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新:参加殡仪馆举办的烛光晚会)

图片_20230811213410.jpg
 

附件

  • 图片_20230710191045.jpg
    图片_20230710191045.jpg
    284 KB · 查看: 1
  • 图片_20230730204257.jpg
    图片_20230730204257.jpg
    125.8 KB · 查看: 0
  • 图片_20240202123021.jpg
    图片_20240202123021.jpg
    130.8 KB · 查看: 0
图片_20240331223248.jpg
 

附件

  • 图片_20231011205734.jpg
    图片_20231011205734.jpg
    129.6 KB · 查看: 0
  • 图片_20240312213353.jpg
    图片_20240312213353.jpg
    154.5 KB · 查看: 0
  • 微信图片_20221019204636.jpg
    微信图片_20221019204636.jpg
    134.7 KB · 查看: 0
王锋画_20211217215802.jpg
 

附件

  • 微信图片_20221029183129.jpg
    微信图片_20221029183129.jpg
    321.2 KB · 查看: 0
  • 微信图片_20221130184926.jpg
    微信图片_20221130184926.jpg
    1.3 MB · 查看: 0
  • 微信图片_20230125230817.jpg
    微信图片_20230125230817.jpg
    1.4 MB · 查看: 0

紫藤花开时节​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春天尚意犹未尽,夏天已匆匆来临。五月初正是紫藤花开的季节,附近公园里的紫藤花已垂满花架,妆点一条淡紫色的长廊。阳光下,串串紫藤热烈奔放,灿烂夺目,美得一塌糊涂。刚进入五月中旬,绿叶便填充了紫色花穗的空间,预示着这一季的鼎盛花期已过了。紫藤花的绚烂虽然短暂,却已足够精彩,人生当如此,生如夏花之绚烂。
图片_20240514184033.jpg
 
著名诗人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生如夏花》这首诗出自他的代表作之一《飞鸟集》。诗中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礼物,追求生命中的美好,让生命如同盛夏的花朵一般,全力绽放。
图片_20240514183650.jpg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些遗憾和不完美,无论悲伤还是欢乐,我们都要淡然接受,让生命之花在心中永不凋零。即便面临死亡,也不要悲哀畏惧,要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静静地接受生命的所有结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只要我们尽力去追求,经历过生命的美好,就不会有遗憾。
图片_20240514183656.jpg
 
《生如夏花》

作者泰戈尔

(一)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图片_20240514184041.jpg
 
(二)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娇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图片_20240514184002.jpg
 
(三)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图片_20240514184441.jpg
 
(四)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图片_20240514184200.jpg
 

工友的故事:活宝主管​

我在WestBond 医用纸制品公司工作了12年,直到退休,这期间我陆续写过十多位工友同事的故事,作为移民生活的一部分,都已收录到我的三部书中了,这其中唯独缺了我们主管的故事,而在我的打工经历中如果少了主管的故事就不算完整。公司里的同事十几年已换了好几茬,而从我到公司报到时起主管就在,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十几年如一日,因为太熟悉了,所以不知从哪说起,现在早已过退休年龄的他,仍继续留在公司上班。我现在补上这一章,只为将我十几年的打工生涯记录划上个圆满的句号。
 
WestBond纸制品公司成立于1989年,员工最多时有三十多人,规模不大,却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为医疗保健、长期护理、酒店航空等行业生产一次性纸制品,客户以美国为主,从财富 500 强到本地中型公司都有。会做生意的意大利籍老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开发新客户和增加新项目上,公司内部管理程序十分简单却非常有效,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内耗。当初我选择这家公司,且一干十几年,除了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都比较适合我以外,人际关系简单是最主要的因素。

我们每天上下班打卡作为考勤,当天生产任务单挂在白板上,谁操作哪台机器、用哪种原材料、什么型号的包装纸箱,都一目了然。在足球场那么大面积的厂房中,每人负责一台机器,只要按时完成每天的生产量,有任务单作为考核,无须监督。除非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时,办公室才会利用交接班时间召集早晚班工人开会强调一下,员工临时请假或休带薪假时,也是填张单子就OK,除了工资涨得比较慢,该有的都有不必争。我们每天最多面对的是旋转运行的机器,以及亲手加工出的各种成品医用纸,所以我才得以有闲置的脑力,边打工边写出了记录移民生活的《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三部系列书,手稿一大撂,键字一百多万。
 
言归正传说正题。我们晚班的主管名为斯丹,他是最早跟随公司老板创业的老员工。2009年我来公司报到时,斯丹刚被任命为主管(后来因为经常与早班主管互推责任,互相扯皮,公司又取消了这一级管理,由生产调度汤姆代管 ),对我和另一名华裔女工还算比较关照,因为我俩干活认真从不耍滑,服从分配从不惹事,一句话概括就是素质比较高,自我管理能力强,从不给别人找麻烦,所以斯丹和我们相处融洽,说话也放松。而我们也会在表面上维护他“主管”的面子,否则他会不高兴。
 
差不多与我同时进公司的华人温迪是在澳洲求学毕业的硕士,为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我俩经常在班后等车乘车时对当班看到听到的一些人和事进行探讨确认,以便了解熟悉公司的方方面面,为避免提名道姓,每个被提到的人都被我俩冠以中文代号,比如:披萨(曾在披萨店工作过)、小老师(在菲律宾时是数学老师)、俄罗斯(来自俄罗斯)等等,斯丹则被我们称为“主任”。后来关于主任的话题越来越多,我俩就更热衷于分析主任独角滑稽戏的剧情,以消磨等车的时间,乐此不疲,他的有些行为和动机我们过几年后才悟出谜底。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