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我来卡城20天,感受,经历(简写)算是纪念

回复: continue3

唉,重新写
因为来之前看了许多家园朋友的文章也深受其益,现在自己也基本安顿下来了,也争取把自己这20天的生活感受写出来,一是留作纪念二呢也希望能多少给要来加和即将来卡城的朋友一点点提示和帮助.把这20天的感受和经历打算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写出来:
1 卡城印象.2衣食住行.3英语和工作

有空再写,刚才写了很多,现在一下子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脑子有点乱了,
TO BE CONTINUED 多谢关注
像你这样的人在加拿大生存一点问题都没有。就像我一样。哈哈。
 
回复: continue4

卡城印象:
景色:初到异国他乡,一切感到那么陌生有那么似曾相识,(有点文绉绉的,但是是有根据的,本来嘛,外国电影看多了,就是电影上的那个景色那个风格,)这个就是国外.刚来的时候天气还不算冷,黄色的叶子,红色的叶子都还在树上呢,真的很美,我住的这个地方是marlborough区,每个小区里面都好象一幅画一样,就和家里常看到的挂历上的风景画一样,想起了青岛秋天的八大关,呵呵,这里各个小区都比八大关漂亮,外面车多,行人少,mall的停车场上的车很多,mall里面平常人也很少,喜欢这样的peace.加拿大感恩节那天10月10号和同屋的两个小伙驾车去了baff国家公园,(孙小美的网络日记上有照片这里不再浪费宝贵的网络资源了,自己搜索一下)感觉也很不错,景点的人都不多,但是也是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喜欢
人文:感觉这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没有到这里真的体会不出来别人常说的国外的文明是怎样的,卡城100万人口10万人是华人,当然,走在大街上,很容易的就可以看到黄皮肤的人,但也没有随便打招呼,我门这个区越南人好象很多.但是在超市里面很容易听到有操着北京话,东北话,或者听不懂的广东话的人在买东西.来到了这里本来我门就是外国人了,可是在这里的,没有感觉到西人的排外,最起码在我经历过的政府的办事机构中和银行中就有很多的黄色皮肤,黑色皮肤,还有棕色皮肤的人,大家在路上见到真的都是面带着笑容的,这里的文明是国内无法比的,白皮肤黄头发的西人对外地的人我感觉也都很kind ,前天在楼下洗衣,楼下是一对当地的年轻夫妇住的,也是租住在这里的,我门共用一个洗衣房,我询问那个女主人怎么用那个大型洗衣机和干衣机,知道我是newcomer她很高兴的给我讲怎么怎么旋钮,怎么对待不同的衣物,还很大方的说让我用她家的洗衣粉和soft剂,并且还说我可以回到楼上等着,她帮我往衣物里面加上soft剂,我真的都不知道怎么用我复杂的英语去表达我那么简单的感激之情了.大家在超市里面听得最常用的词汇就是sorry ,excuse me,原来我把别人的过道给挡住了,我碰到别人身上了,他们也给我sorry我岂不更应该sorry了,感觉一切的人都那么彬彬有理.在马路上西人的车总是等候你让你先穿过马路,不管是红灯和绿灯,,有的时候你冲他示意让他先走,他也会微笑着朝你挥手表示感谢.感觉真的很舒服.不是胡说,真的碰到有些黄色人开车是不让路的,但愿他们不是华人,而是越南人.
这里有一整套完善的政府机构来帮助新移民安家,包括从下了飞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安排你怎么去安家,怎么去学英语怎么去找工作,这里的办事机构都是先是有接待的服务人员询问你作什么事情,然后再安排你到适当的窗口或者给你一个号码去排队,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政府办事的人员也都满脸笑容的,和你解释每一个你想要知道的问题,真的不用去象在国内去求见某个大人一样办点事情,国内的办事机构都是乱怏怏的,一点头绪都没有
我住的这个区的CMCN就是一个新移民的帮助机构,是政府资助的,在这里登记后,他门会有计划的安排你的workshop,,真对你的各种问题做出解答,我来的第二天就去报到了,也是他们告诉了我具体到什么地方去办sin卡,去办health卡,等等,这里还有专门给改resume的人,还有职业资讯,给我列了一个list给我定了我的职业发展计划,一切那么人性话,还帮着给介绍暂时的labour工,真的很nice 我也打算在这里上他们的parttime LINC学习了,而且在上个周还参加了这里的一个庆祝a省100周年的庆典聚会,真的感受到了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气氛(在国内56个民族的时候我都没有感觉到)
安全:这里的house窗户都很大,也很低,但是都没有装防盗网的,不象在国内有会飞檐走壁的燕子李四会在半夜和蜘蛛侠一样爬到你家5楼的房间里面去拿你100块钱,在汽车上,城铁上,商场里面也没有写这becare of thief 的标示,我曾经不只一次的为我在城铁上照看我后面的背包和摸摸腰间的手机的习惯动作而感觉到脸红.
和同事聊天,说好多次自己的钱包掉了,会在超市里面有人分文不少送回来的,自己的物品掉了也会在found&lost找到的,后来我就在钱包里面写下了我的住址和电话,以防被别人拣到找不到我急坏人家.这些真的说明了这里的一种文明,我不只一次的叹息中国5000年的文明,难道就在吃上文明了吗.其实这个城市也就100年,在我印象里面好像以前本地人就是印第安人d,西方人突然的就把这些文明带来了吗,我也不知道.
气候:这里的气候有点怪,冷几天热几天,他们说这里是有暖流,前天下雪了,出去也没有穿毛衣也感觉不出来冷,今天的气温又差不多能有20多度,连穿一条衬裤都有点热,这里的天感觉阴天的时候不多,总是晴朗的,有点太阳就很灿烂,感觉天很兰,晚上月亮很亮,这里的空气有点干燥,估计和北京差不多,刚来的时候睡觉起来有点眼眶肿,和头疼,后来得知这里也算是高原,海拔1000多m和呼和浩特的高度差不多,怪不得到了草原那面有点象去呼和浩特的感觉呢.
罗嗦了这么多,基本把卡城印象写完了,以后想起了什么再补充,本人是学工科的,所以文笔很臭,这个也是一直没有学好英语的原因,不会组织语言,想到什么说什么,要说是流水帐,还不如说是脑子里面的碎片的书面表达呢,后面还有可能新移民比较关心的衣食住行呢,希望继续关注(to be continued)
这位兄弟显然没有到过其它地方,所以对卡城的印象如此之好,和国内比,文中对卡城的介绍的确如此。
我也在卡城住过、工作过。只是我还去过其它地方,如温哥华、温尼伯和多伦多,相比之下,卡城是文明程度最差的。以我到过的几个城市,按我印象的排名:温尼伯、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卡城只是相对差一点而已。
供大家参考。
 
