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老婆原创――温哥华印象(短登直播)

肚子已经饿得不行,眼看一路上只有麦当劳,算了,先填饱肚子要紧。这回换了种三明治,也不错,汉堡点了chicken Mcgrill,类似国内的铁板烤鸡腿汉堡,但是没有国内的好吃,太干了。套餐里的薯条可以换成这种side salad。重点要推荐的是叫做ROLO的巧克力奶昔,奶味十足,巧克力味也很重。receipt就在上面,可以看了。
 

附件

  • IMG_1683_resize.JPG
    IMG_1683_resize.JPG
    160.1 KB · 查看: 109
天开始下雨了,我们赶快向目的地进发。City Hall前矗立着一个纪念碑,碑上刻着“They Died For You”,还有不少人的名字。可能是为建设这个城市而牺牲的一些人吧。在阴雨天的衬托下,刚好显出肃穆的气氛。
 

附件

  • IMG_1686_resize.JPG
    IMG_1686_resize.JPG
    115.8 KB · 查看: 893
一开始很难发现,因为它“藏”在一片古树后面,与我想象中的沿着街边,崭新而气魄的宏伟建筑相去甚远。
 

附件

  • IMG_1690_resize.JPG
    IMG_1690_resize.JPG
    242.2 KB · 查看: 41
其实整栋建筑里一楼包括图书馆、科技馆、画廊等,二楼是艺术中心。

我们先去图书馆,拿到两张Richmond的地图,一张general,一张是Bus的。图书馆挺大,书也挺多,但在大温哥华肯定不算什么。里面有各种语言的书报杂志,最多的当然是英语,其次应该就是中文,比我想象中的多,但基本上全是繁体字。
 

附件

  • IMG_1695_resize.JPG
    IMG_1695_resize.JPG
    140 KB · 查看: 42
借阅是免费的,但超时要罚钱。还书时把书统统塞进还书口就可以走了(上图左侧),会有专人来处理,帮你在系统里清记录。如果借DVD,有一种专门用来还的机器,全自动的,不知如何实现。有个区域是用来卖旧书的,4刀一本硬面的,2刀软面的,1刀是杂志。如果正好淘到喜欢的书真是太合算了。还有个区域是你可以把计划下次要借的书做一个Hold,下次来时,按名字找到,书都事先捆好了,从快速通道借出就可以了。
 
又要说了,孩子真幸福。往里走一大块区域是留给孩子的,几台电脑用来给他们上网或学习,不过9岁以下是要家长陪同指导的。还有专门一个大房间,里面地上摊着各种玩具,家长坐在椅子上看着他们的孩子玩。
 
科技馆很小,没什么意思。旁边的Art Gallary不错,每六周更换一批展画。有些艺术品比如贺卡、小的壁画是可以卖的,有些油画是可以租的,按月收取原价的2%,画作平均1000刀左右。

画馆采取这样的经营模式:一半资金由政府提供,一半自己解决,用以维持日常的支出。他们可以定期办展出,或者开讲座,也可以卖画租画来获得收入。

在那里,我遇见了Lulu,一个11岁时就随父母从台湾来到温哥华的女孩,现在她已经大学一年级了,是这里的兼职工作人员,时薪8刀,主要职责是greet and guard,以上的很多资讯就是我从她那儿得知的。她的英语非常流利,发音也很local,也会闽南语,会一点广东话和普通话。我们问了她在温哥华有什么好玩的,她非常热情地一一介绍。她说她每两年会回一次台湾,依我看来,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社会,在她的生活中,应该没有什么矛盾,没有什么需要取舍的吧,好幸福!
 
最后编辑: 2006-01-26
上到二楼,我们又被打动了,Art Center里专为小朋友开辟了许多Studio。有学纺纱织布编织的,有学画画的,有学跳芭蕾的,有学跳踢踏舞的,甚至有学金工的,还有些名堂我也没搞明白。隔音很好,完全不会相互干扰。
 

附件

  • IMG_1696_resize.JPG
    IMG_1696_resize.JPG
    64.3 KB · 查看: 883
谢谢LZ分享,实在是太好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