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律师专业角度看穿孙维>>>>> 【转载自
@玫瑰成灰[FONT=����]】[/FONT]
[FONT=����] 孙维的声明里问题非常多。大家知道人的思维有从自己立场角度出发的一种定式,一个犯过罪实施过投毒行为的人,与没有投过毒的人,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是不同的,人的思维经过自我训练可以很严谨无漏洞,但是思维定式由于自己的立场无法改变角度。 [/FONT]
[FONT=����] 孙维的声明里把这么一起已经被明确立案过的投毒犯罪案件,她当年被逮捕过,涉嫌的罪名一定写着投毒罪,她在这些文书上都必须签字,她一定非常清楚地看到过投毒罪这个罪名,但她在声明中就偏偏写成中毒案件,她在刻意回避投,为什么?她为什么这么害怕投毒二字? [/FONT]
[FONT=����] 我是一名律师,长期分析证人证言以前被告人的供述和陈述,我在执业当中发现,我办过的每一位死刑案件被告人,他可以花一整个上午跟你说这个事情的前因和后果,谈得非常详细,但却避而不谈杀人发生的现场的情况,一旦涉及到核心关键问题,就卡壳,她可以详细谈她的爷爷,谈其他这个那个,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但就是不谈与朱令被投毒相关的任何细节!包括凤凰卫视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也提到过,说她可以详细讲出某天的天气,却一涉及到关键问题就答非所问,含糊其辞。最后连同情她的现场记者也高度怀疑她是凶手,采访中断,她扬长而去。 [/FONT]
孙维的声明中有许多漏洞,其中她讲到朱令返校后煎药并不在宿舍,她竟然清楚记得朱令要煎药,且不在宿舍,可见对她生活轨迹极为关注,她讲这个细节的目的,意在暗示网友,她可能并不是在宿舍被投毒的,完全有可能在别处。这其实就是一种投毒人的才有的特有的思维定式,只在在宿舍里投过毒的才会这么转移视线,因为她希望把投毒的现场转移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的宿舍外,没有投过毒的人首先关注到底是谁投的毒,而不是在哪里投毒,然后是怀疑所有其他人有可能投毒,包括自己的室友每个人在没有投过毒的人眼里全是嫌疑人,但是她不怀疑任何自己的室友,而是重点暗示犯罪现场不在宿舍。这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思维定式,只有投毒人才有。
[FONT=����] 我读大学的时候,对面宿舍发生多起失窃案件,今天丢吃的,明天丢饭票,钱,后天丢照相机,在没有破案前,室友们关系极紧张,没有偷东西的同学之间互相怀疑,但是孙维的室友无条件高度一致团结,她们凭什么不互相怀疑,当发生投毒案后?因为她们一定有着一个共同的利益,这个利益导致她们至今还团结一致,这种团结绝对不是人品过硬值得相信,而是她们知道谁是投毒的人,所以她们才如此放心地拧成一团。[/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