回复: continue8

到昨天(2005年11月2号)为止,一个月的时间,我基本办好了一个新移民应该办的必须的几件大事,这几项事情主要包括: 1 登陆, 2找个地方睡觉,3 银行卡,4 linc测试,5 社会保险卡sin ,6 健康卡 ,7 枫叶卡(已经收到) 8 考取5号牌驾照, 9 找一个labour工,还有一件最基本的事情没有办,就是10买一个二手车,早就有这个打算了,正在寻谋合适的呢.
基本上以上10件大事办好,差不多就应该是半个加拿大居民了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了.还有一半就是要去把说话练得和本地人一样了,该有点calgary口音的时候应该就是完整的加拿大居民了,那估计要到20年以后了,呵呵.

今天说说labour工,我上班已经一个周左右了,在一个大型超市的肉食部,主要作后勤工作,就是准备肉类到柜台上去.总感觉就是,除了有点累其他还不错,能挣加元了.下面说说找工的经过.
记得刚到卡城第二天去大统华买电话机,里面有一个华人的家电铺子,里面卖各种盗版dvd,各种音响还有小家电,当时我就和那里面的老女人攀谈了起来,当然一开始就是用我不流利的英语讨价还价,后来是用普通话对她的半广东话谈了起来,说我对各类家电和音响调试以及盗版光盘很在行,问他们那里面缺人不缺人阿,我可以去她那帮忙,后来这个老女人带着我去见了她们的老板娘,她们老板娘和我用英语攀谈了一会,我说明了我的意图,并且我说了我不愿意去干刷盘子之类的活,而且非常喜欢在她这里干一些维护家电和调试音响之类的活,她说好,并且问了问我有没有sin卡,我说正在办理呢,她说是缺一个clerk但是要再去问问老板最后决定,让我留下了电话和姓名说给我电话.并且问问我有没有手机,那一刻我感觉没有一个手机真的很不方便,万一她找不到我怎么办呢,所以第二天我就去办了一个预付费手机10块钱最低消费,可以往国内发短信,和接受国内的短信,很方便,专门用来接听找工电话. 从大统华出来感觉信心倍增,难道我真的来了第三天就可以有一份我还算喜欢的labour工可以去作了吗,可是事实呢不是这样的,她们并没有给我打电话,后来我路过那的有一次,我进去问了问那个老板娘,说还记得我吗,这里不需要人了吗,她抱歉的说他们老板暂时不需要人了,以后有机会给我电话.第一次的找工就这样结束了.
从那以后一个多星期左右都是在改自己的resume 在网上看专业的工作的机会,和随便的在网上投简历.好多次去超市和大型电脑店发现那都写着hiring,后来留意了一下走在大街上两边的商店和快餐店大多都立着hiring的牌子.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星期几乎都不说话除了去买东西能用到一点英语.心里有点着急了,不是钱的事情,是真的怕这样下去连那几句最简单的英语都忘掉了,所以想必须要出去和外国人接触接触了,我要说话.我憋得难受了,
于是就写了一份比较简单的简历,上面写了一下自己是一个很hard working ,很容易相处并且很诚实的人,写了一下自己对于计算机硬件和家电之类的东西很有性趣和还有很强的维修经历(实际上就是在学校里面的时候给同学修过很多小录音机,自己摆弄过两年音响,和把同事和家里计算机升级和装机的那么一点经验),当然我也没有写我还能画电气图的,我也知道超市和餐馆里面用不到这个.把简历写好自己打印了大约10份,就骑着自行车吹着口哨出去了

