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我试着来回答,不对的地方大家补充:

1、毕业成绩表,没有固定格式,自己制作表格,自己翻译,填好成绩后(一般以ABCD之类的来打分,这样简单些)去学校盖章,注意放信封内,信封封口处也让学校盖章,这样的成绩单及信封最好多准备几份,反正小学的成绩单,来加拿大入学,只是一个手续。

2、出生证国内翻译,国内公证即可(这个我肯定)。

3、别忘了带疫苗的防疫针本子,国内翻译盖章(有专门的地方负责换国际防疫本)。


关于孩子,基本上就这三样东西了。

感谢!加分了,马上开始办。: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谢谢charlene,你的回答是正确的,一般在家园上查的资料也是如此。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出身证明,这个也许是终身有用的,所以一定要严格认真按照程序办理。比如将来入籍时,提供的出身证明一定要公证的,一点差错都不行。倒是成绩单、防疫证问题不大,我家小孩(进8年级)三样东西,一样没用;也许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样;进顶尖私校也许成绩单有用。供参考。给charlene加分分了。也谢谢lala,同加分分。
明白了,一定要保存好出生证明!

有问题再来请教!:wdb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首先更正一下,我没有女儿,是儿子一个哈。英语还可以,但也上ESL;就像前面我说的,好一点的半年一年出ESL,差一点2年或多点;我儿子正常,目前还在ESL班上,一年还不到。来之前和刚来时,比较担心他的社会交往,所以特别在意这个方面,现在很好;有不少同学和邻居朋友,最多的社会活动还是体育活动,也和朋友去看电影、公园野餐什么的;我感觉还行,不是整天窝在家那种;比较遗憾的是,因为我们去年参加活动的华人教会内部闹矛盾,活动停了一段时间,结果我儿子现在没有去教会参加青年团契,我觉得很可惜;这边教会的小孩是非常好的一个团体,对小孩的帮助比较大,所以我还在努力,争取让儿子再回到教会去。交朋友的事情,主要还是要时间(第一学期要难一点)和靠小孩自己,家长主要是暗中提供一些机会和支持(比如看电影给点钱吧);活动多、朋友多、习惯正常(不要完全用我们中国成年人的标准去判别)、不厌学,这种小孩一般比较阳光了;这边课余时间太多,所以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非知识性的培训,什么都可以;家长也要多带着孩子走出去,参加各种社会和社交活动;7年级是一个坎,小孩一般会参加大人的各种活动;9年级开始,小孩很多愿意和朋友一起活动了,所以要抓紧哦。当然,一个小孩如果品行好、身体好、学习好,那就是爹妈烧高香了;我是一个大街上的普通人,我儿子比我还普通,所以他就是一个正常的普通小孩,我比较满足了。
感谢你的详细解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的话题。

参加团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儿子当时小,参加的是SUNDAY SCHOOL,有吃有玩,但那时候毕竟还小,我也没多想。

这次来孩子大了,这个社交的问题,是我非常重视的。

教会里的团契,应该是华人教会吧?那些孩子也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有各自的同学,平时的活动,也大多限于华人圈子,是吧?

那孩子如何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呢?有何途径?

俺儿子比较内向,腼腆型,语言可能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性格上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感谢你的详细解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的话题。

参加团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儿子当时小,参加的是SUNDAY SCHOOL,有吃有玩,但那时候毕竟还小,我也没多想。

这次来孩子大了,这个社交的问题,是我非常重视的。

教会里的团契,应该是华人教会吧?那些孩子也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有各自的同学,平时的活动,也大多限于华人圈子,是吧?

那孩子如何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呢?有何途径?

