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刚看到07年2月,再冒个泡儿!!
象LZ这样懂得生活真谛的又在中国长大的男人不多,:wdb17::wdb17:至少我周围太稀有了,周围有不少有钱的男人,经常流连在各种"场所",过着自以为是很NB的生活.另外一种就是没什么钱的男人,但正在努力成为或者十分向往上述有钱男人的生活..(真对不住有打击一大片的嫌疑:wdb23:).

这么高抬我, 实在过奖了. 我老婆看见了肯定一边偷着乐一边要把我看紧点 :)

我相信如果我不来加拿大也会逐渐或者努力成为上述两种男人中的一种. 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造成的. 在污泥里面做莲花确实有难度, 做烂泥和水草就容易多了. 不过我也确实看到了一些来到加拿大以后仍然从内心不愿或者无法改变自己, 努力在加拿大维持"中国式"生活方式的人. 这大约就是在莲花池里面甘当水草的吧.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不用谢我. 这也是神的恩典和神的教诲.
我在申请移民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论坛上的帮助. 我也曾经表示感谢. 我得到最让我记忆深刻的答复是:"你不必感谢我. 你感谢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同样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不相识的人". 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没错, 同为人类, 为什么不能放开心胸, 帮助其他不相识的人, 让他们把这种被帮助被信赖的感觉放大, 发散, 去影响更多的人, 让他们也感受得到. 于是我就立下决心. 等我移民以后, 也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其他的人.

神的恩典我也无法报答. 其实神也不在乎或者指望我能给神干点什么. 最好的报答就是把这种恩情转发给更多的人, 让这些更多的人感染更更多的人. 这才是神所喜悦, 也是我所喜悦的.

希望日后等各位看客从准移民, 成为新移民, 再成为老移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的话. 坚持下去, 把这种善良美好的风气持续下去, 感染更多的人. 让爱持续到永远.
:wdb17: 恩!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4月8日
说说圣火
我写Blog一直坚持两项基本原则.1. 涉及政治的内容不写, 2. 涉及宗教的内容不写. 原因是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比较敏感. 很容易引起比较偏激或者执着的人抵制. 政治和宗教总是存在很多不同观点和矛盾交错. 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引起另一方支持者的抗议. 弄不好引发若干马甲冲进我的博客把我大骂一顿, 或者被Block了就没意思了. 本来写博客就是大家轻松交流, 惹恼了谁都不好. 不过近期关于奥运圣火的一些事情却让我有点不写不舒服了.

有一阵子了, 每天的新闻媒体都是大幅报道关于中国的抗议活动. 尤其是最近奥运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 遭到严重的干扰和阻挠破坏. 不知道在中国电视节目上是否可以看到. 反正我们这里天天都是类似的报道. 本来很圣洁的一个活动, 现在搞得乱七八糟, 甚至于可以用狼狈来形容了. 看着十分气堵. 我在这里不愿意说谁对谁错, 这样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对. 我只是想从一个海外华人的角度上看这个事件的前前后后.

我觉得一些ZD极端分子的策划算不上高明但是十分成功. 整个就是一个设计好的陷阱, 然后中国Z-F就这样老老实实跳进去, 而且越陷越深, 现在还不能自拔.

ZD们一直就不满,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可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 就好比一个小孩子和一个大孩子打架, 肯定打不过, 但是还不甘心. 突然找到一个这大孩子的中三路下手, 紧抓住不放, 死缠猛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确实很有效很成功. Z-F这一方完全是犯了愚蠢的错误以至于被这些ZD分子彻头彻尾的利用, 老老实实的进入陷阱, 现在还无法脱身.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策划这些事情的最初的时候, 他们完全正确的估计出来Z-F一定会采取和以往同样的落后手法处理, 比如把外国人和记者都驱逐. 然后对外封锁消息, 对内控制新闻, 中断网络. 这些都是人家早就设计好的局, 就等着Z-F往里面跳. 结果一跳一个准.

