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It seems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ing in London. Mark here.

因为很多人都不想在华人太多的地方生活!
如果是前面那位同学笔误,把INTERESTED IN写成了INTERESTING IN,那么逸豫同学的推导就很有逻辑性。
考虑登陆后的定居点,要综合很多因素,区域范围内同宗同族的人口多少,也是考虑的重点之一。如果说不少同胞让人有“不如不见”之感的话,我个人觉得华人的相对集聚,还是带来很多便利性,尤其从衣、食这些虽“小”但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说,华人社团的经济内循环使得我们能享受原本国内生活中一些值得留恋的部分。其实每个族邑都有让人不愉快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如何交可交的朋友,是一门学问。
 
回复: 伦敦絮语

Jehovah's Witness(耶和华见证人),邪教,被他们缠上可不好玩

所谓邪不压正,防止被邪教损害的最好办法是,自身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

:wdb11:没错,让我们大家都多点警醒。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信仰都不值得信奉,前提是自己有没有真真切切了解考察过、并确信这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稀里糊涂被宗教了。
 
回复: 伦敦絮语

最喜欢你家小子率真无邪的样子,比如,送信到你家门口,人家正拍球拍得起劲,满头大汗,这不,要停下来接信,于是就“纯天然”流露:哎呀,来得真不是时候。。。。。。呵呵,他若一本正经跟我道谢,我倒不习惯了。

小子这么说的呀?过分过分、呵呵、还受表扬:wdb2:?要被阿姨宠坏了。

俺也有责任,有时候小范围内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干脆不分场合了:wdb5:
 
回复: 伦敦絮语

哪有不友好,这类事,“说实话”是基本原则,加拿大政府又不傻。我只是言简意赅了一把,有些事,不适合在这里展开。
:wdb11:呵呵 回头细细讨教

G1买保险上路,是天寒地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过路考的时候采取的不得已权宜之策,没有广泛适用性。

家园有个著名的“老于师傅”,早年的清华毕业生,高智商加良好的职业作风,其教授路考的声名,在我看来,接近诸葛亮了。不过,人家在多伦多,看你有无决心百里求教。事实上,这个坛子里就有同学是在伦敦屡次失败,找了老于才通过的。
:wdb17: 待俺坚定先
 
回复: 伦敦絮语

It seems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ing in London. Mark here.

:wdb10:而且还非常地nice和kind,这一阵外出活动遇到不少当地人和外地人,都让我有此感受和体会,空有时也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both“ interesting” and “interested” 似乎都是正解呢,呵呵
 
回复: 伦敦絮语

:wdb10:而且还非常地nice和kind,这一阵外出活动遇到不少当地人和外地人,都让我有此感受和体会,空有时也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both“ interesting” and “interested” 似乎都是正解呢,呵呵
一般来说如果主语是人,用INTERESTED;主语是物,用INTERESTING。
 
回复: 伦敦絮语

小子这么说的呀?过分过分、呵呵、还受表扬:wdb2:?要被阿姨宠坏了。

俺也有责任,有时候小范围内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干脆不分场合了:wdb5:
呵呵,没觉得你家小儿“无赖”不分场合啊,结合他的语气神态,只觉得很自己人、很场合呢。:wdb6:
 
回复: 伦敦絮语

both“ interesting” and “interested” 似乎都是正解呢,呵呵

一般来说如果主语是人,用INTERESTED;主语是物,用INTERESTING。

我上次上课也犯了这样的错误,老师给我指了出来。

我说:I was very shocking that ...

老师说: 应该是,I was very shocked that ...
这类词很多,比如BORED与BORING,FRUSTRATED和FRUSTRATING, 由于其分别都有实质的题中之义,用错了,比写个错字还麻烦。比如,你把“学生”错写成STUDIENT,估摸着读者能帮你猜对,但是如果你想说你自己“感觉无聊”,却说成了BORING,别人就以为你作为一个人很古板没趣,还是不要跟你打交道的好。
个人觉得,主语是用“人”或“物”是一个大致的区分方法,学到一定程度,用“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来理解可能更好。因为事实上,INTERESTING,或,BORING,等等,也可以用在人身上。
我写的时候不容易犯这种错误,但是说话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常常是“变被动为主动”了,学校的老师知道问题所在,能理解;街上的人,就感觉CONFUSED了。
 
