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据我所知,西式父母并不完全像舆论让我们产生的感觉那样。也有很多父母是很用心在关注和陪同孩子成长上的。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父母都是很孤独,偶尔能有孩子的问候电话就很不错了,是不是?第一次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在看过一部美国大片后,名字记不得了。片子由好几个小故事组成。其中有两家,都是成年后的孩子,为了照顾父母而跟父母住在一起。他们为父母做好日常的一切琐事,比很多中国子女还孝顺。同样,在一些欧美影片中,如果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父母也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单一模式。我孩子在接触了不少欧美的同学后也感叹,很多这些同学的父母在护犊方面一点不比中国的父母差。有一点,我没有调查过,我不能确定:究竟是护犊的父母年老后更易得到孩子的反哺,还是望天收的父母年老后更易得到孩子的关心?虽然,为孩子做一切都是本分,不是为了换取他们的孝顺,也不是利益交换。但是,我还是好奇,一个在孩子未成年时关心自己比关心孩子多的父母,会教育出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的孩子来么?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同意!偶在前面也说了,溺爱孩子对孩子来说是害不是爱,但不代表不溺爱就是放养,就是望天收。养育孩子需要用心,需要智慧,而一个关注自己多于关注孩子的父母,怎么可能把心和智慧更多地用在孩子上? 养育孩子跟做好任何其它的事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苍天不欺有心人


拜托,残酷的训练无非使人更加机械化而已,冷血杀手才需要这样的训练。一个心智情感才能健全的人,除了谋生技能,难道没有情感需求?没有对母爱的渴求么?你不觉得生在一个军营似的家庭里有着“铁石”心肠父母的孩子很可怜么?孩子是弱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是天经地义的,否则,为什么提倡尊老爱幼,为什么孩子要有监护人

那个美国大片里的金刚,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可以在任何恶劣条件下生存,但他一样渴望被爱。金刚孤独落寞渴求柔情的眼神才让人落泪,让人心碎阿。一个强者,内心却充满孤独,缺少温情,这样的生存除了悲哀还有什么意义?他一定会说,愿用他的所有,换取一天被爱


关于这个故事,我在前面已经表明我的观点,1,溺爱不可取。2,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个人的表面,只看到很实际很功利的一面,比如这里的二女儿,她很能干,但是她童年时留下的受虐心理阴影,谁会留意?有人问过,她快乐么?有缺憾么?


关于这个,我会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偏食的道理。我会要求孩子少吃一点点不爱吃的菜,但我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吃这道菜!享受美食本来是人生一大乐趣,何必顿顿饭搞得跟个现场教育会似的,看到有的家长一到吃饭时就让孩子苦着脸,真担心这些孩子会得厌食症。如果家长自己能提高烹调手艺,把菜做的好吃,估计孩子挑食现象会减少很多。我家如果有量少的好吃食物,肯定让给孩子吃,但我会笑着跟孩子说,你喜欢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也喜欢吃,但是你在长身体,你更需要,所以应该给你吃。现在孩子大了,有好东西都是让爸爸妈妈先吃,并没有吃独食的毛病



孩子有时间,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应该的。但在国内,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根本连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更别提娱乐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也是情有可原,国情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任何生搬硬套都会导致得不偿失。如果从孩子懂事起,父母的教育策略就是以理服人,孩子不会不懂道理,如果父母认定孩子现在不刷碗将来必定认为刷碗是父母的事,首先就是不相信孩子是懂道理的,先把孩子否定了再说。个别家长教条地信奉某些教育理念,不审时度势,不因势利导,不换位思考,代价就是牺牲孩子享受母爱以及心理健康。


我妈妈很勤快,我一样勤快亚(自己臭美一下)^_^ 。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嘛,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会的看也看会了,呵呵。偶很同情懒妈妈的孩子,每个孩子投胎到什么人家,也是这个孩子的命,看每个孩子的福分和造化了。但有一点,一定是和孩子有缘,才会做这个孩子的父母,惜缘吧,朋友!如果说,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痛,年老时想起自己当年亏欠孩子许多,一定也是一种锥心的痛吧。

