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说说入乡随俗
我敢打包票, 我们这个家庭在来自中国的移民家庭中算是比较快而且比较彻底的入乡随俗的那一种. 不过仔细探讨起来还是有太多的不同.
虽然我们也在努力入乡随俗而且已经改了很多, 但是很多财务观念仍然比较难以和西方人达成一致. 比如中国的传统就是挣多少钱花多少钱, 要有积蓄, 要存钱. 但是本地人就是完全不同. 他们不仅仅不存钱, 还大量借债. 今天把明天的钱提前给花了,然后在努力还债. 等差不多快还清了, 再借. 我们现在入乡随俗的程度也就是能够达到0存款的目标, 负存款还没有敢尝试过. 一方面也是舍不得给债主(银行等信贷机构)付利息, 另外也担心万一日后还不起怎么办. 不知道这些本地人为什么如此的大胆和对未来充满信心. 估计是社会安定惯了, 大家都习惯了.
从生活水平上来看, 绝对生活水准肯定比中国高不少. 但是心理生活水平并不高. 主要是因为这里的社会太平均了, 移民之前在中国的时候好歹算是一个白领阶层, 到了加拿大发现周围都是蓝领, 而且挣得不比我少. 于是相对优越感就都没有了. 可以总结说, 这是从中国带来的阶级斗争思想还没有彻底清除干净造成的. 这也是入乡随俗不够彻底的一部分. 优越感没有倒是也罢了, 最重要的是感觉好像钱总是不够花似的. 虽然不缺吃不缺穿, 但是每月到头好像还是一点存款也剩不下来. 人家当地人说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 人家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剩下一分钱也照样一直活到老. 很可惜. 我们从中国带来的存钱的老习惯无法和国际接轨, 只能自寻烦恼了.
加拿大各种税收和财务制度似乎都是朝着一个目的去的, 就是所有人都别打算攒点什么钱下来. 所以我们也自然不能幸免. 两周一次的薪水入账, 很大的一部分在几分钟之内就直接转进房贷的银行账户去了, 剩下的钱也存不过几天, 随着雪片般飞来的各种信用卡账单, 电话网络账单, 水电气账单飞进信箱, 我的钱也一点点恋恋不舍的从我的账户上购销了. 最后剩下的寥寥无几的一些也都以RRSP和RESP的形式交回了国库. 至少当前来看这些RRSP和RESP都是账户上的数字而已, 拿是拿不出来的了, 就顶算不是我的, 以免心存邪念. 经过一番资金周转, 存款又从0回到了0. 心理可踏实了这下. 看你加拿大政府还能从石头里面榨出什么油水来.
按理说, 我们这个家庭是双职工, 家庭收入应该算比较高的. 至少超过中位数不少. 每月仍然过这0存款的生活, 不知道其他比如单亲家庭都是怎么生活来的. 我觉得我们生活已经挺节省的了, 比在中国的时候节省多了. 想起来当年在中国逛家乐福从来不看价签, 每天至少下馆子吃一顿两顿的. 现在确实很大不同了. 下馆子自然不可能了, 再说这馆子里面弄的吃的还不如自己家里弄得好吃呢. 买东西都要看超市的特价广告买. 有时候每次购物要穿梭几个不同的超市以便获得最佳的Deal组合. 加油也是如此, 为了省下每升4.5分的购物回扣, 我得精心计划每次快要加油的时候经过SuperStore 的Gas bar. 给汽车换油现在都是自己干, 在中国谁自己爬车底下去换油. 咱们中国人吃菜确实太多了, 这里偏偏菜太贵. 好在自己家里后院有地, 可以种点菜自己吃. 算下来其实也省下不少菜钱. 汽车保险也买最便宜的基本. 即便如此, 车子划伤了也不敢去保险公司索赔, 以免将来保险涨价得不偿失. 算来算去, 到头来还是没有省下多少钱来.
加拿大的税收和物价都太高了. 相对来说收入就比较低了. 有趣的是越是气候好风景好的地方越明显. 因此我们这个北美排名第三的旅游城市就成了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的地方. 在加上政府垄断一些行业, 大伙挣了钱都交给这些机构了. 我特别这些有选举权的加拿大人怎么选出这么一个拥有如此多的垄断行业的政府出来. 等我有了选举权, 哪个党出来说要打破垄断, 我就选谁. 相比之下, 那些气候差环境差的地方收入就高多了. 听朋友说, 在北部油田里面的电工挣5年的钱就差不多够我们挣一辈子的了.
更加奇怪的是税收那么高, 加拿大也不像美国那么爱打仗那么高的军费开支, 为什么很多公共设施仍然很差. 比如医疗和急诊总是年年被老百姓批判年年得不到提升. 不知道政府收了税都花到那里去了. 人家美国年年打仗, 好像也没有从老百姓手里收太多的税. 而且美国东西还那么便宜, 挣得还多. 搞不懂到底加拿大政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扯远了, 本来是说入乡随俗的话题, 后来居然跑到投诉政府来了. 呵呵. 看来blog更容易跑题啊.
