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新:参加殡仪馆举办的烛光晚会)

冰熊说,“我英语不好,对老外的话只会回答YES 、NO,即使做搬家公司,还是按中国那一套行事,但老外能将就我,我反而感觉是老外工人的汉语不行,而不是我英语不行。我认为自己有强势的方面,就能主导文化,而不必去适应别人。别的移民都讲溶入加国,但我觉得溶入社会与我好像没多大关系。”说白了不就是“我的地盘我作主”么。


做搬家公司也不容易,有时冒雨顶雪搬家,有时连续搬家10多小时;因油箱盖没上锁,丢过半箱柴油;刚开始还因货车禁行被罚过250刀,几次被罚后冰熊得出八个字的教训:小心谨慎,守法驾驶。有个金发丑女欠400多元搬家费不给,遇客户懒帐也没辙。

冰熊1.jpg
 
来自北方的的纯爷们也有细腻的一面,冰熊情商挺高,人情事故看得多,遇有家庭闹矛盾的客户,他搬家时顺带做思想工作,给客户来点心灵鸡汤什么的,无形中也圈了一批客户粉丝主动为他推荐业务。冰熊总结说,在爱城四年为顾客提供专业正规的长途搬家运输,他感觉生活已由完全陌生到全面从容的状态了。如果从经济的角度看,爱城比卡城赚钱更方便,在卡尔加里时,他身边的多数人都在谈如何找个糊口的工作,到爱德蒙顿后周围聚集的都是有头有脑的人,生活格局变了,生意的根基更牢了。
 
但冰熊说这些都不算什么,这只是他“想得到,做得到”的证明。提起唯一的儿子才让他的骄傲溢于言表。他当初登陆在卡尔加里,本来打算稳定后去温哥华发展,后来儿子考上了阿尔伯塔大学,他和老婆去爱德蒙顿看儿子,见儿子每天忙着上课、助教,还要自己做饭,宿舍像狗窝一样,当爹的当场改了主意,把家搬到了爱城。儿子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从小学就开始各种跳级,今年18岁就已大学毕业了。在毕业前收到了比利时、瑞士、德国多个学校的录取OFFER,九月份就去欧洲最好的理工大学读研了。冰熊说担心儿子学习太辛苦,更希望他喝酒泡妞多参与社会(这就是他说话的风格,信不信由你)。
 
冰熊的目标还是想去温哥华发展,感觉那里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冰熊在微信群里的昵称叫“来去如风”,不知是否隐含其搬家速度,行事风格,抑或是异于常人的逆向思维,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来自北方的硬汉一改网络上玩世不恭的形象,正在真实、自信地实践着自己所有的梦想。

冰熊2.jpg
 
移民后搬了四次家

移民十年,算起来搬过四次家了。期间还有一次搬家演习,因卖房遇买方反悔还还打了一场官司。老话讲“穷搬家,富挪坟”是指搬家会扔掉很多物品,东西会越来越少,谓之越搬越穷,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搬家可舍弃包袱,换种活法,如同电脑系统更新升级,让生活重启。

 
第一次搬家,安身立命。十年前刚登陆时,我家租房住在独立屋的半地下室里,初到异地就可安居,我们很知足。一年后房东家换房,我们作为房客随房东一起搬进了更大的独立屋。当时两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为了各自方便,房东把带卫生间的主卧让给我们住,那本是留给他们在国内临时来小住的父母的房间。作为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和房东一家住在一起,我们很快了解了许多生活信息。

第二次搬家,安家立业。两年后,我们买了两室一厅的公寓,先安家,再立业。这期间,女儿从入学到硕士毕业,从工作到结婚,需要家长操心的事我们差不多都完成了,我和曙光的工作也逐渐稳定。房贷也很快还完了。这时我们就想再换个面积大一点、交通更方便的房子。

第三次搬家,安稳过渡因为只是想改善条件,并不急于换房,所以在卖掉旧房后,决定先租房过渡,直到买到合适的房,于是有了第三次搬家,重回独立屋半地下室的房间里,重新体验了大半年的房客生活。与刚登陆时不同的是,当初打开简单的行李就开始新生活了,而作为过渡期的房客,一切都要保持临时状态,准备再次搬家,打包的箱子都不能拆开,所以能从简的从简,生活像在旅行中。因为没有要收拾打理的家务,那段日子也让我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周末多逛了大温好几个公园。


