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差不多对. 一切以ICBC网站为准

40-100还好,可以去见识一下那边的雪场。

另外想问个驾照的问题 :) 我从论坛以及ICBC网址上查了一下
国内驾照不到两年的情况,BC省考驾照的规定是:
1)笔试通过后是Class 7L的leaner驾照,可以在有教练的情况下练车,车上要贴“L”标志。
2)12个月以后,允许考level 1的路考,通过后是Class 7的novice驾照,允许搭载一个乘客和家庭成员,车上要贴“N”标志。
3)再过24个月以后,才允许考level 2的路考,通过后是完全的Class 5的驾照。

不知道理解对不对?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这太常见了. 我见到过大量的类似的回流移民. 其实也没什么, 每人都是不同的, 选择的道路也不一样. 这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说法. 每种生物都有适合自己的土壤.
我一个哥们,去移民,呆了2年,生了孩子,在那边扛不住,回来了。他老婆是国内的护士。
他是国内做贸易的。
估计到那边适应不了,然后回来后也不准备回去了。
他自己准备也不太足。他学的是英语专业,呵呵。

呵呵。 我这个哥们比较偏激。脾气也不太好。估计到那边落差太大。
他也是驴子,爬雪山的。爬过玉珠峰,没有到顶,到了5500好像。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感觉国内机会还是多。到了那边,基本就没有什么人际关系网了,机会少。只能是希望找个专业工作,然后安心本分过舒服的小日子。国内不一定差,那边不一定好。

两个国家社会制度和文化都很大的不同. 从我的blog中就慢慢可以多多少少体会到一些加拿大的平民生活了.

我其实反复提到加拿大不是适应所有的中国人过来居住的. 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移民能够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大部分要么任命了, 要么就回流了.

根据我的体会来说, 我感觉头脑简单的与世无争的老实人比较适合这里的生活. 有闯劲有出人头地想法的人其实更加适合中国目前的生活.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December 05
加拿大的钉子户
前段时间看中国的新闻, 很流行的一个字汇就是"...最牛钉子户". 首先是重庆一个勇敢的武林中人和他的微风凛凛的夫人出现在各大网站的头条. 随后, 全国各地涌现出无数个获得当地最牛钉子户称号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全国人民争相向树模范, 学先进, 掀起了人人争做钉子户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于是有人就问, 这加拿大是不是也有钉子户啊.

没错, 加拿大也有. 不过确实有很多不同.

和中国"牛钉子户"类似的钉子户这里并不少见, 但是不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或者斗争. 加拿大是土地私有制. 也就是说你买了一个房子, 连同这房子的地基都永久属于你, 除非你愿意把这个地卖掉, 任何人, 组织, 政府都无权让你滚蛋, 更无权授予你"钉子户'的光荣称号. 没有人敢强行闯入或者强行拆迁. 如果有人非法闯入你的Property Line范围之内, 理论上讲, 你可以一枪把他击毙. 记得我当时签署购买我这个房子的法律文件的时候还看见过一些条款, 诸如授权抄水表的, 抄电表的可以合法进入我的领地完成抄水表电表的任务, 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消防队员可以未经通知我就进入我的领地以便于执行紧急任务救火救人等. 当时我还觉得挺新鲜. 后来时间长了, 慢慢就察觉到这里的人对私人领地不容侵犯的高度尊重. 或许是因为谁也不想由于误闯他人领地而被一枪击毙吧. 这个是笑话了.

开发商在建设地产项目的时候如果原来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不愿意将地产卖给开发商, 那么开发商完全没有脾气, 要么放弃项目, 要么改变项目, 或者提高收购价格直到有人愿意卖为止. 没有人敢真的把推土机开到人家领地上捣乱, 说不定真的就射出一个子弹来. 我们家旁边一个新的Shopping Mall就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形状. 在整个Mall中间居然有一个居民区. 听说就是当时开发商没有就收购那个村子的土地没有能够达成协议只好改变计划重新开发. 而且比较可笑的是那个村子时建在一个山谷中. 修建Mall要炸山, 但是又不能炸到私人领地, 于是只要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的沿着人家的Property Line炸. 于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山体造型. 比如某一家人的后院建在山坡上, 沿着山坡都是他家的地盘, 但是到了山坡的最高处突然截止了, 形成一个悬崖, 悬崖下面就是Shopping Mall的停车场. 这个悬崖就是他家的后院的Property Line的位置所在, 没有人敢动他一寸土地.

