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是啊, 如果中国的人口像加拿大一样少的话, 早就成了和谐社会了.
当时移民之前就一直在思索, 中国的诸多问题是不是有一个解决之道. 知道我走的一刻也没有想出来, 于是就义无反顾的走了. 几乎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口和资源的矛盾引起的. 除非发生灭绝性战争否则没有可能解决. 但是战争并不是当前在世的人的意愿. 没有人愿意打仗, 没有人愿意去死. 所以没有什么办法. 移民其实是一种逃避, 消极的对抗矛盾的一种方法.

记得当年第一次登陆的时候, 在北京出境的时候排了好长的队, 好不容易排到头了, 一个边防检查的问, 你们在国内呆得好好的, 为什么要移民出去. 我当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可以轻易说出1000个理由, 但是当时确无法找出最合适的一句来回答. 我应该说, 我们都移出去了, 大家就不用排这么长的队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度假召集令!!!

有没有打算11月底或者12月初去Mexico海滩度假的? 目的地是Puerto Vallarta. 一周的All Inclusive Resort度假. 我们一家去也太孤单了,还有谁想去的, 赶快现身. 早点预订价格会便宜一些.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度假召集令!!!

有没有打算11月底或者12月初去Mexico海滩度假的? 目的地是Puerto Vallarta. 一周的All Inclusive Resort度假. 我们一家去也太孤单了,还有谁想去的, 赶快现身. 早点预订价格会便宜一些.[/quote



Sorry,11月我将回国,12月回来全家将去智利两周过圣诞节. 下次有机会.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这次不写blog的间隔可是不太短了. 不过看来还没有人催我.
可能性No1. 根本没有人看我的blog, 所以不更新也没有人知道
可能性No2. 朋友们都善待我, 没有跳起来叫喊, 等我自觉写新blog.
Whatever, 有时间还是应该继续写下去

这段时间比较忙. 因为我们的软件要出新版本了. 每次出新版本的时候都是最忙的时候. 我已经连续每天工作12小时达到两个星期. 从而积攒下来将近8个工作日假期. 加上我以前一直没有用完的年假, 我现在假期可真是够丰富的. 可惜老婆假期少, 不够用, 要不可以好好策划出去玩.

说道出去玩, 我们最近确实在策划出去旅游一趟. 目前候选的目的地主要都是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的几个传统的度假城市. 首选的是墨西哥 Puerto Vallarta, 还有古巴. 一直在网上到处征集同行对象, 但是最终还是没人相应. 我开吻的号召力也太差了.

这些度假城市在北美度假市场上大概就相当于中国的新马泰一样. 穷人的第一选择. 一个字便宜. 淡季的时候, 一个星期包吃包住包机票包娱乐, 才500-600加币. 我上次去温哥华在朋友家借宿呆了3天就花差不多这么多钱. 旺季的时候当然很贵, 不过如果错开最贵的时候(圣诞节))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度假基本都是同一个类型的. 就是像猪一样生活. 每天睡觉起来, 吃, 吃完了晒太阳, 然后继续吃, 然后再晒太阳, 然后再吃, 吃玩了再睡. 除非另有兴趣, 否则不必离开酒店. 墨西哥和古巴那些破地方, 出了度假酒店就比中国的城市还破多了. 这种度假酒店式的旅游比较适合我们这样孩子比较小的家庭参加. 在同一个地方, 不用拉着包到处走, 省心省力还安全. 什么南极北极黄石大峡谷的, 都等爱玛大了以后再安排吧.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游轮. 不过我对赌博和夜总会之类的都没有什么兴趣, 所以对游轮的兴趣就很一般. 还是飞机简单一些.

经过前两个星期的拼搏, 终于可以休几天假. 明天去温哥华申请一个美国签证, 然后接着休息几天一直过了感恩节再上班. 休息时间去哪儿还没有想好, 反正天气已经不好了, 没有什么可玩的地方了. 也许周末也随着人流去美国买点便宜货回来说不定.

过得浑浑噩噩的, 每天就是希望早点回家早休假. 翻翻看旅行社提供的漂亮的宣传资料, 流着口水幻想着度假的日子.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第三次估计也是最后一次办美国签证

今天开始休假两天, 一直到感恩节以后才去上班. 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写写blog. 先从最近的事情开始写起来吧. 写写昨天去温哥华办美国签证的故事.