俺儿子比较内向,腼腆型,语言可能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性格上的。

和孩子一起成长,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也在摸索中;先交流交流教会的问题吧。我们在国内受教育多年,一时难以接受教会的东西,但我并不排斥它,而且我觉得对于小孩是好事,参加一些活动,还是有助于他们将来融入这个社会的。关于小孩的团契一般会分为儿童和青年两个团队,你的小孩刚好介于中间,参加那边都可以;他们会来自不同学校,但是同学不会太多,因为教区和学区差别较大。华人参加的教会,一般是华人教会(中文)、西人教会和国际教会三种;当然也有参加佛法活动的;就是华人教会也有说英文的,这种教会中也有不少西人教友;所以参加教会活动最后会参加什么样的社交圈子,取决于参加什么教会的活动;
小孩如何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就你的小孩来讲:1、最好小孩有某项兴趣爱好,比如会乐器,可以在选课的时候直接选学校的乐团;2、你的小孩7年级,选社团活动还不如你先认识几位同学家长,给他选几位同学,你们家长先动起来,相互走动,再带动小孩交往;8年级上中学以后,他们一般还是同学;并且会主动去选择一些学校的活动参加;3、家长也需要走出去,认识几家小孩差不多大的(或略大)朋友,多活动,6-10月的黄金季节,1-2周一次,户外、集体活动;自然扩大小孩的活动范围;有可能,也要和其它族裔的朋友来往,对大人、小孩都有帮助。4、如果给小孩选择社团或活动,要以团队活动并有交流的为主;有助于小孩性格的培养。到8-9年级以后,要逐渐放手,小孩会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家长多是在后面支持、鼓励,他们自己会参加活动甚至自己组织一些社团,比如篮球队、动漫社、游泳队、小型乐队等。以上仅为个人体会,供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和孩子一起成长,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也在摸索中;先交流交流教会的问题吧。我们在国内受教育多年,一时难以接受教会的东西,但我并不排斥它,而且我觉得对于小孩是好事,参加一些活动,还是有助于他们将来融入这个社会的。关于小孩的团契一般会分为儿童和青年两个团队,你的小孩刚好介于中间,参加那边都可以;他们会来自不同学校,但是同学不会太多,因为教区和学区差别较大。华人参加的教会,一般是华人教会(中文)、西人教会和国际教会三种;当然也有参加佛法活动的;就是华人教会也有说英文的,这种教会中也有不少西人教友;所以参加教会活动最后会参加什么样的社交圈子,取决于参加什么教会的活动;
小孩如何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就你的小孩来讲:1、最好小孩有某项兴趣爱好,比如会乐器,可以在选课的时候直接选学校的乐团;2、你的小孩7年级,选社团活动还不如你先认识几位同学家长,给他选几位同学,你们家长先动起来,相互走动,再带动小孩交往;8年级上中学以后,他们一般还是同学;并且会主动去选择一些学校的活动参加;3、家长也需要走出去,认识几家小孩差不多大的(或略大)朋友,多活动,6-10月的黄金季节,1-2周一次,户外、集体活动;自然扩大小孩的活动范围;有可能,也要和其它族裔的朋友来往,对大人、小孩都有帮助。4、如果给小孩选择社团或活动,要以团队活动并有交流的为主;有助于小孩性格的培养。到8-9年级以后,要逐渐放手,小孩会有自己的主见,我们家长多是在后面支持、鼓励,他们自己会参加活动甚至自己组织一些社团,比如篮球队、动漫社、游泳队、小型乐队等。以上仅为个人体会,供参考。
谢谢你介绍得那么详尽,看得出来,也是位很关注孩子心理的家长。

为了让孩子适应加拿大的社会及学校,我在国内给孩子报了篮球训练班,已经练了有一年了,还报了冰球,目前是溜冰基本功阶段。

希望的就是孩子来了加拿大后,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能结识一些朋友,有朋友才有快乐。

你说的教会,我谈谈我的经历,我曾经参加过有半年时间的教会活动,当然,主要也是为孩子有地方玩玩,当时孩子还小,教会的每次活动自然和基督教有关,围绕着圣经,说实话,我不是很接受,信不了,我非常想信,但这是不好勉强的,而且觉得教会的人,说话也感觉特别,三句不离圣经。。。。另外,孩子对基督教也不是很有感觉,那时候小,可能还好点,这次来加拿大,孩子也大了,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喜欢并接受这种方式。