除了保护自己家的地盘, 还有另外一类钉子户. 这类钉子户比较多的得到媒体关注. 他们就是用血肉之躯组织市政建设, 保护树木森林或者野生动物聚集地的一类人.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天公路扩建工程就遇到一批环保组织成员抗议建设海天公路. 后来被法院裁决抗议无效后来被警察强行带离现场. 今年在我们镇子上也有一批类似的人抗议在我们镇子修建一个新立交桥. 今天看到的报道是他们在即将动工的Spencer立交桥的工地上搭建树屋. 树屋就是在树顶上建造的房屋, 需要爬梯子上去住的. 在这里还算是常见. 他们带足量食物和水然后就住在上面不下来. 这样工人就不敢把树砍到修立交桥. 而且他们把梯子也拆了, 这样自己也下不来别人也上不去. 用北京话讲就是"和丫的死磕" 到底.

这些日子, 镇上的报纸连续报道这些勇士队惊人之举. 后来还附上很多人赞许和敬佩的来信, 还有大量支持者抗议政府,要求放弃修建这个立交桥.

按照中国的传统思维, 政府修路架桥, 是造福百姓的壮举, 理应得到老百姓夹道欢迎才是, 为什么同样一个市政建设到了加拿大反倒成了众矢之的了呢?

这加拿大人有另外一种思维. 在这里我交待一下背景资料. 说起Spencer立交桥就要提到出资55%修桥资金的Bear Mountrain地产开发商. 这个开发商可能是大维多利亚最有实力的开发商了. 整个Bear Mountain都是他们的项目计划. 经过不到十年的建设, Bear Mountain已经从以前的熊出没注意野山成为一个包括高尔夫,度假酒店,公寓,住宅一体的新市镇. 这个开发商也挣了不少钱. 一直努力制造一个亲民形象. 记得我以前提到的Trolley就是他们出钱捐给镇政府的. 镇长(说好听的也叫市长)的竞选估计也得了人家不少好处资助. 为了继续开发Bear Mountain, 开发商必须解决山上村民交通问题. 也许有类似的法律约束. 开发商建设住宅的时候必须符合有关交通情况的评估. 如果交通情况不解决就无法继续开发新的住宅项目. 所以在加拿大不太可能出现北京天通苑那种交通情况. 天通苑是30多万人住在一个只有一条路出口的大垃圾场上. 住在那里必须起早贪黑上下班. 当然, 后来交通改进了, 好一些. 再说这个开发商, 于是就要修一个立交桥为山上的村民提供一个新出口. 这样它就可以继续开发500套住宅(可能是5000, 记不清楚几个0 了). 这个计划一经出来就引起整个镇上市民的巨大反对. 如果真的再建那么多房子, 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住在我们镇上, 出入镇子的交通将会更加紧张. 宁静的生活就会被打破. 而且还要炸一些山, 砍很多树. 很多鹿和松鼠就没有地方住了. 这些都是镇子上的居民无法接受的. 于是抗议声此起彼伏.

我现在也感到自从我们这个镇子修了很多大型的购物中心以后, 从市中心和其它镇子每个周末都会涌来大批的购物狂潮, 附近的道路都开始有汽车排队了. 这样下去, 我们这个镇子还不得变成温哥华了. 这还怎么居住啊. 而且自从我们家附近那个Mall开张以后, 有时候也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在我们村子口来回溜达, 造成治安隐患. 在我家后院山上居然发现了一些喝剩的可乐瓶子和咖啡杯扔在草丛里. 这些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到目前为止, 这个立交桥还没有开始动工, 不过我估计修只是早晚的事儿. 市政那些议员肯定要看着开发商大把的银子面子上开绿灯的. 鹿和松鼠不会说话抗议, 但是很多勇敢的钉子户站起来和开发商斗争. 对于这个事情的进展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请等待本开吻的后续报道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根据我的体会来说, 我感觉头脑简单的与世无争的老实人比较适合这里的生活. 有闯劲有出人头地想法的人其实更加适合中国目前的生活.

不错。。。。。
是这个道理。

后来机场打死波兰人的那个事情如何了?

关于回流,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过说得不好听的:回流的大多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如果在国内混的不好,想出去碰碰运气的,估计大多都要回来。


我这个哥们国内混的过得去,不过他口气不小,听他的话要打个7,8折,当时认识他是我第一次去爬山,后来慢慢熟悉。他出去主要是没有什么技术,当时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出去后等于空白。

开发商开发附近的地块,不要当地政府批准的么? 如果是议员搞猫腻,不能揭发么?重新选议员什么的?
还是这个开发商都是合法的?
 
最后编辑: 2007-12-07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如果有人非法闯入你的Property Line范围之内, 理论上讲, 你可以一枪把他击毙.

