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你说“开心死了”,不是说你真死了。
你说“恨死你了”,不是你真死了。
你说“我吃饭了”,其实你还吃了汤和菜。
中文中“狗叼婴儿满街跑”,不是说狗要挤满了街上。
这些事情是否发生过,是否当时“狗叼婴儿满街跑”,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可以出来证明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政府到民间,都无法不让人相信整个加国社会对华人的不满情绪。

看案件的调查过程,政府会不会故意低调处理案件暴露出的排华倾向?

现在加国政府还指望着移民新政策能给加国带来财富和劳动力,一旦中国未来走弱,加国政府希望落空,没有利用价值了,鼓励也未可知。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中文中“狗叼婴儿满街跑”,不是说狗要挤满了街上。
这些事情是否发生过,是否当时“狗叼婴儿满街跑”,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可以出来证明

这个和“进入加拿大边检就会像林俊一样被开膛破肚”一样可笑。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几个朝廷五毛,甚至翻墙的五毛,也跳出来代表海外华人。

这些人是大外宣下的
你明白了大外宣就知道了。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64开枪就不用多说了。血债,会有人偿还的

http://www.jxbbs.com.cn/thread-167367-1-1.html

1991年,山东冠县、莘县等地开展“百日无孩”运动,冠县县委书记曾昭起下令全县在5月1日至8月10日之间要无小孩出生。因91年是羊年,当地人谓之“杀羊羔”。计划生育是国策,国人必须遵守,是义务,也是权利。“百日无孩”运动严重违反国策,骇人听闻!1991山东冠县县委书记曾昭起主导的【百日无孩运动】,街上挂满标语,无一例外写着“宁肯断子绝孙,也要让党放心”“上吊给根绳,喝药给一瓶”。动用全部武装力量,让乡镇人员穿上警服,到孕妇就往肚子上踹,一脚下去,一会儿地下一片血,生出来的也要掐死出现满街狗叼死婴的景象。

http://tieba.baidu.com/p/1289378515
此为转帖,内容骇人听闻。更可悲的是,百度搜索“曾昭起”得知此人现在仍是山东省高官。

百度上查到的一些资料:具体时间是1991年5月1日到8月10日,当时的政策是无论是怀孕第几胎,无论是怀孕几个月,一概人工流产。因为当年为羊年,此次运动被称为“杀羊羔”。
主办者是冠县县委书记曾昭起,莘县县委书记白某。

我记得,
那一年我正好在城关中学初中毕业,记得当年很严,该生的不该生的都不能生,查到了立即拉去县医院强制给孕妇扎针,计生办私自抓了很多老人和怀孕女人的兄弟姐妹,甚至叫亲家母打女儿公爹的脸的事计生办都办的出来。
我记得,我们家属院常常有狗叼着死小孩到处窜!
医院的锅炉房专门有口深井扔死小孩用,我们还在井口往下面看过,那股腐尸味差点把我熏晕!
满大街都是小帐篷,都是被迫来医院结扎、人流、打胎的
当时的县委书记是曾昭起,是莘县董杜庄名老模曾广福的二儿子,他是此事件的直接策划导制造者,后升任聊城行署副专员,荷泽行署副专员(相当于副市长),听说后来调任省二轻厅厅长.
我记的那一年好象是属羊的,有两万多小孩被杀,有一个乡的人口,医院里有个井都填满了,到处都是小死孩,医院里流产的人住不下了就在街上搭帐篷,搭了一条街,二十年了小孩都不知道的,难为还有人记得,两万个冤魂啊,你们还记得曾昭起吗?
我是转的冠县贴吧,谢绝追捕。

你说“开心死了”,不是说你真死了。
你说“恨死你了”,不是你真死了。
你说“我吃饭了”,其实你还吃了汤和菜。
中文中“狗叼婴儿满街跑”,不是说狗要挤满了街上。
这些事情是否发生过,是否当时“狗叼婴儿满街跑”,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可以出来证明。好比林彪死亡的照片我们谁也没有见过,但是谁也否认不了副主席摔死在外逃中。
我看到薄自己儿子在海外,老婆还成了“薄谷开来”,但是却有一帮国内最底层的人对他感恩戴德,我觉得蛮悲唉的。


自己看看!
吹牛也要懂点常识:
看见孕妇肚子踢一脚是什么后果?医学常识有吗?