一路上给大型的电脑店投了两份一个是bestbuy,一个是future store,后来走到了路边一家西餐馆,很大,是一个大型cafee,进去了说我看到门外的广告想要在这里应聘一个工作.那个漂亮的小洋妞让我waiting了一下并且给我倒了一杯免费的咖啡等着他们老板,后来老板出来了,一看是一个亚洲人,一个50岁左右的老头.我和他用英语交谈了几句,给他看了一下我的resume,他看了看,就和我说起来了普通话,原来他也是大陆的,过来10多年了,就是这的老板,他我问我能干什么,我说什么都可以干,我只是需要一个西人环境一方面挣点钱一方面学一下英语.他说他们这里现在缺一个西点备料工,主要作一些西餐材料的准备主要按照料单把各种佐料秤重,活不是很重,我说干没有问题,谈到工资我很谦虚的说我觉得工资多少点都没有什么,主要是想要来练练英语,我会很认真的干活的,他说阿省的工资最低是7块钱一个小时,作这个工作要比7块钱多点,具体要看厨房负责人,我练练说ok,ok, 他觉得我看起来还老实就说工作安排和时间表要到周末才能出来,到时候给你打电话吧.我说好好,就出了门.

在路边又看到superstore那写着入门8.50刀一个小时,我就进去了,找到了服务台说我要来应聘,他们给了我一张表让我填写,我挨着项就填写了,上面都是英文,有几个栏目我也不知道具体的要填上什么我就根据我的猜想填了,后来把我的简历夹到里面给我服务小姐.小姐说具体的等电话通知吧.
我就信心满怀的回家等着了想投了三四个简历总有一个能成吧,最次还能去作西餐配料呢,那也可能学到不少我不知道的西餐做法,最次还能学到很多我不知道的调料的英语呢,后来就上网查找有关西餐的用料和做法的有关知识找到了一个网站竟然有大部分西餐的做法有各种材料的分量和名称,我想要去干就不能什么也不知道,最起码能够对着英文单词知道是该抓那些料吧,我就看了大约两天,记了好多佐料的英文名称.在希望中等了两天多也没有那个西餐老板的电话.第三天的时候接到了超市的电话,让我去interview. 我也没有什么准备就去面试了,面试前寻思着怎么也能去家电部或者电脑部去摆弄点我喜欢得东西吧,面试的时候才发现,那个面试我的领导是带着meat 部的牌子,让我介绍了一下我自己,我就介绍了一下我自己,当然他说我的英语pretty good呢,他才不会说我的英语中国的口音很重呢,问我想干什么,我心里说我想要干一些家电部门的工作,当然看到他的肉食部的牌子,我说我干一些厨房工作也可以了,我是一个quick learner 我干什么都可以,主要我想要一个英语的speaking 环境,他满意的笑了笑带着我去他的部门看了看,说着我只能听懂一半的英语,给我示意了一下我以后会干什么,主要就是冷库里面的东西摆出来,然后帮着包装保鲜膜的肉类.就这些他说很easy但是lots need learn .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我在家都已经呆了快三个星期了我说明天就可以上班,后来他很满意,给我安排了时间表,一个周四天每天7个小时,就让我第二天上班了,交待给我了各项安全知识,并且告诉我上班应该穿什么衣服,然后发给了我一件工作服,红色的体恤,新的,不错.
第二天早上(10月25日)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了,吃了很饱的早饭,提前到了班上,开始了我的第一份海外的工作,呵呵,(我从长这么大就干过一次体力活,那是在初三毕业那年的暑假到了一个建筑工地去作小工,一天好像是10块钱,我就干了半天就累的再也不想去了.给我的5块钱我也没有去拿过.)第一天工作给我感觉就是一个字,累,在国内吃的膘肥体壮的也确实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中间就半个小时的咖啡时间,整天都是在那里站着不是干这个就是干那个,又起的那么早,中间渴得难受在自来水龙头上喝了好次凉水,那天回到家感到确实很累,躺着躺着就睡着了.