一只商业地产的income trust上市,年分红率8%,我的顾问说市场很看好它,比较难买到。本次市场下跌时,它基本不怎么跌。

因为还没有到年底,还没有收到T3.等收到后,就会知道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在加拿大理财了。:wdb6:

恭敬不如从命。虽然可以不称呼你为老师,但是,Jason在我的心目中,是位非常棒的老师!:wdb17:

再次感谢!

Income trust在市场上被当作跟股票一样的股权投资看待,但是由于很多income trust试图使其单位分配额固定,所以很多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把又income trust当作固定收益投资,把它看得就像债券一样,导致有的时候income trust的表现与债券接近,当市场利率下降时,income trust的价格上升,这就是为什么自2009年4月市场恢复以来,很多income trust涨得比高分红的股票还快,股票调整的时候它也不怎么跌,这主要是低利率的反映。

而当股票市场进入牛市上升阶段的时候,公司盈利普遍提高,分红率上升,利率通常随之上升,那时相对固定分配的income trust可能会跟债券一起下跌。

可以把income trust理解为一种介于债权与股权之间的一种投资,其市场周期也介乎债权与股权之间。

Jennifer要是想知道自己持有的income trust的税务性质,其实现在就可以知道,你只要查一下,如果这只income trust依新的税法修订向公司一样缴税,那么你收到的分配就只有两样:合资格红利和资本返还。

如果它不受税法修订影响,仍然不缴税的话,那么再看它是直接投资生意还是通过证券(股票、债券)去投资,如果是前者,那么你收到的分配中的真正收入部分将是生意收入,在T3表上归入其它收入项,另外还可能有资本返还;如果主要是后者,那么其实它是一种投资信托,类似互惠基金,只不过其单位在股票市场交易,你收到的T3表会类似互惠基金的T3表,信托收到什么收入就把什么收入依原性质分配给你。比如你持有的主要投资债券的income trust,如果依老税法的话,分配给你的将主要是利息。
 

唐人Jason

能把鸡蛋立起来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退休人群应该如何进行理财规划----西人老师整体理财规划课的部分内容(八)


怎样按照自己的心愿留下遗产给我们挚爱的子女并保障他们的利益(7)

(续前)

3.第三种继承的方式是持有联名资产Joint Tenancy。

联名资产可以是联名银行账户,联名房地产,或者联名投资账户。

联名账户又分为Joint Tenancy和Tenancy in Common两种。前者具有“生存者取得权right of survivorship”,通常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共同拥有资产的情形。当夫妻共同拥有联名资产的条件下,双方各持有账户资产的50%。当这种联名账户中的某位过世,则该账户中存活的另一方或者几方,可以自动获得过世者名下的资产部分。

Tenancy in Common的联名资产,不具有“生存者取得权”。这种联名资产通常发生于非血缘关系的多位投资者共同持有某种资产,比如联合持有某项出租物业等。在这种情况下,各位资产拥有者的拥有比例按照投资额的比例来进行分配,可以彼此不等。当其中的某位过世后,他/她名下的资产,不由剩余存活的联名资产拥有人获得,而是按照有无遗嘱的方式来进行继承。

在加拿大,联名资产Joint Tenancy常被人们用来作为遗产规划的一个部分,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继承不需要通过遗嘱认证。因而,Joint Tenancy不仅避免了遗嘱认证费,避免了漫长的遗嘱认证时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过世者名下这部分资产的延税。

例如,当Mr. John 过世后,他的太太联名的投资房产,自动由Mrs. John拥有,不需要进行遗嘱认证,也不需要为Mr. John缴纳这部分的人生最后的所得税。只有当Mrs. John也过世时,才需要缴纳这个房产的增值税,作为Mrs. John人生最后的所得税。