这次是我第三次办美国签证. 回忆起来过去两次签证. 第一次签证是在北京的美国使馆, 是一次极为不愉快的经历, 也正好是那次经历鼓舞了我移民加拿大的决心. 我估计曾经在美国驻华使馆经历过签证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 好几百人拥挤在热烘烘的等待厅里面, 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好几个小时, 挨个被防弹玻璃后面的傲慢的签证官像审查犯人一样的讯问. 这期间不能坐, 不能大声说话, 不能打手机(根本不能带任何电子设备). 审问过程也是极为让人不快. 签证官本着怀疑一切的原则, 假设你是一个偷渡客或者恐怖分子, 对于你提供的一切内容都假设是假材料, 从各个角度反复询问试图找到任何漏洞然后将你的申请化为废纸. 我记得当时询问了我大约15分钟, 问得个底儿透. 最后总算是给我签证了. 但是那段不愉快的经历鼓舞着我日后去拿一个加拿大的护照. 虽然拿签证的过程不愉快, 但是日后的美国之旅还是十分愉快的. 见到了很多多年没有见到的同学朋友, 领略了美国西海岸的秀丽风光. 第二次签证也是在北京, 那就十分简单了, 因为不超过一年而且同样的理由, 不需要面签, 给钱就拿. 随后我就定居到了加拿大. 签证过了一年以后自然失效, 但是我一直没有什么念头再去签一个美国签证去. 加拿大和美国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大部分加拿大人都居住在国境线上. 我们自然也是. 夸张地说, 在维多利亚海边往南边扔块石头就砸到美国了. 知道最近公司要求我去美国出差, 给我出费用去办美国签证, 我才考虑那就全家都去办个美国签证算了.

作为加拿大永久居民, 美国签证的一次办十年的多次往返. 对于我们来说这已经足足够够了. 因为过两年换加拿大公民以后就不必签证了. 因此我这次美国签证是最后一次美国签证了. 以后再去就是去办中国签证了.签证准备和以前一样, 需要预约, 网上填表, 交钱, 准备材料. 我其实心理十分清除, 按照我们这个家庭的情况(加拿大永久居民, 在加拿大有房产, 双方都有正式工作, 有孩子), 准备那些材料完全多余, 签证官根本不会去看就会给签证. 但是有担心没有准备全, 签证官万一想看了没有带就不好了. 于是还是按部就班的去准备. 结果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样, 2分钟就把我们打法走了, 带去的材料和问都没有问. 签证过程本身十分顺利. 一共也没有问几个问题. 主要是核对一下我们提供的材料, 问问我们以前去美国几次, 干什么了. 他看到我们没有写去美国的行程, 就问我们打算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来. 我说我们打算感恩节过去, 当天往返. 他就问去干什么. 我说去购物, 买只火鸡回来吃. 那签证官笑笑. 心里肯定想, 欢迎去我们伟大的美国买火鸡, 挽救我们脆弱的火鸡工业. 提供一些背景材料: 由于加元相对美元急剧升值. 一向就比加拿大便宜的美国市场就更加受加拿大人的欢迎了. 每个周末关口都排满了争相去美国抢购的加拿大人的汽车. 美国的边境的大型超市老板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去买只火鸡再平常不过了, 更多的人买衣物食品家电, 甚至直接买一辆汽车开回来. (美国的汽车价格比加拿大大约便宜15%-30%).

