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连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前几天刚刚跟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认为幸福和快乐是一件很凭个人感觉的事(当然极端的事例除外),比如有人习惯于多想想好事,少想想不愉快的事,这样的人肯定比较容易快乐;反过来,有人一有点事,就会想的很严重,这样的人可能经常是苦着脸过日子的。所以快乐虽然跟金钱有关,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
我们的孩子,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太过于功利,早早的把孩子的前途出路跟日常的生活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现在的趋势势必要从幼儿园抓起了(或者要从胎教开始)?“要有好的工作必须上好的大学,要上好的大学必须上好的中学,上好的中学必须上好的小学”,在这么恐怖的紧箍咒之下,家长和孩子还能有什么选择?而孩子的快乐不快乐又什么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啊,如果不能参透一些东西,是很难从这样的旋窝中出离的。事实上,我们这些给孩子多一种选择的家长,更多也只是一种逃避,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现状,能改变也只是自己或自己的选择。:wdb4:

在那种环境里,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即使参透了,除非你有条件和能力跳出来,否则还是只能上紧发条跟着一起跑。

很同意你说的“极端事例除外”,肯定有适应甚至喜欢那种环境的,而且我觉得未必数量会很少。所以移民未必适合所有的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更了不起的是那些人说到做到,定下了这样的“铁律”之后,那帮开国元勋果然就放下利剑回家种田去了。像《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居然最后死于贫困交加、身后欠了一屁股债。这些事情前一段国内上演的电视片《公司的力量》、《华尔街》中都有表述。

纵观人类历史,华盛顿、杰斐逊们无疑才是真正的圣人,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交给了人民(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人民自己打下的江山),在他们之前没有这样的人。

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达国家那种为大家、为社会做贡献的“精英意识”,比尔盖茨、巴菲特把财富不留给儿子而捐给社会,这些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美国、加拿大,什么坏事都可以做、什么代价都可以付,但立国之本不可动摇。所谓立国之本,就是前面引述的独立宣言中的那几句话。

华盛顿、杰斐逊们给他们开了一个好头,这个头儿一开,后世谁再想骑在人民头上,比登天都难。再加上这250年的延革,这种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

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让我想起他们为了立宪,那些先驱们闭关月余舍身忘我,为国为民的故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我们小时候前面没有那么多诱惑。

那时候,学习再好也没大学可上,一律去农村插队。俺最终毕业时没赶上插队,差了几年,当时无比遗憾,因为听那些插队的大哥哥、大姐姐讲述,觉得集体农村插队的生活特别好玩。

那时候,当多大的官也没多少油水。前两天看“唐老鸭”的博客,有一篇是讲他的自行车的,其中有一张七十年代的老照片:当时庄则栋是体委主任,正部级,每天也骑一自行车上班。

那时候,本事再大也挣不着钱,就是挣着钱了也没地儿花去。每人每月就30斤粮票,差一两粮票,那根6分钱一根的油条就没人卖你。

那时候……咦?咱俩是一个“小时候”的么?

我是70年代末期出生的,已经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了~~

不过,即使这样,有了网络,我们终究在同一个坛子里谈天说地么:wdb2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西雅图就在温哥华南面200多公里的位置,在美国也是手屈一指的舒适、宜居城市。所以那里也是美国房价最贵的地区之一。

。。。。。。。
不仅是因为美国房价、物价都比加拿大低,美国的大学、就业机会、城市活力等,都强于加拿大。

唉,目前也就是想想,拿护照那至少是几年之后了。
话说,我目前所在的东海岸地气候好像也不错(一月平均温度-6度,7月是18度),房价比温哥华不知便宜了多少,就是华人文化不成气候。不知将来能不能成为有升值潜力的地方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我是70年代末期出生的,已经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了~~

不过,即使这样,有了网络,我们终究在同一个坛子里谈天说地么:wdb23:

我也是70后,单从物质方面讲,我觉得70后还不算在蜜罐长大(虽然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大人都会边忆苦思甜边说,现在的孩子如何如何幸福)。
但我觉得,目前看,70后应该算最幸福的。成长的整个80年代正好是中国百废待兴,文化复苏地时侯,接触了更多种类的文化,但又没有现在这么重的课业压力。那时候课外补课基本很少,下课了除了疯玩,我还有大把时间偷看家里的各种小说,虽然当时还看不太懂,哈哈。大学毕业后又正好赶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10年,记得那会找工作哪有像现在这样这么难!!!那时候不用家里帮忙也能找个正经工作干。现在!没熟人想找好工作真的很难!出国前,每次和朋友聚会,都会有人问:那啥,我有个亲戚(或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刚毕业,哪位那招人给试试哈!