但是感觉很充实,一起的工友也都很不错,大部分是西人也有几个亚洲的后裔小孩,大约20几岁最起码都是说英语的,自己也总是想着去和他们尽可能多的多说话,尽可能多的去听他们说什么,他们和我说话的时候我还大部分能听懂,可是他们自己说话开玩笑的时候我就根本听不懂了.我问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就告诉我大部分话题在讨论女人,我门哈哈大笑起来,工作间里面一个大录音机天天在放着调频音乐台.是不是的我也能听到我熟悉的欧美流行歌曲并且和那的小青年门聊一下流行月,工作间的温度很低,第一天没有经验穿的很少,结过受罪了,再喝着凉水一天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腰酸疼的厉害 .上班的第二天就好多了,穿的也多了,也知道口渴的时候到快餐熟食部门那去要一杯开水喝了,看着服务员疑惑的表情我只是说我习惯喝热水了,外国人都不喝热水的.一天的时间没有少说英语,主要和同事门谈音乐,谈女人,开玩笑,也有的时候和同事可以谈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了,比如说他们家的房子是不是自己买的,还有本地到底现在有没有原始的印第安人之类的了,还有2008奥运会在中国开什么的,(感觉他们对中国知道很少,)一天的时间过的很快,那一天开始感觉不是很累了,也和小青年门能学几个很地道的俚语了,当然包括脏话,(这些小青年满嘴的脏话,一句话里面少不了用fuck一次)一天下来逐步有点喜欢这个工作了,那里的工友确实很友善,有刚毕业的高中生,有外国来的老移民,大家真的一起没有谁看不起谁的,当然我也常常的去受那些小我10几岁的孩子的安排去干这个去干那个,我没有一点不满意,和不平衡,谁叫我是新来的呢,我感觉很不错,做两天的工就可以满足我一个月的吃喝问题,一个周我干上四天,每个月就可以把房租交上甚至还有多余的钱去养车了,想想在国内作这样工作的人挣着才一个月500或者600块的工资,却一样要和挣着5000和6000的人一样去买房子去满足吃喝,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阿,我确实真的是感觉已经很满足了,这个也就是我能平衡的心态吧,当然我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份工作能感到满足了,我是因为暂时有这份工作能让我不再花人民币了而感到满足,并且这份工作给了我一定的安全感,并且坚定了我能够在这里活下去的信心.

前几天那个卖计算机的大型连锁店bestbuy也让我去interview了,当然没有马上去,他们说是有季节性的工作主要是圣诞节需要很多的人让我去做,说再给我电话,我也感觉不错.

另外CMCN给了好几个工作机会,让去培训和面试,因为都是差不多的超市工作我也就没有去,因为现在这个离家挺近的,前天下雪走着去也就花了15分钟.

总的来说一下累脖工,感觉是这里确实缺人,一家人如果夫妇两个都在干着10块钱左右的labour工那在这里是很容易生活的不错的,因为这里的物价都相对要比国内的大城市低,对于这点我很乐观的.

给要来的和新来的朋友一点建议,英语不好的初期在没有找到专业工作的前提下适当的干点累脖工是有好处的,第一可以学习英语,第二可以增加收入,第三锻炼身体,第四可以很容易的睡着觉.当然建议朋友去西人的店去打工,很可能老在大统华之类的华人店打工时间长了英语没有学好自己标准的北京普通话会练成了这里很普及的广东话了.而且这里华人的店给的工资要比西人的少,小店要比大店的少,建议不要看华人的广告帖子找labour工.自己去怀揣着简历去大街上,西人写着hiring的店去找,一定有合适的工作可以解决温饱的工作等着你干呢.

