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有些卖方是采取这种策略的:故意把价格报得明显低于市场价以吸引买方眼球,往往短期就能赢得更多关注与OFFER,毕竟大家都不傻。买家竞价的结果,成交价往往不比正常市场价低,甚至略有溢价。我觉得这个房子以它的地段、房龄、面宽、配置、以及大量升级的内部设施,卖方应该是采取的这种策略,既快速成交也在经济上不吃亏。
也见过卖方把价格报得明显高于市场价,就等着冤大头上当的。有些新移民过于天真,轻信所谓的“加拿大诚信”,不巧碰上的是个无良“同胞”经纪,能把十分明显OVERPRICED的房子推荐给新移民,于是伦敦的房价就“涨”得令人难以置信了。

抢OFFER这种在大多地区无可避免的事儿在伦敦还是很少的。这个房子就在上月买下的房子北面一条街。各方面还算讲得过去,要价也不是真的很低。仅仅是略低于去年同期同地段开价而已。

至于说无良经纪什么族裔中都会有。买房是个大事儿,不能急不能自己没有主心骨。伦敦的房价涨是趋势,但还在相当的合理范围内。

之所以帖这房子,也是给想在伦敦定居的同胞们看看市场究竟是怎样个行情而已。
 
回复: 伦敦絮语

抢OFFER这种在大多地区无可避免的事儿在伦敦还是很少的。这个房子就在上月买下的房子北面一条街。各方面还算讲得过去,要价也不是真的很低。仅仅是略低于去年同期同地段开价而已。

至于说无良经纪什么族裔中都会有。买房是个大事儿,不能急不能自己没有主心骨。伦敦的房价涨是趋势,但还在相当的合理范围内。

之所以帖这房子,也是给想在伦敦定居的同胞们看看市场究竟是怎样个行情而已。
低于同地段去年同期价,说明真是便宜的。我发现,不管在哪里,消费者都是精明的。大到房子,小到超市的打折商品,只要是真的划算的,想买都得“请早”,慢一步就轮不上。
支持你把价格合理的房子贴上来,给新移民扫扫盲。有些同学,遵照我们国人的习惯,过来没多久,不但买自住房,还买“投资房”,结果好家伙,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他这不“投资”还好,一“投资”先就亏了一大笔,因为买进的都是价格虚高的没理由买的房。
 
回复: 伦敦絮语

著名的“伦敦骚乱”其实发生在FANSHAWE社区的一条名叫FLEMING DRIVE的街上。最近警方一直在调查,电视天天在报道进展。有FANSHAWE的学生卷入,被警方带走的时候,有个奶奶坚决不信19岁的“乖孙”会做违法的事情,咬定警察搞错了。但是现场有不少录像为证。FANSHANWE的学生自发在FACEBOOK上开专页搜集录像证据,帮助警察寻找指证涉案人。警方呼吁公众要有耐心,给警方足够时间完成所有工作。
那天发生的事情,主要是毁损财物,砸车、烧附近人家院子栅栏等,是挺危险,不过幸亏无伤人事件发生。警方说,损失超过6位数。
我好歹也拿到FANSHAWE的学号了,所以今天也收到一封发自学校的邮件,关于FLEMING DRIVE事件的跟进,贴于此共享。
London Police Service continue thei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leming
> Drive incident on St. Patrick's Day weekend. We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 following London Police Service media release with you.
>
> We are very proud of the way our students and staff have responded to
> this unfortunate event and would like to thank those of you who have
> assisted with this investigation.
>
> Reminder: The College has set up an email account for people to forward
> video and/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cident
> (FlemingDriveIncident@fanshawec.ca
> <mailto:FlemingDriveIncident@fanshawec.ca> ). Students and staff can
> also forward information to tips@police.london.ca
> <mailto:FlemingDriveIncident@fanshawec.ca> , contact Campus Security
> Services at 519.452.4400 or Crime Stoppers at 800.222.8477.
>
>
>
> MEDIA RELEASE
>
> Wednesday, March 28, 2012
>
> Fleming Drive Investigation
>
> The London Police Service is continu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 disturbance on Fleming Drive on March 17 & 18, 2012. Twenty
> investigators have been assigned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y are
> diligently going about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video and still images
> from a variety of social media and other sources, then attempting to
> identify those persons recorded committing a criminal offence. Once
> identified, they will be located and charged. Photographs of those
> persons that cannot be identified will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 through the London Police Service website at www.police.london.ca
> <http://www.police.london.ca/> . Members of the public may then email
> tips@police.london.ca <mailto:FlemingDriveIncident@fanshawec.ca> to
> forward information and/or attachments, or call 519-660-5842 for
> telephone tips.
>
> This will be a tedious and time-consuming process that will require
> patience on behalf of the media and public. The police recognize the
> media and public interests in this event, and also recognize that those
> interests must be balanced with a methodical investigation that will
> result in the conviction of those involved.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 offenders are still being identified from the Vancouver riot on June 15,
> 2011. Although we have dedicated twenty members to the Fleming Drive
> investigation, we need to remain cognizant of the need to provide
> appropriate resources to police the remainder of the community.
>
> We recognize that a number of Fanshawe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 charged and anticipate more will be identified and charged. We have also
> charged, and will be charging more non-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 recognize that while a very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have been charged
> to date, approximately 17,000 full time students and 40,000 part time
> students who attend Fanshawe College were not, in any way, involved in
> this disturbance. Also, it is nothing less than admirable that a large
> number of Fanshawe College students have come together and created a
> Facebook page where pictures of offenders committing criminal offences
> are posted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assisting the police investigation.
> That assistance has already identified additional offenders and charges
> are forthcoming.
>
> The London Police Service will be issuing regular media releases that
> will identify those charged since the previous media release, and will
> include up-to-date statistics on arrests and charges.
>
> Dennis Rivest, Constable
>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Officer
> London Police Service
>
>
 