相对于签证过程十分顺利, 来往路程可以称得上是极为不顺利. 不顺利从一大早就开始了. 主要的错误就是为了给老板剩下18块的渡轮预约费而没有预约. 我想星期三早晨7点钟, 不是周末, 谁会挤过去赶这么早的渡轮呢. 为了保险我们还是多预留了一些时间. 早晨5:30就起床, 开车就去码头. 快到码头的时候也才6:10, 看到路边闪过的7:00渡轮已经满的信息牌没有赶相信, 以为肯定没完全睡醒看错了. 是啊, 才凌晨6:10, 通常有个30%汽车到达就不错了. 等到了码头被告知渡轮真的满员了才发现噩梦才刚刚开始. 下一版渡轮是9:00, 我们肯定会错过预约时间.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弃车登船. 于是把车停在码头停车场, 买了步行者的船票过去. 更加麻烦的是由于使馆不允许带除了签证材料以外的任何东西. 比如手机, 提包之类的全部不能拿. 而且也没有地方寄存. 我们整个温哥华之行就需要在一没有汽车, 二没有手机的状态下完成. 所有计划都给打乱了. 平时都是使用手机记录电话号码和地址, 这下全瞎了, 车上连只铅笔都没有. 全靠脑子记了. 由于每次都是开车去, 我们对温哥华的公交系统完全不了解. 只能瞎懵乱撞. 好在去的时候没有错过预约时间. 回来的时候遇到麻烦更大了. 毕竟从城市边缘打听市中心的行车路线比较容易, 但是从城市中心打算城市边缘的行车路线就少有人知道了. 好在我脑子当时记下来几个Bus线路的号码, 问了些路人知道在哪儿等车. 车确实等到了, 需要在某个Exchange换车. 天知道那个Exchange在一个英文描述为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中文描述为鸟不拉屎的地方. 周围都是农田, 一个孤零零的展台, 连洗手间都没有. 一看时间表. Sh*t, 下一班Bus一个小时以后才来. 早就错过了渡轮的出发时间, 下一班又是两个小时以后. 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没有出租车, 甚至连过路的私家车都没有. 当时真有心腿上几个公里, 到高速公路边上伸个大拇指搭顺风车了, 可惜有下雨了. 只好萎缩在展台的雨棚下面耐心等候. 好歹最终还是登上渡轮, 回到了维多利亚, 上了自己的汽车, 重新打开手机. 噢 上帝保佑, 终于回到文明世界中来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我应该属于你说的第二种可能性
每次上家园我都会先到你这看看你有没有更新你的Blog,你要继续写哦,不要停下来!:wdb10: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北京办理去美国的签证,遭遇和你的一样,使馆里人山人海,都差不多摩肩接踵了:wdb1:
从早上8点开始排,一直到中午12点才轮到我,签证官整整用了30分钟来审我,我真的就那么像偷渡者或是恐怖分子吗:wdb7:
希望我也能早日拿到加拿大的签证,成为永久居民,就不用再受这罪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Diet, Turkey, I am gonna die anyway


"If you do not start diet now, no matter you want to see me or not, you're not able to", 这是我的家庭医生给我的郑重警告. 翻译过来就是说"如果你现在还不开始控制饮食的话, 无论你是不是还愿意来看医生, 你都没机会了". 看来我确实必须开始Diet了. 我的血糖血脂指标连续好多年都大大超过正常值. 尤其是血脂的指标, 我的家庭医生说是他现有所有还或者的病人中最高的. 他说他很惊奇而且还恭喜我仍然可以自己走到他面前来. 当然了, 这些都是很夸张的说法, 因为西方的医学健康的指标比中国的高很多. 以前在中国的时候只要没有病没有人想去医院看看啥的, 也没有家庭医生的概念. 在加拿大就不同了. 你没有病, 家庭医生也会找你去给你检查一下, 抽点血啥的. 在碰上我这样固执顽强的"三高"病人就更加关注我了. 自从我登陆加拿大以来, 固定的每三个月被他老人家召见一次. 每次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 做常规检查, 敦促我控制饮食, 开点药, 要求三个月以后再次去抽血化验. 这次估计他发现快两年了, 我的指标一点不下降, 于是准备给我提高警戒水平了.

实际上来加拿大以后, 比在中国的时候, 我的血液指标已经好多了. 不过在中国的时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到这里以后, 所有人都是"事儿事儿的". 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要"减肥, 运动, 控制饮食, 健康". 典型的口号就是类似于当年贴在某个健身中心门口的标语那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 全民Diet已经进入法律高度了. 在这里所有可以销售的食品包装都有营养标签. 诸如每单位本食物可以提供多少卡路里热量, 多少糖, 多少脂肪, etc, 分别占你每天需求的百分之几等等. 每个人都可以用计算器算出来今天到底吃了多少卡路里的食物, 是不是超过预算了. 如果超过需要爬多少米的山把它消耗掉云云. 最流行的饮料不是那种富含营养物质的, 而是在瓶子外面印了一个大大的ZERO, 就是说本饮料里啥都没有, 所有营养成分都是0. 可以放心喝. 相反那些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就灰溜溜的, 把热量和营养成分尽量的往小里面写, 然后在包装上声称这些脂肪不会转换成为体内脂肪 ( 0 Transfat). 送人一块蛋糕就像送人一颗炸弹似的.

