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移民生活进入了迷茫阶段
转眼又到了红叶满山的季节了. 加拿大西海岸漫长的雨季已经开始了, 稀稀拉拉的小雨敲打着厚厚的落叶噼噼啪啪的响, 空气中再次弥漫着湿漉漉的清新的气息. 这股熟悉的气息使得我回忆起两年的移民历程. 两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季节, 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 拉着旅行箱, 大领导抱着才100天的小领导就风尘仆仆的来到这个美丽的国家. 尽管体力消耗不少, 但是内心还是能量充沛的. 我记得通过冗长的新移民登记手续, 随着人流一家人走出温哥华国际机场的大门, 并没有立即直奔马路对面的租车公司柜台. 而是站在人行道边我深深的吸了一口这湿润的清新的空气, 没错, 就是这个味道, 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我当时的心情现在都很难描述. 如果翻译成为大实话就是说"加拿大, 我来了, 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我的新生活就此开始了".
之后每次经过温哥华机场的时候我都会回忆我当时第一次站立在加拿大的那块地方,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行道边. 深深的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转眼已经快两年了. 返回来看看我们一家的加拿大新移民生活. 相比起很多新移民辛酸血泪史来说我们绝对是幸运的一家. 多亏上帝的眷顾, 我们并没有经历太多的网上到处流传的新移民艰辛生存的经历. 一切似乎都十分的顺理成章. 一开始就有了工作, 很快就全家团聚, 很快就买了房子. 一家人开始过简单的加拿大中产生活. 很多老移民当年经过几年才得到的基本稳定的生活我们似乎几个月就得到了. 不过随着这些所谓"加拿大梦"的奋斗目标都一一实现, 我突然发现自己前面没有目标了, 内心进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迷茫状态.
从小开始, 还从没有经历过迷茫的阶段. 上小学的时候要靠重点中学, 上了高中要考名牌大学, 上了清华要找到好工作, 找到工作要换更好的工作, 挣了钱以后要挣更多的钱. 然后就是买车, 结婚, 买房子. 然后就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就是移民加拿大. 等这个目标随着登陆这一刻得以实现以后又开始更新的一轮大目标小目标. 找工作, 买车, 接老婆孩子, 买房子... 似乎一刻没有休息过. 随着这些在我的To Do List 上的目标一一得以实现. 新的目标却没有出现在前面. 于是茫然开始了.
加拿大是一个安定平和的国家. 安定平和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没有什么机会和变化. 这一点和中国有巨大的不同. 在中国虽然存在是极为残酷的竞争压力, 但是至少大家都有个梦想, 而且确实有梦想得意实现的可能和机会. 相对而言, 加拿大就不是这样. 因为这个社会实在太成熟了, 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和惊喜或者巨变会发生. 改发生的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 基本上可以被形容成为自己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我, 如果不发生什么以外, 我的死期还不能确定, 但是死因已经基本查明. 肯定是死于高血糖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了, 死期越晚越好. 当然了, 这个是玩笑话. 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十分和谐的社会里面, 每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机会很少. 及时能够改变, 所改变的量也很少.
以换工作来说. 在中国的时候, 由于同时并存着国企私企外企民营等各种不同的体制体质, 换一个工作有可能带来100%的工资涨幅, 甚至更多. 但是在加拿大, 一个人更换雇主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 就算在一个企业内,如果在中国, 老板, 高层, 中层, 下层员工的工资差几十倍并不稀奇, 经营管理的职业比体力工人高几十倍也完全不稀奇. 但是在加拿大, 所有的东西都被"开根号乘10"处理过了. 绝大多数人都被压缩在一个叫做中产阶级的枣核里面. 除了极少数运气极好, 生对了人家的幸运儿进入枣核顶端成为资产阶级, 还有少数由于懒惰或者颓废或者倒霉而被挤到底层成为无产阶级或者被成为Homeless的群体. 在这个中级枣核里面所有人都差不太多. 无论你是才华超群的IT精英还是刚刚放下锄头学会接电线的工人, 收入都没有巨大差别. 收垃圾的市政工人也可以享受每年乘游轮度假的待遇, 公司经理们照样得自己洗车刷房子. 如果谁有幸通过更换工作或者职位获得了高得不少的薪水, 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更高的税收和更高的工作压力. 多拿20%的工资至少要多干80%的活. 这就是新的2-8原则在加拿大的体现.
