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节日中的温哥华
 

附件

  • IMG_1603_副本.jpg
    IMG_1603_副本.jpg
    156.4 KB · 查看: 511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节日温哥华
 

附件

  • IMG_1609_副本.jpg
    IMG_1609_副本.jpg
    145 KB · 查看: 509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我刚学会发大图片,再来一张
 

附件

  • IMG_1612_副本.jpg
    IMG_1612_副本.jpg
    234.1 KB · 查看: 506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再来一张
 

附件

  • IMG_1608_副本.jpg
    IMG_1608_副本.jpg
    163.2 KB · 查看: 503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山东妹妹,开贴快一年了,加油,坚持记下去啊!
谢谢你的鼓励,要不是你的今天顶贴,很长时间没来了,今天想看看下去了吧,没想到是你的功劳啊。是啊,要加油,下一篇发些我的我邻居的聚会照片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我们和邻居的晚餐
老大叫Rose:6岁,老二叫Charlotte:4岁,老三叫Katherine:1岁半。她们的爸爸叫Garnet,在当地出生,长大后就当了Army(陆军)。他的妻子叫Josephine,是英国人,说英式英语,是他去英国当兵的时候与她认识的,于是在英国结婚,然后返回了加拿大,生了三个女儿(现在肚子里还怀了一个孩子),然后他退了军,辞去了保镖的工作,想和他的家人平平安安的生活。现在男的在上学,女的在一个时尚服装店工作,她孩子的衣服都是她给做的!我们吃完了晚饭就在我们家的客厅喝茶聊天,他们的三个女孩就和我妈朋友的女孩玩了起来。
 

附件

  • IMG_2423_副本.jpg
    IMG_2423_副本.jpg
    132.1 KB · 查看: 34
  • IMG_2426_副本.jpg
    IMG_2426_副本.jpg
    126 KB · 查看: 40
  • IMG_2429_副本.jpg
    IMG_2429_副本.jpg
    159.6 KB · 查看: 32
最后编辑: 2011-10-24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FONT=黑体]儿子日记:[/FONT]
[FONT=黑体]我们学校经常会请来警察和我们聊天,回答我们不同的问题,这次是警察还带来了他的好朋友警犬[/FONT]
[FONT=黑体]今天下午,我们学校请了部队的特犬来表演,全校学生到来了观看。[/FONT]
[FONT=黑体] 训练警犬的人叫Adam,他的工作就是训练警犬,他告诉我们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他天天和狗生活在一起。他训练的警犬是德式牧羊犬,它叫Hosen(霍森),马上要4岁了,它1岁的时候就和它的主人在一起了,所以他这一生最信任的就是它的主人,它只会听从它主人的命令,它上下班都要跟着主人,当他退休,它就会成为主人的家犬。但它在战场上是一个有任务的犬,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听从主人的命令,主人说上就上,说回就回。他还会闻枪支、弹药和毒品的味道。Adam今天叫它去闻一下我们学校体育室,给我们表演看,但它真的在一个角落闻到了,大家都以为是毒品,后来掏出来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和毒品味道有一点相似的东西。[/FONT]
[FONT=黑体] 今天真有意思![/FONT]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儿子日记:
再次感受加拿大的万圣节
10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西方的万圣节。那一天晚上,小朋友会穿着道具或鬼的戏服出门到每家每户来要糖,大人则在家里准备发糖。今年我和我的来自法国的同学Nike,他是我的好朋友,当然还有其他同学要糖,今年可以说是我的最后一年,明年我就要上HIGH SHCOOL也就是中学八年级了,这预示着不是儿童了,就不会再像小孩一样要糖了。 今年我穿的是吸血鬼,Nike穿的是胡子摇滚明星。我们约好6点就在学校见面开始要糖了。是他爸爸开车带我们的。我们在我们学校西门附近的居民区要的。一进们首先要说“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他们就会给你1、2块糖,住大房子的一般会更多的糖,所以有时候我们都会找有大房子地方要糖,如果有房子熄着灯和没有南瓜摆在外面,就证明不庆祝万圣节,不愿意给糖,所以就不要去敲门要糖,否则主人会很不高兴。
这里附近有一年一度的“女巫的房子”,就是有一家每年房子都装饰最可怕的房子,你要进她的可怕的屋子转一圈才会在出口见到一帮人装饰成女巫的人得到你的糖,屋子十分可怕,就像鬼屋,但你能在最后得到很大的巧克力棒。我准备了一个小盒子要糖,我的同学却都准备了大袋子,只要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的糖,我的盒子就装不下了,我只好往我的兜里塞,到最后我的兜都塞满了,还好我们也要完了,我们就会家了。
今年是我的最后一年要糖的万圣节,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年的万圣节,因为我今年有好朋友了,和好朋友一起会感觉更快乐。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我家客户在美丽的西温买的房子,这是院子的景

 

附件

  • 西温有景房IMG_2539_副本.jpg
    西温有景房IMG_2539_副本.jpg
    311 KB · 查看: 387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附件

  • 西温有景房IMG_2550_副本.jpg
    西温有景房IMG_2550_副本.jpg
    156.2 KB · 查看: 418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附件

  • 西温有景房img_2543_副本.jpg
    西温有景房img_2543_副本.jpg
    312.2 KB · 查看: 417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附件