言归正传, 经过家庭医生的郑重警告. 我也打算开始Diet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 想像一下, 所有好吃的都是我都不再可以吃了. 不好说冰淇淋, 奶油蛋糕之类的剧毒物质, 连土豆, 薯条都被列入"Do not even thing about it" 之类. 最普通的米饭, 面条和面包都被列入不说欢迎的食物之类. 那么大家肯定要问, 连米饭面条和面包都不能吃了, 那吃什么? 靠晒太阳进行光合作用吗? 我倒是想, 但是咱们黄皮肤的身体里没有叶绿素啊. 要是真的有叶绿素了, 谁TMD还要去上班呢, 大家都找太阳底下站着就衣食无忧了. 多好. 既然不能光合作用还是得吃. 我现在能吃的东西只有所有应该拿去喂猪的粗粮. 包括燕麦,亚麻籽, 糠, 荞麦等等. 这些东西连中国的农民都不吃了, 顶多喂猪, 现在我全部好拿来当主食吃. 真是苦命的我啊.

昨天去超市采购了一番, 发现这些国内只能去农贸市场饲料柜台买到的东西居然堂而皇之的放在超市里面醒目的地方. 而且买的人还不少. 可怜我们这些Diabetes Type II的患者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今天就开始吃猪饲料了. 全家就我一个享受此等优待, 特权食品. 虽然说味道还不至于咽不下去, 但是想像连续吃三个月这东西也有点生不如死的感觉. 回忆起北京的福华肥牛, 出云的自助, 巴国布衣, 那才是人活的日子.

后天是感恩节. 我已经把那天从我的Diet日历中抠掉了. 老婆大人要隆重退出感恩节大餐, 包括一只巨大的烤火鸡, 请我们这个城市已知的唯一的三家中国人一起聚餐. 我打算把Diet这个单词暂时忘记掉. 爱啥啥的. 管他多少卡路里, Everyone only live once, I am gonna die any way. 就算吃完了就直接去天堂, 我也要临走的时候扯一只火鸡腿在路上啃, 相信上帝他老人家不会在意的.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每天进家园网看移民进度之后,都会习惯的到这里看看你的Blog是否有更新。不过本人一向是“看贴不会贴”,因此开吻就感受不到我们这些潜水人士的热情了,呵呵。

说到Diet,昨天同学聚会发现自己是女生里面体重增加比较明显的一个,今天决定开始减肥。另外,老公也是“三高”,看样子咱们都要一起Diet了。

说到度假,很是向往。刚刚在看“魁北克奇观――圣劳伦斯河赏鲸”的帖子,更加神往。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p=1979469#post1979469。以后到了加拿大,相约一起去吧。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顶住,保持写下去,很多人看得..不过能插得上话得地方很少..所以就是阅读者了..

关于健康,, 我认为你如果真想控制体重,,是很容易得..
按照你那边得环境,,每周都去爬山,,挑一个500米左右得山(如果想快点就爬个1k米得),晚上搭帐篷,早上方便面,,晚上方便面,呵呵,每周都去爬爬..不出半年,,身体就会大得好转,坚持2年,,基本上可以到体育教练得水平了.就是每2周出去爬爬,,也会有大得改变..

相对国内得空气和自然环境,,你那边要好得多了..多利用..不过人对一般拥有得东西都不太珍惜得..呵呵..都一样..


----------------------------------------
等我们老了, 要靠那时候的年轻人来纳税养活. 如果大家都不生, 而且也没有新的移民来加拿大, 加拿大的福利体系就一定会崩溃,


这个问题其实现在中国也存在,,而且很严重,,现在都是 4 2 1 得结构,,现在 这个 1 差不多都快张大了..

将来得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养老得好地方,,这个也是我们移民得一个大理由..

另 :
你们那边有没有国内得那种房屋中介公司,,那种小店, 可以看当地得二手房得价格么/? (除了上次说得那个网站)

现在上海得房价疯了一样往上涨......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现在国内得股票,,房价都跟疯了一样,
我想最终还是要下来得..股票本来就是骗钱,估计明年就会"收割"了.

