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36:再次遇到了择校问题
[FONT=宋体]按照女儿这学也上上了,入学的故事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可是转过年来的春天,“择校”的话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每年的三、四月份,[/FONT]BC[FONT=宋体]省的中学就陆陆续续开始安排学生们选择下学年的课程了。如果有转学的意向,也多在这个时间动手,提前联系好新学校,以免耽误在新学校选课。因为女儿是属于跨片儿借读的,人家学校领导就把女儿找去询问:下学年是转回本片儿归口的学校呢?还是继续在本校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看起来加拿大中学的这个“划片儿归口”制度执行得也有漏洞:就是开始入学时审查得仔细,不打马虎眼,一旦你进去了,就没人再管你家是不是属于这个管片儿的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一直在这个学校读下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这个问题首先要征求本主儿自己的意见。女儿的态度很明确:不想转。太太的也认为转的必要性不大。我的态度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暂且打住,在亮明态度之前,先借着这个问题再谈一谈我对“择校”的看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我也是一俗人,跟其他华人移民家长一样,我也曾经很关注过那个“择校宝典”由某研究机构发布的“[/FONT]BC[FONT=宋体]省中学排行榜”。我发现他们的中学排行很有意思,历年相比,起起伏伏变化很大。先把私校放在一边,单说公校。比如近一两年列治文市排名最高的一所中学,对比四五年前,竟然窜升了七十余位!仅凭这一点,我就认为当地所谓的“好校”与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国内的那种好校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好校是有传统的,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起伏。果然,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了加拿大公校的管理体制与中国国内的区别,这一点已在《移民杂记[/FONT]32[FONT=宋体]:中国的“重点中学”制度也“移民”加拿大了?》中讲过了,不在赘述。但是,人家那个排行榜毕竟也是通过一大堆数据统计出来的,各学校之间存在差距这个事实谁也否定不了。我就纳了闷儿了:同是在一起生活的“多胞胎兄弟”,做学校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FONT]
[FONT=宋体]对于这个疑问,首先给了我一点启发的,还是那个发布排行榜的研究机构。人家在自己的报告中承认:造成公校与私校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源问题而非学校自身的问题,因为私校在选择生源方面有较大空间,而公校则没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顺着这个思路我往下想,公校与私校之间是这样,那么公校与公校之间有没有生源问题呢?不知道是那个研究机构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有意回避掉了。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这个话题说下去就有点敏感了。公校的生源是按社区划片儿归口。是社区就难免有“好”与“差”的差异。除了这一层,对温哥华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说,社区还有一个族裔聚居的问题。社区居民的社会阶层、族裔,这不就是公立学校生源的区别吗?公校生源的这种区别,会不会导致他们在排行榜上排名的差异呢?答案是一定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五、六年之前,列治文的公校在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是位于城市南部的[/FONT][FONT=宋体]McRoberts[/FONT][FONT=宋体]中学和Steveston中学。了解一点列治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的居民社区就是依托南部的渔港,从Steveston一带发祥的。长期以来,列市的南部社区比北部更成熟、更有底韵,这种南北差异造成的生源上的区别,不可能不影响到那时的公校排名。但是到了近几年来,随着市中心大量高层公寓的出现、随着城市西北部几个所谓“高档社区”的崛起,列治文的居住重心、文化重心已经逐渐北移,这种现象迅速反应到了那个排行榜上:最近的两三年,列市排名最高的公校已经变成了市中心的Richmond中学和西北部的Burnett中学了。不得不承认,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子女,是左右这个排行榜变化的有生力量。咱没有地域偏见,也不搞种族歧视,中国孩子擅长考试,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这完全是拜应试教育以及家长的高期望值所赐。分析Richmond中学在排行榜上高速窜升的原因,恐怕很难排除近两三年大陆新移民大批涌入Richmond Centre这个事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关于那个排行榜,发布机构还有一点分析也很值得注意:虽然私校的排名普遍高于公校,但省考的尖子却呈均匀状态分布于公校之中,而少见于私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上述这点事实,一方面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儿:自古寒门出将相。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成绩如何,主要还是在学生自己而不在学校。只要搞排行榜,就要排出差异来,但是这其中的差异,恐怕远没有某些新移民家长想像得那么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排行榜的分析到此打住,该是讨论“择校观”的时候了。哪怕仅仅是因为生源的差异造成了学校排名的差异,哪怕这差异可能很细微,但差异就是差异,中国人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一说,难道追捧排名靠前的“名校”有什么不对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抬杠,没什么不对。如果没有特定条件的限制,没准我也扎人堆儿里投奔“名校”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那么,影响我的择校观的特定条件是什么呢?三条:新移民的孩子;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新移民的孩子;英语不是特别好的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移民的孩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下面不讲大道理了,拿事实说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具备上面这三条特定条件的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语言关!语言关过不去,高中成绩门门拿A也进不去大学!因为ESL不够四级就不能上10年级的英语课:10年级英语不通过就不能上11年级英语课;11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上12年级英语课;12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进大学除非跟留学生一样去考雅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条晋级线路清楚吧?回过头来再说那个ESL四级。前面提到过,国内新移民的孩子ESL水平多是二级,距离四级差着两档。那么多久可以从二级升到四级呢?我曾参加过女儿学校的一个学生家长会,是学校副校长和ESL老师主持的,重点就是介绍ESL的晋级问题。那位ESL老师介绍,一年晋一级属于正常,不要指望孩子跳级,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少见。旁边的家长不死心,一再追问怎么才能跳级,老师说她以前有个学生跳级了,那是来自一个小语种国家的孩子,全学校只有她一个人说那种语言,她与老师、同学交流只能用英语,所以语言能力进步很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如果按照上面介绍的晋级路线和ESL老师说的晋级速度,像女儿这样以ESL二级起步的10年级学生,恐怕12年级上完之后起码要再“留”上一两年的“级”才能拿下12年级英语。对于老师的说法,女儿认为有点夸张,因为据她自己了解还是有一些学生成功跳级的,不至于稀罕到比大熊猫还甚的程度。我想老师这么说可能是有帮助学生在家长面前减压的目的,但是除此之外,老师那句话也有意无意地向家长们指出了[/FONT]ESL[FONT=宋体]低级别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排行榜上学校的排名,而是语言环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女儿那所学校的位置,在列治文的地图上看,属于“偏远地区”。那是一个南亚移民、菲律宾移民、加勒比移民、中东移民、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混居的社区。而这样一个社区的归口公立中学,在那个排行榜上的排名自然比不了以当地西人或华人新移民子女为主体的学校。女儿上学认识第一个朋友是一位来自加勒比岛国的女孩儿,然后通过这个女孩儿又认识了几位印度女孩,后来又和一个伦敦来的女孩成了好友,再后来这个“名单”上又增加了泰国孩子、菲律宾孩子和当地长大的华人孩子等等。正是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女儿第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FONT]ESL[FONT=宋体]从二级跳到了四级,成为了那位老师教出来的又一个因为在学校只能说英语而成功跳级的学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的“择校观”很简单:说得功利点,不是想读加拿大的大学吗?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好帮助他(她)尽快通过语言关;说得长远点,不是期望孩子融入加拿大的社会吗?给孩子找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因为多族裔的人民和谐相处就是加拿大“马赛克”式移民文化的精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禀承这种“择校观”,我支持女儿留在那所“杂”牌儿学校而不是转回华人新移民相对较多的本片儿归口学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称女儿的学校为“杂”牌儿,并非是相对于“名牌儿”的那个杂牌儿,而是因为该校学生的文化背景“杂”而自成“品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