虽然Joint Tenancy作为遗产规划的重要方式,具有很多明显的好处,但是,在父母与子女联名的情况下,却也具有很多明显的弊病。之前介绍的例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使用父母与子女的联名资产作为遗产规划有以下几个缺点:

a. 联名帐户使得父母失去了对自己财产的完整控制,子女可将联名帐户资产全数取走。

当父母后悔想取消该联名帐户,还必须由其子女签字同意方能进行。

b。联名帐户的资产可能被追债,导致被迫分割。

当子女出现债务问题时,联名资产将被要求用于还债。

当子女结婚后,其名下的联名帐户资产将变成子女及其配偶的共同财产,若子女的配偶出现债务危机,联名帐户的资产也可被要求用于还债。

如果子女的婚姻关系破裂,子女的原配偶有权分走联名帐户资产的一部分。

c.开设联名帐户时可能需要先行纳税。

当父母为以联名的方式将自己名下的资产转移给子女时,视同处分了自己名下的,待转移的那部分资产。因此,即使并不真正卖房或者卖出投资产品,父母也需要为要转移的资产先行缴纳资本增值税。



与未成年子女一起开设的联名资产,由该资产产生的所有收入,仍然需要由其父母作为自己的所得进行纳税申报。

此外,如果老年父母为了方便子女使用自己的的账户为自己支付账单,因此将某个子女纳入自己账户的名下,却并无意在去世后将该帐户资产全部转移给该子女时,这种联名帐户只是一种代理协议。当父母过世后,该联名账户的资产不能自动归属该子女,也不能避免遗嘱认证。

给Jennifer近乎完美的文章做一点点细微修补。

夫妻以joint tenency with right of survivorship共同持有资产的时候,其对资产的法定拥有权利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不是分成各50%,而是共同拥有100%。在税务意义上,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是50:50的分配比例,尽管很多夫妻都按这个比例报税,除非夫妻两个真的是按50:50出的钱。

举个例子,夫妻一起买了个出租物业,尽管title是夫妻两个的joint tenency with right of survivorship,但是如果买房子的钱都是丈夫出的,那么这个房子产生的租金收入和未来出售所获资本增值收入在税务上100%算丈夫的。甚至,如果丈夫出钱买这个房子而名字只放妻子一个人,税务上所有收入还都100%算丈夫的。这是由税务的attribution rule决定的。

Tenents in common虽然在法律拥有权上分出了比例,但是如果联名的是夫妻,在税务上照样要依从attribution rule,也就是说无论夫妻的权利比例怎么分配,税务上收入还是按实际各自出资的比例分配。

另外,如果你在购置资产的时候把子女的名字放进来与你联名,在未有其它补充文件的前提下,

如果子女未成年,那么在法律上默认为赠与,同时税务上子女(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要为其受赠资产所产生的第二代收入和资本增值纳税,只有第一代收入在税务上仍归父母。

如果子女已成年,那么在法律上默认为信托,就是Jennifer所说的代理,资产的法律所有权和纳税义务仍归父母,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子女婚变这类的意外,财产的所有权仍不至于受到威胁。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FONT=楷体_GB2312]《转发TJYUZHEN》写给欲放弃枫叶卡回流的同学:加拿大混不下去除外[/FONT]​