房价不知道会怎么走,现在是太高了..令人不安..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你好我把你的帖子放到我的邮箱里了,你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会逃出我如来佛的掌心,你这悟空我每日必看,只是如上所说,我们现在只是阅读者,你看看阅读量便知道了,你的帖子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先谢了,继续写下去,我们都支持你:wdb19::wdb17::wdb9::wdb10::wdb20: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您好!帖子写得真好!非常感谢您与大家一起分享在Victoria的点点滴滴,没看您的贴子之前,不会对Victoria的生活那么向往,Victoria太美啦 !这些贴子无论是即将加入移民之路的还是准备长登的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先谢谢了!我和全家将在2008年年初长登加拿大,关于房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
1、 请问您是Victoria哪个区?区域之间的房价,哪区房价高?哪区房价低?是不是Richmond房价最低?
2、 在网上www.mls.ca找到的房子是否可以去看实景, 需要提前预约吗?
3、 排屋是否象独立屋有物业权?排屋有前后花园吗?
4、 如果确定先买一间独立屋(约60万加元)需要多少项其它税费?(如交易税,中介咨询费、律师费、验屋费)各项具体多少?
5、 付款程序是怎样?
6、 如果货款50%。月供多少?月供需要什么条件?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您好!帖子写得真好!非常感谢您与大家一起分享在Victoria的点点滴滴,没看您的贴子之前,不会对Victoria的生活那么向往,Victoria太美啦 !这些贴子无论是即将加入移民之路的还是准备长登的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先谢谢了!我和全家将在2008年年初长登加拿大,关于房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
1、 请问您是Victoria哪个区?区域之间的房价,哪区房价高?哪区房价低?是不是Richmond房价最低?
2、 在网上www.mls.ca找到的房子是否可以去看实景, 需要提前预约吗?
3、 排屋是否象独立屋有物业权?排屋有前后花园吗?
4、 如果确定先买一间独立屋(约60万加元)需要多少项其它税费?(如交易税,中介咨询费、律师费、验屋费)各项具体多少?
5、 付款程序是怎样?
6、 如果货款50%。月供多少?月供需要什么条件?
期待您的佳音!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说的容易, 作起来男。如果我去爬山了, 谁来照顾我的孩子。这里的孩子可不能单独在家的,否则父母要进监狱的。而且现在开始下雨了,要明年三月份以后才晴天。到处湿乎乎的也没有啥意思。

开吻顶住,保持写下去,很多人看得..不过能插得上话得地方很少..所以就是阅读者了..

关于健康,, 我认为你如果真想控制体重,,是很容易得..
按照你那边得环境,,每周都去爬山,,挑一个500米左右得山(如果想快点就爬个1k米得),晚上搭帐篷,早上方便面,,晚上方便面,呵呵,每周都去爬爬..不出半年,,身体就会大得好转,坚持2年,,基本上可以到体育教练得水平了.就是每2周出去爬爬,,也会有大得改变..

相对国内得空气和自然环境,,你那边要好得多了..多利用..不过人对一般拥有得东西都不太珍惜得..呵呵..都一样..


----------------------------------------
等我们老了, 要靠那时候的年轻人来纳税养活. 如果大家都不生, 而且也没有新的移民来加拿大, 加拿大的福利体系就一定会崩溃,


这个问题其实现在中国也存在,,而且很严重,,现在都是 4 2 1 得结构,,现在 这个 1 差不多都快张大了..

将来得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养老得好地方,,这个也是我们移民得一个大理由..

另 :
你们那边有没有国内得那种房屋中介公司,,那种小店, 可以看当地得二手房得价格么/? (除了上次说得那个网站)

现在上海得房价疯了一样往上涨......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很多专业的问题其实应该找一个Realtor来问问。我回答肯定不够专业,我就把我自己所知道的说一些。具体的内容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1. Richmond是Greater Vancouver的一个城市, 不在Victoria
2. 我住在 Langford City.
3. 个个区域的房价可以看mls.通常来说海边贵, 山顶上贵, 好学校附近贵, 市中心和远郊都便宜,近郊贵.
4. 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别人的房子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进入当然必须预约,而且需要通过Realtor去预约. 卖房子的主人一般不直接面对客户.
5. 排屋一般来说都有前后花园.不过是统一管理, 不能自己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 要交物业费,有人来割草. 属于共享物业,要服从统一的协议.
6. 这些税费都有,要问Realtor,比较复杂, 有各种减免政策.
7. 付款和贷款问题你需要问Realtor或者律师还有银行. 情况比较复杂.