回复: 伦敦絮语

把这个帖子从头到尾,用了一天的时间,帖子很好,太受用了,LONDON也是我考试的一个落脚点之一,同时把这个帖子在我们移友的群里做了个大大的广告,希望新移民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回复: 伦敦絮语

把这个帖子从头到尾,用了一天的时间,帖子很好,太受用了,LONDON也是我考试的一个落脚点之一,同时把这个帖子在我们移友的群里做了个大大的广告,希望新移民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我觉得,无论在哪里,中国人都应该互相帮助,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ANYWAYS,先祝福SKILLED WORKER的同学能过了康尼那一关,加油!:wdb10:
 
回复: 伦敦絮语

是的,理论上,这里的医学院相当于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本科毕业才能报考。不过,据我了解,本科并非一定要生物相关专业,只要该学生修过加拿大高中阶段的两门生物课就有资格。
由于我儿子下半年就12年级了,现在要确定12年级的科目以便衔接将来的职业方向,所以对这个做了一些研究。还有,医学院的报考并非是在四年本科毕业后,只要修满相应学分、通过相关考试就可。打听了一下,大部分孩子是在大四备考医学院,但也有读了三年就转入医学院的,再问有没两年就考取的,答曰:没听说过。
在加拿大,考取医学院几乎意味着从此一切有了保障,所以竞争肯定很激烈。我觉得,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里,医生这个职业会一直是加拿大的紧缺高薪职业,除非加拿大对医疗制度进行颠覆性的改革。
还有,加拿大的医学院现在几乎只招收本国公民及永久居民,象多大,每年给国际学生的名额只有象征性的几个。
看了LZ从开始写到这儿的贴子,感觉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分析透彻,足以给很多人以帮助。
我想简单说一下加拿大医学院的申请报考过程,1.申请者的资格:加拿大本科(学完某些指定的科目)的专业毕业,本科期间各科的GPA在3.7-4.0(通常满分为4.0),通过MCAT考试并达到一定分数以上;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2.面试,上述有资格的申请者接受面试并且通过(面试不通过者即被淘汰);3.满足每个省的大学的其他要求。
 
回复: 伦敦絮语

看到这儿热闹,来凑一分子哦。请问坐Robert Q Airbus的班车从多伦多机场到伦敦能带几个大的托运行李158包呀?
 
回复: 伦敦絮语

szxzc:
在SUNRAIN家打扰了一段时日,大哥大姐一家的真诚、热心帮我们顺利度过了登陆初期最迷茫的时刻。十天里,我们相处的很愉快,看着院子里光秃秃的小树渐渐冒出绿芽再到黄灿灿一片,心情也随之开阔:生命是如此惊喜,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谢谢SUNRAIN姐、大哥和你们懂事的儿子!以后常联系!

苏州有句老话,叫“一顺百顺”,相信你们在伦敦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现在我家院子的美化工程里也有你家老公的一份贡献了,伦敦最美丽的季节正在来到,欢迎经常到我家院子里“沾花惹草”哦。

早前在楼主家的后院有幸遇到即将成为邻里的szxzc MM一家,俺们运气好,来了就坐享其成,享用两家叔叔阿姨和哥哥辛勤折腾了半天的劳动成果,吃了一大堆烧烤,小子直呼爽,尤其那会黄昏渐渐来临、隔壁人家刚刚除草过后的草香味交织着空中弥漫的烟熏味,大家高谈阔论、大快朵颐,感觉很人间烟火的愉悦、温馨。:wdb6:

后来,我们经过szxzc MM家附近时,时不时会注意一眼,好像自己问一声:搬来了吗?呵呵。昨天和儿子出门,远远看到一家人,感觉蛮像mm一家,不知看真切没?