既然跑了, 就干脆跑远点. 说说看病. 我家爱玛最近一个月一直感冒没有彻底好. 昨天居然还发烧了, 记录的最高体温达到39度. 虽然小家伙自己一点都不反应, 仍然不哭不闹, 我们都吓坏了. 星期天下午大部分诊所都关门了, 如果想看病只能去医院看急诊. 39度也够看急诊的格了. 于是不敢耽搁, 立马驱车前往. 说实话, 来加拿大两年了, 从来没有去过医院, 都不知道医院的门往那边开, 更别说是急诊了. 好在每天路过一号高速上有"H"的牌子而且经常有医疗直升机在那里起降所以知道那边是VicGen医院. 开车直接去急诊. 关于加拿大的急诊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已经无数次听说过没见过. 我还转载过阿光的关于急诊室的故事, 这次自己也亲身体验一下. 一进去, 看见这急诊候诊室里面早就坐满了人, 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太紧急. 估计太紧急的直接就请进去处理了. 先排队见分诊护士. 我觉得这个护士差不多有国内的医生的水平. 她十分重要, 因为她来决定你的病情是否需要立即治疗还是可以等候排队. 这里的急诊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来看, 而是根据"医学紧急程度"来排队. 如果你很荣幸给排到第一个, 那就说明你很不幸地距离死亡最近. 轮到我们爱玛的时候我们给护士介绍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病情和服用的药物, 以及最近几个小时我们记录的体温数据. 护士使用一些不知道什么仪器测量了爱玛的一些数据(好像有一个是测氧气什么的, 这种仪器以前在中国没有见过, 估计只有急诊才有), 然后给爱玛服用了一种退烧药, 然后让我们去候诊室里面等待. 这算是好消息, 如果护士检查了以后告诉我们立即进急诊室, 我肯定当时要吓晕过去了. 也算是坏消息, 因为谁知道我们要在里面等多久. 爱玛这会儿这么老实, 不哭不闹的, 想让她哭几声出来说不定可以往前面排几名, 嘿, 这小丫头咧嘴直乐, 谁看都不觉得紧急, 让我们没有办法.
入乡随俗吧, 在候诊室里面等着. 里面已经不少人了. 旁边一个人说他等了4个小时, 而且他居然自己还是医院的员工. 乖乖, 真是人人平等, 连医院的员工也要和普通病人一样在里面等4个小时, 在中国恐怕不太可能. 过了很久也没有谁被叫进急诊室. 按照这速度估计要到明天早晨都排不上. 好在那个退烧药很快发挥作用, 大约一小时左右, 爱玛的体温就正常了. 我们经过讨论决定这次就不去急诊室里面体验一下了, 于是和护士说我们打算回家观察. 护士检查了一下估计病情不严重就让我们走了.
这第一次加拿大的医院之旅没有见到医生就回来了, 算是很大的遗憾. 希望下次也不要见到最好. 从这次的经历我也得到一些经验. 平时积累一些附近的Clinic的信息, 哪家开门到晚上几点, 周六周日是否上班之类的. 出现一般性问题, 直接去Clinic而不是去医院, 除非真正的紧急情况, 否则去医院等的时间太久, 早在Clinic解决了. 再有就是家里留点常用药, 多点医学常识, 在安全的前提下, 自己解决.
加拿大的医生和中国的医生看病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医生打法病人十分快, 而且写处方十分熟练. 还没听患者说完动不动就给下点"猛药". 加拿大的医生开药的时候十分谨慎,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开出抗生素之类的东西. 一般情况就是写点非处方药, 尽可能依靠抵抗力来解决. 中国医生可能是由于医院的经营资金的原因, 无论啥毛病, 先让你跑几个科室做几个无关紧要的检查再说. 比如爱玛这次感冒. 如果在北京, 肯定先抽几管血, 验了尿便, 说不定还得做个X光啥的才见得到医生. 医生肯定连看都不看就送去打吊针去了. 几瓶吊针下去肯定病好了大半, 但是后期的副作用和抗药性就没有人管了.
另外一个有趣的是, 由于爱玛不是出生在加拿大. 急诊室登记的时候发现无法在数据库中找到爱玛的资料 (当然找不到, 只有出生在这里的人才有). 于是就问我们是不是从中国领养了爱玛来加拿大. 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是我们的邻居见到我们圣诞节去了一趟中国, 回来居然带了一个小女孩来, 就问我们是不是去中国领养了一个孩子回来. 估计在这里很多加拿大人自己懒得生孩子就跑去中国领养一个过来成了风气了吧. 在他们西方人看来, 父母把一岁大的孩子扔在老人家里自己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移民当中简直就是极为普遍. 还是入乡容易, 随俗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