quote=jenniferzzq;1994861]开吻,您好!帖子写得真好!非常感谢您与大家一起分享在Victoria的点点滴滴,没看您的贴子之前,不会对Victoria的生活那么向往,Victoria太美啦 !这些贴子无论是即将加入移民之路的还是准备长登的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先谢谢了!我和全家将在2008年年初长登加拿大,关于房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
1、 请问您是Victoria哪个区?区域之间的房价,哪区房价高?哪区房价低?是不是Richmond房价最低?
2、 在网上www.mls.ca找到的房子是否可以去看实景, 需要提前预约吗?
3、 排屋是否象独立屋有物业权?排屋有前后花园吗?
4、 如果确定先买一间独立屋(约60万加元)需要多少项其它税费?(如交易税,中介咨询费、律师费、验屋费)各项具体多少?
5、 付款程序是怎样?
6、 如果货款50%。月供多少?月供需要什么条件?[/quote]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wdb11:
开吻,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及提供的信息!
:wdb17:


很多专业的问题其实应该找一个Realtor来问问。我回答肯定不够专业,我就把我自己所知道的说一些。具体的内容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1. Richmond是Greater Vancouver的一个城市, 不在Victoria
2. 我住在 Langford City.
3. 个个区域的房价可以看mls.通常来说海边贵, 山顶上贵, 好学校附近贵, 市中心和远郊都便宜,近郊贵.
4. 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别人的房子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进入当然必须预约,而且需要通过Realtor去预约. 卖房子的主人一般不直接面对客户.
5. 排屋一般来说都有前后花园.不过是统一管理, 不能自己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 要交物业费,有人来割草. 属于共享物业,要服从统一的协议.
6. 这些税费都有,要问Realtor,比较复杂, 有各种减免政策.
7. 付款和贷款问题你需要问Realtor或者律师还有银行. 情况比较复杂.

quote=jenniferzzq;1994861]开吻,您好!帖子写得真好!非常感谢您与大家一起分享在Victoria的点点滴滴,没看您的贴子之前,不会对Victoria的生活那么向往,Victoria太美啦 !这些贴子无论是即将加入移民之路的还是准备长登的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先谢谢了!我和全家将在2008年年初长登加拿大,关于房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您:
1、 请问您是Victoria哪个区?区域之间的房价,哪区房价高?哪区房价低?是不是Richmond房价最低?
2、 在网上www.mls.ca找到的房子是否可以去看实景, 需要提前预约吗?
3、 排屋是否象独立屋有物业权?排屋有前后花园吗?
4、 如果确定先买一间独立屋(约60万加元)需要多少项其它税费?(如交易税,中介咨询费、律师费、验屋费)各项具体多少?
5、 付款程序是怎样?
6、 如果贷款50%。月供多少?月供需要什么条件?
[/quote]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说说入乡随俗
我敢打包票, 我们这个家庭在来自中国的移民家庭中算是比较快而且比较彻底的入乡随俗的那一种. 不过仔细探讨起来还是有太多的不同.

虽然我们也在努力入乡随俗而且已经改了很多, 但是很多财务观念仍然比较难以和西方人达成一致. 比如中国的传统就是挣多少钱花多少钱, 要有积蓄, 要存钱. 但是本地人就是完全不同. 他们不仅仅不存钱, 还大量借债. 今天把明天的钱提前给花了,然后在努力还债. 等差不多快还清了, 再借. 我们现在入乡随俗的程度也就是能够达到0存款的目标, 负存款还没有敢尝试过. 一方面也是舍不得给债主(银行等信贷机构)付利息, 另外也担心万一日后还不起怎么办. 不知道这些本地人为什么如此的大胆和对未来充满信心. 估计是社会安定惯了, 大家都习惯了.

