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老婆原创――温哥华印象(短登直播)

[FONT=宋体]回程了,又到了和[/FONT]20[FONT=宋体]来位团友道别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来短登的,也有夫妻一方就先留下的,大家大多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权衡再三,做出了或正在做人生的抉择。分别时,我心里非常难过,衷心希望他们还有我们无论在地球的那方,无论最后选择怎样的道路,都能走好、走稳,都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都能为自己和下一代闯出一片美好的天地,都能健康和快乐![/FONT]
 
[FONT=宋体]我们外出的四天里,家庭旅馆里又来了新的住户,不是短登马上要回去的,就是短住准备找到房子就搬出去的。今天晚上,又有要离开的,明天早上还会有搬进来的,大家都是匆匆过往。我的邻居有对[/FONT]30[FONT=宋体]多岁的夫妻,在上海几乎快要爬到金字塔顶了,他们毅然放弃了那边的事业,选择到这里生活。在我看来他们的赌注可能太大了些,但当我见到他们活泼天真[/FONT]4[FONT=宋体]岁大的孩子时,我全都明白了,我想我能理解,有朝一日或许我也会这么去做。[/FONT]
 
[FONT=宋体]温哥华是个需要慢慢了解的地方,走的地方越多,住得越久,越会慢慢爱上这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更正以前对[/FONT]Richmond[FONT=宋体]的印象,那时我们住得太南面了,其实后来我们发现在[/FONT]3[FONT=宋体]号大街[/FONT]Zellers[FONT=宋体]超市[/FONT][FONT=宋体]背后和周围有很大一片住宅区,那里有相当规模的中餐店、日本料理和韩国料理等,如果住在那里,即使没有车也很方便,而且相对热闹些,可以避免从国内搬到这里突然冷清下来造成的不适应。[/FONT]
 
很多移友会关心家庭旅馆的问题,经过Richmond和Bernaby的比较,以及house和apartment的比较,我们觉得:

首先,短登的话,交通很重要。不管是vancouver, Richmond还是Bernaby,一定要在次中心的周边,最好5分钟内有公交、有大型超市方便购物(小超市里东西略贵)、有中餐厅可以选择(有些人西式快餐吃多了很难受,比如我),至于价格,我们都是40,所以猜想地区差异不大。

其次,住house还是apartment,house的话相对干净些,因为住房面积比较大,环境好些,而apartment像我们的三室一厅,现在全住满了,难免有些不安全和不干净。我们住的apartment是提供油盐酱醋的,方便些。所以如果地理环境相同,价格接近,应该首选house。
 
今天调整一下,买些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知道COSTCO里东西很合算,可惜没有会员卡进不去。我们买了些枫浆和西洋参,就在丽晶广场里,价格还可以。还想买冰酒,哪知加拿大卖酒是需要许可的,所以一般超市和mall里都买不到。

去了传说中的大统华超市(T&T),感觉不太好,内装潢一般,价格也不便宜。比如费列罗Roche16只装的礼盒卖9.99刀,superstore没卖特价只要4.86刀。晕。
 
superstore的结帐很有意思,出口有十几个自助收银台。结帐时,先在电脑前选择好需要几个塑料袋,然后自己一一刷条形码,总价出来后,选择付款方式,如果是信用卡的话,就自己拉POS机,然后在一个触摸屏上用触摸笔签字,OK,装袋,回家。honest system啊,在国内难以想象。

后来知道,一个袋子收费4分,虽然袋子是可降解的,但还是应该节约资源吧。
 
最后编辑: 2006-02-03
一直想知道国外念大学是什么感觉,所以尽管天色有些晚了,我们还是乘坐49路到温哥华最好的大学UBC去看看。

车子开了50分钟,才从metrotown到达UBC,到那里时正是学生下课离开学校的时候,校园的路上很热闹。学生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他们穿着各异,有的甚至只穿短裤。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文娱中心,到处都是他们快乐的身影。我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真想时间倒流再念一遍。

学校的硬件确实不错,我们进到各个开放的场馆参观了一圈。
 
有机会的话,真希望能定下心来重温大学生活。

坐巴士换skytrain回到Metrotown,在mall那里吃了晚饭,那里是我们最常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不知这辈子还会不会回到这边。

留照纪念。
 

附件

  • IMG_2377_resize.JPG
    IMG_2377_resize.JPG
    179.2 KB · 查看: 42
楼主后天就要离开加拿大???

这次短登回去上海以后,什么时候正式长登加拿大??
 
今天参加了Whistler的观雪一日游,属于旅行社给我们的落基班夫四日游的Bonus。

途中我们经过的景点Shannon Falls。
 

附件

  • IMG_2391_resize.JPG
    IMG_2391_resize.JPG
    100 KB · 查看: 552
我们沿着海天公路一直北上,沿途景色非常秀美。

去Whistler应该要住上两天才好,因为车子开到那里就要2个多小时,到那里吃午饭、借装备、坐缆车,都很花时间。所以像我们在那儿3个小时,如果想参加滑雪根本来不及,因此也只好观雪了。
 
到了那里最深的感受就是,来滑雪的绝大部分都是非亚洲的,即便有,也是很早就移民这里的。像我们这样穿戴,杵在雪山边看着别人滑雪的多是新移民。有点傻。

从头上的帽子,身上的滑雪服,到脚上的滑雪靴,从滑雪板,到滑雪棒,滑雪健将各个装备齐全。我们去调查了一下,ski school 8人左右的初学者班,半天大约60多,全天70多,如果是3个人的小班,则全天100多。这其中包括了租借装备费、教练费以及缆车费。还是比较合适的。
 

附件

  • IMG_2407_resize.JPG
    IMG_2407_resize.JPG
    94.5 KB · 查看: 39
这次时间仓促,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学会它。

以前去落基的那个导游说过:在加拿大,如果不会滑雪,是很闷的。我想了想,或许没错。
 
woody_feng 说:
看,照片上有那么多滑雪装备,就随意靠在路边。没有人去偷。

真是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人自律。正是我们广大移友向往的好国度。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