很熟的一个老师,对孩子很严厉,大概属于信奉训练出强者理念那一类。孩子不到六岁,报了至少三个兴趣班。某个周末,上午带孩子去学书法,回家后孩子说不舒服,跟妈妈撒娇不想去下午的武术班,自然没得商量。妈妈很要求上进,自己下午要去进修,让孩子爸爸带孩子去练武术。妈妈这边进修没结束就接到孩子爸爸打来的电话,说孩子突发急病在抢救。等妈妈没魂一样赶到医院,孩子已经没了。可怜妈妈挣脱几个抱住她的人,冲到躺着孩子小小身体的床边,哭喊着:“宝宝,你回来,你回来呀,妈妈再也不让你去学书法,不让你去练武术,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想吃什么妈都答应你。。。”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所有听者动容,但是小人儿再也回不来了,但愿他看见了妈妈的痛哭,离去前已原谅了妈妈过往所做的一切。小孩子得的是先天脑血管畸形,突发破裂,本来还有几个月就要背起书包上学堂的。老师很惨,老公在坚持离婚后离开省城这个伤心地,回到县城家乡。8年过去了,她至今孤单一人,惨

一个熟人,是坚定的放养型家长,恨不得从孩子一落地起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从上幼儿园始就被迫独立,不独立不行,爹妈都不管,要么丢给邻居,要么丢给朋友,要么丢给老人(其实是把责任和义务丢了),人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暗地里冷落孩子给孩子脸色看。爸爸妈妈各玩各的,几乎每天都有娱乐活动,对孩子却说加班,如果去旅游就说出差(理直气壮为什么要对孩子撒谎?看来还是心虚)。精力除了花在工作上的,基本都用在自己如何穿衣打扮如何永葆青春如何享受生活上了。一跟我提到孩子教育,必定批判我一通,然后很骄傲地说她的孩子如何独立如何不要她花精力。因为了解她个性,每次我挨批时,只是笑笑。十几年过去后,她的孩子异常叛逆,根本不把父母当回事,真的是完全独立了,我行我素,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她对父母说,那么多年你们都不管我,现在想管我了?没门!高考后,父母为她花钱上个民办大学还要托人找关系。这个时候再来操心,晚了!再看见我时,说法完全变了:“唉!还是你好阿。。。”她不爱孩子么?似乎也不是。我觉得她是先爱自己,爱够了自己还有剩余兴致的话也会爱孩子,仿佛施舍一般。

一个同事,很骄傲自己的孩子独立能力强,才上初一就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不像其他谨慎家长那样接送孩子上学(请注意,这个跟交通状况有关)。结果,孩子被运土的大货撞了,所幸没有大难,只是把小腿一块肌肉压烂,因为需要植皮,孩子休学一年。后来虽然康复,但她说对孩子心理影响很大,孩子从此夏天坚决不穿短裤外出,不去游泳池,一句话,孩子不愿意任何人看到他的小腿。后来孩子高中毕业了,至今没人知道孩子是否考上不管哪种大学,也没人敢问。
一个朋友的朋友,孩子曾经拿过国际绘画金奖,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一个孩子,上初中时,在骑车上学的路上被车祸夺命。从此,妈妈遇见人就像祥林嫂一样对人说:千万不能让孩子骑车上街阿。但是,基本大家都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孩子的独立性有时被看得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或者,孩子有所谓的独立性能使家长有面子才更重要。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上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性。我自己就是从小上全托的,一个依赖家庭和父母的弱小的孩子,去上全托,完全是,被父母抛弃去坐牢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我从来不想回到童年。也许在小时候比同龄人会穿衣服会系鞋带,但是上了小学以后这些完全没有任何用处。而那种没有安全感的灰色心理却跟随一生

也有望天收的父母,在外人看来是成功的。一个熟人,孩子从上小学四年级起就住校,中学住校,难得孩子放假回到家,妈妈把单位里多余的盒饭带回去给儿子吃,如果没有盒饭吃,儿子只好烧给妈吃。妈妈很骄傲,因为孩子很能干。但是,妈妈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难道儿子不想得到妈妈的疼爱么?这个孩子因为优秀后来联系到美国大学,第一个圣诞节,所有中国同学都因为想家而回国,他不回国,没有人觉得奇怪。总觉得缺疼少爱的孩子可怜呢


汲取西式教育的精华,不代表要全盘照搬。我也赞成孩子跌倒了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至于中式父母那种说法,无非是转移注意力罢了,其实没有孩子长大了会真的认为自己跌倒了怪板凳怪地的