医院井里填满小孩,医生不懂污染、疫病知识?他们医生还敢上班吗?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二万幼儿事件,凭常识我想这事可能是:过激的计划生育风是有的,也有可能一些计划外的被"强制"了。但是说有二万?我想这是胡说:
试想一个县的人口有多少,这个县有多少人口我不知,反推一下:一个县假设每年出生的是相对平衡的,那么每个年龄段在这个社会中占的人口比例就是人期望寿命的倒数。就是说,如果人的寿命是70岁,每岁的人占的比例就是70分之一。
二万小孩,还不是一年时间搞死的(几个月),假设是一年内全部的幼儿都处死了,那这个人数应该是占这个县人口的70分之一吧,那么这个县应该是一个一百四十万以上的大县!
是这样吗?查一下百度就知道了。再问一下那一年有没有出生成活的人,答案就是一个……
事情被放大了N倍!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怎么修饰语都是“满大街”?
英文是咋说的?
申请难民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比一个夸张离谱。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怎么修饰语都是“满大街”?
英文是咋说的?
申请难民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比一个夸张离谱
真是那样,以这个来申请难民的,真是“不要脸”了:wdb23:
 

霜岳

宅男战记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我看到的上海一片繁荣,和谐盛世”,所以中国就是和谐盛世。

同理。

我生活的加拿大地区人人对我谦和有礼,大家不插队,不随地吐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无论是同胞还是老外,都能做到热心助人,严于律己。所以,根本不存在神马“海外排华浪潮”。
 

五十老头泡网吧

Guest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每个民族都可能有自己的创伤,如果你在以色列人面前大谈纳粹集中营,他们会高兴吗?

我的一个同事是亚美尼亚人,我知道亚美尼亚历史上遭受过土耳其的种族清洗,我只是委婉地说你们以前和土耳其有过不愉快,他马上向我提起元朝蒙古对中国的屠杀,算扯平了。

别人民族的伤痛不要随便提起,这对别人不礼貌。别人也不会轻易提到我们的伤痛。

同样,自己民族的伤痛不是用来向别人展示的,是用于记在心上,并在关键时候见之于行动的。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每个民族都可能有自己的创伤,如果你在以色列人面前大谈纳粹集中营,他们会高兴吗?

我的一个同事是亚美尼亚人,我知道亚美尼亚历史上遭受过土耳其的种族清洗,我只是委婉地说你们以前和土耳其有过不愉快,他马上向我提起元朝蒙古对中国的屠杀,算扯平了。

别人民族的伤痛不要随便提起,这对别人不礼貌。别人也不会轻易提到我们的伤痛。

同样,自己民族的伤痛不是用来向别人展示的,是用于记在心上,并在关键时候见之于行动的。
:wdb10::wdb45: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这些人是大外宣下的
你明白了大外宣就知道了。

吹牛没边了!
你知道一个宫外孕,不及时救治会是神马后果吗?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我看到的上海一片繁荣,和谐盛世”,所以中国就是和谐盛世。

同理。

我生活的加拿大地区人人对我谦和有礼,大家不插队,不随地吐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无论是同胞还是老外,都能做到热心助人,严于律己。所以,根本不存在神马“海外排华浪潮”。
霜岳老师最好谈谈医院深井填满死婴,会不会发生污染。疫病?

看见孕妇肚子踢一脚会不会大出血,危及生命?

满街狗叼死婴,是神马战争场面?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排华?楼主这几天种摸哪?
老是装蛋蛋让人打就没有劲了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一个家庭,晚上商量看什么电影,那是家事。
但是如果商量晚上如何虐待自己的小孩,警察应该介入。这不是家事。
当今世界的民主国家普遍认同“人权高于主权”,我也觉得人权更高于某些人的面子。

我听说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好像是鲁迅说的?不特别确定),说国人是“死要面子不要脸”,当然我并不见得完全赞同这个说法,但是觉得有点意思。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没有必要激动。

我最烦有人举这种例子,不得不出来说两句。

首先,你发现邻居家有人打孩子,或者你看不顺眼的一些家事处理方法,你能去管吗,警察都知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不要说拿着枪,给人家换个家长。

第二,就算美国说我不怕挨骂,就要当警察越过主权管管别人家的人权,那世界上有好多落后的国家存在极野蛮的习俗,很多是国家法律允许的,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代社会仍然是根深蒂固,最低级的贱民人权受到极大侵害;非洲一些国家给女童做割礼,严重侵害儿童的人权;中东一些国家如沙特,法律禁止妇女上大学、考驾照,要有家里的男人陪同才能在公开场合露面,严重侵犯妇女的人权。这些不要说中国,连北朝鲜也不存在的侵犯人权的行为,美国为什么不管呢!

中国的警察接到家暴的报警,不会看对方家庭和派出所价值观是否相同,是否需要遏制,是否构成威胁,才决定是否要出警吧。
 
回复: 在海外,反共浪潮顺理成章地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wdb10::wdb45:我一直有这个预计和担心。
在海外,反共浪潮逐渐向排华浪潮演变。
老百姓才没搞得那么清楚呢,台湾人,香港人,什么党,真主党,基地组织。
我如果看到阿富汗人总躲得远一点。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