所以,比之之前的人,没有经历过文革和困难时期,比之之后的人,又没有那么重的课业和就业压力,70后还算幸福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唉,目前也就是想想,拿护照那至少是几年之后了。
话说,我目前所在的东海岸地气候好像也不错(一月平均温度-6度,7月是18度),房价比温哥华不知便宜了多少,就是华人文化不成气候。不知将来能不能成为有升值潜力的地方啊。

东海岸相对内陆地区来说气候的确也不错,而且那边也是旅游的好地方。

房价与地区经济发达情况直接相关。而加拿大作为一个近一两百年才发展起来的殖民地国家,而且幅员又这么辽阔,她的地区经济一直受到周边因素的影响而体现出明显的不平衡。

最早殖民者是从欧洲过来的,那时欧洲也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所以加拿大最先发展的就是东海岸地区。加拿大联邦成立之前和联邦成立之初时的大多数历史故事都发生在东海岸那边。

接下来美国成了美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加拿大与美国主要工业城市距离最近的安、魁两省最为受益,很快就替代东海岸地区成了加国新的经济中枢。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亚洲逐渐崛起,中国成了全世界主要的经济马达之一。温哥华作为距中国最近的太平洋海空港口城市,想不发达都难。

当然,对温哥华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加国的移民政策。

前不久在列治文图书馆看到一本书,才知道温哥华曾有过一个“外号”,叫“香哥华”(Hongcouver)。由这个外号,我又在网上查出一篇不知何人写的旧文章,文章讲述了这个外号的来历以及香港移民对温哥华的巨大贡献。

文中写道:

……你知道“香哥华”这个名字吗?倒回十几二十年,在温哥华这可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这并不是一个善意的称呼,这是当时温哥华的白人们出于对蜂拥而至的香港移民的厌恶,而给这座城市取的这么一个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外号儿。

1997年7月1日,这个日子对加拿大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庆日而已。但是对大洋彼岸的香港人来说,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日子也许就是他们的“末日”,他们必须逃跑。最开始他们主要的目的地是美国和澳洲,但后来他们发现了温哥华这个气候宜人、生活便利的加拿大城市。

与以往的任何一波移民都不同,这支香港移民队伍不仅人数庞大,而且他们是携带着万贯家财来的。香港人登陆伊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地产。相对于当时香港的价格,温哥华的地产就跟白捡一样。香港人买下大块土地后,砍伐掉地块上的粗壮大树、推倒原有的维多利亚风格百年老屋,重新盖起四五千尺的恢宏巨宅。

香港人的举动迅速拉高了温哥华的房价,当地的白人很乐于把房子高价卖给香港人而逃离这座在他们看来应该改名叫“香哥华”的城市。而那些因种种原因不愿或不能离开的白人,为他们的香港邻居建起的“庞然大物”取了一个同样具有厌恶色彩的名字:“怪兽屋”(Monster House)。

从“香哥华”问世到现在,不过二十年而已,但这个词儿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现在的温哥华是一座亚洲的城市,她与亚洲、与太平洋国家之间的联系甚至比加拿大内陆地区更紧密。这没什么不好,显然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一点,并且从中受益。我们的前任省督是香港人(林思齐,前不久刚刚去世)、我们的市长会说广东话(苏利文,高位截瘫的温哥华前市长,白人,估计这篇文章写于苏利文执政时期)、我们新上任的警察局长是上海人(朱小荪,现在仍在担任温市警察局长,出生在上海,很小就随父母移民到了加拿大)……