[FONT=楷体_GB2312]1、你回来干嘛? 继续打工?[/FONT]
[FONT=楷体_GB2312]打工在哪打都是打,何必回来,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我毕业之后给国企打工,辞职后改专业给私人老板打工,从普通职员到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到自己创办企业,目前自己经营企业做总经理,什么角色都尝试过了,我有一定的发言权。[/FONT]
[FONT=楷体_GB2312]你给国企干,你得精通办公室政治,要想不吃亏,就要人踩人,你说你厚道,你不踩别人,你老老实实干自己的工作,没用,别人他踩你,就算那人踩了你,他家的婚丧嫁娶,你还是要去随礼,不然你就成了咬群的主儿了! [/FONT]
[FONT=楷体_GB2312]给私人企业打工?一大堆的压力任务交给你,你完成了,老板给你个笑脸儿,你完不成,只能默认低薪酬,或者即便你的待遇很高,但是你的养老保险也是按照最低额度缴付的,等到退休那天你拿到的仍然是很少的退休金![/FONT]
[FONT=楷体_GB2312]你给外企打工吗?我最了解外企了,我现在的原材料供应商大都来自外企,我接触的都是外企大区经理一类的高管,年薪在50万到150万不等,税后也剩不了那么多了,个个亚健康不说,那派系斗争一点儿也不逊于国企,真是你死我活!那任务额都是够也够不到的,成年漂泊在外,把青春献给了企业,与老公或妻儿分离,半夜三更被上司训斥得狗血喷头,真的不是什么人过的日子! [/FONT]
[FONT=楷体_GB2312]留在加拿大吧,哪怕是雷波工,心里放松就行,好赖下一代还有个盼头儿,回来,你还是成天的为下一代的未来纠结,再说了,如果你还有一些基础和毅力,真应该努力过过语言关,争取往专业工作上靠一靠,无论在哪里讨生计,靠“混”,还是不妥帖的! [/FONT]
[FONT=楷体_GB2312]2、你想回国创业吗?[/FONT]
[FONT=楷体_GB2312]那你就更不要回来了,这个我更有发言权了,现在真的不是时候,且不说目前金融形势的前景不容乐观,就是快速上涨的人力成本、虚高的税负、商业诚信的缺失、恶意的竞争都让人喘不过气来,老的企业也就是个维持,新入市创业的可能真是赔多赚少.......,看看上证的指数吧----,我不炒股,没有发言权-----,但我周围的人都很惨------,你回来干嘛?[/FONT]
[FONT=楷体_GB2312]做一个店面吗?不好的位置,生意惨淡,好的位置租金高的离谱,最后都是给房东打工!你做贸易吗?现在的贸易多是关系型销售或者是资本运作,没有大的资金和强有力的关系背景,一个字,难![/FONT]
[FONT=楷体_GB2312]你做服务行业吗?除非你自己动手,雇人吗?现在的人力成本可不是当年了,我说多无益,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弄不好就是老板给雇员打工,两个字,窝囊![/FONT]
[FONT=楷体_GB2312]做互联网行业吗?你刚刚开拓一个好的创意,投入人力物力,刚见效益,就有人跟风,恶意的竞争让头炸,三个字,真憋气!你做工业企业吗?这个我更知道了,你的产品有技术含量吗?就算你的产品跟老厂家的一样好,你有人家的成本控制的好吗?人家以成本价跟你打上几个回合,你就招架不住了,四个字,活活气死!当然了,如果你有强大的背景和巨大的资金那就另当别论了![/FONT]
[FONT=楷体_GB2312]留在加拿大吧,哪怕是做一个小小的企业,交了税也心甘,因为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个税率,不像国内,这个减,那个偷的,老老实实上税的保准是胆小没后台的!倒是有一个好处,申请移民时税票子一大把,给中介都整得惊呆了!在国内不是纳税人的天下!加拿大虽然是富人交税穷人受益,但最起码我们也能看到这福利也是确确实实落到了穷人的手里,心里也是甘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3、你想回国养老吗[/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这个我就真的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留在加拿大吧,想家的时候回来看看,既然老了也有退休保证,也别太手紧了,买打折的机票还是能承受的,另外,亲戚远来香,就算是亲生父母,整天在一块儿也是要拌嘴的!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很严重,主要是人的寿命确实比加拿大低10岁,什么原因,不必说了,我不知道别人,我是挺惜命的,不是有人说吗,战胜对手的最好办法就是比他活得好活得长,我开着资本主义的车,唱着社会主义的歌儿,奔驰在不堵车的大道上-------[/FONT]
[FONT=楷体_GB2312]忠言逆耳,不过我是肺腑之言,当然了,也可能是我的片面观点-----[/FONT]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拿大:中国人啥也不干就知道买房