也祝mm一家如意、顺利!:wdb9:
 
回复: 伦敦絮语

看了LZ从开始写到这儿的贴子,感觉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分析透彻,足以给很多人以帮助。
我想简单说一下加拿大医学院的申请报考过程,1.申请者的资格:加拿大本科(学完某些指定的科目)的专业毕业,本科期间各科的GPA在3.7-4.0(通常满分为4.0),通过MCAT考试并达到一定分数以上;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2.面试,上述有资格的申请者接受面试并且通过(面试不通过者即被淘汰);3.满足每个省的大学的其他要求。
正感觉自己越发地老眼昏花,思维不清呢,被这位同学表扬了一下,准备重拾信心。。。。。。
 
回复: 伦敦絮语

看到这儿热闹,来凑一分子哦。请问坐Robert Q Airbus的班车从多伦多机场到伦敦能带几个大的托运行李158包呀?
没实践过。前天晚上在WESTERN读书的朋友儿子过来吃饭,刚好说到过这个,他说,ROBERT Q只允许带一件158大包。他选择本月回国坐灰狗到多伦多机场,说,价格便宜,而且允许带的行李多点。
 
回复: 伦敦絮语

早前在楼主家的后院有幸遇到即将成为邻里的szxzc MM一家,俺们运气好,来了就坐享其成,享用两家叔叔阿姨和哥哥辛勤折腾了半天的劳动成果,吃了一大堆烧烤,小子直呼爽,尤其那会黄昏渐渐来临、隔壁人家刚刚除草过后的草香味交织着空中弥漫的烟熏味,大家高谈阔论、大快朵颐,感觉很人间烟火的愉悦、温馨。:wdb6:

后来,我们经过szxzc MM家附近时,时不时会注意一眼,好像自己问一声:搬来了吗?呵呵。昨天和儿子出门,远远看到一家人,感觉蛮像mm一家,不知看真切没?

也祝mm一家如意、顺利!:wdb9:
越厨代庖一下,你看到的应该是SZXZC一家,由于孩子要入学,上周末“转移”到你家附近小学边的同学家去了。他们5月入住后,相信你们会成为互相照应的好邻居。
烧烤烧烤,又烧又烤的,自然就十分“烟火”。我比较得意的是第一次用炭炉就成功了,没出现点不着或中途歇火的情况。其实我最享受的是我们聚在一起的“人味”。看你家小伙子吃“大肉”的劲头,觉得比我自己吃着都香,蓬勃的生命总是令人欢欣。
 

heartinfall

懒羊羊也不好当
回复: 伦敦絮语

拿到学号?是指9月会入学某个full-time专业?可否透露一下?鉴于姐姐之前的一些实践,不会是当我的学妹吧?
 
回复: 伦敦絮语

拿到学号?是指9月会入学某个full-time专业?可否透露一下?鉴于姐姐之前的一些实践,不会是当我的学妹吧?

哈哈,哪里哪里,没勇气当你的学妹。我只是在读FANSHAWE的ACE(ACADEMIC AND CAREER ENTRANCE),也有学号的说,而且,明明是“高中未毕业”却也拿到了COLLEGE的学生证。自从知道凭学生卡可以到SUPERSTORE等商店每周二打9折,俺心心念念地想去揩油,种种原因尚未成行,你有无用卡经验可介绍啊?:wdb2:
 

heartinfall

懒羊羊也不好当
回复: 伦敦絮语

哈哈,哪里哪里,没勇气当你的学妹。我只是在读FANSHAWE的ACE(ACADEMIC AND CAREER ENTRANCE),也有学号的说,而且,明明是“高中未毕业”却也拿到了COLLEGE的学生证。自从知道凭学生卡可以到SUPERSTORE等商店每周二打9折,俺心心念念地想去揩油,种种原因尚未成行,你有无用卡经验可介绍啊?:wdb2:
姐姐说笑了,我这小专业也不是啥吃香的行当。这个卡好像我同学用过,我也是上个月才听说的,明天我去问问。
 
B

BRASSEURS

Guest
回复: 伦敦絮语

看了LZ从开始写到这儿的贴子,感觉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分析透彻,足以给很多人以帮助。
我想简单说一下加拿大医学院的申请报考过程,1.申请者的资格:加拿大本科(学完某些指定的科目)的专业毕业,本科期间各科的GPA在3.7-4.0(通常满分为4.0),通过MCAT考试并达到一定分数以上;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2.面试,上述有资格的申请者接受面试并且通过(面试不通过者即被淘汰);3.满足每个省的大学的其他要求。
3.7分很难拿到的。生物化学,细胞学,解剖,,,,这些课程,我一门都及不了格。很多麦吉尔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就是因为课程太难,挂科。
本科毕业直升医学院的,只有3%。麦吉尔医学院的平均录取年龄是28岁,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生源是要求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医生是加拿大社会的绝对精英,是可以作为孩子的终身职业追求的。但想通过考试来考取功名,这条路在加拿大很窄。
如果目标盯死医学院,一方面,从初中开始就要准备了;另一方面,要承担4年大学毕业后进不了医学院,而所学专业(如:life science)就业困难的风险。
 