为什么西式教育会给孩子独立房间?因为人家有这个条件,房间多,恒温,不怕孩子蹬被子着凉。现在国内条件好了,应该也有很多人跟孩子分房间睡吧?再说了,人家可以随便生,不太怕孩子半夜吐奶噎着或是有什么意外,中国人只生一个,当然宝贝,生怕孩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睡在一起,照顾得更仔细。另一方面,母子之间的感情也是互
动的,在一起的时间短,培养增进感情的机会就少,损失的是孩子享受母爱母亲享受施爱


不会吧,现在很多父母只是在躺倒不能动的时候,才会需要儿女的关心和照顾。其实就我所知,父母照顾儿女的可能更多一些哦,直到干不动了为止。。。


呵呵,在对待孩子问题上,偶难得能遇见知音阿,很高兴这位朋友赞同偶,再借你的回帖多说几句,不介意吧?记得以前在国内,偶经常被要好的朋友们开现场批斗会,到现在偶都不敢确定究竟是偶错了还是偶曲高和寡 ^_^ 。我之所以在这里找拍多言,不是为了自己,完全是觉得那些有人生缺人疼的孩子很无辜很可怜的哦,偶只有一点小小愿望,但愿有持放养型观点的朋友能接受一点偶的谬论,对孩子多关注一些,多用心一些,也许孩子的快乐会更多一些


呵呵,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想借论坛宝地交换一下看法,不会是把这里视为战场的吧?再说了,胜又如何,败又如何,生活不会因此有一丝改变,对吧?不过,还是应该谢谢你的善意 :wdb17:


这个,请恕偶直言,偶觉得不妥。虽说教育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项既艰巨又充满挑战的长期工程,但家长做自己该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拿孩子来炫耀。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深知他绝对不是所谓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但是他尽力做了他该做的,我就有理由为他感到骄傲,更何况孩子做得还不错 ^_^ 。他是快乐的,我自然也快乐。我尽力做了我该做的,今生无悔
 
C

curtain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为你的诚意把帖子顶上来,去其它的帖子找了几段从前的唠叨,粘贴在以下几楼里,都是一些曾经的回帖,很凌乱的感觉,献丑了哈

:wdb17::wdb19::wdb45::wdb37:

一复活过来就看见姐姐这么好的帖子,每一句都认真读了,很多已经太晚知道了:wdb7:

摘录我尤其喜欢的和同感受的。
 
C

curtain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虽然他们的训练方法很好,我也知道还有一些其他的训练方法,但我从来不忍心加重孩子的负荷。说起来可能会遭到很多家长的反对,我孩子小学阶段每天的作业,都是我帮他检查。让孩子检查等于让他做两遍作业,如果他厌倦了检查,只是为了应付而检查,这种检查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养成应付式检查的坏习惯。那么小的孩子虽然需要学习但更需要玩乐,该玩的时候没玩够,长大了会补玩的:wdb6:我是把检查作业的时间送给孩子放松去了,他可以用这个时间找小朋友玩,可以看闲书,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甚至可以跟我们交谈聊天等等,我不想让他觉得学习是负担。可能有朋友会问,那怎么才能使孩子细心起来?两种方法,一种是孩子并不喜欢的训练,还有一种就是耐心等待加适度提醒。我认为细心也是一种能力,如同其他能力一样,个体差异很大,个别孩子很细心,大多数孩子总是会粗心的。只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加上引导得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像他们身体的成长一样得到加强。一般我会在孩子考试前,针对他的薄弱环节让他做少量的试题(孩子完全掌握的部分没有必要重复训练),然后自己检查。要考试了,临出发前我会跟他开玩笑:今天看看宝宝跟粗心的老魔鬼谁会赢
如果孩子发挥的好,自然会得到鼓励:宝宝细心起来,粗心的老魔鬼一点空子都钻不到
如果孩子犯了粗心的错误,平静地帮他分析原因,而不是指责,指责除了会让孩子沮丧失望产生心理障碍之外,不起任何作用。
家长要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考出好成绩,之所以最后差距越拉越大,是因为有些孩子在心理上放弃了。试想一个那么小的小人人,很努力地去做了,虽然成绩不见得很理想,但是他一定是努力去做的,失利的原因有很多,考得不好,孩子已经很失望很可怜了,家长应该安慰他帮他才是,任何挖苦奚落指责都是残忍的。
只有家长理解孩子,不给孩子压力,孩子才能学的轻松,孩子学得轻松,他才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孩子有了学习的乐趣,还怕孩子学不好吗?说到细心,其实我孩子在小学阶段从来没有考到过双百,而且他还是在一所比较差的小学(现在已经被合并不存在了)。
我觉得,家长也应该经常跟孩子换位思考。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心情,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可用于处理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你是孩子,在这件事情上,你希望你的父母是什么态度,采用什么方法?要成为好父母,首先要读懂孩子的心。