教会分西人和华人的,除了星期日的礼拜活动外,每周还有一次团契,我还真没有把握,儿子会感兴趣。

不知道教会的青年团或少年团里,除了组织学圣经外,还有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除了教会形式外,那就是同学了,其实我倒是很希望孩子在学校里有好朋友。

你所说的家长先走动起来,主要还是指华人家长吧,毕竟西人跟咱们,要保持走动还是有点困难的,除非是孩子间已经约好了。

可能温哥华地区的学校是不缺华人的,在我以前住的EDMONTON,我儿子的学校班级里,是没有中国人的,如果那样的话,那就得靠孩子主动积极去交朋友了,父母是帮不上忙的。是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谢谢你介绍得那么详尽,看得出来,也是位很关注孩子心理的家长。

为了让孩子适应加拿大的社会及学校,我在国内给孩子报了篮球训练班,已经练了有一年了,还报了冰球,目前是溜冰基本功阶段。

希望的就是孩子来了加拿大后,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能结识一些朋友,有朋友才有快乐。

你说的教会,我谈谈我的经历,我曾经参加过有半年时间的教会活动,当然,主要也是为孩子有地方玩玩,当时孩子还小,教会的每次活动自然和基督教有关,围绕着圣经,说实话,我不是很接受,信不了,我非常想信,但这是不好勉强的,而且觉得教会的人,说话也感觉特别,三句不离圣经。。。。另外,孩子对基督教也不是很有感觉,那时候小,可能还好点,这次来加拿大,孩子也大了,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喜欢并接受这种方式。

教会分西人和华人的,除了星期日的礼拜活动外,每周还有一次团契,我还真没有把握,儿子会感兴趣。

不知道教会的青年团或少年团里,除了组织学圣经外,还有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除了教会形式外,那就是同学了,其实我倒是很希望孩子在学校里有好朋友。

你所说的家长先走动起来,主要还是指华人家长吧,毕竟西人跟咱们,要保持走动还是有点困难的,除非是孩子间已经约好了。

可能温哥华地区的学校是不缺华人的,在我以前住的EDMONTON,我儿子的学校班级里,是没有中国人的,如果那样的话,那就得靠孩子主动积极去交朋友了,父母是帮不上忙的。是吧?