从生活水平上来看, 绝对生活水准肯定比中国高不少. 但是心理生活水平并不高. 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社会太平均了, 移民之前在中国的时候好歹算是一个白领阶层, 到了加拿大发现周围都是蓝领, 而且挣得不比我少. 于是相对优越感就都没有了. 可以总结说, 这是从中国带来的阶级斗争思想还没有彻底清除干净造成的. 这也是入乡随俗不够彻底的一部分. 优越感没有倒是也罢了, 最重要的是感觉好像钱总是不够花似的. 虽然不缺吃不缺穿, 但是每月到头好像还是一点存款也剩不下来. 人家当地人说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 人家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剩下一分钱也照样一直活到老. 很可惜. 我们从中国带来的存钱的老习惯无法和国际接轨, 只能自寻烦恼了.

加拿大各种税收和财务制度似乎都是朝着一个目的去的, 就是所有人都别打算攒点什么钱下来. 所以我们也自然不能幸免. 两周一次的薪水入账, 很大的一部分在几分钟之内就直接转进房贷的银行账户去了, 剩下的钱也存不过几天, 随着雪片般飞来的各种信用卡账单, 电话网络账单, 水电气账单飞进信箱, 我的钱也一点点恋恋不舍的从我的账户上购销了. 最后剩下的寥寥无几的一些也都以RRSP和RESP的形式交回了国库. 至少当前来看这些RRSP和RESP都是账户上的数字而已, 拿是拿不出来的了, 就顶算不是我的, 以免心存邪念. 经过一番资金周转, 存款又从0回到了0. 心理可踏实了这下. 看你加拿大政府还能从石头里面榨出什么油水来.

按理说, 我们这个家庭是双职工, 家庭收入应该算比较高的. 至少超过中位数不少. 每月仍然过这0存款的生活, 不知道其他比如单亲家庭都是怎么生活来的. 我觉得我们生活已经挺节省的了, 比在中国的时候节省多了. 想起来当年在中国逛家乐福从来不看价签, 每天至少下馆子吃一顿两顿的. 现在确实很大不同了. 下馆子自然不可能了, 再说这馆子里面弄的吃的还不如自己家里弄得好吃呢. 买东西都要看超市的特价广告买. 有时候每次购物要穿梭几个不同的超市以便获得最佳的Deal组合. 加油也是如此, 为了省下每升4.5分的购物回扣, 我得精心计划每次快要加油的时候经过SuperStore 的Gas bar. 给汽车换油现在都是自己干, 在中国谁自己爬车底下去换油. 咱们中国人吃菜确实太多了, 这里偏偏菜太贵. 好在自己家里后院有地, 可以种点菜自己吃. 算下来其实也省下不少菜钱. 汽车保险也买最便宜的基本. 即便如此, 车子划伤了也不敢去保险公司索赔, 以免将来保险涨价得不偿失. 算来算去, 到头来还是没有省下多少钱来.

加拿大的税收和物价都太高了. 相对来说收入就比较低了. 有趣的是越是气候好风景好的地方越明显. 因此我们这个北美排名第三的旅游城市就成了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的地方. 在加上政府垄断一些行业, 大伙挣了钱都交给这些机构了. 我特别这些有选举权的加拿大人怎么选出这么一个拥有如此多的垄断行业的政府出来. 等我有了选举权, 哪个党出来说要打破垄断, 我就选谁. 相比之下, 那些气候差环境差的地方收入就高多了. 听朋友说, 在北部油田里面的电工挣5年的钱就差不多够我们挣一辈子的了.

更加奇怪的是税收那么高, 加拿大也不像美国那么爱打仗那么高的军费开支, 为什么很多公共设施仍然很差. 比如医疗和急诊总是年年被老百姓批判年年得不到提升. 不知道政府收了税都花到那里去了. 人家美国年年打仗, 好像也没有从老百姓手里收太多的税. 而且美国东西还那么便宜, 挣得还多. 搞不懂到底加拿大政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扯远了, 本来是说入乡随俗的话题, 后来居然跑到投诉政府来了. 呵呵. 看来blog更容易跑题啊.