喜欢这些,很多相同的做法,想想那个时候业余时间几乎百分百的和孩子泡在一起,我都惊叹自己的耐心与各种方法,可能真的是很用心。

我的孩子很细心,尤会考试。学的乱78糟的,总考个高分。:wdb5:
 
C

curtain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做好任何事都需要灵性,教育孩子也不例外。智商高的父母,如果没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用心,换句话说,没把聪明用在教育孩子上,也许他的孩子不是很糟,但是如果得到父母的悉心关注,孩子的状态会达到最佳。
也许有朋友会说,某某某的孩子,父母从来不管他,他一样很出色。要知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定有人对其产生长远的影响,不是父母,就是老师,或者是某个亲戚邻居。这种没得到父母关注而结果不错的孩子确实存在,就像有人中大奖这种极小概率事件确实存在一样。抛开责任义务不谈,有人愿意拿自己孩子去赌这种小概率么?养孩子毕竟不是买彩票哈
:wdb4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同意!偶在前面也说了,溺爱孩子对孩子来说是害不是爱,但不代表不溺爱就是放养,就是望天收。养育孩子需要用心,需要智慧,而一个关注自己多于关注孩子的父母,怎么可能把心和智慧更多地用在孩子上? 养育孩子跟做好任何其它的事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苍天不欺有心人


拜托,残酷的训练无非使人更加机械化而已,冷血杀手才需要这样的训练。一个心智情感才能健全的人,除了谋生技能,难道没有情感需求?没有对母爱的渴求么?你不觉得生在一个军营似的家庭里有着“铁石”心肠父母的孩子很可怜么?孩子是弱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是天经地义的,否则,为什么提倡尊老爱幼,为什么孩子要有监护人

那个美国大片里的金刚,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可以在任何恶劣条件下生存,但他一样渴望被爱。金刚孤独落寞渴求柔情的眼神才让人落泪,让人心碎阿。一个强者,内心却充满孤独,缺少温情,这样的生存除了悲哀还有什么意义?他一定会说,愿用他的所有,换取一天被爱


关于这个故事,我在前面已经表明我的观点,1,溺爱不可取。2,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个人的表面,只看到很实际很功利的一面,比如这里的二女儿,她很能干,但是她童年时留下的受虐心理阴影,谁会留意?有人问过,她快乐么?有缺憾么?


关于这个,我会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偏食的道理。我会要求孩子少吃一点点不爱吃的菜,但我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吃这道菜!享受美食本来是人生一大乐趣,何必顿顿饭搞得跟个现场教育会似的,看到有的家长一到吃饭时就让孩子苦着脸,真担心这些孩子会得厌食症。如果家长自己能提高烹调手艺,把菜做的好吃,估计孩子挑食现象会减少很多。我家如果有量少的好吃食物,肯定让给孩子吃,但我会笑着跟孩子说,你喜欢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也喜欢吃,但是你在长身体,你更需要,所以应该给你吃。现在孩子大了,有好东西都是让爸爸妈妈先吃,并没有吃独食的毛病



孩子有时间,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应该的。但在国内,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根本连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更别提娱乐什么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也是情有可原,国情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任何生搬硬套都会导致得不偿失。如果从孩子懂事起,父母的教育策略就是以理服人,孩子不会不懂道理,如果父母认定孩子现在不刷碗将来必定认为刷碗是父母的事,首先就是不相信孩子是懂道理的,先把孩子否定了再说。个别家长教条地信奉某些教育理念,不审时度势,不因势利导,不换位思考,代价就是牺牲孩子享受母爱以及心理健康。


我妈妈很勤快,我一样勤快亚(自己臭美一下)^_^ 。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嘛,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会的看也看会了,呵呵。偶很同情懒妈妈的孩子,每个孩子投胎到什么人家,也是这个孩子的命,看每个孩子的福分和造化了。但有一点,一定是和孩子有缘,才会做这个孩子的父母,惜缘吧,朋友!如果说,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痛,年老时想起自己当年亏欠孩子许多,一定也是一种锥心的痛吧。