第四次搬家,安居乐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等到了全家人都满意的房子。在2016年末那几场大雪到来之前,我们又搬进了新家。现在的高层公寓是在一次OPENHOUS上一眼看中的。我们几次搬家都是因生活需要,没考虑房价升值投资理财等其它因素,只求住得舒服。新家虽距市中心较远,但近天车站,让我充分体验了交通的便捷。楼层高高在上,透过家里的落地窗可观看到300度的景色,视野辽阔,菲沙河及对岸本拿比的幢幢高楼可见,夜晚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虽说每月440多刀的管理费有些小贵,但尚负担得起,所以也可接受。
 
20多年前盖的高楼都有共同的特点,房间格局较近年新盖楼更人性化些,布局合理,1200尺面积没有浪费的空间。水泥结构房还有一个好处是隔音效果好,说话声音大点也不担心扰民,在室内走路重些也无妨。连倒垃圾都考虑到我等懒人的需要,在每个楼层设有垃圾通道,日常倒垃圾不用下楼,很是方便。不过按环保要求分类的垃圾要送到地下二层的垃圾房,垃圾房里宽敞整洁如自助超市,不同分类的塑料桶及铁箱排列两旁,电池废灯管都有专门台子摆放回收。食用垃圾箱则单设在车库尽头的通风口处,要走很远,但我发现里面残羹剩饭装得很满,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定。
 
感谢前屋主,为我们留下干净整洁的房间,连墙上原有挂画的钉子眼都处理抹平了,我们甚至都没有需要修修补补的地方。交房那天,前屋主还带我们楼上楼下仔细交代好每样事。我们只清洗了卧室的地毯,就带着行李入住了,旧家具扔的、捐的都处理掉了。

前屋主是生活精致的人,所有家用设备电器几乎都更换过,如新,且所有装饰都选用上等品质材料,用起来舒适方便,假如让我们自己重新装修布置,肯定达不到现在的效果。总之新家处处满意,甚至超出预期。我们没有家务可打理,总会错觉是在旅途中住在酒店宾馆里。
161532171661471330.jpg
 
扑面而来的温暖,不仅仅因为有我喜欢的壁炉,我们搬家那天正赶上大楼召开每年一次的业主会,邻里聚到活动室吃披萨,听管理员总结报告。在陆续到场的七八十人中,各国籍各族裔各种肤色的人都有,就像小型联合国代表会。听说我们是当天才搬来的住户,邻居们热情欢迎,有人戏说今天就是特意为我们召开的欢迎会。没有预约,不早不晚正好被我们赶上,只能是上帝的安排。
521552279403484171.jpg
 
楼里百多户人家,老住户占绝大多数。虽然各家各户没有互相串门的习惯,但人情并不冷漠,每天在电梯里遇到的人都互相打招呼,老邻居们都相熟,一眼看出我是新来的生面孔。搬家不到半年已参加了两次休闲聚会,一次是吃披萨,一次是草莓茶话会,主要内容就是邻居见面、聊天沟通,据说每年夏天还有烧烤聚会。看来住在这多元文化聚集的楼里,水泥墙也不见得隔断人情。

我和曙光都是知足常乐的人,除去平日打工、外出参加活动,很享受宅在家里的时光。泡上一壶茶,静观窗外景色变幻,看大雪纷飞小雨绵绵,看白云在眼前轻轻飘过,看晚霞映红西天,时而大雾从菲沙河上升腾移来,在楼层中间穿过散去。买来开花的盆栽放在阳台上,即可欣赏三个季节的鲜花灿烂。

都说在温哥华居不易,房价高,生活成本高,但我们靠打工挣钱的普通移民过得似乎也算相当凑和。

901499093894875735.jpg
 
西北方向景色变幻无穷。弯曲的小路,大片的树林,横流的河水,对岸的民宅,远山上的白云……
西北白云.jpg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