我当初去各种教会,不是我信基督,而是我好奇他们为什么信基督,我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在吸引他们,到今天我也没有完全找到,但也有收获,所以我还会继续去关注。另外,宗教是西方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可以不信,但为了孩子或者为了自己,不了解、不参与好像也有不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用发现教会有什么不好。青年团契除了组织学习圣经,还有比如camping、主题party、表演、乐队等,各个教会不一样,我的体会,青年团契吸引孩子的是中间他喜欢的几个大哥哥或者大姐姐,比圣经吸引力大。
家长先走动起来,其实是华人还是西人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到了一个新国家,我必须要走出去,了解这个社会、人、文化、生活习惯,不完全是为了小孩,当然这种走动会帮助小孩结交朋友,避免孤单。我不太清楚你的计划,比如要不要读书、要不要工作,因为读书、工作过程中,一定会结交不少外国朋友的;没有外国朋友也没关系,中国人也很好的,尤其是老移民或native的中国人。认识新朋友的途径很多,教会、图书馆、学校、公司、社区的公园、邻居、朋友的朋友等等,自己主动一点,要认识多少都可能的。至于孩子同学的家长,可以是在学校的家长会,也可以直接问孩子和谁比较好,再问联系方式,主动联系对方家长,表示自己的愿望,如果对方不热情,也不用勉强,但一般都会很友好的。纯属个人观点,希望能对你有一点帮助。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我还有一点体会,就是我在国内的时候对孩子关注太多,这边也有这样的,但许多人并没有像我一样。比如,我有一位朋友,两小孩,就是大冬天我们去滑雪,他们也是将自己3岁的小孩往雪地一丢,就不管了。我观察,最后小孩的鞋、衣服都湿了,冻得鼻涕都流出来了,他们也不怎么管,回到宾馆也不管,直到晚上睡觉。平时朋友聚会,也是这样,把小孩一放,就让他自己玩,根本不用管。我后来仔细观察和分析了一下,好像他们主要扮演的是:“我要带你去各种场合,但去了以后怎么玩,你自己看着办”。每次聚会不管一天、两天还是半天,基本没有看到他们主动去管理过孩子,都是孩子有事找到他们时,才告诉孩子怎么办。明显感觉他们的两个孩子,身体好、性格好。所以,我也在不断观察、学习、改进,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我们的小孩一定不会像我们走过的一样,社会环境、教育、价值观、文化,那都是全新的和不断变化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会认为,顺其自然可能还好些吧。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最后编辑: 2012-05-2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我当初去各种教会,不是我信基督,而是我好奇他们为什么信基督,我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在吸引他们,到今天我也没有完全找到,但也有收获,所以我还会继续去关注。另外,宗教是西方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可以不信,但为了孩子或者为了自己,不了解、不参与好像也有不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用发现教会有什么不好。青年团契除了组织学习圣经,还有比如camping、主题party、表演、乐队等,各个教会不一样,我的体会,青年团契吸引孩子的是中间他喜欢的几个大哥哥或者大姐姐,比圣经吸引力大。
家长先走动起来,其实是华人还是西人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到了一个新国家,我必须要走出去,了解这个社会、人、文化、生活习惯,不完全是为了小孩,当然这种走动会帮助小孩结交朋友,避免孤单。我不太清楚你的计划,比如要不要读书、要不要工作,因为读书、工作过程中,一定会结交不少外国朋友的;没有外国朋友也没关系,中国人也很好的,尤其是老移民或native的中国人。认识新朋友的途径很多,教会、图书馆、学校、公司、社区的公园、邻居、朋友的朋友等等,自己主动一点,要认识多少都可能的。至于孩子同学的家长,可以是在学校的家长会,也可以直接问孩子和谁比较好,再问联系方式,主动联系对方家长,表示自己的愿望,如果对方不热情,也不用勉强,但一般都会很友好的。纯属个人观点,希望能对你有一点帮助。
你说得对,我倒不是觉得教会不好,而是信不了,呵呵!而教会的活动,基本上是学圣经为主(学圣经几小时,让我觉得难熬),连聚餐前还要祷告。。。这些,都使我有点别扭,呵呵!

我真的是恨自己为什么就信不了呢?教会的课,我是从最开始的一直听了半年的。。。

我想有你这样开放的心态,一切都会好的,在加拿大生活,就应该像你这样。

我这次去加拿大,是准备找工作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我还有一点体会,就是我在国内的时候对孩子关注太多,这边也有这样的,但许多人并没有像我一样。比如,我有一位朋友,两小孩,就是大冬天我们去滑雪,他们也是将自己3岁的小孩往雪地一丢,就不管了。我观察,最后小孩的鞋、衣服都湿了,冻得鼻涕都流出来了,他们也不怎么管,回到宾馆也不管,直到晚上睡觉。平时朋友聚会,也是这样,把小孩一放,就让他自己玩,根本不用管。我后来仔细观察和分析了一下,好像他们主要扮演的是:“我要带你去各种场合,但去了以后怎么玩,你自己看着办”。每次聚会不管一天、两天还是半天,基本没有看到他们主动去管理过孩子,都是孩子有事找到他们时,才告诉孩子怎么办。明显感觉他们的两个孩子,身体好、性格好。所以,我也在不断观察、学习、改进,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我们的小孩一定不会像我们走过的一样,社会环境、教育、价值观、文化,那都是全新的和不断变化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会认为,顺其自然可能还好些吧。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各有各的习惯,入乡随俗。

我在加拿大时,看到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很关注,也看到不太关注的,呵呵!

总体上说,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西人家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各有各的习惯,入乡随俗。

我在加拿大时,看到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很关注,也看到不太关注的,呵呵!