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 慢慢的移民们也就入乡随俗了, 变得没有斗志了. 也就没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了. 记得以前看见一个移友的blog中写的题词就是"人生就是折腾". 一点不假, 如果不折腾了就没有意思了. 经过多年的折腾, 我们已经全家折腾到加拿大, 而且折腾稳定了, 目前还不知道下面将如何继续折腾. 不知道看我的blog的各位贤人有何指教
移民生活进入了迷茫阶段
转眼又到了红叶满山的季节了. 加拿大西海岸漫长的雨季已经开始了, 稀稀拉拉的小雨敲打着厚厚的落叶噼噼啪啪的响, 空气中再次弥漫着湿漉漉的清新的气息. 这股熟悉的气息使得我回忆起两年的移民历程. 两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季节, 经历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 拉着旅行箱, 大领导抱着才100天的小领导就风尘仆仆的来到这个美丽的国家. 尽管体力消耗不少, 但是内心还是能量充沛的. 我记得通过冗长的新移民登记手续, 随着人流一家人走出温哥华国际机场的大门, 并没有立即直奔马路对面的租车公司柜台. 而是站在人行道边我深深的吸了一口这湿润的清新的空气, 没错, 就是这个味道, 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我当时的心情现在都很难描述. 如果翻译成为大实话就是说"加拿大, 我来了, 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我的新生活就此开始了".
之后每次经过温哥华机场的时候我都会回忆我当时第一次站立在加拿大的那块地方,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行道边. 深深的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转眼已经快两年了. 返回来看看我们一家的加拿大新移民生活. 相比起很多新移民辛酸血泪史来说我们绝对是幸运的一家. 多亏上帝的眷顾, 我们并没有经历太多的网上到处流传的新移民艰辛生存的经历. 一切似乎都十分的顺理成章. 一开始就有了工作, 很快就全家团聚, 很快就买了房子. 一家人开始过简单的加拿大中产生活. 很多老移民当年经过几年才得到的基本稳定的生活我们似乎几个月就得到了. 不过随着这些所谓"加拿大梦"的奋斗目标都一一实现, 我突然发现自己前面没有目标了, 内心进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迷茫状态.
从小开始, 还从没有经历过迷茫的阶段. 上小学的时候要靠重点中学, 上了高中要考名牌大学, 上了清华要找到好工作, 找到工作要换更好的工作, 挣了钱以后要挣更多的钱. 然后就是买车, 结婚, 买房子. 然后就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就是移民加拿大. 等这个目标随着登陆这一刻得以实现以后又开始更新的一轮大目标小目标. 找工作, 买车, 接老婆孩子, 买房子... 似乎一刻没有休息过. 随着这些在我的To Do List 上的目标一一得以实现. 新的目标却没有出现在前面. 于是茫然开始了.
加拿大是一个安定平和的国家. 安定平和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没有什么机会和变化. 这一点和中国有巨大的不同. 在中国虽然存在是极为残酷的竞争压力, 但是至少大家都有个梦想, 而且确实有梦想得意实现的可能和机会. 相对而言, 加拿大就不是这样. 因为这个社会实在太成熟了, 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和惊喜或者巨变会发生. 改发生的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 基本上可以被形容成为自己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我, 如果不发生什么以外, 我的死期还不能确定, 但是死因已经基本查明. 肯定是死于高血糖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了, 死期越晚越好. 当然了, 这个是玩笑话. 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十分和谐的社会里面, 每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机会很少. 及时能够改变, 所改变的量也很少.
以换工作来说. 在中国的时候, 由于同时并存着国企私企外企民营等各种不同的体制体质, 换一个工作有可能带来100%的工资涨幅, 甚至更多. 但是在加拿大, 一个人更换雇主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 就算在一个企业内,如果在中国, 老板, 高层, 中层, 下层员工的工资差几十倍并不稀奇, 经营管理的职业比体力工人高几十倍也完全不稀奇. 但是在加拿大, 所有的东西都被"开根号乘10"处理过了. 绝大多数人都被压缩在一个叫做中产阶级的枣核里面. 除了极少数运气极好, 生对了人家的幸运儿进入枣核顶端成为资产阶级, 还有少数由于懒惰或者颓废或者倒霉而被挤到底层成为无产阶级或者被成为Homeless的群体. 在这个中级枣核里面所有人都差不太多. 无论你是才华超群的IT精英还是刚刚放下锄头学会接电线的工人, 收入都没有巨大差别. 收垃圾的市政工人也可以享受每年乘游轮度假的待遇, 公司经理们照样得自己洗车刷房子. 如果谁有幸通过更换工作或者职位获得了高得不少的薪水, 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更高的税收和更高的工作压力. 多拿20%的工资至少要多干80%的活. 这就是新的2-8原则在加拿大的体现.
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 慢慢的移民们也就入乡随俗了, 变得没有斗志了. 也就没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了. 记得以前看见一个移友的blog中写的题词就是"人生就是折腾". 一点不假, 如果不折腾了就没有意思了. 经过多年的折腾, 我们已经全家折腾到加拿大, 而且折腾稳定了, 目前还不知道下面将如何继续折腾. 不知道看我的blog的各位贤人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