在我居住的加拿大城市多伦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来的新移民。比起之前的热情好客,当地白人现在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有一位加拿大朋友说他所在的社区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栋房子里总是进进出出十几个人。“一层的大厅里被隔成很多个方块,从墙壁的这边看不到那边。”“他们在干吗?”
我不得不给这白人朋友解释,屋主是把大房子隔成了很多小房子租给了别人,并不得不解释,在中国国内人口密集的很多大城市的房子都是这样被打成隔断出租的。加拿大朋友睁大了眼睛,似乎不相信我说的话,因为当地人的一栋房子即便家里有3个孩子也仅仅住5个人而已。
虽然我理解把房子打成隔断出租的新移民,但估计当地的居民很快会向房屋的管理方反映情况,隔断很快会被拆除,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当地人对华人移民的看法却完全变了。
我的同事麦克是个挺神气的大帅哥,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是我所在部门的系统管理工程师,年收入7万多加元,比加拿大同龄人的平均收入高了一倍多。麦克6年前结婚,之后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3年前买了一栋大洋房,生活可谓美满幸福,典型的北美中产阶级。
可是,近来他像变了一个人,瘟鸡似地时常唉声叹气。按说在欧美不能随便打探别人的隐私,但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之下,昨天忍不住开口问他:有什么不对吗?
没想到他瞪了我一眼,说道:“都怪你们中国人!”
我一愣,忙问怎么回事儿。原来,多伦多的房价这些年一路飙升,已然大大超过了当地收入的增长幅度。在我居住的多伦多,去年房屋均价持续疯涨至43万加元,涨幅达12%,温哥华的涨幅更高至18%。就在全美房屋均价跌破18万美元之时,加拿大的房屋均价却飙升至33万加元,几乎是美国的一倍。
麦克购买房子时,房价已经高处不胜寒,因为北美多年来,房价一直维持在平均家庭年收入一到二倍之间。而他买房时,多伦多房价却已超过他们夫妇年收入的4倍了!按北美人的生活习惯,孩子大了必须分房而居,享受各自的自由空间,麦克只能硬着头皮买大房。当然啦,收支相抵的日子过得紧绷绷,而且由于房价上涨了,政府收取的地产税也水涨船高。加拿大的房产税是从价税,市政府对每一个物业逐一估价,业主按估价交税,所以房价越高要交的税金就越高。最倒霉的是一年前他老婆被裁员,直到六个月后才找到新工作,但薪水比先前少了不少,家庭收入缺了一大块。
想想也是,麦克太太的收入只够请人看孩子、伙食及零用;而麦克每个月税后拿回家40000元,扣去房屋贷款、房屋保险、地税、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几项大开支,再加上旅游度假娱乐等等,每个月都有几百块钱的大缺口,日子过得入不敷出。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人家庭,生活按部就班,上学、结婚、生子,然后养孩子、养狗,工作、付账、听歌剧、看电影、旅游、减肥、看病、吃药……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就该如此这般。
“但这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我反问。
麦克说,你们中国的有钱人,来到这儿有了一套房子还买第二套,买了两套还想买三套,甚至四五套,一门心思靠炒房子投机赚钱,一个新楼盘一开盘,70%的买家都是中国人;一套二手房一上市,中国人就争先恐后拼命地抢;中国人可以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去歌剧院、不购买图书、不到体育馆看球赛、不出去旅游、不上健身房,一心一意买房子买房子,哪怕自己没钱也要四处借钱去买房。多伦多的房价就是这样被你们抬高了。我们都住不起了。我父母已经退休了,原本准备在老房子里安度晚年的,结果他们的房子也涨了,物业税也随之涨了一倍多,搞得他们入不敷出,只能将房子卖了,多伦多待不了了,搬去了伦敦,害得我每次去看他们都不方便了。我今天的生活状态全拜中国人所赐,逼迫着我像你们那样生活。不怪你们我怪谁?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你帖子里的这些经验赶紧出本书吧,我们好人手一本,随时翻阅查找。虽然大部分拜读过,我肯定还是会买的。
书本上的知识感觉还是不同的,到出版时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呵呵。。。谢谢鼓励!:wdb19:

前段时间也这么考虑来着,也与北京的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讨论过。但是,由于他们对这类图书的市场心里没数(估计还是属于小众读物),所以,怎样合作迄今一直没有最后谈妥。加上我觉得还有很多内容还没有写出来,所以,想补充一些后再说。:wdb6:

如果真有一天能出版了,一定通知大家,请大家为我捧场。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http://www.iask.ca/info/life/2011/1022/98172.html写给动了放弃枫叶卡的念头但还没有回流的同学(加拿大实在混不下去了的除外)几句肺腑之言 ,这篇文章是家园网里这几天跟贴最多的

这个帖子我也看过,也读了大家的回复。

感觉上,如果那位作者在加拿大也经历过不同性质的工作或者创业,那么他写出来的东东会更有说服力。

尽管他/她所说的关于中国的问题很多都是事实,但是,毕竟是在做比较。既然是比较,就应该有详实的可资比较的经历,体验作为比较的基础。

一个还没有加拿大居住和工作经验的人,仅仅是凭着对加拿大的印象和一腔热情就来做这种比较,我觉得可能会失之偏颇。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但是从移民个人的角度考虑,结论就可能大相径庭。

加拿大是世界上居住海外的公民最多的国家之一(世界第二),有280万加拿大公民常年居住在海外,加上永久居民,这个数字会更高。

之所以这么多的加国公民居住在海外,自有其道理。

我的表兄弟姐妹中,连我在内有四人先后移民加国,但是,其他三人和他们的配偶家人,一家在美国,两家回了中国。不是他们都不喜欢加拿大,而是他们在美国或在中国,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

我的堂妹一家,也早就回流中国,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发展与在这里的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zt----不忠的加拿大人:华人只要加国籍不要加生活

滴答网 http://www.tigtag.com 2011-7-26 北辰时报

我要评论(0) 阅读662次

滴答网讯 加拿大向来以身为"最宜居的移民国家"而自豪,但讽刺的是越来越多的移民却在取得加国公民身份之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加拿大式生活"而移居海外。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约280万加国公民长期居住海外,占人口总数8.8%,比率仅次于英国的9%,全球排名第二,远高于澳洲 4.3%、法国3.3%、中国2.6%及美国的1.7%!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加拿大公民选择在海外工作生活?加拿大对于这些海外公民的态度怎样?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海外公民"现象,加拿大政府有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来应对?

280万加拿大公民长住海外,被视为"不忠的加拿大人"

据《世界日报》报道, 日前,总部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加拿大目前在海外有约280万的侨民,政府应该好好加以善用。

报告指出,在1996年至2006年间,移民取得加国公民资格后移居海外的比率,是土生加拿大人的3倍,而海外加国人占本国总人口近9%,比例约为美国的5倍。

而这些加国海外公民最多是移居美国,其次为香港、英国、黎巴嫩、澳洲及中国。当中以居住美国的最多,高达106万人,其次为香港,达30万人。

通过对加拿大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加拿大不仅是一个移民输入的国家,也是一个移民输出大国。从比例上来说,甚至远远超过了像美国、英国,甚至于印度、中国这些传统的在海外侨民比较明显的国家。

报告同时指出,近年移民人数大增也加剧公民移居海外现象,特别是亚洲地区,这些移民在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取得公民身份后返回原居地或其他国家。而在取得公民身份后回流到原居住地的移民以台湾最严重,回流比率高达30.37%,其次为香港的23.98%,第三是伊朗15.14%,日本12.5%,中国2.74%.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海外公民"?根据加拿大官方标准,外来移民凡在登陆加国境后前五年内从未上交纳税申报单,或虽在前五年内上交,但以后四年或四年以上从未上交的,即被认为是"海外公民"(长期离境).

加拿大一直以来都将这些移居海外的公民们视为"失败者"或"不忠的加拿大人",2006 年黎巴嫩(Lebanon)动乱时的撤侨事件,让加拿大政府支付大笔费用,更加深一般民众对海外公民的负面印象,认为他们长居海外不缴税,发生事故却要全体本土纳税人负担撤侨费用,返国或年老退休后又可享受免费的健康保险,相当不公平。

卑诗西门菲沙大学(SFU)经济学教授德沃雷兹(Don. J. DeVoretz )表示,每年离开加国的移民逾8万人,回流移民中以25至34岁的青年最多,且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大多是长期享用加国资源的人,也是由加国培育的人才,但最后却为他国所用,这对加国是重大损失。

一直以来,加拿大将移居海外的公民视为失败的移民或不忠的加拿大人。而亚太基金会主席胡元豹则强调一定要超脱这种心态,否则在其他国家致力于连结海外公民的同时,加拿大将被远远抛在后方。

为什么华人"拿了国籍,撒腿就跑"?