中国的Z-F在这方面其实一直形象不好. 以前就有些把柄被人家抓住. 好多年了, 这些仇视中国的人正愁找不到文章可以做. 现在有了题材了. ZD是中国自己的事儿, 可是奥运会就是全球的事儿了. 所以这个精心的策划就选择这个时候入手. 先找些闹事的分子搞点新闻. 这个是鱼饵,就等Z-F上钩. 果然, 接下来的发展正如他们策划好的. 记者这个行业是干什么吃的. 他们之所以能够混碗饭吃, 就是努力去搞一些不好搞的东西. 驱逐记者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 吸引了无数境外新闻媒体的注意. 他们感谢中国Z-F还来不及呢, 总算有给他们下个月发工资找到理由了. 越是难采访的东西才越有价值. 实在采访不到怎么办, 干脆到处互拼西凑. 于是出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 这些媒体闹了不少笑话. 把尼泊尔警察说是中国警察. 把获救的被打汉民说成被镇压的藏民. 等等. 这些可笑的东西居然被堂而皇之的在各个大电视台轮番播出. 一方面可以说西方媒体带有色眼镜看世界, 另一方面可以说中国Z-F在对外形象宣传方面做得简直弱到家了. 我们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体会十分深刻. 在这里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宣传绝大多数都不是来自中国的Z-F的, 而都是来自反面机构, 包括那个什么功, 什么独组织. 他们举行演出, 办报纸办电台. 街头游行, 展览. 几乎所有该出现中国的地方出现的都是他们. 普通洋人根本接触不到中国的正面宣传. 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全部来自这些人和机构. 你就可以想象他们对中国会有什么印象. 既然老百姓都是如此的印象, 那么媒体自然要符合他们的胃口, 按照他们的所谓"标准"来制造新闻. 这时候真正的来自中国的声音全部都淹没了.

参加抵制活动绝大多数都不是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人, 而是土生土长的白人. 这些人也许前两天都还不知道中国在地图什么地方. 不过在西方的文化和群体性格中, 管闲事是天经地义的. 这种中国已经很少见的"行侠仗义"的作风,在西方仍然是主流思想. 但凡他们听到不管世界上什么地方出现了他们认为的不公平, 他们就会认为正义感驱使他们要挺身而出. 这种精神确实可嘉. 可惜的是媒体一边倒. 完全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 也不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白人跑去抗议了. 因为在他们的视听范围内, 所有信息都是出自于一个反中国的立场的.

我觉得中国Z-F已开始就应该重新安装一个21世纪的危机公关思路来处理问题, 这样就不会上这些ZD分子的当. 要在一开始就准备足够多的素材向全世界公开. 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前因后果. 本来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干嘛要把外国人和记者都轰走. 再者, 不要封闭网络和媒体. 让所有东西都公开. 这样外国记者也觉得没有什么可渲染的. 说实话, 中国有XZ, 加拿大还有魁北克呢, 英国有爱尔兰. 中国收拾ZD分子绝不比美军修理伊拉克人狠. 说道领土主权历史问题就没完没了. 那美洲以前都是人家印第安人的地盘. 有本事所有后来的白人全部撤走, 把整个美国和加拿大还给人家印第安人. 你们敢吗?

今天听说加拿大总理不去北京参加奥运会. 这傻冒总理不去就算了. 等2010年开冬奥会的时候, 我们找一帮说法语的闹独立的魁北克人也给加拿大政府出点难题, 大家也抵制一下. 看看谁比谁更难受.

我觉得中国Z-F从这个事情上要吸取教训, 不要再按照文革时代的作风来处理危机公关. 增加对外宣传的投入. 别总想把CCTV-4 CCTV-9这样仅有的几个电台还搞成收费电台. 很可笑. 什么时候见到美国之音VOA找中国老百姓要收视费啊. 有事没事多找点中国正面的东西到外国放放. 请好莱坞的知名导演拍点现在中国的电影, 别老让人家认为中国还是旧社会. 政府明着掏点钱, 满世界活动一下, 到处出卖点人心, 暗地也给点钱, 让乐意帮助中国说好话的记者有点成就感. 同时也可以赞助组织爱国的留学生华人华侨游行啥的, 让普通洋人老百姓知道中国人不是都是都中国Z-F逼着逃亡来北美的, 他们其实很爱自己的祖国, 不希望有人给她抹黑.
: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学理科的赶超搞政治的,