回复: 伦敦絮语

3.7分很难拿到的。生物化学,细胞学,解剖,,,,这些课程,我一门都及不了格。很多麦吉尔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就是因为课程太难,挂科。
本科毕业直升医学院的,只有3%。麦吉尔医学院的平均录取年龄是28岁,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生源是要求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医生是加拿大社会的绝对精英,是可以作为孩子的终身职业追求的。但想通过考试来考取功名,这条路在加拿大很窄。
如果目标盯死医学院,一方面,从初中开始就要准备了;另一方面,要承担4年大学毕业后进不了医学院,而所学专业(如:life science)就业困难的风险。
由于医生这个职业的高收入及稳定性,我家小子去年曾心心念念地想走这个方向,所以也略作了些了解。就我所知,MCGILL的医科在加拿大众多医学院中也属于难读的。不过,起码就安省而言,想进医学院,本科段不一定要读LIFE SCIENCE的。只要大学期间的平均分够高(一般理解是3.8~~4),通过专业入学试(笔试和面试)就可。曾碰到过一个华人男孩,本科读的UWO商科,2010年毕业时候已拿到多大医学院通知书,同时拿到多伦多一个工作OFFER,他告诉我,决定先工作一年再去读医学院。
所谓人往高处走,医生的垄断性高收入自然会吸引加拿大最有竞争力的一群人加入,入门竞争的激烈是不言而喻的。即使进了医学院,起码的四年读书、两年住院医的压力也并非人人能承受;如若走专科医道理,起码又得多读两年,殊不易。专科医生的年收入高到30~40万,不过,听说工作不轻松,精神压力也蛮大。
我家儿子的“宏大理想”早被他不出息的爹妈打消。我们不支持的理由,首先是,他的驱动力纯粹在于“钱景”,医生职业的内容及特性,跟他的兴趣及特长毫不相关。再“好”的职业,如若跟本性违背,都不值得终身追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听说不少关于医学道路的艰辛故事,不希望儿子的青春年华消耗到自己不喜欢的学业上备受折磨。移民家庭相对于许多本地家庭的经济上弱势,使得孩子容易选择“发愤图强”,不过,凡事都要适度为好。赤贫固然是幸福的天敌,但是过度的金钱导向的“志向”本身,也很容易销蚀幸福的本意。
 
B

BRASSEURS

Guest
回复: 伦敦絮语

由于医生这个职业的高收入及稳定性,我家小子去年曾心心念念地想走这个方向,所以也略作了些了解。就我所知,MCGILL的医科在加拿大众多医学院中也属于难读的。不过,起码就安省而言,想进医学院,本科段不一定要读LIFE SCIENCE的。只要大学期间的平均分够高(一般理解是3.8~~4),通过专业入学试(笔试和面试)就可。曾碰到过一个华人男孩,本科读的UWO商科,2010年毕业时候已拿到多大医学院通知书,同时拿到多伦多一个工作OFFER,他告诉我,决定先工作一年再去读医学院。
所谓人往高处走,医生的垄断性高收入自然会吸引加拿大最有竞争力的一群人加入,入门竞争的激烈是不言而喻的。即使进了医学院,起码的四年读书、两年住院医的压力也并非人人能承受;如若走专科医道理,起码又得多读两年,殊不易。专科医生的年收入高到30~40万,不过,听说工作不轻松,精神压力也蛮大。
我家儿子的“宏大理想”早被他不出息的爹妈打消。我们不支持的理由,首先是,他的驱动力纯粹在于“钱景”,医生职业的内容及特性,跟他的兴趣及特长毫不相关。再“好”的职业,如若跟本性违背,都不值得终身追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听说不少关于医学道路的艰辛故事,不希望儿子的青春年华消耗到自己不喜欢的学业上备受折磨。移民家庭相对于许多本地家庭的经济上弱势,使得孩子容易选择“发愤图强”,不过,凡事都要适度为好。赤贫固然是幸福的天敌,但是过度的金钱导向的“志向”本身,也很容易销蚀幸福的本意。
这个有道理。要尊重孩子的志向选择。其实,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加拿大社会,对时代的感触力更加敏感。至于路上的艰辛,不能用40+的人的感觉去指导20+的年轻人的。想想自己年轻时就是自虐得很,就喜欢挑战不可能。再想想我们前辈,年轻时还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上战场。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