  • 西温有景房IMG_2554_副本.jpg
    西温有景房IMG_2554_副本.jpg
    139.6 KB · 查看: 390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附件

  • 西温有景房IMG_2560_副本.jpg
    西温有景房IMG_2560_副本.jpg
    153.5 KB · 查看: 399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好奢侈的美景啊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FONT=舒体]秋日私语[/FONT]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 秋天来了。。。
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我,对于秋天没有任何想法,那时候受小学课文的影响,什么高粱涨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这些语句,再加上在乡村长大的我,受感官的影响,认为秋天就是收获的季节,没有更多的概念。
长大后,一直漂泊在外的我,对秋天渐渐的有种敏锐的感觉。因为在城市里看不到丰收的庄稼,没有亲人在身边的那种幸福,心里多了些凄凉,所以害怕秋风草落叶的景象。尽管阅过古今文人对秋天美丽的描写,但是秋天对于我来说想说爱你不容易。
而如今,当了妈妈的我,对于秋天有了更一步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任何事情多了些成熟与包容,没有了挑剔,多了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感恩。感到秋天不仅仅是丰收的喜悦,她的美丽也是无与伦比的,这也许更多源于是受加国枫红的影响,这时候想起古代诗人对秋天的描写,就会更多了一份理解和遐想.....
秋,宛如一位丰姿卓越的女子,具备了北方女子大气豪爽的性情,亦不失江南女子妩媚,优雅,柔性的美,似一幅灵动而唯美的画卷,在人们的视觉感知里,缓缓的舒展着......
秋,是一个充满诱惑魅力的季节,历练了春的悸动,夏的盛情,使她日趋成熟和完满,窗外,曾经那一树树翠绿欲滴的叶子,经历了日月星辰的调教,风和雨的重重洗礼和沉淀,蜕去了身上一层层浮躁,淡定的伫立在枝头随风儿轻轻的摇曳,给万物送出一份美意......
秋日啊,请你悄悄地告诉我,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对你的感觉还会有变化吗?
 
最后编辑: 2011-11-16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今天孩子回来告诉我,圣诞节快来了,老师嘱咐他们不要对一二年级的同学说穿圣诞老人的真实情况,因为一二年级的同学认为圣诞老人不是人装扮的,礼物也是真正的圣诞老人送来的。。。
我听了这句话,很感动,是因为老师的别有用心,让孩子从小活在童话世界里,不要去说穿,让她们长大自然地知道。当他们回忆那段童话是会感到很幸福的。。。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来加拿大一年内,我孩子一直坚持参加社区中心的游泳班,那是在一次成绩测试出5级跳出的时候,因为儿子5级学习中学了两次,他一直认为这次测试过关是十拿九稳的了,因为他觉得老师在教的时候就告诉他可以的了,但是结果是没有通过的,儿子非常失望,并将成绩单撕掉,他有些不明白、迷惑和气愤。这意味着我们要再花一个月的时间和费用,但是一般的学生不过,都是接着3-4次的报班,都不去找老师的。在车里的儿子很是不服,并且带有情绪,我告诉他自己去找考试的老师沟通,不要在背后不满。我儿子接着就理直气壮的去前台找,让工作人员通知老师出来,有意见要讲,出来的老师远远地看到我儿子并偷笑着,可能他知道儿子找她的原因。通过老师和儿子耐心沟通,最后作出的决定是为儿子上一堂一对一动作指导,就这样我儿子过了,我儿子顺利的拿到了六级的游泳成学习单。
这个问题,我觉得老师一般是公平的,一定是也有不过的理由,但是我儿子是做到的是有话说出来了,问题解决了,而不是稀里糊涂的就这样再次浪费一个月的时间。那天,我在远出笑看着这一切,并拍下了照片。
记得以前看到一报刊读物上文章所说,有一美国华裔小学生,因为整个学期没有在课堂上讲过几句话,被老师认为有学习障碍,其实,他一言不发,只是因为妈妈告诫他开口前要先想好了再说,这可能在我们的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里,一直有不要自以为是的思想在提醒着。还有在大公司任职的华裔雇员,每次与客户开会时,只要他的顶头上司在场,他就尽量不说或少说,心里想着把表现的机会留给上司,结果却以沉默寡言、不善与客户沟通为由被辞退。连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也说,她小时候从台湾来到美国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学会像美国人一样抢着讲话和插嘴,只有学会了这个才有可能“融入主流”。占纽约人口12%的亚裔社区,只分得政府拨出的社会服务经费的1%,这个100多年前就在这里落地生根的族群,直到最后才搞明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
不过,在美国从带孩子做饭的主妇到无家可归的游民,甚至正在服刑的在押犯都常常理直气壮地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依仗的其实不只是肺活量和嗓门,而是对自己的声音如纳西斯对他的倒影般的迷恋,和对声音的价值如对宗教一般的坚信不疑。
受此影响,我对教育孩子这方面有了很大的启发,孩子尽管在这个陌生国家里,有话也要说出来,因此我对儿子现在的状况非常满意。尤其是那天,我为儿子感到骄傲。

 
回复: 我和儿子在温哥华的生活

 

附件

  • IMG_2208_副本.jpg
    IMG_2208_副本.jpg
    142.9 KB · 查看: 342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