回复: 伦敦絮语

这类词很多,比如BORED与BORING,FRUSTRATED和FRUSTRATING, 由于其分别都有实质的题中之义,用错了,比写个错字还麻烦。比如,你把“学生”错写成STUDIENT,估摸着读者能帮你猜对,但是如果你想说你自己“感觉无聊”,却说成了BORING,别人就以为你作为一个人很古板没趣,还是不要跟你打交道的好。
个人觉得,主语是用“人”或“物”是一个大致的区分方法,学到一定程度,用“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来理解可能更好。因为事实上,INTERESTING,或,BORING,等等,也可以用在人身上。
我写的时候不容易犯这种错误,但是说话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常常是“变被动为主动”了,学校的老师知道问题所在,能理解;街上的人,就感觉CONFUSED了。

:wdb37::wdb45:

These words are so confusing, that sometimes I am really confused.
 
回复: 伦敦絮语

引用“It seems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ing in London.

一般来说如果主语是人,用INTERESTED;主语是物,用INTERESTING。

我上次上课也犯了这样的错误,老师给我指了出来。

区分方法,学到一定程度,用“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来理解可能更
个人觉得,主语是用“人”或“物”是一个大致的好。因为事实上,INTERESTING,或,BORING,等等,也可以用在人身上。

These words are so confusing, that sometimes I am really confused."引用结束

:wdb26::wdb17::wdb6:学习了
引用一下网上的一个解释:为什么people要用interesting来形容 ?

就是说这人很有趣
并不是所以修饰人的都要用-ed形式
只有表示人的情感的时候才用ed,


看到Fairview的原创,猜想是说许多人对伦敦感兴趣,想打个趣,说许多伦敦人也很有意思。

[FONT=宋体][FONT=宋体]上周五去downtow办事,回来时同一地点没bus,一热心mm指点了两下,待跑过去、等到车,一问,方向不对,要向后退过十字路口、过了街才对,按照指示,冒雨倒退、好容易找到了,小小的黄牌上写了好几个数字、却没俺的菜,赶紧问一同等车的2位大妈,很热心回答了俺的问题:耶耶耶,就是这个方向,我们也等这车呢。[/FONT]

[FONT=宋体]放下心来,待车千呼万唤始出来,我预备先再问下司机,免得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都白费了,转念一想,自己偶尔有过分谨慎的毛病,明摆着不信任加拿大人民吗,勇往直前检了票,预备打打小盹,熟悉熟悉站名,回家继续享受一下晚了点的午休。[/FONT]

[FONT=宋体]终于、离我们住处不太远了,问一小伙,某某某地快到了吧,他很惊讶,再问一遍,说俺乘错了,要回到很远的换乘点,再重做,整个一搞不懂,再问司机,小伙也热心地解释给司机听在帮我指路呢,司机连说:耶耶耶,他说得对。小伙才完成任务似地下车了,原来他正要下车。彻底悲催了,欲哭无泪![/FONT]

[FONT=宋体]若不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真预备小人一把、给2位大妈一拳呀(嘿嘿、假滴),司机看到俺无可奈何的表情也有点感同身受地笑笑,心里稍稍好受一点,几站无话,快要睡着了(国内养成的午睡习惯真是害死人啊)。[/FONT]

[FONT=宋体]听到仅剩的一对老外乘客中的mm用中文(以下她全部说中文)问我、从她座位上走过来、躬身在我面前,slowly:泥说中文吗?以为她需要帮助,赶紧:耶耶耶;她:泥要去哪?我谢谢她,告诉已经弄清楚该怎么乘车了。她说:啊,那就好了。就像啥忙也没帮、若无其事地回座位了,俺真是有点感动,还惊讶她中文这么好,就用英语夸:Your Chinese is very good!老外回头嫣然一笑:(各位看官、pay attention, please, still in Chinese):“哪里?!”[/FONT]

[FONT=宋体]呵呵,有趣吧?[/FONT]
[/FONT]
 
最后编辑: 2011-12-19
回复: 伦敦絮语

家园有个著名的“老于师傅”,早年的清华毕业生,高智商加良好的职业作风,其教授路考的声名,在我看来,接近诸葛亮了。不过,人家在多伦多,看你有无决心百里求教。事实上,这个坛子里就有同学是在伦敦屡次失败,找了老于才通过的。

这不是说我吗?哈哈。老于教的好是真的,我有过真切的对比,不比不知道啊!