很熟的一个老师,对孩子很严厉,大概属于信奉训练出强者理念那一类。孩子不到六岁,报了至少三个兴趣班。某个周末,上午带孩子去学书法,回家后孩子说不舒服,跟妈妈撒娇不想去下午的武术班,自然没得商量。妈妈很要求上进,自己下午要去进修,让孩子爸爸带孩子去练武术。妈妈这边进修没结束就接到孩子爸爸打来的电话,说孩子突发急病在抢救。等妈妈没魂一样赶到医院,孩子已经没了。可怜妈妈挣脱几个抱住她的人,冲到躺着孩子小小身体的床边,哭喊着:“宝宝,你回来,你回来呀,妈妈再也不让你去学书法,不让你去练武术,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想吃什么妈都答应你。。。”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所有听者动容,但是小人儿再也回不来了,但愿他看见了妈妈的痛哭,离去前已原谅了妈妈过往所做的一切。小孩子得的是先天脑血管畸形,突发破裂,本来还有几个月就要背起书包上学堂的。老师很惨,老公在坚持离婚后离开省城这个伤心地,回到县城家乡。8年过去了,她至今孤单一人,惨

一个熟人,是坚定的放养型家长,恨不得从孩子一落地起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从上幼儿园始就被迫独立,不独立不行,爹妈都不管,要么丢给邻居,要么丢给朋友,要么丢给老人(其实是把责任和义务丢了),人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暗地里冷落孩子给孩子脸色看。爸爸妈妈各玩各的,几乎每天都有娱乐活动,对孩子却说加班,如果去旅游就说出差(理直气壮为什么要对孩子撒谎?看来还是心虚)。精力除了花在工作上的,基本都用在自己如何穿衣打扮如何永葆青春如何享受生活上了。一跟我提到孩子教育,必定批判我一通,然后很骄傲地说她的孩子如何独立如何不要她花精力。因为了解她个性,每次我挨批时,只是笑笑。十几年过去后,她的孩子异常叛逆,根本不把父母当回事,真的是完全独立了,我行我素,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她对父母说,那么多年你们都不管我,现在想管我了?没门!高考后,父母为她花钱上个民办大学还要托人找关系。这个时候再来操心,晚了!再看见我时,说法完全变了:“唉!还是你好阿。。。”她不爱孩子么?似乎也不是。我觉得她是先爱自己,爱够了自己还有剩余兴致的话也会爱孩子,仿佛施舍一般。

一个同事,很骄傲自己的孩子独立能力强,才上初一就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不像其他谨慎家长那样接送孩子上学(请注意,这个跟交通状况有关)。结果,孩子被运土的大货撞了,所幸没有大难,只是把小腿一块肌肉压烂,因为需要植皮,孩子休学一年。后来虽然康复,但她说对孩子心理影响很大,孩子从此夏天坚决不穿短裤外出,不去游泳池,一句话,孩子不愿意任何人看到他的小腿。后来孩子高中毕业了,至今没人知道孩子是否考上不管哪种大学,也没人敢问。
一个朋友的朋友,孩子曾经拿过国际绘画金奖,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一个孩子,上初中时,在骑车上学的路上被车祸夺命。从此,妈妈遇见人就像祥林嫂一样对人说:千万不能让孩子骑车上街阿。但是,基本大家都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孩子的独立性有时被看得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或者,孩子有所谓的独立性能使家长有面子才更重要。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上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性。我自己就是从小上全托的,一个依赖家庭和父母的弱小的孩子,去上全托,完全是,被父母抛弃去坐牢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我从来不想回到童年。也许在小时候比同龄人会穿衣服会系鞋带,但是上了小学以后这些完全没有任何用处。而那种没有安全感的灰色心理却跟随一生

也有望天收的父母,在外人看来是成功的。一个熟人,孩子从上小学四年级起就住校,中学住校,难得孩子放假回到家,妈妈把单位里多余的盒饭带回去给儿子吃,如果没有盒饭吃,儿子只好烧给妈吃。妈妈很骄傲,因为孩子很能干。但是,妈妈为什么不换位思考一下,难道儿子不想得到妈妈的疼爱么?这个孩子因为优秀后来联系到美国大学,第一个圣诞节,所有中国同学都因为想家而回国,他不回国,没有人觉得奇怪。总觉得缺疼少爱的孩子可怜呢


汲取西式教育的精华,不代表要全盘照搬。我也赞成孩子跌倒了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至于中式父母那种说法,无非是转移注意力罢了,其实没有孩子长大了会真的认为自己跌倒了怪板凳怪地的