还有,就像当年批那个小李子,本来没多大个气候楞是被我党的宣传机构给炒热了,那小李子做的东西说实话运用了些心理学和气功的原理也不是一点用没有,老大你就实事求是的讲你说是不是,毕竟他的本质是蒙钱的多数伎俩的经不住推敲的。被草木皆兵的一整结果适得其反仿佛成了可以与我党一较高下的势力了,真是的。 如果・・・・也罢,偏偏是一邪货。。。。:wdb21:,,,不闲扯zz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看了2天,终于看完了,也算是陪LZ从2006走到了2009
开始的初衷是因为老公想定居维多利亚,我来查查信息,没想到一看被吸引住了,呵呵。
看照片维城真的很美,俺们又属于胸无大志,只想过平静生活得夫妻,应该还是挺适合这里的生活。俺爹看了LZ的照片被螃蟹和生蚝强烈的吸引了,哈哈,当时就发话要学习英语过来生活了。
对了,顺便问下,那里有Tim Hortons吗?
 
最后编辑: 2009-04-07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是啊,虽然跟校长说把职位暂时留着,但心里是不准备短时回来的。我们属于折腾怕了的一类。2年前,老公才折腾到广州当公务员,现在又折腾到加拿大,不想再给自己折腾的机会了!:wdb9:
如果是职位不错的公务员请慎重吧。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我们一家登陆快一个星期了。幸亏2个朋友帮忙,才有条不紊的过渡着。在HARRYT LOAD车站边租了一部分HOUSE。各种卡也办好了。电话,网,电视也好了。牛奶金正在申请中。现在成天只能到图书馆和麦当劳,沃尔玛。一两站路坐月票车就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国散记 生病

无论你是否承认, 我们这些在加拿大生活一段时间的人身体低于各种病毒病菌的能力都大大下降了. 记得2006年我回中国那次就是很严重的感冒. 当时我可以把原因归咎于冬季空气污染严重或者其他偶然因素. 那次感冒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说来也奇怪, 等我回到温哥华, 一下飞机立刻就好了.

这次回国, 第一个星期还一切都好. 我当时还认为看来所谓回国生病论只是偶然因素而已. 谁知道到了第二个星期就完全崩溃了. 先是我开始感冒. 随后Emma开始全身上下起荨麻疹.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 医院里面人山人海, 省了病的孩子排队打吊针, 哇哇大哭的声音不绝于耳. 已经习惯了加拿大医院的就诊环境的我们一下子就给懵了. 根据中国医院的惯例, 一进医院先打几瓶吊针再说. 于是倒霉的Emma连续打了四天吊针. 每次带她去医院都要费一大翻力气. 护士给打针也不想加拿大的医院里面那样对孩子连哄带安慰, 末了还给个Sticker鼓励一下. 排队打针的哇哇大哭的孩子乌泱乌泱的, 就算有那心情好好哄孩子也没那个时间.

由于Emma生病我们的旅游计划全部取消了. 已经买好的丽江的飞机票全部作废. 等Emma稍微好一些了, 我又开始拉肚子. 现在还在卧床休息.

本来想回国一趟好吃好玩, 结果全部都在医院和病榻上消耗光了. 看来中国的空气质量, 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卫生安全还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下次轻易不敢来中国了.







回国散记 紧张与忙碌

这次回来, 约见了几个以前的老朋友. 体会最深的就是他们生活得很累很辛苦. 虽说都是高级白领, 拿着不错的薪水, 但是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话题总是离不开诸如工作机会, 买房子, 给孩子找学校等等. 不像在加拿大的时候, 大家在一起聊天的话题更多的是去哪里度假, 周末玩点什么等等.






回国散记 中国的物价真的很高

这次回国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的物价实在高的吓人. 以前在加拿大的时候总是印象里中国的物价很低, 盘算着去中国疯狂采购一番. 结果来了以后居然什么都买不起. 一方面是由于加元的贬值, 值得我们手中的货币相对人民币不值钱了,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的商品, 尤其是稍微质量好档次高的商品价格都大大高于在加拿大购买的价格. 我去逛了几个户外用品商店, 同样档次的户外服装比加拿大至少贵50%, 个别要贵出一倍不止. 另一方面, 质量差或者没有品牌的低档商品价格就十分便宜, 但是那样的商品已经不再出现在我们的Shopping List上了.

更要命的是房价. 全球房价都在下跌, 只有中国的房价继续上涨. 尤其是在北京, 居然已经看不到100万以内的房子了.