我在伦敦找到的第一个教练很差。我感觉到这一点后(第一次考G失败)及时换了一个教练,但是第二个教练觉得我开的已经足够好了,没必要再练了(他太高估我了),只练了一个小时就把我扔回家了,结果又失败了。这时车已经买好了(以为第二次必过),又是大冬天,由于大雪,人行道都快变成地道了,开车心切(另外当时一心想开卡车,不惜代价尽快拿到G牌),只好去老于那里排了个特快期。只是在考场练了两圈,就是这两圈最多半小时老于重塑了我在加拿大开车的信心,结果当然毫无悬念的就过了。

我现在对第一个教练都耿耿于怀,要不是摊上他我不会有这一波三折。教练如果差劲真能整的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开车了。

前前后后我G牌拿到时可能花了1500刀左右。时间应该最少3个多月。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去多伦多考,因为老于可以特快排期,我感觉我十天半个月应该能拿到G牌。
 
回复: 伦敦絮语

为什么people要用interesting来形容 ?

就是说这人很有趣
并不是所以修饰人的都要用-ed形式
只有表示人的情感的时候才用ed,


看到Fairview的原创,猜想是说许多人对伦敦感兴趣,想打个趣,说许多伦敦人也很有意思。

[FONT=宋体][FONT=宋体]上周五去downtow办事,回来时同一地点没bus,一热心mm指点了两下,待跑过去、等到车,一问,方向不对,要向后退过十字路口、过了街才对,按照指示,冒雨倒退、好容易找到了,小小的黄牌上写了好几个数字、却没俺的菜,赶紧问一同等车的2位大妈,很热心回答了俺的问题:耶耶耶,就是这个方向,我们也等这车呢。[/FONT]

[FONT=宋体]放下心来,待车千呼万唤始出来,我预备先再问下司机,免得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都白费了,转念一想,自己偶尔有过分谨慎的毛病,明摆着不信任加拿大人民吗,勇往直前检了票,预备打打小盹,熟悉熟悉站名,回家继续享受一下晚了点的午休。[/FONT]

[FONT=宋体]终于、离我们住处不太远了,问一小伙,某某某地快到了吧,他很惊讶,再问一遍,说俺乘错了,要回到很远的换乘点,再重做,整个一搞不懂,再问司机,小伙也热心地解释给司机听在帮我指路呢,司机连说:耶耶耶,他说得对。小伙才完成任务似地下车了,原来他正要下车。彻底悲催了,欲哭无泪![/FONT]

[FONT=宋体]若不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真预备小人一把、给2位大妈一拳呀(嘿嘿、假滴),司机看到俺无可奈何的表情也有点感同身受地笑笑,心里稍稍好受一点,几站无话,快要睡着了(国内养成的午睡习惯真是害死人啊)。[/FONT]

[FONT=宋体]听到仅剩的一对老外乘客中的mm用中文(以下她全部说中文)问我、从她座位上走过来、躬身在我面前,slowly:泥说中文吗?以为她需要帮助,赶紧:耶耶耶;她:泥要去哪?我谢谢她,告诉已经弄清楚该怎么乘车了。她说:啊,那就好了。就像啥忙也没帮、若无其事地回座位了,俺真是有点感动,还惊讶她中文这么好,就用英语夸:Your Chinese is very good!老外回头嫣然一笑:(各位看官、pay attention, please, still in Chinese):“哪里?!”[/FONT]

[FONT=宋体]呵呵,有趣吧?[/FONT]
[/FONT]
呵呵,讲到英文学习,ELLENEELLEN最有发言权,英语教育的专业人士哪。俺们都属于班门弄斧,好在老师不会介意的哦?
伦敦虽然是小地方,但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也不少。先是去年冬天,我跟老公没车,坐公交上学,一回,在公交上,坐我们前排的一个中年老外回头问:你们是刚从中国来吗?我们说是,他很高兴,说,在四川工作了好几年,研究大熊猫的。问他大地震时在哪,说,回加拿大了,有同事还在大熊猫基地的,“还好,熊猫都没事,不过真危险。”他的中文,跟我当时的英文差不多,我们半中半英地聊了不少。今年9月,在FANSHAWE的SOBEYS买东西,结帐的时候,白人营业员小姑娘突然用很纯正的中文问我是否要办一张SOBEYS会员卡,惊讶的我还怕她只会这一句,用英语回答说可以,如何办?但她接下来统统回答的中文,变成我问一句英语,她回一句中文,很有趣的情形,难得的是,她的中文句句“文对得上题”,我若不看她的脸,简直以为她是中国人。可惜,那次匆忙着走,竟然没问她是如何学得如此好的中文的,以后也没再碰见她。我觉得她一定在中文环境生活过,因为我的一个英语老师,曾在大学修过三年中文,但只能偶而说一两句,根本无法对话。
由于中国的经济崛起,中文的影响力确实在扩大,我的老师之一,很以自己是个LINGUIST而骄傲的那种,常常提倡大家要学中文,“因为世界的未来属于中国”,我常常想,他对中国的信心,超过很多中国人。
 