大洋彼岸的华人正排着长队引颈翘盼等候移民来加,而不少拿到加国身份的华人移民却正打点行装踏上"回流"之途。这种潮起潮落的现象正在引起各方关注,到底什么原因造成加拿大"海外公民"现象愈演愈烈?

亚太基金会主席胡元豹认为,加拿大现行政策助长"海外公民"对国家的疏离感,例如离境超过五年丧失选举权,海外出生的公民权只能世袭一代等。就像资产负债表的两端,海外公民究竟是政府的资产或负债,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政策。

而在记者对多伦多一些中国移民"回流"的调查采访中发现,中国移民之所以选择拿到加拿大国籍后回国生活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加国工作机会不多,适合华裔移民的专业工作难找。

加拿大对所有外族裔移民要求"本地工作经验(local working experience)",仅仅这个条件就难倒了绝大多数人。

技术移民中绝大部分都属于有着丰富的"国内工作经验"而不是"北美工作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在每一百个中国移民中,从登陆起到坐满"移民监"的三年里,找到专业工作的比例也不过70%.很大一部分中国移民从事的还是与自己在国内专业技术毫无关系的Labor工。对于他们来说,职业上自豪感的缺失无疑是最让人心生去意的一个原因。

一项有关中国移民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国移民回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工作安全感和升职机会,其中15%的人是在移民加国后一年内回流的,而且65%的人说不后悔回流,45%的人说回流后工作更称心。

2.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无法消弭

语言能力的缺乏必然给移民们融入加拿大本地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让他们被迫成为聋子、哑巴。

即使在国内就是英语专业的中国移民,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毕竟是吃中国饭长大的,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内涵还是不能精通,所以即便是可以和洋人一起工作,也难以进入他们的主流社会。

鉴于这些原因,作为技术移民来加拿大的很多人,尤其是男人都希望在拿到加拿大公民后回国发展。同时,对于来自中国的移民们来讲,加拿大纯西式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传统习俗等等都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并不一定美好。于是很大一部分华人移民即使在加拿大生活多年,还是坚持着中国人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从心底里向往着回归"中国式精神家园".

3.加式生活太"闷".

一周工作5天40个小时或更少;周末开车辗转各个超市之间买菜;6-9月抓紧一切时间到公园和海滩上去晒太阳;每天跑跑步;上上国内网站,看看中文电视;天气好约了朋友去BBQ,逢年过节一家人开车出去玩一玩……相比起国内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生活娱乐方式,每个中国人谈起这里的生活都会用一个"闷"字来形容。

有很多中国移民之所以硬着头皮在加拿大熬着,就是为了坐满"移民监"拿到"加拿大公民"的身份而已。一旦拿到那本蓝色护照,当然赶紧打包到"海外"--中国去生活。

4. 加拿大总体收入不高

相比于强大的邻居美国,加拿大的很多职业年收入都偏低。比如注册护士、教师、科研工作者等等。

经济利益是导致加拿大人选择海外发展的最现实的因素。

同时,有一批研究海外移民现象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更是海外华裔回流的原动力。他们认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吸引回流人士。地方政府如同公司一般积极招募海外回归人才。调查同时发现,在回流华裔中,有48%的人是在加国获得最高学历的,这些人以教师、教授、专业人士、商业和财经人士为主。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Income trust在市场上被当作跟股票一样的股权投资看待,但是由于很多income trust试图使其单位分配额固定,所以很多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把又income trust当作固定收益投资,把它看得就像债券一样,导致有的时候income trust的表现与债券接近,当市场利率下降时,income trust的价格上升,这就是为什么自2009年4月市场恢复以来,很多income trust涨得比高分红的股票还快,股票调整的时候它也不怎么跌,这主要是低利率的反映。