如果在加上子女教育的骇人听闻的投资成本. 如果拿我们在加拿大的薪水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城市, 居然生活水平要下降而不是上升. 以前我一直认为如果那加拿大的工资在中国消费一定很舒服, 现在看来那已经是历史了.







回国散记 看不到经济危机的迹象

由于没有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去看, 单单从北京西安成都这几个城市来看, 基本上看不出任何经济危机的征兆. 商场里面永远汹涌着购物狂潮的人头. 收款台排着大队, 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把手里的钱送出去似乎砸在手里烫手似的. 商品房的价格依然疯涨, 每天都仍然有大量新购汽车办理车牌.这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由于为了拉动内需, 祖国处处大兴土木. 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大工地.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回国散记 搞笑片 加元

在成都乘出租车. 到达目的地后计价器显示金额为7元. 我正好有7块钱, 我就给了司机. 结果司机接过来后说:”加元”. 我心中一惊, 我上车后一言未发, 难道司机一眼就看出来我来自加拿大, 要不怎么张口就要加元. 再说了, 没听说打车要付外币的规矩呀.
我怯生生的问:”人民币不收吗?”.
这下子那个司机也懵了, 说道”啥子人民币哟, 加元”, 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副驾驶座位前面贴着一张纸. 纸上写到:
“每次乘坐加一元燃油附加费”.
我才明白, 原来是”加一元”.




回国散记 噪音污染

除了空气污染以外, 更让我头疼的是噪音污染. 整个中国城市里基本上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了. 大家上堵车的人们把怨气通过喇叭释放出来,. 公园里面应该是绿树成荫, 蛙鸣鸟叫的, 结果却挤满了一群一群的人伴着着大型音响的音乐翩翩起舞. 还有露天卡拉OK的鸡鸣狗叫. 大街上到处是商品促销宣传活动, 各种音乐伴随着促销人员声嘶力竭的高喊此起彼伏. 连收破烂的都带了高音喇叭自动呼叫. 公交车上面有液晶电视滚动播放广告, 连成都出租车里面都有滚动广告. 我问了司机, 司机说每天听一个广告1000多遍, 耳朵都生茧了. 回到家里睡觉时耳朵里面还是重复播放那个1000遍的广告词. 在这种声场下, 想精神正常都难.




回国散记 一回到祖国就把手机丢了

在加拿大习惯了大大咧咧, 从来不担心小偷之类的. 而且万一东西遗忘在那里, 通常可以在Lost & Found找回来. 到了中国就不行了. 一旦放松警惕身边的东西就不翼而飞了. 我刚到中国就把手机给丢了, 结果刚买的充值卡才打了一个电话就送给别人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使得我在随后的旅途中每天要2000次的检查自己的口袋和背包是否口号. 活得很辛苦啊.





回国散记 为什么中国人忙碌勤劳而不富有

这个话题很大, 我无法短短的几句话概括清楚. 中国人勤劳忙碌得像工蜂蚂蚁, 但是总体来看并不富有.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缺乏有效的保护权益和提高效率的规则和法制. 中国社会中很多的精力和工作都是浪费在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非法侵害的过程中了. 既然没有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和法律来保障, 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保护自己. 就好比我每天要查看2000次口袋背包的拉链一样, 内耗严重. 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 加在一起是多么巨大的浪费. 真正花在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上的精力又剩下多少.





回国散记 中国的精英和精英的中国

中国的社会是一个精英才能生存的社会. 如果成为了精英, 那么金钱美女地位就随之而来, 如果没有成为精英那么就成了臭狗屎, (最新的名字叫做弱势群体)谁都可以踩上一脚. 在中国, 如果你在一个场合当了爷爷, 就一定要摆出爷爷的样子, 对方也会把孙子演得十分贴切, 但是同样是你, 换个场合就会去当孙子, 那个当爷爷的形象立马荡然无存了. 很难有机会像西方社会那样人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概念.

在这样的情况下, 人人都都要争当精英, 从幼儿开始就要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中国的孩子太难有机会体会到童年的快乐了. 各种各样的课程和课外补习班把整个童年充满了. 一生中充满了无数次淘汰, 任何一点闪失就和精英擦肩而过了.