为什么西式教育会给孩子独立房间?因为人家有这个条件,房间多,恒温,不怕孩子蹬被子着凉。现在国内条件好了,应该也有很多人跟孩子分房间睡吧?再说了,人家可以随便生,不太怕孩子半夜吐奶噎着或是有什么意外,中国人只生一个,当然宝贝,生怕孩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睡在一起,照顾得更仔细。另一方面,母子之间的感情也是互
动的,在一起的时间短,培养增进感情的机会就少,损失的是孩子享受母爱母亲享受施爱


不会吧,现在很多父母只是在躺倒不能动的时候,才会需要儿女的关心和照顾。其实就我所知,父母照顾儿女的可能更多一些哦,直到干不动了为止。。。


呵呵,在对待孩子问题上,偶难得能遇见知音阿,很高兴这位朋友赞同偶,再借你的回帖多说几句,不介意吧?记得以前在国内,偶经常被要好的朋友们开现场批斗会,到现在偶都不敢确定究竟是偶错了还是偶曲高和寡 ^_^ 。我之所以在这里找拍多言,不是为了自己,完全是觉得那些有人生缺人疼的孩子很无辜很可怜的哦,偶只有一点小小愿望,但愿有持放养型观点的朋友能接受一点偶的谬论,对孩子多关注一些,多用心一些,也许孩子的快乐会更多一些


呵呵,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想借论坛宝地交换一下看法,不会是把这里视为战场的吧?再说了,胜又如何,败又如何,生活不会因此有一丝改变,对吧?不过,还是应该谢谢你的善意 :wdb17:


这个,请恕偶直言,偶觉得不妥。虽说教育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项既艰巨又充满挑战的长期工程,但家长做自己该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拿孩子来炫耀。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深知他绝对不是所谓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但是他尽力做了他该做的,我就有理由为他感到骄傲,更何况孩子做得还不错 ^_^ 。他是快乐的,我自然也快乐。我尽力做了我该做的,今生无悔


:wdb17::wdb37::wdb45:
向聪明的好妈妈致敬。

谢谢秋姐!说得很在理。
 
C

curtain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据我所知,西式父母并不完全像舆论让我们产生的感觉那样。也有很多父母是很用心在关注和陪同孩子成长上的。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父母都是很孤独,偶尔能有孩子的问候电话就很不错了,是不是?第一次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在看过一部美国大片后,名字记不得了。片子由好几个小故事组成。其中有两家,都是成年后的孩子,为了照顾父母而跟父母住在一起。他们为父母做好日常的一切琐事,比很多中国子女还孝顺。同样,在一些欧美影片中,如果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父母也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单一模式。我孩子在接触了不少欧美的同学后也感叹,很多这些同学的父母在护犊方面一点不比中国的父母差。有一点,我没有调查过,我不能确定:究竟是护犊的父母年老后更易得到孩子的反哺,还是望天收的父母年老后更易得到孩子的关心?虽然,为孩子做一切都是本分,不是为了换取他们的孝顺,也不是利益交换。但是,我还是好奇,一个在孩子未成年时关心自己比关心孩子多的父母,会教育出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的孩子来么?

