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Emma 进Day Care了
国内的朋友经常问我Day Care 是什么, 是不是幼儿园. 说实话我不知道在中文中如何准确的对应DayCare. 比如中文中托儿所和幼儿园是不是一回事儿?不过不是一回事儿, 那么Daycare更加接近托儿所. 直译成为日托中心可能更加贴切,因为人家只管白天不管晚上.
我以前的blog提到过在我们这个城市寻找3岁以下孩子的daycare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儿. 事实上我们已经寻找了一年时间了, 这才更刚找到合适的. 就是我前文提到过的那个 Music Maker Daycare Center, 和我家是同属于一个大社区, 距离我家大约1.5 公里, 在Thetis Lake 湖边的一个大房子里面. 环境不错, 是一个Group Daycare, 不是Family Daycare, 老师是教音乐的. 爱玛从小最喜欢音乐了, 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随着节奏手舞足蹈, 她学会操作的第一个电子产品就是我家的音响, 同时这个音响也是爱玛摧毁的第一个电子产品. 第二个电子产品是一个便携式DVD, 目前还没有摧毁, 不过也就奄奄一息了. 爱玛最近还学会唱歌了, 虽然音准能够50%正确就不错了, 但是她很执着, 而且这一个月来长进很快. 现在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中英文版本都会唱了, 而且已经基本音准正确.
送爱玛进Daycare的难度最大的部分还不是找Daycare, 而是和她爷爷奶奶的谈判. 众所周知中国育儿传统. 老人总是过多的爱护孩子, 生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 磕磕碰碰什么的. 所以老人就坚决反对送爱玛去Daycare. 为此已经争论过无数次了. 这个不仅仅是中西方育儿观念的冲突, 也是两代人育儿观念的冲突. 从我们的观点上, 既然来到西方,除了希望孩子可以坚持说中文以外, 就希望孩子从小开始西方的教育方式.
西方的育儿观念和中国很大的不同就是把孩子不当孩子. 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孩子普遍是管教过度而且保护过度. 西方的观念比较倾向于让孩子从小就自立, 养成自律自觉的习惯. 所以说这里的孩子很小就感觉像大人似的, 成熟的早得多. 中国的孩子到了18岁上大学的时候基本都没有独自出过远门, 这里的孩子18岁早就自己闯荡过很多国家了. 家长也把孩子当作平等的大人一样看待. 我见过在玩具店, 一个白人小孩央求爸爸给买一个玩具, 如果在中国, 很可能看到的一幕就是孩子趟地上耍赖, 大人愤怒的把孩子拖走. 但是在这里, 你看到的是一副辩论场面. 爸爸和孩子像平等的朋友一样辩论, 双方各自提出买和不买的理由, 交换条件, 最终孩子说不过大人, 因此只好乖乖的拉着爸爸的手遗憾地离开, 没有哭闹, 没有训斥, 只有平等的辩论和一致的结论. 我第一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是十分惊讶的. 现在看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里的教育风气就是这样的. 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一种相对宽松平等自由的环境下, 从小就被大人像大人一样的看待, 而更不是被动地被管教. 这种教育方法也不见得教不出来废品, 但是相对而言, 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强得多. 在这里经常看到听到一些从中国来的小留学生, 从小都是被家长严管成长的, 一旦到了外国, 家里人管不着了, 一下子无法培养出自我控制约束能力, 无法无天了, 出什么乱子的都有. 究其原因是他们从来都是被管教长大的, 从来没有机会自己控制自己过, 于是一旦管教没有了, 无限制的自由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也是另外一个被广为诟病的方面. 过度保护和溺爱还不完全一样. 大人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受点磕碰, 于是就一切都替孩子代劳了. 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是有依赖性的, 所以孩子学习这些生存技能就会慢很多. 只要有人给喂饭, 自然就不会自己用叉子吃. 孩子也不可能突然有一天自己就突然学会了. 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会, 哪怕受点小伤受点小委屈, 也都是值得的.
到今天为止, 爱玛上Daycare已经一个星期了. 到目前为止都还很好. 最好的地方是爱玛自己很乐意去, 不像我们很担心的那样哭死哭活不去Daycare. 不过现在才刚刚一个星期, 还不能保证下个星期是不是会发生不愿意去的情况. 从上个星期来看, 爱玛很愿意去. 尤其是喜欢和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 负面的反应也有. 这不才第2天爱玛就和另外一个小朋友迎头相撞, 脸上磕了一大块青的. 不用化妆就可以演熊猫了. 这下子爱玛多了一个外号"乌眼青". 心疼归心疼, 孩子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下次她自己就知道不要疯跑了. 另外就是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还是不够, 中午饭经常吃得很少. 下次我们应该准备一些可以用手抓起来就吃的东西. 应该看看其他白人小孩都吃什么, 学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