回复: 伦敦絮语

这不是说我吗?哈哈。老于教的好是真的,我有过真切的对比,不比不知道啊!

我在伦敦找到的第一个教练很差。我感觉到这一点后(第一次考G失败)及时换了一个教练,但是第二个教练觉得我开的已经足够好了,没必要再练了(他太高估我了),只练了一个小时就把我扔回家了,结果又失败了。这时车已经买好了(以为第二次必过),又是大冬天,由于大雪,人行道都快变成地道了,开车心切(另外当时一心想开卡车,不惜代价尽快拿到G牌),只好去老于那里排了个特快期。只是在考场练了两圈,就是这两圈最多半小时老于重塑了我在加拿大开车的信心,结果当然毫无悬念的就过了。

我现在对第一个教练都耿耿于怀,要不是摊上他我不会有这一波三折。教练如果差劲真能整的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开车了。

前前后后我G牌拿到时可能花了1500刀左右。时间应该最少3个多月。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去多伦多考,因为老于可以特快排期,我感觉我十天半个月应该能拿到G牌。
兄弟,你没忘吧?那“第一个教练”,我老公听了你的话,也用了他,结果当然很悲惨,害得我家在风里雪里冻了好几个月,最后狠狠心花大价钱买G1保险上路了事。你是最后找了老于,我家那位则终于“自学成材”,到现在都恨恨,觉得那“第一位”实在害人。而且,跟他练车钱没少花,因为每次结帐都要“饶一点”。弄得我家老公落下个毛病,每次一见新登陆同学要练车,就把他的"苦难史"要复习一遍, 苦口婆心企图阻止别人掉入陷阱。
言归正传,能否提供一下于教练的电话或大名,有位同学正要找他,但是一查家园,好几个“于”,究竟是哪一个?
 
回复: 伦敦絮语

不好意思诸位,我班门弄斧了。这是职业习惯造成的。
我教的学生主要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一般我们在初二、初三时才学习主动和被动语态。但怎么使用这类形容词呢?并且这也是考试的一个语法点。为了让孩子容易接受,我们就教孩子用主语是人,或者物来区分;或者用这个词是修饰人,或者物来判断。
 
最后编辑: 2011-12-20
回复: 伦敦絮语

sunrain, 我初步打算到伦敦后读college,从网上看到想学的专业要考高中数学,生物,化学,英语。 知道你们家小伙子正在读高中,想问一下方便不方便给我推荐一下生物,化学,数学能看得英语教材(主要是什么地方能找到),或者能找到这些学科相应英文词汇的地方也好?非常感谢!
 
回复: 伦敦絮语

兄弟,你没忘吧?那“第一个教练”,我老公听了你的话,也用了他,结果当然很悲惨,害得我家在风里雪里冻了好几个月,最后狠狠心花大价钱买G1保险上路了事。你是最后找了老于,我家那位则终于“自学成材”,到现在都恨恨,觉得那“第一位”实在害人。而且,跟他练车钱没少花,因为每次结帐都要“饶一点”。弄得我家老公落下个毛病,每次一见新登陆同学要练车,就把他的"苦难史"要复习一遍, 苦口婆心企图阻止别人掉入陷阱。
言归正传,能否提供一下于教练的电话或大名,有位同学正要找他,但是一查家园,好几个“于”,究竟是哪一个?


于海滨
647-895-9288 haibinyu1@hotmail.com

老于是家园赞助商,在这里重复一下联系方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老于主要是教士嘉堡及其附近地区的学生。我当时是住在士嘉堡家庭旅馆里,老于过来接我。

哈哈,好在已经过去了。我没你们胆子大,受了更多的罪,不堪回首啊!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