在加拿大好像不行,呵呵。 关于这个我知道点,对不对,确认不了,是有枪的中国移民写过的:
在加拿大,如果是坏人到你家里面来,抢劫什么的,不能开枪打,枪只是作为打猎,打靶用途,不能开枪,因为对方如果是抢劫,不是死罪,不能开枪的。
就是说,如果严格来说,对方到你家里面,当你面偷电视机(估计没有这样的蠢贼),你不能开枪,也不能拿枪对着他,你只能让他小心点,别把你电视机搬坏了。。。。然后打电话给警察。。。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 我是看别人写的。。。
要搞清楚还是靠开吻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最近一个月,总在四处的论坛上看别人的经验贴。
也总看见这句话,“狼行千里吃肉”,估计那些ID也都是你的马甲。:)
在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仿佛就是“吃肉”,而且要有“行千里”的忍耐和恒心。

但是,感觉去了加拿大,估计就得改变想法了,也是不得不改。一是,“吃肉”可能不再那么重要,二是,新环境下,“吃肉”可能也不那么容易。慢慢的,也许大家都变平和了,然后,都改素食了。

我个人的揣测哈,欢迎拍砖。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这个我也不知道呀, 没有人来我家搬电视. 如果他搬得动就让他搬走好了. 反正我当时搬来的时候也没有花钱, 就是因为以前的那个主人自己搬不走, 只好免费送给我了.

加拿大是禁止拥有枪支的. 所以估计你说得对. 拿枪对付窃贼可能不行. 那就用弹弓之类的估计可以.

如果有人非法闯入你的Property Line范围之内, 理论上讲, 你可以一枪把他击毙.

在加拿大好像不行,呵呵。 关于这个我知道点,对不对,确认不了,是有枪的中国移民写过的:
在加拿大,如果是坏人到你家里面来,抢劫什么的,不能开枪打,枪只是作为打猎,打靶用途,不能开枪,因为对方如果是抢劫,不是死罪,不能开枪的。
就是说,如果严格来说,对方到你家里面,当你面偷电视机(估计没有这样的蠢贼),你不能开枪,也不能拿枪对着他,你只能让他小心点,别把你电视机搬坏了。。。。然后打电话给警察。。。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 我是看别人写的。。。
要搞清楚还是靠开吻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我确实没有任何马甲. 本开吻到哪儿都是开吻, 型不等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不过我确实赞成狼行千里吃肉这样的说法.

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太多, 资源太少. 平均分配肯定全部饿死. 于是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制造竞争态势其实是正确的. 至于贫富差距拉得这么大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既然有一部分先富起来,就必然有一部分人(一大部分)富不起来. 这样就形成了阶级. 就有狼和羊的区分了. 没有人自愿做羊, 于是就拼命想成为狼. 于是就形成了目前中国的社会状态. 这种情况有好有坏. 好的方面是大家都努力拼命上进, 竞争成为精英人士. 对于整个民族的整体和国家利益是一件好事儿. 坏的一面就是必然有一些自身条件和情况比较弱的群体在这种竞争中被淘汰成为牺牲品. 违背了共产主义的初衷. 我开吻当年就是想了很久想不出万全的解决方案, 所以就充当逃兵来了加拿大当农民了.

最近一个月,总在四处的论坛上看别人的经验贴。
也总看见这句话,“狼行千里吃肉”,估计那些ID也都是你的马甲。:)
在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仿佛就是“吃肉”,而且要有“行千里”的忍耐和恒心。

但是,感觉去了加拿大,估计就得改变想法了,也是不得不改。一是,“吃肉”可能不再那么重要,二是,新环境下,“吃肉”可能也不那么容易。慢慢的,也许大家都变平和了,然后,都改素食了。

我个人的揣测哈,欢迎拍砖。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流的其实并不全都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 只能说这些人的能力并不适合加拿大的国情. 很多人其实在中国可以发展的很好, 自然就不用在加拿大苦熬了.

很多中国的精英来加拿大可能混不下去, 在加拿大混的好的回到中国也不见得就是精英. 两个地方都混得好的才是真正的牛人.

我觉得对于在中国有背景有根基, 关系网络和家庭条件好, 有靠山等资源的人其实来加拿大完全没有必要. 应该利用自己的中国优势好好发展. 而对于没有上述资源条件的人, 而且自身还具备有"地域无关性"技能(比如国际通用语言, 国际通用技术, 吃苦耐劳的好体力等)我觉得应该来加拿大闯一闯.

根据我的体会来说, 我感觉头脑简单的与世无争的老实人比较适合这里的生活. 有闯劲有出人头地想法的人其实更加适合中国目前的生活.

不错。。。。。
是这个道理。

后来机场打死波兰人的那个事情如何了?