而当股票市场进入牛市上升阶段的时候,公司盈利普遍提高,分红率上升,利率通常随之上升,那时相对固定分配的income trust可能会跟债券一起下跌。

可以把income trust理解为一种介于债权与股权之间的一种投资,其市场周期也介乎债权与股权之间。

Jennifer要是想知道自己持有的income trust的税务性质,其实现在就可以知道,你只要查一下,如果这只income trust依新的税法修订向公司一样缴税,那么你收到的分配就只有两样:合资格红利和资本返还。

如果它不受税法修订影响,仍然不缴税的话,那么再看它是直接投资生意还是通过证券(股票、债券)去投资,如果是前者,那么你收到的分配中的真正收入部分将是生意收入,在T3表上归入其它收入项,另外还可能有资本返还;如果主要是后者,那么其实它是一种投资信托,类似互惠基金,只不过其单位在股票市场交易,你收到的T3表会类似互惠基金的T3表,信托收到什么收入就把什么收入依原性质分配给你。比如你持有的主要投资债券的income trust,如果依老税法的话,分配给你的将主要是利息。

:wdb11::wdb37::wdb45:

Jason:我在自己的投资实践中发现:很多的income trust,在股市下跌时其市场价也发生下跌。但是,随着它们下跌后实际分红率的上升,该信托的市场价又慢慢或者很快恢复,有时甚至还超过了发行价。

对于这个现象,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解释:在发行信托的企业如预期般盈利的条件下,分红率就如同“定海神针”一样,有助于稳定信托的市场价?:wdb2:

我作为一般投资者,当某只信托产品没有大风险的情况下,认为实际分红率越高,投资风险就越低,这只信托产品也越具有投资价值。

那么,人同此心,购买的人多,信托的市场价自然就会上去了。

这么理解不知正确与否?请予赐教!谢谢!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给Jennifer近乎完美的文章做一点点细微修补。

夫妻以joint tenency with right of survivorship共同持有资产的时候,其对资产的法定拥有权利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不是分成各50%,而是共同拥有100%。在税务意义上,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是50:50的分配比例,尽管很多夫妻都按这个比例报税,除非夫妻两个真的是按50:50出的钱。

举个例子,夫妻一起买了个出租物业,尽管title是夫妻两个的joint tenency with right of survivorship,但是如果买房子的钱都是丈夫出的,那么这个房子产生的租金收入和未来出售所获资本增值收入在税务上100%算丈夫的。甚至,如果丈夫出钱买这个房子而名字只放妻子一个人,税务上所有收入还都100%算丈夫的。这是由税务的attribution rule决定的。

Tenents in common虽然在法律拥有权上分出了比例,但是如果联名的是夫妻,在税务上照样要依从attribution rule,也就是说无论夫妻的权利比例怎么分配,税务上收入还是按实际各自出资的比例分配。

另外,如果你在购置资产的时候把子女的名字放进来与你联名,在未有其它补充文件的前提下,

如果子女未成年,那么在法律上默认为赠与,同时税务上子女(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要为其受赠资产所产生的第二代收入和资本增值纳税,只有第一代收入在税务上仍归父母。

如果子女已成年,那么在法律上默认为信托,就是Jennifer所说的代理,资产的法律所有权和纳税义务仍归父母,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子女婚变这类的意外,财产的所有权仍不至于受到威胁。

:wdb11:

非常感谢!:wdb17::wdb19: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咨询你哈,卡尔加里去过没?城市怎样?
办沙省移民,能在卡居住吗?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咨询你哈,卡尔加里去过没?城市怎样?
办沙省移民,能在卡居住吗?

没去过卡尔加里。听说冬天挺冷的哈。

沙省移民是不是有投资的规定?:wdb2:

我只知道联邦的和魁省的是哪里都可以住的。但是,事实上,很多省移民登陆一段时间后,也选择了安省或者其他地方居住。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