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我想你是没在北京待过吧?除了四川就属北京的川菜地道了,北京好的川菜馆从辣椒花椒到老板厨师服务员全都是四川过来的!全国有名的川菜馆几乎也都是北京开始发家的!:wdb5:

我现在就待在北京,8岁到了北京,待了快40年了...我去吃北京正宗川菜老字号“豆花庄”的时候,你几岁?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现在北方普遍都吃辣椒,中国不吃辣椒的地方仅剩下江浙和闽粤,包括你去过的韩国也吃辣椒,对吧?

陕西出名的不是辣椒油,是干辣椒...
唉,陕西人出来吱一声!:wdb9:我吃过得的辣椒油还就是陕西的好!——个人偏好!我只是对你那句北方学校没有辣椒油而已,不是争第一!吃饭这个东西纯粹是习惯问题,不存在第一第二的,个人的口味是非常自我的,根本就不是北方南方能区分的!:wdb10: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唉,陕西人出来吱一声!:wdb9:我吃过得的辣椒油还就是陕西的好!——个人偏好!我只是对你那句北方学校没有辣椒油而已,不是争第一!吃饭这个东西纯粹是习惯问题,不存在第一第二的,个人的口味是非常自我的,根本就不是北方南方能区分的!:wdb10:

我说的可是实话,北京学校里就没有辣椒油,除非自己去买,那时候南方同学很多都是从家里带过来辣椒油,都特宝贝似地藏的死死的...一个学期就指着这个活命呢...呵呵。

应该不是陕西辣椒油好,而是做辣椒油的干辣椒好。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我说的可是实话,北京学校里就没有辣椒油,除非自己去买,那时候南方同学很多都是从家里带过来辣椒油,都特宝贝似地藏的死死的...一个学期就指着这个活命呢...呵呵。

应该不是陕西辣椒油好,而是做辣椒油的干辣椒好。

你说的可是北方的学校没有辣椒油啊?:wdb5: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小时候电视节目不多,又不能上网什么的,随便看过几次,实在是因为没得选。
长大了,节目丰富了,早就忘了什么春晚。
现在看起来,春晚跟北方那些耍猴,街边卖杂技没什么区别,一般广东人应该很难接受。

广东人家庭基本就没几个看春晚的,除了有北方血统的。以前小时候就是出去疯玩,烧炮竹烟花,去亲戚家拜年,吃团年大餐、糖果糕点,看春晚没听人说过。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你去了广东,广仔们招待你吃猴脑,盛情邀请你去挑一只猴子,来到笼子跟前,你抬起手臂,慢慢指向一只睡眼朦胧的猴子,其它猴子立刻向后躲闪,同时推搡那只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猴子,等那猴子明白过来,腿都软了,一个壮汉过来,拽住猴子的脚丫子往外扯,说道:今天该你啦!你是不是也要祈祷这辈子千万不要变成猴子?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你去了广东,广仔们招待你吃猴脑,盛情邀请你去挑一只猴子,来到笼子跟前,你抬起手臂,慢慢指向一只睡眼朦胧的猴子,其它猴子立刻向后躲闪,同时推搡那只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猴子,等那猴子明白过来,腿都软了,一个壮汉过来,拽住猴子的脚丫子往外扯,说道:今天该你啦!你是不是也要祈祷这辈子千万不要变成猴子?

吃猴脑这个陋习应该是百多年前啦,我爷爷那辈的人都没吃过,都是口耳相传的,据说是两湖两广的猎人这样吃过的,现在还有谁那么残忍啊?也不卫生是不?广东人过年一定吃鸡的,我记得八十年代初过年就都家家有鸡吃了,所谓“无鸡不成宴”,现在更是高级的海味鲍参翅肚、发菜蚝豉猪手过年了,开年的时候也有讲究,要有鲮鱼,取有零有余的意头;有年糕发糕,取年年高年年发的意头;还有油角、煎堆、蛋散,比饺子做得还精致,馅是花生芝麻白糖。这就是广东人传统上大致的过年习惯。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也许在广东有人吃猴脑, 但猴脑菜肴完全不具备广东的任何代表意义.

中国有人杀人. 中国人都是杀人犯??