当然我这里也写一下一个不是很积极的故事,当然是真实的,给将要来的朋友一点思考,上班的第三天,见到一个老兄从国内一个大型的合资厂来的,在这里已经四个月了,我两攀谈起来他就发了一顿牢骚,他说他本来是国内某大城市一个著名的汽车制造厂的,是中德国合资的,他是学的就是汽车专业,今年40出头,在国内已经开车上班都六年多了,在国内天天和老外打交道英语和德语说的呱呱叫.(可见他在国内的地位了)他是一家三口来的,来到这里什么都没有了,在国内20几年的关系都和背景都没有了,现在也在这个超市打工是midnight工,(工种和我差不多,不是我门部门的)现在挣的钱还没有国内多,要靠着一点从国内带来的钱来补充着才能维持生活,生活水平下去了一大截,老婆因为英语不好天天不怎么敢出门,除了孩子高兴两个人都很难受在这里,他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专业工作,说这里什么都要本地学历,什么都要本地经验,很不公平,而且他说他三个月里面流得眼泪比他前半辈子都多,加拿大的美景他门都早就不新鲜了,他在那个超市干了已经三个月了,就快要出了试用期了,就要有保险什么的了,我很惊讶,惊讶他能干那么长时间的超市,给我感觉他确实人很实在,但是他心理非常的不平衡,是阿,想想在国内那么好的地位那么好的工作到了这里为了一个加拿大梦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我不尽想起了网上有人说过要是在国内月收入超过5000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不要出来了,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我在国内的收入加上各项福利也差不多5000了,可是比一比当地的房价6000以上和比一比养车花费和工资的比率,我没有觉得有5000块钱是不出来的理由,当然不是针对所有人,也不是针对所有地区的.
那个老兄的事情我说出来确实想要给还没有出来和即将出来的人一点点提示是不是要再斟酌一下要不要出来,怎么出来?是全家一下子出来还是保险一点以取得身份为目的的出来一段时间或者分批出来登陆.自己在没有专业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心理保持一个平衡,当然如果说就是为了加拿大的文明加拿大的美丽来的,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那ok可以上飞机了.

当然我的朋友来这里两年以上的都基本有了自己的专业工作在干着了,都有了自己的车房,都在饭后闲余的时间里面讨论着到什么地方打高尔夫,去滑雪,什么时间去旅游,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当时在国内他们一起的同龄同资历的人的现在的的生活是比不了的--北美生活的富足,安逸,单纯和幸福,孩子门的欢乐,都是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就是我所追求的,也是所有和我一样曾经怀着惊恐的迷茫的神态下飞机的所有移民所追求的

我们今天的每一滴汗水和眼泪都在滋润着美好的明天.

最后让我再喊一句口号, 为了灿烂明天,为了美好的理想让我门互勉,共同奋斗吧!!!!!!!!!!!!!!!!!!!!!!!!!!!!!!!!!!!!!!!!!!!!!!!!!!!!!!!!!!!!!!!!!!!!!!!!!!!!!!!!!!!


(全文完)
Nov.3 ,2005
不错,我与你的心态差不多。你稍强一点。哈哈。
 
F

florahua

Guest
回复: 我来卡城20天,感受,经历(简写)算是纪念

写的很好,很受鼓舞,就是斜体字看的很累,小建议一下.呵呵
 
回复: 我来卡城20天,感受,经历(简写)算是纪念

请问楼主,卡尔加里是高原气候吗,气压怎么样,会不会太低,偶怕去了别喘不动气~~~
 
最后编辑: 2009-09-12
回复: 我来卡城20天,感受,经历(简写)算是纪念

学习啦
 
回复: 我来卡城20天,感受,经历(简写)算是纪念

看完LZ的贴我想心情和其他"读者"差不多吧,想说点什么,但又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了.
 
回复: 呵呵

其它的呢,最近也真的没有什么新鲜事情了,天气渐渐的暖和了,有时候会想想青岛的春天,青岛的樱花,青岛的大虾,青岛的人,还有青岛的往事[/quote]

小哥::wdb6:
俺也是青岛的,看到你的帖子,很欣慰,因为你的乐观,更因为你的随遇而安,心态是制胜的法宝。今天看到你想念的青岛樱花青岛大虾,一定还有青岛的散啤吧,用塑料袋拎着,透出橙黄色荡漾着白色的泡沫,一切的乡愁都会涌上心头。不禁为你(这个青岛老乡)涌上些酸楚,也联想到自己日后的移民生活,希望大家都加油!回来请你吃蛤蜊哈啤酒!!:wdb10:
 
最后编辑: 2011-07-10
回复: 我来卡城20天,感受,经历(简写)算是纪念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