总体上说,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要远远高于西人家长。

谢谢你和大家分享了那么多你的观点,加分分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charlene,对不起,给你加不起了哈。是加多了?不知道原因,哈哈。
应该我给你加分才是呢,可惜我不会,反正这分不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流,是吧?我很欣赏你这种开放的态度,积极的态度,这不是高调,也不是豪言壮语。

移民加拿大,往往有你这样品质的人,会过得很开心。

祝福。

继续分享你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关于找工作的,孩子的学校生活等等。

写得很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分享之购车。加拿大生活离不开车,不像国内住在城市,可以坐bus、打出租解决。所以,登陆以后尽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买车、考驾照了。加拿大的车可以简单分为几种:欧系、美系、日韩;欧系最多见的是大众(Jetta)、BMW、BENZ和VOLVO;美系基本是全的,Ford、Jeep、Buick、Chevrolet、Chrysler都有;日韩也是主流车型:Toyota、Honda、Mazda、Nissan、Hyundai、Kia;这边西人大多习惯用美系车(也有不少用日韩车),中国人习惯BENZ、BMW加日系车,我主要就我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登陆以后,确实需要尽快确定买车和考驾照的事情,没有车主要是不方便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我看来,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比如房产经纪一般为了给客人一个好印象、强化自己的工作成绩,都用好车如BMW、BENZ、LEXUS等),安全、经济就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普通人家可供选择的主要有:大众的jetta,ford、toyota、honda、mazda、nissan、hyundai、kia的系列车型。其中,美系和日韩公司的车,多数有三个以上级别,我个人会选择新车销售价在20000-30000之间的中级车型。轿车比如ford的fusion;toyota的camry、mazda6、honda的accord、hyundai的sonata等。suv主要是选择toyota的RAV4、honda的CRV、hyundai的santa fe、kia的sportage等;suv对女生还是有用,座位高、驾驶舒适,后背箱可以装不少东西。如果是家里有两个小孩或者有老人经常来访的话,我会买一个mpv;mpv的车型也主要是toyota、honda、ford、kia等;坐人比较多,外出旅游可以带不少行李和游玩工具。还有这边现在买hybrid车型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是买的camry的hybrid的二手车,确实很省油,平均就在7.5上下;一个月可以省几十一百刀,不少!现在很多公司都出hybrid的车,甚至高档车,比如lexus也出了hybrid的车了。买车可以买新车,也可以买二手车。如果你心理上对二手车不接受,我建议还是直接买新车;如果不排斥二手车,但对私人手上的不放心,可以去dealer买。这边的车,我感觉一般10w公里以内的,真没有什么问题(事故车除外), 所以先买个几万公里的二手练练手胆,也是不错的选择。据我了解,一般新车1-2年后会有三分之一的折价,很划算的。还有就是如果在国内就有车,可以考虑在国内的保险公司开一个无理赔证明拿过来,买保险的时候会有优惠的(一年优惠5%,比如有5年无理赔,可以优惠25%,最多优惠35%),但一定要是真实的,这边会打电话到国内保险公司去查(很容易),千万不要作假。这边保费还是比较贵,平均一个月200左右。新移民国内驾照可以继续使用90天,但需要在这边找一个有执业资格的翻译出个中国驾照的翻译件。考试分为笔试和路考,笔试相对容易,主要是考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两边的规则严格讲,差别不大,路考相对较难,主要是我们在国内驾驶习惯有点问题。所以登陆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规则和驾驶习惯,抓紧三个月时间练习,争取路考一次过关。笔试带上身份证明,随到随考,可以先看书和上网做练习题(练习题和考试题完全一样)。路考要先在网上报名预约,一般会约在1周以后。一次路考失败,可以再约,2周以后可以再考。以上信息,供大家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又来请教了:今天去公证处咨询出生证明,结果被告之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翻译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并公证;二是实体证明,就是通过提供孩子的户口本、出生证明、照片等材料,由公证处直接开证明。
说是两种都行,所以请教下大家开的是哪种呀?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