至于“怪兽屋”,也没有人再提及了,因为我们明白了香港人有三代同居的传统,他们需要一栋大房子。

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在拉高房价的同时,也拉动了温哥华的经济。与其他国家来加拿大的移民不同,大部分中国人包括香港人和近年过来的中国大陆人,他们移民加拿大之后并没有放弃在老家的产业。他们在温哥华置业,但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却在加拿大之外的地方工作,再把挣来的钱带回加拿大。由此他们又创出了一个词汇“空中飞人”。但是“空中飞人”的存在对加拿大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香港人对温哥华的回报不仅仅是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在本地的公共事业和慈善捐助方面他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捐建了某某医院、某某学校,建立了某某基金会等等(具体名称没记住)。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亚洲的温哥华、太平洋的温哥华将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发展良机和收益……

文章大意如上。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华人新移民选择定居在温哥华,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宜人的气候,也因为这里往来中国方便和令人感觉亲切的东方文化氛围。我同意文章中的一个判断:只要中国、亚洲、太平洋国家能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发展,以温哥华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她在加拿大的独特优势还会继续保持下去而且难以被其他城市取代。
 
最后编辑: 2010-12-0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我是70年代末期出生的,已经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了~~

不过,即使这样,有了网络,我们终究在同一个坛子里谈天说地么:wdb23:

我也是70后,单从物质方面讲,我觉得70后还不算在蜜罐长大(虽然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大人都会边忆苦思甜边说,现在的孩子如何如何幸福)。
但我觉得,目前看,70后应该算最幸福的。成长的整个80年代正好是中国百废待兴,文化复苏地时侯,接触了更多种类的文化,但又没有现在这么重的课业压力。那时候课外补课基本很少,下课了除了疯玩,我还有大把时间偷看家里的各种小说,虽然当时还看不太懂,哈哈。大学毕业后又正好赶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10年,记得那会找工作哪有像现在这样这么难!!!那时候不用家里帮忙也能找个正经工作干。现在!没熟人想找好工作真的很难!出国前,每次和朋友聚会,都会有人问:那啥,我有个亲戚(或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刚毕业,哪位那招人给试试哈!

所以,比之之前的人,没有经历过文革和困难时期,比之之后的人,又没有那么重的课业和就业压力,70后还算幸福哦。

其实60后与70后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都没赶上困难时期和下乡插队的日子(那是50后的事);又多多少少都赶上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那个非物欲的时代;再后来又赶上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无限机遇。

上下比较,60后、70后应该是最幸福的两代人了,既没吃过50后那么多苦(50后是新中国后最惨的一代)、也没受过80后、90后这么多罪(主要是升学、就业方面巨大的压力)。

知足长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其实60后与70后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都没赶上困难时期和下乡插队的日子(那是50后的事);又多多少少都赶上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那个非物欲的时代;再后来又赶上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无限机遇。

上下比较,60后、70后应该是最幸福的两代人了,既没吃过50后那么多苦(50后是新中国后最惨的一代)、也没受过80后、90后这么多罪(主要是升学、就业方面巨大的压力)。

知足长乐!


是啊,60后已经可以高考了,生长背景很像的。我有很多朋友都是60后啊,聊起天来没觉得有很大的代沟。倒是和80后,共同语言比较少,因为我老跟他们谈人生、谈理想。。。哈哈哈

我有个叔叔就是50后,那真叫一上学,就下乡,一回城,就待业,一上班,就下岗。唉,惨啊!所以,有时候觉得,大环境下面,个人的挣扎真的没什么用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东海岸相对内陆地区来说气候的确也不错,而且那边也是旅游的好地方。
。。。。。。
亚洲、太平洋国家能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发展,以温哥华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她在加拿大的独特优势还会继续保持下去而且难以被其他城市取代。

是哦!有道理,看来将来还得往大温挪挪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想想还真是啊,我是70初的,没怎么吃太多的苦!