而传说中的活吃老鼠"三吱儿"更加明显只是某人别有用心的杜撰的.
因为广东话广东话菜绝对不可能"儿"来"儿"去的, 这明显是北京区域风味的话.

http://news.sina.com.cn/s/2003-08-16/04021552514.shtml



 对于“广东人吃野味非常野蛮残忍”这种说法,范七叔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他说,野味菜是粤菜文 化中的一个特色。至于广东人吃野味非常野蛮这种说法,范七叔非常不赞同。他说这其实是对广东人的一种误解。比如说,民间就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广东一带曾经 流行过吃猴脑,而且吃法相当残忍。一个石头做成的桌子,.....范七叔说,其实他入厨几十年来,一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做法,纵使是粤菜的许多老行尊和老前辈,也没有听过或是见 过这样的做法,“但是这种说法在全国广为流传,而且添油加醋,对广东人实在是不公平”。

同感!广东人对菜肴的制作非常精致,还有人说广东人吃老鼠,都是对广东人的误解,以讹传讹!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没办法,中国各地都是有历史的,历史造就了这些差异,普通话的普及是为了方便大家彼此交流,以前没有无线电,没有电视,没有电影,大多数人都是与生活中同种语言的人打交道,所以就不需要一个通用的语言工具,只要大家能看懂汉字就行了,随着公共通讯的普及,才有了普通话的推广,人的流动越来越需要一种语言工具来交流,这本来不是对地方文化的摧残,但就有人这样思考问题,所以我说是狭隘的。

真不瞒你说,历史拐点弯,差点大伙都要说“鸟语”了。
孙中山曾经想定粤语为全国统一语言,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最接近古汉语,普通话其实不少是满洲话和北京方言来的。那些辛亥元老又很多是老广哦,后来国会有些人考虑要照顾北方人情绪,就定北京话为普通话啦!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实话实说,南方在吃饭这个问题上确实比北方讲究一些,也更丰富。

是有历史渊源的,北方中原多战乱,以前古代糖和盐一般都很难吃到,盐更是管制品,江南富庶,岭南盛产甘蔗,南方都能搞到些海盐,所以很多甜品兴起于江南一带,如江南的桂花糕,岭南的糯米糍…,人民在南方能过上休养生息的生活,饮食自然比北方讲究,全国大饥荒时北方饿死很多人,广东不少人还能吃上白米饭和肉,靠的是海外华侨和一直以来较好的基础。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我倒是觉得看不看春晚和喜不喜欢吃饺子,未必一定就是一回事儿。喜欢吃饺子的,就一定喜欢看春晚?我就不是。我一直都吃饺子,因为父母北方人,从小在家养成的饮食习惯,平时也会吃饺子啊,从来不觉得吃饺子必须和春晚联系在一起,也不会因为春晚的屏幕上煮饺子了就感觉特亲切。

跟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是必然。虽然那不合南方人的口味,那还有三观呢?我是北方人家庭出来的孩子,完全听的懂那些相声笑话小品,不是方言或者地域文化的问题。

我不喜欢看春晚,却特别喜欢看“东北一家人”,也听得懂东北人的幽默,不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哈哈。
 

借的马甲

Guest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我想你是没在北京待过吧?除了四川就属北京的川菜地道了,北京好的川菜馆从辣椒花椒到老板厨师服务员全都是四川过来的!全国有名的川菜馆几乎也都是北京开始发家的!:wdb5:

+10
个人觉得北京的川菜比四川的还好吃(非正宗)
很多地方特色菜都是
比如现在特火的西北莜面村你到西北找一家比它全活比它好吃的来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以前公司里有个湖南姑娘,吃饭没辣椒就绝食...我就奇怪了,隔了一个韶山,怎么湖南就和广东饮食这么大差别?川菜麻辣是因为花椒,贵州的酸汤鱼就是有名的酸辣,湘菜就是一个辣!辣!辣!湖北的九头鸟餐厅也搞出全国连锁。

我家里做菜不放辣椒,我平生第一次吃辣的东西,是在西安我爹领着我去看捉蒋亭的时候半道买了一碗凉皮吃,妈唉...脸都木了!

湖南和广东虽近,水土相差太远,饮食口味和水土关系很大。粤北就和湖南口味一样,都爱辣的,因为水土寒凉,越往南走越受不了辣,在珠三角长吃辣很快就小命呜呼了!
 
回复: 有没对看春晚没有任何兴趣的?

湘菜的辣比较直截了当,有些菜我也受不了。湖北人、江西人也喜欢吃辣。有一次我在武汉路边摊吃热干面,一碗面就加了绿豆那么大一点油辣椒,结果一碗面就吃了一口。

最辣的应该是广西,听个湖南人说桂林那边的人比他们还辣。反正好几个省份都吃辣,我是吃不出区别,除了麻辣味知道,倒是全部食物都一个味道了,所以不欣赏辣菜。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