我见到几个以前的老朋友, 谈论到孩子教育问题. 深有体会. 不光是孩子很累, 家长更累. 花钱不说, 还要费尽心机讨好老师讨好校长, 所有业余时间都陪着孩子出入各种学习班. 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了. 说道这一点, 也只有苦笑. 没办法, 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回国散记 当华侨的感觉


说起来挺可笑的, 但是确实如此. 在中国这些日子, 去办各种事儿, 一旦表露出自己的华侨(准华侨)身份, 往往会得到比较好的待遇. 通常对方会更加有耐心和礼貌对待我们, 从他们看来毕竟我们是从外国来的人(虽然还是中国模样), 一定要给外国华侨一个中国人民好客热情的好印象. 是不是挺逗的.




回国散记 今日的江湖已经不是我们的江湖了


这次回国, 综合体验就是我们已经不再属于这里了. 这个地方永远是我们的祖国, 这一点不会改变, 但是我们已经不再属于这里. 我们也只是一个访客而已. 从内心和生活习惯上已经是加拿大的风格了. 原来以为三周的时间太短了玩不够, 现在看来倒是觉得有点长, 想早点回去过安静的日子.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国散记 现代建筑博览会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 北京, 上海等中国超级城市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现代建筑博览会. 北京的天际线在以天为单位的变化. 经过2008 奥运会的突击建设, 各种新奇的建筑都坐落在京城的各个角落. 由于在北京的时间很短, 我们仅仅走访了其中少数几个.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 我都赞叹不已.
我还专门远观了一下烧掉的大裤衩配楼. 可惜我照相的角度看不清楚. 另外水立方应该晚上开灯的时候去看, 白天看过去薄膜上落满了尘土, 看起来脏兮兮的. 外面的草坪也都干枯了. 像北京这样沙漠中的城市, 要想维护那么大面积的草坪绿油油的要花多少水资源啊.


回国散记 参观水立方得有好身板
不知道哪个脑残的人设计的水立方参观线路. 参观票的售票处和入口在水立方的两个最远的角上, 而且还差好几个街区. 如果想参观水立方需要不行3公里往返购票入场. 到底是运动场馆, 不运动不许进. 进一步的整改计划是应该修条水路, 这3公里应该游过去.


回国散记 可怜的开车族
比起北京, 在维多利亚开车绝对可以认为是度假. 北京这两年不知道又增加了多少汽车. 尽管有分号限行, 仍然路上车慢为患. 无论干点啥, 只要一跑路就是几个小时的堵车. 我只能说一句话, 这简直不是人活的地方.



回国散记 手机丢了
中国已经不再是自行车之国了, 而是手机之国. 在加拿大如果一个成年人没有驾照会被认为是火星来客, 在中国, 如果一个成年人没有手机, 肯定也会认为来自金星. 我为了表示自己也是人类, 一到北京就买了一个神州行手机卡. 可惜才打了一个电话就连同我的手机一起丢了. 可惜我那个在加拿大利用率极低的高级智能手机, 还没有大显身手就落入贼人之手. 我后来的旅程中就没有手机了, 成了地地道道的金星人.

我曾经试图询问哪里有投币电话, 每次被我问的人都愣愣的惊愕状, 有的还问, 什么叫投币电话. 羞得我简直想钻进地缝回到金星去算了.


回国散记 北京地铁
早就知道北京现在有很多条地铁线. 这次回去好好坐了一下. 北京地铁现在确实方便多了, 而且两块钱通票, 比以前还便宜. 公交才5毛. 在我们看来基本上就等于免费了. 而且市民素质普遍大大提高, 带着孩子每次都很快有人让座. 我不记得以前是不是这样, 因为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乘坐过公交系统. 现在作为游客回来看看, 乘坐公交还是很不错的.

尽管地铁很发达, 人流还是很恐惧的. 一次在地铁换乘站下车, 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上千人黑压压的人头在下层站台涌动, 看起来真得有点吓人. 当时是在挤得伸不出手, 要不真应该拍个照片留念. 地铁工作人员看见我们带个孩子, 就让我们从优先通道先入站了. 对孩子的优先是我们以前没有体会过的.