既然跑了, 就干脆跑远点. 说说看病. 我家爱玛最近一个月一直感冒没有彻底好. 昨天居然还发烧了, 记录的最高体温达到39度. 虽然小家伙自己一点都不反应, 仍然不哭不闹, 我们都吓坏了. 星期天下午大部分诊所都关门了, 如果想看病只能去医院看急诊. 39度也够看急诊的格了. 于是不敢耽搁, 立马驱车前往. 说实话, 来加拿大两年了, 从来没有去过医院, 都不知道医院的门往那边开, 更别说是急诊了. 好在每天路过一号高速上有"H"的牌子而且经常有医疗直升机在那里起降所以知道那边是VicGen医院. 开车直接去急诊. 关于加拿大的急诊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已经无数次听说过没见过. 我还转载过阿光的关于急诊室的故事, 这次自己也亲身体验一下. 一进去, 看见这急诊候诊室里面早就坐满了人, 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太紧急. 估计太紧急的直接就请进去处理了. 先排队见分诊护士. 我觉得这个护士差不多有国内的医生的水平. 她十分重要, 因为她来决定你的病情是否需要立即治疗还是可以等候排队. 这里的急诊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来看, 而是根据"医学紧急程度"来排队. 如果你很荣幸给排到第一个, 那就说明你很不幸地距离死亡最近. 轮到我们爱玛的时候我们给护士介绍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病情和服用的药物, 以及最近几个小时我们记录的体温数据. 护士使用一些不知道什么仪器测量了爱玛的一些数据(好像有一个是测氧气什么的, 这种仪器以前在中国没有见过, 估计只有急诊才有), 然后给爱玛服用了一种退烧药, 然后让我们去候诊室里面等待. 这算是好消息, 如果护士检查了以后告诉我们立即进急诊室, 我肯定当时要吓晕过去了. 也算是坏消息, 因为谁知道我们要在里面等多久. 爱玛这会儿这么老实, 不哭不闹的, 想让她哭几声出来说不定可以往前面排几名, 嘿, 这小丫头咧嘴直乐, 谁看都不觉得紧急, 让我们没有办法.

入乡随俗吧, 在候诊室里面等着. 里面已经不少人了. 旁边一个人说他等了4个小时, 而且他居然自己还是医院的员工. 乖乖, 真是人人平等, 连医院的员工也要和普通病人一样在里面等4个小时, 在中国恐怕不太可能. 过了很久也没有谁被叫进急诊室. 按照这速度估计要到明天早晨都排不上. 好在那个退烧药很快发挥作用, 大约一小时左右, 爱玛的体温就正常了. 我们经过讨论决定这次就不去急诊室里面体验一下了, 于是和护士说我们打算回家观察. 护士检查了一下估计病情不严重就让我们走了.

这第一次加拿大的医院之旅没有见到医生就回来了, 算是很大的遗憾. 希望下次也不要见到最好. 从这次的经历我也得到一些经验. 平时积累一些附近的Clinic的信息, 哪家开门到晚上几点, 周六周日是否上班之类的. 出现一般性问题, 直接去Clinic而不是去医院, 除非真正的紧急情况, 否则去医院等的时间太久, 早在Clinic解决了. 再有就是家里留点常用药, 多点医学常识, 在安全的前提下, 自己解决.

加拿大的医生和中国的医生看病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医生打法病人十分快, 而且写处方十分熟练. 还没听患者说完动不动就给下点"猛药". 加拿大的医生开药的时候十分谨慎,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开出抗生素之类的东西. 一般情况就是写点非处方药, 尽可能依靠抵抗力来解决. 中国医生可能是由于医院的经营资金的原因, 无论啥毛病, 先让你跑几个科室做几个无关紧要的检查再说. 比如爱玛这次感冒. 如果在北京, 肯定先抽几管血, 验了尿便, 说不定还得做个X光啥的才见得到医生. 医生肯定连看都不看就送去打吊针去了. 几瓶吊针下去肯定病好了大半, 但是后期的副作用和抗药性就没有人管了.

另外一个有趣的是, 由于爱玛不是出生在加拿大. 急诊室登记的时候发现无法在数据库中找到爱玛的资料 (当然找不到, 只有出生在这里的人才有). 于是就问我们是不是从中国领养了爱玛来加拿大. 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是我们的邻居见到我们圣诞节去了一趟中国, 回来居然带了一个小女孩来, 就问我们是不是去中国领养了一个孩子回来. 估计在这里很多加拿大人自己懒得生孩子就跑去中国领养一个过来成了风气了吧. 在他们西方人看来, 父母把一岁大的孩子扔在老人家里自己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移民当中简直就是极为普遍. 还是入乡容易, 随俗难呐.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