亲眼所见。他们的用心绝不低于我们。

大多数情形下不会。善良的孩子,父母通常也傻傻的,自己吃亏多。我瞎说的,木有啥根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你说得很对!:wdb10:我之所以强调用心,用智慧,正是因为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所以才需要做家长的花时间和精力在自己孩子身上,观察孩子的喜好,掌握孩子各方面的特点。如果家长用心不够,和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够,必然对孩子了解不够。如果对自己孩子了解不够,自然没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我始终坚持,不能教条照搬别人的教育理念,要根据自己孩子所处的环境,自己孩子的个性,自己孩子的特点,变通地运用合理的教育理念。就比如,其实很多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虽然会骑车,但是喜欢逞强超速乱闯,遇事的应变能力并不强。交通安全状况很好的情况下,让大一点的孩子骑车去上学没什么问题。如果自家孩子上学所经之路明明是车祸高发区,很不安全,却为了教条地运用所谓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教育理念或者压根就是没动脑筋而让孩子骑车上学,出了车祸的话,孩子不懂事,难道家长也是不懂事的么?车祸的偶然性无法避免,但是家长完全可以帮助孩子把关而杜绝车祸的必然性。发生车祸的概率当然不是百分百,但若被自家孩子摊上,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而这些本不需要多少智慧,只需要家长稍微用点心就可以避免的。还有一种有意思的现象,家长们喜欢在一起谈论孩子的点点滴滴变化,孩子可以喝多少奶了,几个月出牙了,几个月会讲话了,多大可以翻身,多大会走路,等等。如果单纯是交流信息,对大人孩子来说都是好事,可以知道孩子大概的状况是否正常。但是,有些交流到最后变成了攀比。人家孩子喝的奶多,自家孩子喝的奶少,急!其实大人饭量也有差异。人家孩子出牙了,自己孩子没出牙,急!发育有早晚,只要医生检查了不缺钙,急什么急?人家孩子会讲话了,自己孩子不会冒话,急!可人家整天跟孩子说话,你跟孩子说了多少话?你自己又是多大会说话的?人家孩子会走路,自家孩子不会走路,急!乱急,没毛病的孩子总是会走路的,晚几天走路能耽误什么事?可是看到有的家长不顾自己孩子块头大身子重(越是块头大的孩子越易缺钙),早早就让孩子站立行走,愣是把孩子搞成小罗圈,孩子长大恨死家长。我有时候甚至疑惑这些家长是不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在国内时,经常在商场里听到遗失儿童认领广播。每次听到,偶都会在心里鄙视这些家长,看住一个孩子就那么难么?只是牵住小手这么简单的事啊。还有就是带孩子上街,让孩子走在里侧,自己走在外侧,这样对孩子更安全。这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须稍许用心就能想到。关键是,家长用心了没有?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没有?

金玉良言
 
C

curtain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这个,请恕偶直言,偶觉得不妥。虽说教育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项既艰巨又充满挑战的长期工程,但家长做自己该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拿孩子来炫耀。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深知他绝对不是所谓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但是他尽力做了他该做的,我就有理由为他感到骄傲,更何况孩子做得还不错 ^_^ 。他是快乐的,我自然也快乐。我尽力做了我该做的,今生无悔

上面同学引用过了,我只要这几句,这次孩子回来好像很难过啊,工科有那么难么?说动不动就连续几天在实验室通宵,我木有办法了。

你的小家伙有这么难过的阶段么?:wdb1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据我所知,西式父母并不完全像舆论让我们产生的感觉那样。也有很多父母是很用心在关注和陪同孩子成长上的。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父母都是很孤独,偶尔能有孩子的问候电话就很不错了,是不是?第一次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在看过一部美国大片后,名字记不得了。片子由好几个小故事组成。其中有两家,都是成年后的孩子,为了照顾父母而跟父母住在一起。他们为父母做好日常的一切琐事,比很多中国子女还孝顺。同样,在一些欧美影片中,如果留心的话,可以看到父母也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单一模式。我孩子在接触了不少欧美的同学后也感叹,很多这些同学的父母在护犊方面一点不比中国的父母差。有一点,我没有调查过,我不能确定:究竟是护犊的父母年老后更易得到孩子的反哺,还是望天收的父母年老后更易得到孩子的关心?虽然,为孩子做一切都是本分,不是为了换取他们的孝顺,也不是利益交换。但是,我还是好奇,一个在孩子未成年时关心自己比关心孩子多的父母,会教育出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的孩子来么

是的。我女儿的朋友的妈妈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你的好奇,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孝顺,有的不孝。

发现有个现象,在一个家庭中,最孝顺的往往是那个父母并不最爱的。最爱的可能习惯了得到,反而为父母想得少些,为自己考虑的多些。

不管怎样,做父母应该浇灌孩子以爱心;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take for gra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坚持跟着楼主学习,爱死楼主的发言了,每句都说到我心坎上,楼主要经常来啊,我的孩子比楼主儿子小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就我现在的状况,在教育上一直没有遇到可以探讨的知音,平时遇到的妈妈和我的想法理念都有很大不同,有时明明深知他们这样,对孩子很不好,他们不但没有察觉,还对此很骄傲,而我也不方便说出来,不然有时朋友都做不成了,只能默默的替他们的孩子惋惜,祈祷.所以遇到楼主的贴,就好像久旱逢甘露,同时我也特别需要象楼主这样的过来人能给于指导,遇到有智慧的妈妈,是孩子的福气!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喜欢这些,很多相同的做法,想想那个时候业余时间几乎百分百的和孩子泡在一起,我都惊叹自己的耐心与各种方法,可能真的是很用心。