回国散记 沙漠城市 北京
从空中看北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像什么? 像拉斯维加斯. 以前去拉斯维加斯的时候从空中看下去就觉得是一个完全在沙漠中冒出里的城市, 只有附近的胡夫水库算是一碗清泉. 北京现在就差不多. 不过水库是密云水库, 城市比拉斯维加斯大无数倍而已.

中国的北方实在太干燥, 基本上是半荒漠化接近荒漠化的状态. 在北京呆的几天最难受的就是干燥的空气和灰尘. 从湿度90%的一个太平洋东岸的岛屿到湿度20%的太平洋西岸的沙漠, 皮肤和呼吸道黏膜还来不及去适应. 不过这还算不错了, 毕竟没有沙尘暴来伺候我们. 而且去年为了迎接奥运会, 就北京市和周边而言, 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但是人类的力量比起大自然来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不知道等周边全部变成沙漠以后, 北京还能存在多少年?


回国散记 首都机场新航站楼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时间的快慢是可以变化的, 因此, 假期总是过得比上班快. (这个是开吻的歪批相对论:))

回国度假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在过几天就要回到加拿大了. 旅途中大量的见闻和体会, 但是一直没有心思写成Blog 共享出来. 现在开始慢慢回忆和整理


--首都新机场航站楼

当年首都机场正在修航站楼T3的时候我还在北京. 由于工作原因, 几乎每星期都要光临数次首都机场. 当时坐在排队等待起飞的飞机舷窗无奈的往外看正在修建的T3楼和新跑道的时候就急不可待的希望有一天从这个新楼起飞, 免去磨磨蹭蹭的飞机排队等待起飞的痛苦过程. 结果等它修好了, 我却一直没有机会用.

新航站楼很大, 很宽敞. 设施一流. 几个主要节点之间需要用轻轨连接. 这一点和我以前去过的很多机场一样, 比如大阪, 旧金山, 香港等. 不同的是这个轻轨并没有连接到以前的老航站楼. 也许是人家连了, 但是我没有搞明白. 不知道在几个楼之间转机的人怎么走.

现在持中国护照入境不再需要填那个无用的表格了, 而且享受国民待遇, 基本没有排队, 立马通关. 可惜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享受国民待遇. 也没有遇到传说的扎针检查艾滋病. 倒是给Emma照了张像. 估计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这个空子偷运走私儿童. 毕竟小孩的护照照片看不出什么模样. Emma的护照照片是我在Emma10天大的时候拍的. 现在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人.

由于航站楼足够大, 因此很宽敞和轻松. 而且很安静. 这点和其他国内机场和以前的样子大不相同, 很接近外国的机场的感觉了. 东直门有轻轨直达, 不过我没有坐.


回国散记 国航新飞机
先写了航站楼, 忘了先写飞机.
国航换了新飞机, 其实已经换了两年, 只不过对于我来说算是新飞机. 比起那个老破旧飞机这个舒服很多, 座椅尺寸大一些, 而且每个人有一个机上娱乐系统可以看电影视频点播之类的打发无聊的11个小时. 机上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 国航服务也很好, 完全不差于加航. 加航现在都快破产了, 相比空乘人员心情不会太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January 04
真正的牧师根本是不用讲圣经的, 而是已经把神的话语融会贯通于日常生活中. 把神的指点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来转达的芸芸众生. 让所有人, 无论是基督徒还是慕道者都从中得到生活的快乐和平安, 更深刻的审视生活的意义和精彩. 我建议所有读我的blog的朋友去听听Joel Osteen的系列讲演. 这样的话可能原本对基督教的陈腐印象会一扫而空. 用一种更新更深刻的视角看待神与人的关系.

谢谢楼主的推荐。看了楼主这个帖子的几个月以来,我每周都在下载最新的讲演来听。
加上自己从网找来的,听了大概有二三十次演讲的内容,真的是非常精彩。
感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改变了很多很多。:wdb19: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我真佩服你的写工了!你的回国见闻令我窃笑继而失控为大笑。 虽不能亲自感受归国见闻,但我知道,我的妹妹每次回国,就像她所说的,不得不由淑女变为泼妇!!! 特别是你的“噪音污染”这段,笑死我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写得真很贴切!
现在国内就是一块大工地。上个月因为有事,我也回家了一趟。我家小区的公共公园就被政府看中,说是要改造成一个立体停车场。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提的意见。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