关于回流,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过说得不好听的:回流的大多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人。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如果在国内混的不好,想出去碰碰运气的,估计大多都要回来。


我这个哥们国内混的过得去,不过他口气不小,听他的话要打个7,8折,当时认识他是我第一次去爬山,后来慢慢熟悉。他出去主要是没有什么技术,当时学习的是英语专业,出去后等于空白。

开发商开发附近的地块,不要当地政府批准的么? 如果是议员搞猫腻,不能揭发么?重新选议员什么的?
还是这个开发商都是合法的?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没有经开吻同意,把开吻的每篇大作都复制打印出来.装订成册,足足105页.
想让老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拜读一下.看看对他有没有什么触动.说实话移民之路经历了整整六年.如果六年前批下来,我们也许会一无反顾地全家移民了.
但是现在今非夕比。中国的变化太大了。我们赶上了好时机。事业已经发展壮大了。在这六年中我们的女儿已经从一年级的小学生成长为初二年级的优秀学生。(小学毕业时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的称号),见鬼她怎么就那么适应中国的教育体制呢。以至于带她来加拿大我都会犹豫。去年我们家又增添了人丁。儿子降生了。他给我们家里带来了无穷快乐。(尽管报户口时交了不少罚款)特别是老公40岁才得了儿子更是乐不思蜀。但是老公的生意不允许他长期在加生活。而我很想换一种活法。又考虑儿女今后读大学以移民身份更好。以后免不了一家人身处两地了。哎。。。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加拿大是禁止拥有枪支的. 所以估计你说得对. 拿枪对付窃贼可能不行. 那就用弹弓之类的估计可以.

不是的。加拿大是合法拥有枪支。分级别。如果是限制级别,包括手枪,枪管短于多少英寸的半自动。。 非限制级,霰弹,猎枪,禁止级别,自动武器等。
限制级别需要考枪牌照,如同考驾驶牌照,非限制级别无需考牌照,要经过培训即可。禁止级别普通人禁止拥有。
非限制级别携带不受限制,限制级别只能到靶场或者打猎(手枪禁止打猎),或者去修理的路上,车上放的时候,枪,蛋,匣分离,必须锁到盒子里面。在家里面所有的枪要扳机锁或者放到枪柜里面。
呵呵。有人问过相同的问题,有中国人移民加拿大,买枪后,回答的。。我就是抄下。。

如果开吻这样的情况,有老有小,还是别玩这个,一般玩这个,孩子没有或者很小。家里面不放实弹或者不上膛。。
个人爱好。。。

还有高尔夫,滑雪,国内算是比较有余钱的人玩的。我知道,这些加拿大都是平民运动。。。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也总看见这句话,“狼行千里吃肉”,估计那些ID也都是你的马甲。

我 也没有马甲。行不改名,座不改姓。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我觉得对于在中国有背景有根基, 关系网络和家庭条件好, 有靠山等资源的人其实来加拿大完全没有必要. 应该利用自己的中国优势好好发展. 而对于没有上述资源条件的人, 而且自身还具备有"地域无关性"技能(比如国际通用语言, 国际通用技术, 吃苦耐劳的好体力等)我觉得应该来加拿大闯一闯.

非常同意,我等无关系,无背景的人还是利用自己的地域无关性技能来谋生存了。不过我也不喜欢闯闯这样的说法。
来之前,先要努力,拼命学习语言,至少必须听力要过关,或者能听个80%,
然后带足钱。做好找不到工作的准备,但是生活质量还是要过得去的。
我如果过去,会先花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周游下加拿大,从东海岸到西海岸。。
好好看看这个地方,租个车,开车兜兜。。不急忙找工作。
等于一次比较远的跳槽。
是否能找到专业工作,1是看自己的语言能力,2.是看自己的运气。我自己的运气一般。只好语言上下功夫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我觉得对于在中国有背景有根基, 关系网络和家庭条件好, 有靠山等资源的人其实来加拿大完全没有必要. 应该利用自己的中国优势好好发展. 而对于没有上述资源条件的人, 而且自身还具备有"地域无关性"技能(比如国际通用语言, 国际通用技术, 吃苦耐劳的好体力等)我觉得应该来加拿大闯一闯.

非常同意,我等无关系,无背景的人还是利用自己的地域无关性技能来谋生存了。不过我也不喜欢闯闯这样的说法。
来之前,先要努力,拼命学习语言,至少必须听力要过关,或者能听个80%,
然后带足钱。做好找不到工作的准备,但是生活质量还是要过得去的。
我如果过去,会先花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周游下加拿大,从东海岸到西海岸。。
好好看看这个地方,租个车,开车兜兜。。不急忙找工作。
等于一次比较远的跳槽。
是否能找到专业工作,1是看自己的语言能力,2.是看自己的运气。我自己的运气一般。只好语言上下功夫了。
哈哈,活得比较潇洒。
也是个能玩的主,和楼主有一拼。

我发觉我就没有这种登陆后先“周游下加拿大”的气概,向你学习。
另外,加拿大没几个城市,应该就是西海岸温哥华,东海岸多伦多,渥太华可以去走走。自驾会很辛苦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申请的事情受到LG 的压力 我怎么说服他呢
其实他就是典型的简单、无心机 要求不高的老实人 做生物的技术的 那边就业情况如何呢?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