我的孩子很细心,尤会考试。学的乱78糟的,总考个高分。:wdb5:

:wdb17::wdb17::wdb17:

:wdb17::wdb37::wdb45:
向聪明的好妈妈致敬。

谢谢秋姐!说得很在理。

你是一个更聪明的好妈妈,我知道的。:wdb45:

上面同学引用过了,我只要这几句,这次孩子回来好像很难过啊,工科有那么难么?说动不动就连续几天在实验室通宵,我木有办法了。

你的小家伙有这么难过的阶段么?:wdb14:

我家那小子通常报喜不报忧,但我一听他说话的语气就知道他是不是有烦心事,心情好不好。

难过的阶段,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吧。我孩子本科时压力不是太大,这个可能跟学校不同有关。听说你孩子那个学校的学生,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我孩子现在倒是经常泡实验室,周末也泡在那。再就是有时候遇到教授给的题目,做不出来,而且是大家在一起讨论也理不出头绪,最后就是大家都做不出来。:wdb5:他说以前只要自己加一下力就能感觉到提高,现在跟一群高手在一起,怎么使劲也看不出显效,这让我想起梦里拼命跑却跑不动的那种感觉。:wdb14:这种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建议他放松。使不上劲的时候,靠猛劲显然不行,得看耐力,得看坚持。

是的。我女儿的朋友的妈妈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你的好奇,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孝顺,有的不孝。

发现有个现象,在一个家庭中,最孝顺的往往是那个父母并不最爱的。最爱的可能习惯了得到,反而为父母想得少些,为自己考虑的多些。

不管怎样,做父母应该浇灌孩子以爱心;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take for grant.

关于这个问题,我猜是那个父母关注最少的孩子,恰恰总是想以做的最好来取悦父母,吸引父母的注意,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者想以此种方式证明父母爱错了孩子。虽然表现出来的是最孝顺,但谁能知晓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怨。他们的父母,应该内疚,因为亏欠孩子的。

我也是来晚了,听说好贴被删了一些,可惜啊。父母如何给孩子做一盏指路的明灯,这个课题是做父母的必修的,姐姐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母亲,我也希望自己能做这样的母亲。

谢谢你!呵呵,其实我知道,我这里引用帖子的你们这几位MM,哪个都比我聪明能干。我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但无畏,我还是做得蛮好地 :wdb6:

很开明的母亲!句句是真经~~~:wdb17::wdb19:

呵呵,真经不敢当,开明倒是真的蛮开明的 :wdb10:

建议有孩子的父母看看这个帖子,LZ要多向你取经。能PM个联系方式吗

把我的电子邮箱地址发给你好吗?

龙年吉祥^_^

谢谢你,大家同吉祥哈 :wdb19:

坚持跟着楼主学习,爱死楼主的发言了,每句都说到我心坎上,楼主要经常来啊,我的孩子比楼主儿子小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就我现在的状况,在教育上一直没有遇到可以探讨的知音,平时遇到的妈妈和我的想法理念都有很大不同,有时明明深知他们这样,对孩子很不好,他们不但没有察觉,还对此很骄傲,而我也不方便说出来,不然有时朋友都做不成了,只能默默的替他们的孩子惋惜,祈祷.所以遇到楼主的贴,就好像久旱逢甘露,同时我也特别需要象楼主这样的过来人能给于指导,遇到有智慧的妈妈,是孩子的福气!

:wdb11:谢谢!很高兴认识你,也很高兴能有机会跟你一起切磋育儿感受。:wdb6::wdb19: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上几张孩子圣诞节期间拍的照片,节前刚买的便宜单反。这些照片在我看来,算是他最初的练手作品。抱歉,图片太大,删了。明晚处理以后再上。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牵着孩子手,引领孩子向着佳境走

上几张小孩刚拍的照片顶帖 :D







 

附件

  • IMG_0779(1) (1024x683).jpg
    IMG_0779(1) (1024x683).jpg
    225.6 KB · 查看: 192
  • IMG_0062 (1024x683).jpg
    IMG_0062 (1024x683).jpg
    164.3 KB · 查看: 191
  • IMG_0075 (1024x683).jpg
    IMG_0075 (1024x683).jpg
    120.5 KB · 查看: 178
  • IMG_0642 (1024x683).jpg
    IMG_0642 (1024x683).jpg
    243.3 KB · 查看: 201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