在时代的大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能站在一个高度上,跳出大的背景而生活,是很不容易的。也许,移民只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罢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经过比较郁闷的2个多月,今天终于可以高兴一下了,因为终于可以体检了(香港8月24日签发的体检通知12月5日才到宁波,还航空信呢,飞了100天;因为过期了,把我急的呀, 幸好刚受到移民局的回复,说可以拿过期的ME信去体检).
准备周末去南京体检,顺便逛一下杭州的OUTLETS.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经过比较郁闷的2个多月,今天终于可以高兴一下了,因为终于可以体检了(香港8月24日签发的体检通知12月5日才到宁波,还航空信呢,飞了100天;因为过期了,把我急的呀, 幸好刚受到移民局的回复,说可以拿过期的ME信去体检).
准备周末去南京体检,顺便逛一下杭州的OUTLETS.

香港领馆寄出的信一向很慢,但慢到这种程度确实有些骇人听闻。

还是要祝贺一下,并祝体检顺利,一切OK!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刚刚公布了一项针对全球65个地区15岁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评结果。

BC省参加了测评,成绩尚可,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其中的阅读成绩,排在第三名,电视新闻中对此吹嘘了一番。

测评一共包括三项:阅读、数学、科学。BC省的后两项成绩分别排在第16位和第8位。

该项测评每三年进行一次,BC省今年的总成绩不如三年前。

中国上海是第一次参加这项测评。三项均名列第一!

除上海外,韩国、香港的学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加国电视台在报导此条新闻后,播出了几条对当地教育界人士的采访。被采访者都认为,加国教育虽属世界先进水平,但并非无懈可击,也应该借鉴东方教育中一些长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的确。

北美人觉得,如果不想当议员、总统,上哈佛、耶鲁干嘛?不如读个社区学院然后早点毕业挣钱。

所以他们的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分得很清楚。

这也跟北美的社会状况有关。

一方面,北美人不太羡慕精英,因为精英的日子比平民舒服不了哪儿去。现在BC省省长辞职了,新省长没几个人愿意当。原本被舆论寄予希望的素里市女市长就表示不会参选新省长,说是要回家陪丈夫儿子了。这在国内官场里的人看来都难以理解:“你要是当了省长,你老公、儿子还不要啥有啥?你要是自己不选,老公儿子也得把你绑了去参选!”熟不知,他们那个省长还不如在国内当个村长油水大,而且整天让老百姓呛声、让媒体挤兑,现任省长就是因为推行HST(合并销售税)让省民给逼下台的。

另一方面,在北美当个平民生活很滋润。义务不多、权利不少、吃喝不愁、无顾无忧、生活无压力,他们没必要追求上进。

而国内呢,正好跟他们相反。你要是当上了精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要是只是个平民,你除了找一没人的地儿自己?自己大嘴巴撒气你还敢咋地?

所以国内的家长们一门心思想让孩子当精英完全不难理解。但是教育资源、精英的名额都有限,怎么办?没别的办法,只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头悬梁、锥刺股。

有实在看不下去的家长,如你我之辈,就把孩子领加拿大来了,他们这儿虽然精英名额也不多,但毕竟想当精英的人也少,竞争没那么激烈。

但是,来得人多了,他们也有点扛不住了,要不怎么有了《麦克林》那篇“加拿大大学太亚洲”的争议文章了呢?

过去总说,移民了,就要溶入当地的主流文化。现在这个观点有变。文化是互相影响的,移民从原住国带来的文化,当地人也得学着适应、接受。《麦克林》那篇文章为什么在当地引起那么大争议?直到现在,隔三差五的电视新闻里有就一段双方打嘴仗的最新进展。这里面就有一个东西方文化冲突的问题。

东方人的勤勉好学、吃苦耐劳,并不全是缺点。电视上采访了一些当地有头有脸儿的白人,他们异口同声,都说大学按成绩录取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白人学生要想跟他们的亚洲同学竞争,只有好好读书提高成绩。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加拿大上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大学越来越亚洲、万一白人学生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知耻而后勇了、大学竞争日益激烈……说不定某天加国会突然宣布:

I服了U,鄙国正式引进中国的高考制度!
最后那个推想有点吓人撒。。。要是他们变得和中国一样,那偶这个民岂不是白移了。。。:wdb39: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